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92章

    “嗯。”李青起身道,“顺便催一催皇上,大战即将落幕,宜早不宜迟。”

    “明白。”

    …

    回到家,李青喂了驴子,期间唠了好一会儿,才回房休息。

    一晃,十余日过去。

    将士集结完成,补给落实到位,主帅石亨,副帅和勇,五万余将士整装待发。

    临行前,朱见深特意安插进一个不起眼的勋贵,抚宁伯朱永。

    然后,亲自为大军送行,以表对武将的重视。

    朱见深对军权极其看重,自然要向军队示好,如果可以,他更希望打上几仗,那样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提拔一些年轻将领,忠于自己。

    只是…条件不允许,百官不支持,国库也不富裕,远征漠北的花费太大了,作战线太长,仅是补给花费,就让他有心无力。

    朱祁钰并未留下多少钱,因为钱都用来还贷款了,就这,他临驾崩前也只还了六成半。

    朱见深上位后,李青本想让他接着还,但深思熟虑后又放弃了,市面上的宝钞太少的话,会严重影响宝钞的信用价值,久而久之,大明宝钞会被人所遗忘。

    李青可不想大明宝钞真的作废,这是一道保险,真若有一日大明陷入危机,可以用来搏一搏。

    ~

    李青又清闲下来,不过朝堂并不平静。

    这次的出兵漠北,很多人都不乐意,尽管不打仗,所以……当然要让皇帝小小不痛快一下。

    但李青并未插手,而是充作一个看客,看朱见深如何应对。

    朱见深应对方法很简单,能忍则忍,忍不了,也会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进行打击报复,不过力度并不大。

    不至于让人急眼,却也没有一味退让,君臣斗争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并未影响到朝政。

    见此情况,李青更放心了,整日悠哉悠哉……

    …

    三月,春暖花开。

    这日,结束了一天工作的朱见深,拖着疲惫身体来到内殿,准备在贞儿姐这儿寻找一下安慰。

    不料,口舌之欲过后,刚欲进入正题,却遭到了拒绝。

    “皇上,臣妾……”

    “怎么,不方便吗?”

    “不是……”贞儿红着脸,支吾着说,“臣妾,臣妾可能…可能是有了。”

    “啊?”朱见深怔了一下,继而狂喜。

    “不过也有可能是臣妾感觉错了。”贞儿连忙补充,她拿不准,怕空欢喜一场。

    朱见深哈哈大笑,“这又有何打紧,没有再努力就是,你不必紧张。”

    话是这么说,但朱见深还是急不可耐,迫不及待地想验证一番。

    “等着,朕去让人唤太医来。”朱见深火急火燎地往外走。

    贞儿连忙叫住他,道:“皇上,这样就暴露了呀,你现在正和百官闹不愉快,要是……”

    “在意他们做甚!”朱见深哼道,“你都怀了朕的骨肉,要是还不能公之于众,那朕这个皇帝也不要当了,朕够克制了,没哪个男人会这么窝囊。”

    贞儿本想再劝,但考虑到朱见深的自尊心,只好说道:“还不一定呢,万一没怀呢?”

    “那也没关系,”朱见深温声道,“别人做皇帝的女人都是风光无限,你却要遮遮掩掩,这数月来委屈你了;

    不管有无怀孕,朕都要给你个名分。”

    “皇上……”贞儿鼻尖发酸,双眸莹然,眼泪滑落……

    朱见深上前,抬手擦去她的眼泪,温柔道:“这是你应得的。”

    ~

    十三科之妇人科的太医受诏进宫,待看到万贞儿,整个人都惊呆了。

    诚然,万贞儿依旧美丽,却终是上了岁数,瞧着跟周太后并无差别,这么一个大龄女子怀孕,实在令人震惊。

    一旁的皇帝满脸焦急,他哪里还不明白,这女子竟是皇上的女人。

    消息太过劲爆,冲击力实在太强,他整个脑袋都是空的。

    “怎么样?是不是有喜了?”

    “啊哦哦,臣再确认一下。”太医回过神,再次切脉,强压下震惊情绪,认真起来。

    半刻钟后,他收回手,拱手道:“恭喜……恭喜皇上,娘娘她的确有喜了。”

    这话他说得别扭,神情也不自然。

    不过话说回来,这女子他也是第一次见,宫中的娘娘他基本都知道,却从未听说过这么个人。

    太劲爆了!

