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51章

    朱祁钰不禁反思,若无李青、于谦等一小撮儿人,他会是个怎样的帝王?

    大概…也会是个昏君吧!

    火锅还冒着热气,但随着炭火渐消,已经不再翻涌了,汤汁也少了许多,朱祁钰嘴角泛起一抹苦涩,加炭、加汤。

    …

    三日后,李青带着一行年轻人,向朱祁钰辞行。

    朱祁钰亲自相送,送出皇城。

    望着渐行渐远的队伍,他怔怔出神,眼底深处有着一抹绝望。

    一种大彻大悟,看透一切却又无力扭转的绝望。

    “皇上,永青侯他们走远了。”小恒子小声提醒,谄笑道,“永青侯本事大着呢,定能完美处理辽东事宜,皇上莫忧。”

    朱祁钰眼眸眨了眨,忽的笑了:是啊,他比我看得更透彻,也更绝望,但他并未放弃,反而一直为之努力,冲在最前沿;

    而我身为皇帝,又岂能放弃?

    他眼中的那抹绝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斗志火焰。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摆驾回宫!”

    自今日后,景泰帝更勤政了。

    朱祁钰确如他自己所说,没有雄才大略,但他不懈怠,以勤奋弥补……

    三月,山.东半省铜钱置换宝钞开启。

    七月,再度开启铜钱置换。

    时至九月,山.东全境完成兑换。

    期间,于民间购铜,开采铜矿,从日本贸易得来的铜,全被送去了宝源局。

    大明铸钱成本直线飙升,是印钞的数十倍,但朱祁钰并未因此心疼。

    ~

    景泰十年。

    二月,河.南半省开启铜钱置换。

    六月,全省兑换完成。

    八月修长江堤坝,十月治理黄河。

    朝廷花钱如流水,国库几乎没有盈余,但民间却是极具繁荣,太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有了挣钱的机会。

    这也是上升的渠道,生活品质的上升!

    百姓逐渐从吃饱,往吃好上面追求,积极向上。

    ~

    景泰十一年,二月。

    李青完成了工作交接,从辽东返回京师。

    基本框架已经打好,后面人只需按部就班即可,他总算可以清闲下来了。

    进宫汇报了下工作,他便休息了。

    在家休息了数日,李青养好精气神儿,再次进宫找朱祁钰请假。

    如今虽因草原局势紧张,大明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但接收流程已经稳定,有他没他区别不大,李青也想回去陪陪师父。

    忙碌了这么久,也是该歇歇了。

    “下个月殿试开启,先生不妨留京一月,帮朕把把关。”朱祁钰笑道,“之后,先生再回金陵放松不迟。”

    “嗯…也好。”李青点头。

    他倒不急这一时半会儿,朱祁钰很够意思,让他景泰十二年再回京办公。

    近一年假期,属实够大气了,李青不好拒绝。

    “皇上,你要多保重龙体。”李青注意到才三十多岁的朱祁钰,已经有白头发了,蹙眉道,“臣给你开副固本培元的方子吧?”

    “嗯,好。”朱祁钰笑着答应。

    李青补充:“还要多注意休息。”

    朱祁钰失笑道:“朕又不是小孩子了,累了还不知道休息?”

    李青轻轻笑笑,不再多言。

    第53章

    屠龙少年

    闲来无事,李青常去怡情楼小酌怡情,有时也会去找于谦喝酒,有时也会去找石亨叔侄。

    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累的时候是真累,但闲的时候也是真闲,李青无事一身轻,整日悠哉悠哉,悠闲惬意。

    时间流逝很快,转眼,阳春三月。

    这天,李青起了个大早,今日是殿试成绩出炉的日子,他答应过帮朱祁钰把关来着,出门前,还特意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

    然后,骑上他的驴子,赶往皇宫。

    路上,李青嫌驴子磨洋工,给了它两巴掌,驴子闹起脾气,‘嗯~啊~’个不停,速度更慢了。

    一人一驴一路闹腾,差点儿误了时间。

    ~

    皇宫,中殿。

    “先生可真会掐时间,朕还以为你又睡过头了呢。”朱祁钰揶揄道。

    李青不好意思笑笑,“在谨身殿,还是文华殿?”

