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99章

    “废话。”李青翻了个白眼儿,“用屁股想,也知道我不会为了一个死人,守在草原不回去,所以她以让我陪着她为借口,帮忙遮掩了过去。”

    “她……”朱祁镇叹了口气,“先生,你终是负了人家。”

    李青冷着脸说:“怎么,刚醒皮就痒了。”

    “……先生,你是长辈,但我好歹也是当过皇帝的人。”朱祁镇无奈苦笑,“给我点儿面子成不。”

    “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李青淡淡道,“对了,跟你商量个事儿。”

    “这话说的,我能拒绝吗?”朱祁镇咕哝。

    “也是,那我通知你个事儿。”李青换了副口吻,“以后我要借你的裕陵用一下。”

    朱祁镇诧异:“先生大限快到了?”

    “……不是。”李青摇头,“帮别人要的。”

    “这……”朱祁镇有些为难,“皇陵岂是谁都能进的,先生,这次真不是我小气,这事儿吧,他……”

    “你二爷爷,朱高煦。”李青说,“我答应过他,他死后,我把他带回来,落叶归根,认祖归宗。”

    “是他?”朱祁镇沉默下来,好半晌,点头道:“好,我答应你,对了,他什么时候死?”

    李青没好气道:“这我哪儿知道,估计还要好久呢,他怎么说也是你爷爷辈儿,你可真是孝顺。”

    朱祁镇暗暗撇了撇嘴,不以为然。

    他知道这位二爷爷造反的事,自然对其没有什么好印象,只是考虑到朱高煦两次仗义出手,加上李青开口,他这才同意。

    “只要不鸠占鹊巢,其他无所谓。”

    李青点头:“这你大可放心。”

    时间不长,朱祁镇便再次躺下,现在的他太虚弱了。

    李青没有再继续赶路,带着朱祁镇,他再快,也赶不上早已出发的鞑靼骑兵。

    不出意外,大明战事已起。

    李青根据朱祁镇的身体状况,给他熬了服药,又以真气帮他梳理了下身体。

    一番操作下来,朱祁镇的身体好转许多,苍白的脸色也有了抹红润,精气神儿明显好了不少。

    连续三日歇养,朱祁镇总算不再半死不活,有了几分力气。

    “先生,我们从哪儿回去?”

    “鞑靼攻的宣府,咱们走大同吧。”李青沉吟着说,“宣府情况尚未可知,就咱俩人也起不到什么效果,毕竟你已不是皇帝。”

    朱祁镇默然点头:“好,听先生的。”

    他落寞且忧虑,“先生,这次鞑靼几乎是倾巢而出,铁骑猛攻之下,京师顶得住吗?”

    “现在知道人家厉害啦?”李青沉着脸说。

    朱祁镇苦笑:“都这时候了,你就别教训我了。”

    “呵呵,”李青淡淡道,“鞑靼是强,但明军也不弱,尽管这些年北方无战事,但明军三大营绝非浪得虚名,只要不用昏招儿,保卫京师问题不大。”

    顿了顿,“这些年,镇压叛乱,出兵麓川,大明军可有败绩?”

    李青气道:“你要不亲征,绝不是这个局面。”

    别骂了别骂了,我知道错了……朱祁镇硬着头皮点头:“先生说的是,咱们还是尽快回去吧。”

    李青点点头:“我有言在先,即便回去,在战事结束,局势没有明朗前,你也不能回京师。”

    “为何?”

    “登基的是郕王,他上位不过数月,你回去他如何自处?”李青反问:“明军将士,朝中群臣,心中怎么想?

    会不会三心二意?

    这个时候若不能拧成一股绳,那大明真就危矣了。”

    朱祁镇沉默,“我怕皇后想不开。”

    “这你放心,我会回京师,抽空告诉她详情。”李青说。

    “好吧。”朱祁镇叹了口气,“我什么时候能回去?”

    “最好别回去了。”李青道,“将心比心,你和郕王互换身份,你会如何对你这个太上皇。”

    朱祁镇目光一凝,他会如何对他这个太上皇?

    当然是杀了一了百了!

