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30章

    正统前些年的辉煌,终究是一去不返了,之前欺负欺负孤儿寡奶还成,如今不一样了。

    新皇已然成年,不好忽悠,又有李青、于谦压制,武将也开始支棱起来了,文官内部又不和谐,已经很难对皇帝形成有效‘杀伤力’。

    加上去年京师保卫战,实在惊心动魄,都差点嗝屁求了,大起大落后,他们逐渐往佛系靠拢。

    能争取的还是会争取,但不会再那般激进了。

    正如于谦所说:大家都挺累的……

    ~

    ps:这一章短了点儿,但…短短的也很可爱呢(*75▽75*)

    第19章

    打他是为他好

    大家都挺累,李青也累,于是回家的路上,他选择骑驴。

    毛驴是个成熟的驴子,家还是认得的,虽然破小了些,但它热爱。

    毕竟…狗都不嫌。

    ~

    到家时,已是下午。

    李青将常用的躺椅清洗干净,又给驴子整理了一下棚子,然后洗了个澡,换上干净袍子,捧上一本《水浒传》,躺在椅上怡然自得。

    搁以前,这名著他是看不进去的,但这时代的娱乐太少了,有看就不错了。

    木棚下,驴子小憩,大耳朵不时扑棱一下,驱赶可恶的蚊子;

    树荫下,李青看,不时翻页,悠哉悠哉;

    一股风来,树叶摇晃,轻灵舒缓,将慢节奏的惬意氛围渲染到了极致……

    …

    ‘哐哐哐……’粗犷的嗓门响起:“先生开门,是我,彪啊!”

    “唔…”李青拿开摊在脸上的《水浒传》,缓缓坐起身,发现已临近傍晚。

    “别拍了。”李青扭头喊了一嗓子,放下书,起身开门。

    门打开,石彪的大脸挤满视线,他一手提酒,一手提着打包的下酒菜,咧嘴笑道:

    “闲来无趣,喝点儿。”

    李青点头,诧异道:“你脸怎么肿成这样?”

    “嗨~别提了,一说这个我就来气。”石彪拎着酒菜进院,哼道:“谁敢打我,还不是我那便宜叔父,他娘的,真是服了。”

    “……”李青顺手关上门,好笑道:“怎么回事儿?”

    石彪将酒菜放在树荫下的石桌上,挨着石凳坐下,气不打一处来:

    “这趟回来我发现他飘了,不仅收人家好处,连别人送的小妾都敢收,真是……老石家非毁在他手里不可。”

    李青本来只是想吃个瓜,一听这个顿时来了精神,上前坐在石彪对面,问道:“说说怎么回事?”

    “就那么回事儿啊,”石彪气道,“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他这是连吃带拿,保不齐以后被人利用。”

    自从被李青开了智后,他现在一点也不彪了,反而觉得石亨太彪。

    “我劝也不听,还说什么立了那么大功,还不能享受享受啦?”石彪一拍桌子,“这可把我气坏了。”

    “所以你就动手打他了,然后没打过?”

    “那倒不是。”石彪摇头:“我只是说了他一顿,他还来气了,要和我决斗。”

    “然后就把你揍了一顿?”

    “也不是。”石彪得意道:“他现在打不过我了,根本不是我对手。”

    说到这,他又来了气:“结果他玩不起,大骂我不孝,要和我断绝叔侄关系,你说说,哪有这样的长辈。”

    石彪气得不行:“那我还能咋说,只能让他出气了。”

    李青缓缓点头,笑道:“你能为了亲情自甘挨打,说明你成长了。”

    “可我那叔父不成长啊!”石彪叹道:“多大人了,一点都不成熟,跟个二傻子似的,看着吧,我早晚得栽在他身上。”

    “谁给他行的贿?”李青问,见石彪僵住,又道:“出的你口入得我耳,我并非要追究他。”

    “其实…我也不知道。”石彪说道:“都还没来得及问,俺俩就打上了,不过肯定是文官。”

    他咽了咽口水:“那小娘们儿水灵着呢,一看就是江南女子。”

    顿了顿,又道:“那什么,其实他这些年镇守边关,还是有功劳的,这也不算十恶不赦,不至于上纲上线吧?”

    李青苦笑点头:果真是同患难易,同富贵难啊!

    战场上,石亨奋勇杀敌,身先士卒,端的骁勇;然,战事一过,兵痞气的毛病就上来了。

    就这样搞,别说支棱了,不摔个粉身碎骨都算他命好。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李青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石彪,你认为石亨跟文官眉来眼去,长此以往会有什么后果?”

