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59章

    年纪大的人,尤其是大限不远的人,最怕冬天,怕寒冷,不可不防。

    “昨儿不是刚喝过吗?”朱高煦闷声道,“苦不拉几的,不喝。”

    “你还有脾气了?”李青嗤笑,反问:“你昨儿也吃饭了呢,今儿怎么还吃?少废话,快喝!”

    李青哼道:“我可不想提前结束假期。”

    “……服了你了。”朱高煦无奈接过药碗,一手捏着鼻子,咬牙、闭眼、一口干,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然后,他开始四处翻找。

    “找啥呢?”

    “糖。”

    “……给你准备好了。”李青好笑道,“多大人了,还这么娇气,喝个药还得吃糖。”

    “我从小就这样,每次……”他止住声,接过糖含在口中,品味甘甜。

    李青知道,他应该是想起小胖了。

    遥想那年,朱棣还是燕王,那年,三兄弟还是个孩子,那年,他奉旨监察朱棣,燕王一家吵闹不断,却也勉强称得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吵归吵,闹归闹,遇到事兄弟很亲。

    直到朱棣做了皇帝,这一切才发生转变,同时,也改变了三兄弟的命运。

    小胖命好,也命苦,早早就走了。

    赵王最机灵,也最听劝,认清现实的他,后来日子过得很不错,但他也不长命,在宣德六年就过世了。

    倒是朱高煦,这个脑子缺根弦儿的铁憨憨,心眼儿少,又莽的一批,活得却够久。

    过了年,都八十一了。

    “你什么时候回京?”朱高煦问。

    “过了年,大概在二月初前后。”李青道,“可能会早些,也可能会晚些,具体得看那个沈鑫。”

    朱高煦不解:“一个商人而已,值得你那么重视?”

    “他不是一般的商人,你也莫要小瞧商人。”李青轻叹道:“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但他们上对国家,下对平民,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味的抑制商人,只会适得其反。”

    “我又不是皇帝,你跟我说这个干嘛?”朱高煦闷闷道,“毕竟……换了个孙子,你真有把握?”

    “答应你的事,我定会做到。”李青笑道:“你尽管放心,无论他答应与否,我都会把你葬进皇陵。”

    “我……我想葬在长陵附近。”朱高煦说。

    李青点头:“我会跟皇帝说,料来,他会答应,但这种事不能公开。”

    “这个我不在乎。”朱高煦吁了口气,道:“总之……尽快吧,你去催催那个商人,最后过了年咱们就过去。”

    李青默了下,“好!”

    第65章

    我想再年轻一次

    窗外,又下起了雪。

    朱高煦走到窗前,想打开窗欣赏一下雪景,但终究没有付之行动,他的身体不允许他任性了。

    “想看就看吧。”

    李青伸手搭在他手腕上,渡给他精纯真气。

    朱高煦感到涓涓暖流疯狂涌入体内,整个人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感觉如何?”

    “身体好似有股元气稳稳托着,精气神儿格外的好,”朱高煦惊叹:“这就是神仙手段吗?”

    “呵呵…哪里来的神仙手段?”李青苦笑,“当初那是骗你的,其实我不过是个能活的普通人罢了,比常人厉害些,却也和神仙不沾边。”

    李青幽幽一叹:“我若真有神仙手段,也不会有太多遗憾发生。”

    ‘吱呀’李青打开窗户,望着窗外漫天大雪,久久不语。

    朱高煦立在他一旁,如李青一般,静立无语。

    大片雪花被朔风送进来,落在地板上化作水珠,寒气直面而来,朱高煦却不受影响,身子依旧暖烘烘的。

    良久,他问:“你这法子能持续多久?”

    “怎么?”

    “我想在雪中耍次大刀,”朱高煦眼神向往,“我以前最喜欢冬天了,大冷的天儿,出上一身透汗,将严寒变成凉爽。”

    朱高煦目光湛湛:“我想再年轻一次!”

