第384章
“报!”前方斥候来报,“皇上,国公,前方发现一路骑军,人数约莫一万上下,一见到我们,立即往宣府方向狂奔。”“传谕,加快行军速度。”朱祁镇道,“他们果然在打宣府的主意。”
“且慢加快!”张辅连忙阻止传令兵,事关朱祁镇安危,他也顾不上给面子了,“皇上,宣府能撑住,咱们不能急,要保证士兵们的体力。”
朱祁镇闷声道:“那就稍微加快一点儿。”
皇帝挽尊,张辅自不好再不近人情,朝传讯兵道:“还不快去传皇上口谕,稍微加快一点点儿行军。”
“哎,是是。”传讯兵一个激灵,忙不迭去了。
~
粗犷汉子一边招呼部下赶往宣府,一边骂骂咧咧,“他娘的,咋啥倒霉事儿都让我碰上了。”
他压根儿就没和朱祁镇硬刚的心思,他不敢。
倒不是知道朱祁镇本身有多牛,而是大明之前的皇帝威名太大,他本能畏惧。
…
大同,总兵府。
李青焦急等待着,桌上的茶都顾不上喝,好在他没等多久,只一刻钟的功夫,大同总兵便匆匆赶了来。
一见李青穿的是文官官服,还只是个七品,脸上的匆忙立即消弭不见,回头踹了小兵一脚:
“不知道本官正在忙大事吗?”
李青懒得理会他所谓的下马威,直接道:“皇上带了多少人?”
“不是,你谁啊?”
“回答我的问题。”李青一点耐心早已被磨光,“快点儿。”
“你算……”
“锵啷~!”
那小兵刚从地上爬起来,一不留神儿刀就不见了,然后,他就看到自己的刀架在了将军脖子上,并割破皮肤,鲜血都流了出来。
“我是大同总兵官石亨,你一个小小的七品也敢……嘶~”
李青一手入怀,取出令旗令牌在他眼前晃了晃,“王命旗牌在此,你说我杀不杀得你?”
石亨脸皮一紧,眼角直跳,他没想到李青会掏出这么个大宝贝儿。
这玩意儿的权力大了去了,可不是所谓的尚方宝剑能比。
石亨当时就软了,也顾不上疼了,讪讪道:“皇上带了三万五千精锐,欲抄鞑靼后路,和宣府的大军前后夹击,一举击溃鞑靼。”
“三万五千人,追鞑靼十余万骑兵?”
“不,不是。”石亨轻轻推开李青持刀的手,道,“鞑靼拢共八万多点儿,城门被破之时,也就剩七万来号人,接着又是一番激战,然后援军到了,接着皇上……”
“直接说数字。”李青刀又架了上去。
“五万大几千不到六万的样子。”石亨言简意赅。
李青问:“大同这里还有多少人?”
“一番生死大战,能战之力不到三万。”
“具体多少?”
“一万八。”
李青嘴角抽了抽,没心情和他贫这个,直接道:“立即集结所有能战士兵,带上七日口粮,驰援皇上。”
“这恐怕不行。”石亨拒绝,“我是大同总兵,把人全调走,鞑靼去而复返怎么办?
这个责任谁来负?”
“你听我的,责任我负,你不听我的,我弄死你。”李青架在他脖子的刀紧了紧,冰冷的眸子让石亨说不出拒绝的话。
这简直是个愣头青,朝廷怎么会给这样一个人王命旗牌,娘的,这狗文官瞧着细皮嫩肉的,这功夫也太邪门儿了……石亨心中骂骂咧咧,但嘴上却答应配合。
他没得选。
…
大同离宣府并不算远,即便明军行军速度不快,十日功夫也能赶到。
粗犷汉子见明军死咬不放,有些气急败坏,脱脱孛罗可是个狠角色,要是一点不做阻挡,事后他好不了。
“娘的,欺人太甚。”他愤愤道,“我他娘不想打,你非逼着我打是吧?”
亲卫附和:“就是,咱们和他们拼了吧?”