    “最差也得剥夺他的爵位,严重点我都会受牵连。”石彪沉着脸道,接着又说,“其实今儿我来,就是想让先生支支招。”

    李青沉吟少顷,点头道:“好,那我就支你一招。”

    石彪一喜,忙道:“先生请说。”

    “揍他!”李青沉声道:“狠狠的揍,不要留手。”

    “……”石彪无语,别说现在了,就搁以前他最彪的时候,也不敢揍石亨啊。

    孝道是最基本的,石彪再彪也不会做这种事儿。

    “能不能换一个法子?”石彪讪讪的说,“他是长辈,我哪能……这太不像话了。”

    “打他是为他好,也是为石家好。”李青淡淡道,“放纵的后果你清楚,我就不多赘述了,具体取舍在你。”

    石彪想到可怕后果,又摸了摸几乎肿成猪头的大脸盘子,一咬牙:“我回去就揍他。”

    “这就对了。”李青笑眯眯道,“他这种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得用拳头。”

    说着,起身去东厨拿了两个碗来,解开酒封先给石彪倒了一碗:“来,酒壮怂人胆,喝完酒回去锤他。”

    “我可不怂,揍他不需要壮胆。”石彪傲然,举起酒碗一饮而尽,哼道:“倒满!”

    “嗯?”

    “我倒,我倒。”石彪忙干笑道:“我这不是酝酿情绪的嘛。”

    李青摇头失笑,打开油纸包,一包是刚卤好没多久,还冒着热气的猪头肉;一包是烧鹅。

    还整挺丰盛……李青捏起一块猪头肉尝了尝,香辣入味,很是烂糊:“这是徐记猪头肉?”

    “这你都能吃出来?”石彪惊诧,撕下一只鹅腿递给他,“你再尝尝这个在哪儿买的。”

    李青接过咬了一口,又咬了一口……蹙眉不语。

    “猜不出来了吧?”

    “我再尝尝。”李青丢下骨头,又把另一只鹅腿薅了下来,大快朵颐。

    石彪还憨憨的望着他,“吃出来了吗?”

    “老王家烧鹅,对不对吧?”李青吐出骨头,一脸笃定。

    “呃…还真是。”石彪喃喃道,“不是,这有什么说法吗?”

    没有,油纸上的小字写着呢……李青吹牛:“我在京为官这么些年,馆子都吃遍了,哪一家什么风味,一吃便知。”

    …

    “回去…嗝儿~”李青朝石彪背影喊道,“回去别忘了揍他。”

    “忘不了。”石彪扭头回了句,转过头,开始摩拳擦掌,怪笑道:“对不住了叔,侄儿也是为了咱老石家着想。”

    “给给给……”

    ~

    次日。

    李青起了个大早,打拳、洗漱、喂驴子,一番操作下来,成功错过了早朝时间。

    不过,他还是去了皇宫。

    御书房。

    君臣二人相对而坐,李青给朱祁钰讲解人口问题,田赋政策的相关联。

    这件事对大明有着深远影响,动了它,就相当于动了基本盘,它甚至比开海通商还要重要。

    李青正色道:“如今大明人口超越历朝,若按洪武时期的税收,短期能赚个盆满钵满,但这种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

    利在当代,罪在千秋!”

    朱祁钰缓缓点头,苦笑道:“于爱卿他们劝过朕,其实朕也不是非要……唉,没银子呐。”

    如今的他再不复当初,曾经那个‘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的朱祁钰,不复存在。

    如果上天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一定不再大手大脚,收回一部分赏赐;

    如果能加个数额,他希望是一百万两。

    李青笑道:“皇上莫忧,银子会有的,金子也会有的。”

    “搁哪呢?”朱祁钰幽怨道:“那么多宝钞要兑换,历经数朝发行的宝钞,数量何其庞大?”

    “只要信念坚定,巍峨大山都能移开。”李青站着说话不腰疼,“今年还一些,明年还一些,终有还完的一天。”

    “这个道理你不说,朕也明白。”朱祁钰闷声道:“宝源局的铜钱已是堆积如山,唉……给百姓兑换了吧!”

    顿了顿:“你来负责!”

    “……没问题。”李青含笑点头:终于,又迈向前一步。

    第20章

    石亨上门

    朱祁钰心情不怎么好,见李青还有心情笑,郁闷道:

    “人都说,主忧臣辱,你就不想着解君之忧?”

    那是他们说的,我可没这种观念……李青翻了个白眼儿,道:“攒钱无非开源节流,皇上若想提前还完,也不是没有办法。”

    朱祁钰精神一振:“比如?”