    李青笑笑,搭上他手腕,又给他传渡了大量真气,鼓励道:“去吧,去疯吧。”

    ~

    雪很大,朱高煦须发皆白,手持一把十斤重的大刀,耍得刚猛霸道,鹅毛大雪被刀锋扫过,大片大片断为两截,破空声不绝于耳。

    雪中漫步的一家三口驻足观看,母女惊叹连连,朱祁镇也侧面认识到了,这位二爷爷年轻时,是何等神勇。

    “爷爷好厉害。”

    小丫头很捧场,小手拍得呱唧呱唧响。

    “叫太爷爷。”朱祁镇拍了她一下,轻声说。

    小姑娘从善如流,改口道:“太爷爷好厉害!”

    “哈哈哈……那是,想当年,太爷爷也是千军万马中,以一当十的好汉。”朱高煦轻喝,手下力道又加大了些,愈发霸道刚猛。

    李青瞥了朱婉清一眼,道:“你少夸两句,你太爷爷不经夸。”

    朱婉清:“……”

    真气不是万能的,亦不能持久,约莫一刻半钟后,朱高煦就体力不支,停了下来。

    “哈哈……过瘾,又出了一身透汗,真他娘过瘾啊!”朱高煦哈哈大笑,又体会了次年轻时的快感,让他极是满足。

    李青赶忙上前,又为他传渡了些真气,道:“回屋歇会儿,别得意忘形,来个乐极生悲。”

    “嗯,好。”朱高煦闭上眼,享受了片刻风雪的爽快,这才接过李青递上拐杖,往屋里走。

    朱祁镇望着那苍老的背影,沉默少顷,道:“小钱,你和婉清继续走走,我进去看看。”

    “好,夫君快去吧。”

    ~

    房间,木炭烧的很旺,表面凝结了一层细密的白灰,时不时蹦出一颗火星。

    李青、朱高煦相对而坐,朱祁镇打横作陪。

    三人心平气和,爷孙俩也不再掰头。

    “要不,喝一杯吧?”朱祁镇提议。

    李青看向朱高煦,“喝吗?”

    “那就喝吧。”朱高煦点头,“这是我最后一次放纵了。”

    “我去取。”朱祁镇匆匆走了出去,不多时,便带着酒走了来,笑道:“都温好了,本来想着我自己喝,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他斟满三杯,一杯推向朱高煦,一杯推向李青,举起酒杯。

    李青、朱高煦也举起酒杯,相互碰了下,小口抿着。

    三人喝的很慢,因为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不想那么快结束。

    生死面前,任何事情都显得苍白且多余,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朱高煦最终还是释怀了,彻底释怀。

    他不再怪朱棣,也不再怪任何人,甚至,他也不怪自己了。

    他和所有人都达成了和解,坦然面对,无所畏惧。

    ……

    沈鑫的动作很快,在十几个儿子,几个孙子,以及大量锦衣卫做后盾,资金回拢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上不少。

    腊月中旬,便完成了一切,包括金陵本地的产业,只留了一处宅院。

    巨富的名头不是吹的,沈鑫这个金陵首富,实际上早已是大明首富,尽管被江南官僚吸走了不少,但剩下的仍超级可观。

    核算成白银,足有两千七百余万两!

    说是富可敌国,一点也不为过,现在的大明别说两千七百万两白银,七百万也拿不出来。

    这么多财富,能够做的事实在太多了,李青都不敢想,这些财富的释放能带动多少产业。

    要知道,这可不是两千七百万贯宝钞,而是白花花的银子,购买力相当之强悍!

    “大人,咱们什么时候走?”沈鑫搓着手问,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李青想了想,道:“正月初六如何?”

    憨憨有些等不及了,他也歇了大半年,没必要非要把假休足。

    “六六顺,极好。”沈鑫乐得合不拢嘴,“大人的那份儿,沈某已经准备好了,您看什么时候……?”

    “不急,”李青笑笑,道:“先去北方再说。”

    “啊?这…”沈鑫心中一突,讪讪道:“大人该不是…那什么吧?”

    李青好笑道:“放心好了,皇上不会做竭泽而渔的事,你家产确实够诱人,但皇帝坐拥四海,胸中装的是天下万民。”

    顿了顿,“再者,你也是皇上的子民,他要对你如此,岂不是明摆对大明所有地主富绅开战?”