    “文华殿,”朱祁钰舒展了下四肢,眼睛中还有血丝,显然没睡好,“考生已等候多时,我们去吧。”

    李青点头:“皇上请。”

    …

    这时代的考生,可比后世苦逼多了,别的不说,单是这长途跋涉就不轻松,考试更是煎熬,蹲在一个活动都困难的小房子里,去搏心中的飞黄腾达梦。

    然而,能冲到殿试者,寥寥无几。

    殿试只考策问,考生天不亮就进入考场,历经点名、三卷、参赞、行礼……然后在八股的限制下,奋笔疾书。

    不过殿试还好,通常只考一天,日暮时分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誊录、密封,收存,最后交由审卷官,交叉审阅。

    审卷官看到是考卷,没有名字,字迹也都是一样,且和监考官完全隔开,制度严明。

    科举历经数朝,近千年的时间,早已十分成熟,至少流程上面几乎没有漏洞。

    审阅官经过重重审核,最终选出十名都被承认最好的试卷,呈送给皇帝,由皇帝选定状元、榜眼、探花。

    整个大明,能进文华殿目睹天颜的考生,就只有这么十个人。

    这难度,比后世清北可大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状元、榜眼、探花的诞生,通常和水平没多大关系,到了这个层次,水平都差不多。

    说白了,也就皇帝一句话的事。

    这是个讲眼缘,真要说硬性指标……也是有的,那就是颜值。

    通俗说,看脸!

    历来新科状元,都是大帅哥。

    以李青这颜值,只要冲进前十,状元基本没跑。

    ——

    文华阁前。

    礼部读卷官、莘莘学子早已等着了,待龙辇停下,李青、朱祁钰走出来,立即下拜行大礼。

    李青避之一旁,观察着这些学子。

    他看到了这些人的欣喜、惶恐、憧憬……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后化作激动,表现在脸上。

    这些考生们也在不经意打量着他,似乎超级艳羡他能和皇帝共乘一轿。

    他们不敢多看,小心翼翼的,怕惹得大人物不喜。

    李青心道:“今年的考生质量,似乎不错,至少这些人都不像那种大富大贵人家出身。”

    这种谨小慎微到极点的眼神动作,不似装出来的。

    朱祁钰只简单说了些场面话,便率先进了文渊阁。

    文渊阁内。

    读卷官跪读考生试卷内容,李青、朱祁钰静静听着,心下做出评判。

    小半时辰后,读卷官朗读完毕,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朱祁钰闭上眼眸,在心中做着取舍。

    好一会儿,他缓缓睁开眼睛,看向李青,“先生,不妨我们各自写下三人名字,看看是否相同?”

    “好啊!”李青笑着点头,走到书案前提笔蘸墨,“皇上可不要偷看。”

    “放心,不看。”朱祁钰好笑。

    李青快速在纸张上写下三个人名,而后拿起纸张,“皇上,该你了。”

    朱祁钰也很快写下三个人名,道:“好了,比对一下。”

    两人将各自手里的纸张摊在御案上,李青写的是:刘健、李永通、郑环。

    朱祁钰写的是:王一夔、李永通、郑环。

    “刘健?”朱祁钰回忆着方才读卷官的朗读内容,蹙眉道,“朕倒觉得…此人并无状元之资。”

    “诚然,但从考卷内容的角度来看,他稍稍差些。”李青点头,“不过,此人敢于说话,不似他人那般圆滑,那颗赤子之心远胜旁人。”

    “好吧。”朱祁钰苦笑,“朕看考卷,先生却透过考卷看人心,审题都不一样。”

    李青笑道:“其实真要说起来也没什么,即便是二甲、三甲,水平也没相差太多,考题不是算数,没有绝对对错,大多都靠主观;

    且状元也未必成事,三甲也未必是平庸,这只是一个起点,并非终点。”

    朱祁钰轻轻点头,“小恒子,让考生进来。”

    “是,皇上。”

    李青见状,拱手道:“那臣先告退。”

    “朕让你来把关,你退什么?”朱祁钰翻了个白眼儿。

    “臣已经交卷了啊?”李青摊了摊手,继而又道:“我如今已经脱离了文官体系,这样光明正大的参与殿试本就于理不合;

    要是皇上你钦定状元、榜眼、探花之时我还在场,那不知又要有多少人编排我呢。”

    朱祁钰惊诧道:“你还怕人编排?”