    “比如提高田税。”李青道,“太祖把田赋定的极低,其用意是为了恢复民力,休养生息;

    然,这么多年过去,大明已经不是幼苗,它得到了茁壮成长,田赋适当涨一下,无可厚非。”

    朱祁钰皱了皱眉:“田赋事关国计民生,提高田赋影响甚大。”

    “皇上能这么想,是百姓之福。”李青由衷道,眼中闪过一抹欣赏。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的粮食产量比洪武朝要高多了,即便提高,也没什么影响,无非就是百姓发些牢骚。”

    “不可,有地的百姓自然无忧,但没地的佃户呢?”朱祁钰叹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吃亏的还是百姓。”

    李青笑道:“表面看,确实如此,不过现在海商份额重新分配后,百姓除了务农之外,又多了一条路选,做工!”

    朱祁钰一怔。

    李青继续说道:“海外市场越做越大,所需的工人也越来越多,做工赚的钱,比务农还要多些,如今就连辽东都开始种桑养蚕,往商业上靠,南方更是如火如荼;

    在这种背景下,地主不敢压榨太凶,毕竟…他们自己可不会种地。”

    “嗯…确实如此,只是……”朱祁钰苦笑道:“朕登基刚一年,如此行事怕会失了民心啊!”

    李青无奈道:“刚开始百姓肯定会有怨言,但……怎么说呢,从长远来看,这反而是为百姓好。”

    “提高田税,还为百姓好?”朱祁钰无语,“这话朕都不信。”

    李青却道:“大明现在不是按人丁收税,而是按地收税,田赋增加利润就会降低,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土地兼并。”

    朱祁钰一怔,“嘶…是这个理儿。

    先生看待事情的角度,总是那么新奇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青笑笑,“地主富绅是逐利的,同理,百姓也是逐利的,平衡好各方的利益,便能很大程度上安稳内部。”

    朱祁钰深感赞同:“先生之言,字字珠玑。”

    顿了下,问:“先生以为,田赋提到多少合适?”

    “不能太高,定在两成吧。”李青道,“对了,他们不是要求恢复洪武祖制吗?那就恢复一条,

    贪污粮税累积达六十两者,剥皮实草,后代永不录用!”

    “这…这怕是……不妥吧?”朱祁钰心惊肉跳,皇帝做一年了,他可不是任嘛不懂。

    文臣武将有几个不贪的啊,这么一搞,只怕会把人逼急。

    可以适当的吏治清明,但想让臣子两袖清风,不取一毫,绝不可能。

    谁当官是为了那一点儿死俸禄啊?

    多少得让人捞一点儿,官场是个人情世故很重的地方,迎来送往什么的都要钱,单靠俸禄远远不够!

    当然,即便够,该贪一样贪,宋朝文官待遇够好了吧,贪官污吏还不是多如牛毛?

    归根结底,都是好了还想好。

    李青眼眸低垂,幽幽道:“我说的是贪污粮税。”

    “这样啊……”朱祁钰讪讪点头:“倒也不是不行。”

    李青苦笑无语,朱祁钰也是苦闷无言,两人一个有能力,一个有权势,但遇上这种根本性问题,都无能为力。

    有些事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了,也做不到。

    良久,李青打破沉寂,问:“现在宝源局有多少铜钱?”

    “经过称重比,算出有五万万,又八千万余枚铜钱。”朱祁钰道,“能回收五百八十万贯宝钞。”

    李青点头:“今年跟日本国的贸易开始了没?”

    “开始了,上个月商船刚走。”朱祁钰叹道:“这两年多才弄了这么些,真要想还完,再过二十年也够呛。”

    “用不了那么久。”李青摇头,“随着经济繁荣,会一年比一年好,最多十五年,快的话十二三年就能还完。”

    李青道:“皇上你不要光想着这只是还债,事实上,看似在还钱,还会有一大部分回流;

    朝廷并不会因为还债而越来越穷,反而能因稳定购买力,变得富有。”

    这其中涉及的金融知识就深奥了,李青讲解了大半天,朱祁钰还是听的云里雾里。

    最后,李青只得道:“皇上你就这么想,购买力稳定,经济繁荣,就能提高货币购买力,同理,朝廷手里的钱会变得值钱。”

    “你这么说,朕倒是有些明白了。”朱祁钰微微点头,“就先这样吧,你回头拿出个方案,有什么需求只管说便是。”

    朱祁钰郁闷的说:“反正也不是自己的,早点还了吧,眼不见为净。”

    “……皇上圣明。”

    …

    “翻过了一座山,越过了一道弯……”李青哼小曲儿骑着驴,心情舒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