    李青却知道朱祁钰不会杀朱祁镇,他不让朱祁镇回去,是为防止朱祁镇有再次上位的心理。

    朱祁镇一回去,必定有人暗中投靠,以求立下从龙之功,飞黄腾达,久而久之之下,朱祁镇未必不会重燃复位之心。

    朱祁镇的优势太大了,后宫之主是他亲娘,东宫太子是他亲儿子,朱祁钰孤家寡人,又没有杀伐果决的心。

    可以说,朱祁镇只要回京,日后复辟几乎板上钉钉。

    更重要的是,以朱祁镇的帝王心术,待看到于谦大权独揽后,势必挥起屠刀。

    这些都是李青不想看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朱祁镇回京。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第163章

    太上皇修仙,利国利民

    “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又能去哪儿?”朱祁镇哀叹。

    “去金陵吧。”李青说,“虽说见过你的人挺多,但稍微修饰下一,在不声张、不乱跑的情况下,还是不容易被发现的,随着时间推移,即便被发现,也没人再在意了。”

    朱祁镇默然,许久,央求道:“能不能把小钱接过去?”

    李青眼眸低垂,叹道:“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行,待风波过了,我想想办法。”

    “谢谢了。”

    “嗯。”

    几日的休息,让朱祁镇有了承受赶路辛苦的能力,二人再次踏上征程。

    草原的风光很好,那种绿意葱葱,芳草碧连天的广袤无垠,特别的治愈,不自觉让人忘掉不愉快。

    两人没有刻意赶路,一来是赶不上了,二来即便赶上也不能露面。

    夕阳下,马儿吃着草,李青升起火,炊烟袅袅,朱祁镇抱着膝盖靠在一棵树下,橘黄色余晖洒下,画面唯美。

    一天、两天……时间是治疗创伤的良药,总能不经意间抚平伤痕。

    朱祁镇的状态越来越好,心中悲凉苦楚也在渐渐减轻,变得豁达。

    他话多了些,有时还会笑。

    这一战对他的惩罚,带给他留下的伤害,他坦然接受了。

    伤害不能免疫,却可以消化。

    …

    一连二十余日过去,两人总算是过了界碑,进入大明的疆域。

    事实上,长城以外虽无人居住,但仍是大明的疆土,元人只要越过,就算是犯边。

    自永乐以后,已经长达数十载,无人敢越过界碑。

    但从今以后……

    李青轻声自语:“打上一仗也挺好,余威总有耗尽一天,重新建立威信很有必要,若这一仗大胜,又能保边关许久太平。”

    祸福相依,很多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极少有单纯的好和坏。

    事实上,明军对边外的威慑力已经够久了,没这档子事儿,过些年草原依然会不老实。

    而若此战大胜,不仅能重振明军威名,鞑靼在连接重创之下,实力将一落千丈,瓦剌势必趁势崛起。

    被鞑靼欺负了这么久,如今逮到机会,他们岂会放过。

    昔日,朱瞻基定下内耗,分化草原的大计,便能再次生效。

    这就像是一个轮回,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总是惊人的相似,令人无从感慨。

    李青也不得不审视,所谓的大势不可违。

    改变了吗?

    改变了!

    改变了吗?

    没改变!

    这是个糊涂账,没法算,也算不清。

    李青嘴角牵起一抹苦涩,脸上带着疲惫,他知道他的路还很长,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走完。

    有时候,他真想歇歇,想睡上一觉,长长睡上一觉。

    ~

    天昏昏亮,二人醒来,再次赶路。

    距离关隘越来越近了,朱祁镇有些紧张,“先生,我们能进去吗?”

    “我有王命旗牌,可以进。”李青说,“你在棺材躺好,别冒头。”

    朱祁镇点点头,重新躺回棺材,李青合上棺盖,瞟向能以肉眼看见的模糊关隘,心中倍感踏实。

    这么久了,他早已融入进来,把大明当做了自己的家。

    “驾~”

    李青挥着马鞭,想着师父,想着师弟,想着干儿子,想到不久后就能看到他们了,心中的苦楚减轻不少。

    他耽误了穆卓儿一辈子,但穆卓儿临走时的那一刀,将他伤得不轻。

    自古相思最杀人,说起来,他也好久没看过她们了。

    “驾~”

    李青挥舞马鞭的频次加快了些。

    突然,他发现极远处有个怪人,距离太远他看不真切,但基本确定是在往草原上赶,却看着又不像元人。

    着实奇怪。

    不知为何,李青生出一种熟悉的亲切感。

    “吁~”他勒马停下,回头朝马车内喊了句,“你在这等我会儿,我去去就来。”

    说着,便朝那人赶去。

    李青速度极快,远超战马速度,一路奔向那人,但那人的速度也不慢,闷头往草原上冲。

    无奈,李青只能将速度推向绝巅,这才逐步拉近距离,很快他就震惊了,这人竟也是靠着双腿赶路。

    震惊过后,他就醒悟了。

    除了他之外,世上还有人能这么快的,唯有他的师父张邋遢。

    “师父!!!”