    “哎?这不一样,我如今身份属于勋贵,且是半武将体系,还是不开这个头为好。”李青道,“影响不好。”

    “……行吧,”朱祁钰失笑道,“什么时候去金陵?”

    “明儿吧。”李青说,“好久没回去了,也想顺便看看那里的海商事宜,以及织造局的情况。”

    朱祁钰点头:“那朕就不送你了,先生辛苦这么久,是该好好歇歇,不过……”

    “若是皇上有诏,我必回来。”李青保证。

    他知道朱祁钰的人品,说给他放假,不会再言而无信,除非真遇到了什么大事。

    真要那般,即便朱祁钰不说,他也会回来。

    “嗯,一路顺风。”朱祁钰笑笑。

    “呵呵……借皇上吉言。”李青拱手道,“臣告退。”

    ~

    走到殿门口时,正好遇到十位考生入殿,李青驻足让他们先过去,看着这些朝气蓬勃面孔,他心下也十分欣慰。

    他不知道,这些人以后会不会成为恶龙,但至少,现在的他们,还都是屠龙少年。

    …

    第54章

    侯府的生活日常

    ‘嗯~啊~’驴子撒欢叫着,马上就要去于谦家了,它很开心。

    在于谦家,它不用干活儿,更不用听人絮叨,每天都有极品草料供着,隔壁老表都馋哭了,纵享尊贵。

    主打一个享受!

    “驴兄,我这一去,得明年才能相聚,你不要想我。”李青抚摸着它流光滑顺的毛发,轻声说。

    “嗯~啊~”驴子配合着叫唤两声,急不可耐地拱着李青,让他快带自己出门。

    别煽情了,快带我去于谦家吧!

    “这些年跟着我,你……哎哎,你拱我干甚?是不是皮痒了?”李青情绪都上来了,被这畜牲一打岔,感慨全无,并恼火起来。

    于是,他揍了驴子一顿。

    …

    于谦已过花甲之年,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的沟壑日渐加深,看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大一些,好在身子骨还算硬朗。

    两人相对而坐,举杯小酌。

    “这一别,要明年才能相见,先生要多多保重。”于谦面露不舍,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近一年光景,已经很长了。

    李青缓声道:“该保重的是你,多多保重身体,才能更好的处理政事。”

    于谦苦笑:“像我这个岁数的人,很多都入土了,以后的事谁又知道呢?”

    “别光跟差的比,你这还年轻呢。”李青安慰,“比如胡濙,他都八十五了,身体不还是硬朗强健?

    你足足比他小二十多岁,以后日子长着呢。”

    “胡尚书身子骨也没先生以为的那般好,昨儿我们还聊过,他都准备告老还乡了。”于谦叹道,“八十多了都,不容易啊!”

    李青默了一下,点头道:“是挺不容易的,我没记错的话,他好像是建文二年的进士,能在朝堂坚挺这么久,纵观历朝历代,也没几个人。”

    顿了顿,“你可莫要有告老还乡的心思,人家八十五了,你才六十出头。”

    于谦好笑道:“先生,账可不是这么算的,人和人的体质不一样,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我想告老还乡,皇上他也不会允许啊!”

    这是实话,朱祁钰现在重用且重信的就只有李青、于谦。

    李青寿命漫长,歇个一年半载没什么打紧,但于谦不同,那可是用一天少一天,朱祁钰当然不会放他走。

    “你也不容易。”李青吁了口气,颇为感慨,“对了,漠北草原局势近来没有发生大变化吧?”

    “矛盾日益加深,但争斗事态有所缓解。”于谦道,“近大半年来,投靠大明的草原部落明显减少很多,看这架势,后面还会减少。”

    李青轻轻点头:“这很正常,任何事情都会随着时间推移,或好或坏的逐渐发生变化,不可能一直保持同频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