    “呃…好像是这样哈。”沈鑫不好意思笑笑。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帮他省,他反而不放心。

    不过这次数额太大了,李青爱财,但不贪财。

    但既然不收沈鑫不放心,李青也只好收下:“银子准备好,到时候我上缴国库,就说是你补交的赋税。”

    “大人,沈某可从未少交过啊,还不如……”沈鑫试探道,“还不如说是沈某捐的呢。”

    李青斜睨了他一眼,哼道:“你一个小民,为国捐五百万两?出风头可不是什么好事,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经;

    再者,朝廷需要体面,大明国泰民安,大明何须百姓捐赠?”

    李青淡淡道:“你的心意,皇上自然知道,可要戳破这层窗户纸,就是你的不对了。”

    沈鑫怔了怔,忙赔不是:“小人知错,一切全凭大人做主。”

    “这就对了嘛。”李青笑眯眯道,“你是生意人,做好你的生意也就是了,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别硬融进去,不然……呵呵,你吃亏还没吃够吗?”

    沈鑫心中一凛:这要是被北方官僚集团拿捏了,那可真就没地儿可去了。

    他对朝局一无所知,但不影响他明白其中利害,连他这个商人都会做下三滥的事,那些个庙堂高官,又岂是善类?

    江南官僚的阴损毒辣,他已经见识过了,可不想再见识京官儿的招数了。

    真要往仕途发展,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让后代好好读书,走正统的科举路线,旁门左道太容易被人拿捏了。

    “谢大人提点,沈某不会再有不智想法。”沈鑫认真道。

    “如此最好不过,”李青微微一笑:“你且记住,只要你足额交税,不苛待工人百姓,活该你发财;

    但如果你心怀鬼胎……呵呵,以商乱政,可是重罪!”

    “草民不敢!”

    “不敢就好。”李青道,“抓紧时间在梳理一下,看有无遗漏,到时候我可不会等你。”

    “是,草民理会的。”

    …

    永青侯府院。

    李青轻声道:“师父,年后随我一起去京师吧?这次回去,我不会再东奔西走了,天天给你做好吃的。”

    第66章

    万般皆有因

    张邋遢缓缓点头,道:“那成,过了年,去京师。”

    李青笑了。

    …

    又是一年春节,贴门神、吃饺子、守岁、放烟花……合家欢乐。

    ~

    景泰十二年,正月初六。

    李青带着朱高煦爷孙俩,沈鑫带上大量家奴,另外还雇佣两千余名民夫,带着一箱箱外面丝绸棉花,里面却是海量财富的大马车,在千名锦衣卫的护送下,一大群人浩浩荡荡赶往京师。

    张邋遢没跟着一起,他准备出正月再动身,这么多人的队伍,赶路必然十分缓慢,他不想再路上磨迹。

    此外,他准备再带些赝品过去。

    这么多年下来,永乐大典也被偷的差不多了,小老头想着趁还干得动,把这件事给做完,彻底了却李青这一桩心愿。

    他日自己故去,也好让李青少了些羁绊,去游戏一下人间。

    在他看来,大明是好是坏固然重要,但不应该把所有重担强加的李青身上,李青不欠大明什么。

    他不想自己徒弟过得那么累,那么苦。

    …

    二月初。

    沈鑫在河.北保定府停下,住进了提前购买的大宅院里,这里是他选定的大本营。

    保定府离京师不远,离天津卫也不远,且这里相对发达,各项基本设施勉强够用,不至于什么都要重新发展。

    从这里开始,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李青自然不会说什么,他也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

    简单做了些部署,让沈鑫放宽心,李青这才带上装有五百万两银子的马车队伍,赶往京师……

    二月中旬,京师。

    阔别近一年,李青终于又回来了。

    一些官场老人听说后,暗呼苦也,他们是真烦透了李青。

    皇宫,中殿。

    朱祁钰看着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眼睛都在冒光,激动地面庞通红。

    穷啊!这些年国库、内帑一穷二白,除了刚登基时大哥留的家底儿之外,他再也没看到过这么多银子。

    “先生,这些都是哪儿来的?”

    “一个富绅补交的税款。”李青笑着说。

    朱祁钰狐疑:“先生莫要诓人,哪有富绅能一口气交这么多税,怕不是你把人抄家了吧?”

    顿了顿,“便是抄家,一般人也抄不出这么多钱啊,先生,你是不是发现银矿了?”

    李青:“……”

    这些事没必要瞒朱祁钰,李青将前因后果,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朱祁钰听完,这才恍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