    李青悠然长喝,“我,李青啊,你干嘛去?”

    那人听到了,止住身形,继而朝李青奔来。

    不多时,师徒俩相遇。

    李青直到这时才发现,小老头为何跑起来那么怪异了,他背着一把刀,一把比他身高还高的超大号大刀。

    “师父,你这是……?”

    “就知道你没事,我的徒弟哪能那么轻易死。”张邋遢长长舒了口气,随即骂道:“你可真能耐,你以为你谁啊,竟敢一人杀进千军万马,不要命啦,你死了,谁给我养老送终?”

    说着,便上手揪李青耳朵,疼得他龇牙咧嘴。

    “错了错了,弟子错了。”李青连连求饶,“所以师父这是去救我的?”

    “昂,”张邋遢没好气道:“我带着赝品去京师找你,听那个于尚书说你一战不回,老头子这不是给你收尸去了吗?”

    李青心中一酸,却脱口而出:“就你这小身板,能干嘛呀?”

    “嗨?”张邋遢不服道,“就这小身板照样揍得你满地找牙。”

    “……是是,师父多厉害啊。”李青笑着恭维两句,又道:“你怎么不骑马啊?”

    张邋遢翻了个白眼儿,“现在这情况,城门根本不开,我带不出来马,再说了,那玩意儿慢得跟蜗牛似的,骑它干嘛?”

    “……”李青好笑又感动,“师父,我们回家。”

    ~

    回到马车,张邋遢看着棺材,诧异道:“这是谁死了啊?”

    “皇帝。”李青顿了一下,“哦,现在是太上皇了,不过他没死,我准备把他送回金陵。”

    “服了你了。”张邋遢无语,“你把咱家当什么啊,皇帝避难所?”

    “这不是事出有因嘛。”当着朱祁镇的面,有些话不便明说,李青只好捏腰捶背说软话。

    张邋遢受不得这些,没好气儿道:“行了,真拿你没办法。”

    “师父最好了。”李青笑道,“之前收师弟时你就满心不情愿,后来还不是真香啦?”

    张邋遢翻了个白眼儿,“今时不同往日,老头子可没那么多时间。”

    李青笑声戛然而止。

    “行了,还能活好一阵儿呢,别动不动就来这出。”张邋遢起身去拍拍棺材,随即直接开棺。

    “老,老先生好。”朱祁镇咽了咽唾沫,多少有些敬畏。

    李青的师父,那得活多大岁数了啊?

    这简直……他都不敢想,这还是人吗?

    张邋遢瞥了眼朱祁镇,啧啧道:“别说,这老朱家的人,还真没长的丑的。”

    “那是,嫔妃都是个顶个的美,一代代下来,当然是男俊女靓。”李青说了句俏皮话,给朱祁镇引荐道,“这位是我的师父。”

    朱祁镇点头,他刚都听到了。

    “老先生好,”他敬畏的看着张邋遢,终是忍不住问,“您老多大了啊?”

    “道儿上的事少打听。”李青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回去躺着去。”

    朱祁镇好奇心被勾起,哪肯轻易放弃,小老头又是一副慈眉善目模样,他渐渐随和起来。

    “老人家,您有太祖大吗?”朱祁镇问,毕竟李青在洪武朝就崭露头角了,年龄方面肯定比太宗大。

    张邋遢笑了:“我修道的时候,别说大明了,元朝都还没有呢。”

    “啊?”朱祁镇大感震惊,“真的?那我能……拜你为师吗?”

    李青一见这情况,不禁大乐,皇帝修仙百姓遭殃,太上皇修仙,反而利国利民。

    “知道仙人张邋遢吗,这位就是。”李青巴拉巴拉……

    朱祁镇频频点头,突然问:“老先生刚才说皇帝避难所,难道……”

    李青神秘兮兮道,“知道建文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