“拼你娘,老子就说说而已。”汉子骂骂咧咧:“去,招呼两千弟兄,给他们制造点儿困难,千万别上头,意思意思就得了,咱来这儿就是混口饭吃,犯不着拼命。”
~
在李青的高压逼迫下,石亨只能照做,只留下受伤的兵卒,能战之力一股脑全带上了。
“李都给事中,这可是你要这么做的啊。”石亨不放心的说,“我手下这么多人都知道,你休想耍赖。”
作为驻守大同的总兵官,带着所有生力军出去,近乎留座空城,他实在心慌的紧。
“听我的,我负全责。”李青催促道,“都墨迹了大半日,马上天都黑了,快点儿滴吧。”
大半日已经很快了好不好,一看你就不懂军事……石亨哼道:“在快了,马上咱就出发。”
…
第140章
万事总难顺遂
夜幕降临,大军总算是出发了。
李青心慌慌的,生怕对面杀个回马枪,反冲朱祁镇三万多人。
近六万打三万五,且对方清一色全是骑兵,一旦调转马头反向冲击,那后果不堪设想。
“也就两天多的时间,应该不会太晚吧。”李青轻声自语,回头看着清一色的步卒,不由满脸苦涩。
要是骑兵就好了,估计明日下午就能赶上。
现在……李青也只能祈祷鞑靼不会反冲锋了。
~
脱脱孛罗切割着金黄的烤全羊,眉头紧锁,神情紧张。
距离宣府也就剩半日路程了,明日下午便能兵临城下,冲关他很有信心,大同能冲破,宣府他一样能冲破。
但问题是……大明皇帝要是杀来怎么办?
这很有可能,留给他劫掠的时间并不多,他不觉得一万铁骑能阻挡很久。
“到底还是低估他们了。”脱脱孛罗恨恨捶了下桌子,一阵纠结,“他娘的…难搞啊!”
纠结的不止是脱脱孛罗,粗犷汉子也纠结的紧。
他派去阻挡明军进军路线的人,已经回来了,并带回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大明拢共也就三四万人,且大多是步卒。
三四万就敢追着六万铁骑打?
这令他着实没想到,真不知是该说生猛,还是不自量力了。
他不是很聪明,但这个账还是算的明白的,动真格的话,将近一倍的兵力差,且他们还都是铁骑,怎么看也不会输啊?
“万一后续明军再来人了怎么办?”汉子喃喃自语,他不敢赌,却也不甘心放弃。
明军主力之中,可是有大明的皇帝,这要是逮着了,那可就啥都有了。
只是……真有这么容易吗?
那可是大明的皇帝啊!
“他娘的…难搞啊!”
汉子看向亲兵:“明军主力真就三万来人?”
“是,绝不超过四万。”亲卫舔了舔嘴唇,“咱们还有六万兵马,要是一股脑全冲上去,绝对能打败他们,要是捉住了大明的皇帝……”
“娘的……干了!”粗犷汉子呼吸急促,“派一路兄弟去宣府通禀太师,让他杀回来,改变咱们命运的时刻到了。”
“是!”
…
帅营。
朱祁镇看着地形图,叹道:“我们的行军速度还是太慢了,还有万余鞑靼骑兵阻挡,这样下去,等咱们赶到兴许他们就攻破城门了,必须得加快速度。”
“皇上,万不可行。”张辅果断拒绝,“高强度行军对战力的削减是巨大的,何况对方全是骑兵,
试想一下,即便咱们提前赶到,但将士们没了力气,面对鞑靼铁骑如何应对?”
张辅苦叹道:“皇上啊,那样的话,咱就等同于伸着脖子让人家砍啊!”
朱祁镇心生愤懑,但也难以发作,张辅说话难听,却是事实。
明军没了战力就不是支援了,而是去送人头。
可恶!
朱祁镇胸中憋闷:为什么总是万事不如意?就不能心愿顺遂一次吗!?
憋闷的不止是朱祁镇,李青同样憋闷。
他也想加速行军,好尽快赶上大部队,但问题是他扛得住,士兵们扛不住,他们只是普通人,且刚经历一番大战。
“草!”
李青上次这么憋闷,还是朱允炆不听劝,死活要削藩的时候。
“石将军。”李青扬声喊了一句。
石亨啃着鸡腿儿走来,“啥事儿?”
他对李青很不爽,但又干不掉李青,面对王命旗牌,即便他再大上两级,也无济于事。
但这不妨碍他不爽李青。
李青没工夫在意他的态度,问道:“照这样下去,咱们什么时候能追上皇上?”
“这么简单的账你都不会算?”石亨嗤笑揶揄,但下一刻,迎上李青冰冷的目光,他又怂了,“咱们比皇上晚出发了两日外加一白天,等皇上到宣府这么久后,咱们就追上了。”
“能不能适当加快一下?”
石亨摇头:“这怕是不能,兄弟们刚经历苦战,本来就还没缓过来,不能再快了。”
“快一点儿。”李青说。
“不行。”
“就一点儿。”
“不行!”
“锵啷~!”
“那就快一点儿吧。”石亨说。
~
次日,天空湛蓝,阳光正好。
脱脱孛罗伸了个懒腰,走出营帐,朝亲卫道:“传令下去,再休息半日,让兄弟们不用省,吃饱喝足,下午再赶路,晚上发起总攻。”
“是。”亲卫拱手离去。
脱脱孛罗仰望天空,开始祈祷:“长生天保佑,保佑我鞑靼部满载而归。”
话音刚落,刚才那亲卫去而复返,且还带着一人过来。
“太师,此人说有紧急军情。”
脱脱孛罗扫了来人一眼,哼道:“诉苦的话就别说了,此战过后,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太师,是真有急事。”来人言简意赅,“我们发现,大明皇帝总共就带着三万多人,咱们要是掉头开打,必能一举击溃他们,活捉大明皇帝。”
“啊?”脱脱孛罗豁然变色。
…
两日后。
清晨,朱祁镇如往常一样,以御用山泉水净面,极品龙井茶漱口,上等松江面帕擦脸,完事儿后,享用精致御膳。
他刚喝了一口粥,正欲夹嘎嘣脆的小咸菜儿,张辅突然慌里慌张地赶来。
“皇上,前方斥候来报,六万鞑靼铁骑冲着咱们来了。”张辅声调发颤,“请皇上速回大同,快,最迟大半时辰他们就能杀到,万不能拖延。”
对方六万铁骑,明军只有三万五,一向沉稳的张辅,也不禁乱了方寸。
见朱祁镇夹着小咸菜儿,筷子还停留在半空,张辅也顾不得上下尊卑了,吼道:“别磨蹭了,快点滴吧!”
王振脸一白,急忙也跟着劝道:“皇上,我们还是暂避锋芒为好。”
战场的残酷他已经领略过了,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又无关隘可守,怎么看明军也够呛能赢,要是一个不慎……
那事情可就大了去了!
“朕避他锋芒?”朱祁镇一摔筷子,豁然起身,“将士们用命,朕做逃兵?”
“皇上只是战略性的撤退,待点齐兵将再杀来不迟。”张辅劝道,“臣在此地断后,还请皇上…速速赶往大同。”
他满脑门儿汗,时间不等人,再墨迹下去真会出大事。
“快呀皇上!”
“无需再说,朕不会撇下将士,独自逃命。”朱祁镇重新坐下,镇定从容地扒拉着小米粥,咬上一口小咸菜儿,嘎嘣脆的声音响个不停。
张辅恨不得给他两个大逼兜儿,打仗岂是儿戏,人家可不是你的臣子啊,砍你没商量。
王振也怕了,跟张辅统一战线。
“皇上,咱们人数远不及鞑靼,而他们又都是骑兵,若不及时搬救兵,这些将士恐不是对手。”王振劝人还是有一套的,“皇上不走是为了稳定军心,可皇上去搬救兵,那才是对将士们最大的帮助啊。”
朱祁镇沉吟少顷,点头道:“王振你去,朕要留下。”
“哎呀,奴婢哪调的动大军啊!”王振急得不行,他对朱祁镇的担忧,丝毫不比张辅少。
若是朱祁镇有个好歹,别说他掌印太监的位置,估计连命都保不住。
“有何不可,朕给你写道手谕便是。”朱祁镇擦了擦手,“取纸笔来。”
张辅急了:“皇上……”
“勿要再说。”朱祁镇斩钉截铁,“朕要是不战而走,日后如何面对明军将士?”
他还想着掌军权呢,这么丢分儿的事自然不会做。
少顷,朱祁镇一口下写下两道手谕,交给王振:“速去大同搬求援,再额外派锦衣卫去宣府求援,一定要快!”
接着,朝张辅道:“国公,敌人马上就打过来了,咱们快去排兵布阵!”
…
此时,李青还在率军赶来的路上…
第1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