    回去可得好好曝光一下……这太医心里想着,一想到同僚震惊的模样,他不禁期待起来。

    这种事算不得秘密,都怀孕了,皇帝肯定不会隐瞒,他并无心理负担。

    “不会有错吧?”

    贞儿不放心的问。

    太医清了清嗓子,谄笑道:“娘娘放心,微臣可以肯定。”

    在不涉及重要皇室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太医的水平还是在线的,当然,主要是这么大的喜事,有赏钱。

    他不说,后面同僚来确诊,赏钱可就飞了。

    朱见深大喜,欣喜若狂,高兴地原地转圈儿。

    太医见他只顾着开心了,都不提打赏的事,忙舔着脸恭维起来,“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这是宗室之福,社稷之福……”

    “哈哈……嗯,当赏!”朱见深笑容逐渐放肆。

    “谢皇上赏赐。”太医得到了想要的,也跟着谄媚笑了起来。

    ~

    消息传播迅速,很快就在京官圈子里传播开来。

    群臣表示不理解,但大为震撼。

    可这事儿他们还真不好说什么,皇帝有了子嗣,是件可喜可贺的事,不管对象是谁。

    毕竟……皇嗣可是实打实的,尽管是个卑贱的老宫女生的,一样无法改变,天潢贵胄的身份。

    但一想到皇帝品味如此独特,他们就不免一阵恶寒。

    正所谓,男人至死是少年,人人都喜欢二八芳华女子,可皇帝……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坤宁宫。

    周太后听说万贞儿怀孕之事,既震惊,又欣喜,同时也有些愠怒。

    要抱孙子了,她很开心,但万贞儿生的……她就没那么开心了。

    “母后,朕要做父亲了,你要抱孙子了呢。”朱见深开心的说。

    周太后蹙着眉,斜睨了他一眼,淡淡说道:“别高兴的太早,是不是皇子还不一定呢,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她恨恨的说:“皇后还没怀呢,小柏瞧着那么好生养,都不见怀孕,你在一个老女人身上浪费那么大精力做甚?”

    “母后,她不老。”朱见深说。

    “她老。”

    朱见深咕哝:“您都还年轻着呢,她哪里就老了呢。”

    ‘噔噔噔’周太后连退数步,一手扶着茶桌,表示受伤,并想打人。

    两人年龄一边大,她刚那么说,颇有指着和尚骂秃子的嫌疑。

    “你…你就这么气本宫是吧?”

    “儿臣不敢,”朱见深忙嬉皮笑脸的说,“母后,按照规矩,诞下子嗣的妃子都要晋级,这没错吧?”

    “她还不是妃子呢。”周太后幽幽道。

    “即便是宫女,生了皇子也要晋升妃子,不是吗?”朱见深反问。

    周太后无言以对,哼道,“成吧,到底是有功于宗室,本宫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之人。”

    “多谢母后,母后真好。”朱见深殷勤地拉着周太后坐下,蹲下身给她捶腿,那谄媚模样,不输小恒子。

    “母后,朕想册封她为贵妃。”朱见深一边捶着腿,一边说,“这可是朕的第一个孩子,她居功至伟。”

    周太后摇头道:“不行!她不配!”

    她对万贞儿很有意见,意见很大!

    这就好比……一个老父亲,看到女儿嫁给跟自己年龄一样大的男人,并生了娃,虽然有自己血脉,但依然对大女婿抱有敌意。

    “母后,她可是你大孙的母亲啊!”

    “大孙是大孙,她是她。”周太后哼道,“都说了,是不是皇子还不一定呢。”

    朱见深无奈:“那母后说,给个什么封号合适?”

    “宁妃吧。”

    “太差了些,要不……淑妃?”朱见深说。

    “这是本宫的底线,你不愿意,那不封也就是了。”周太后淡淡道:“还有,给她名分可以,但本宫有条件,三个月后,必须要让皇后、贤妃怀孕。”

    朱见深有些愤懑,谄媚嘴脸一收,也淡淡说:“母后也欲效仿百官,让朕老老实实听话,照本宣科?”

    第23章

    都习惯了

    周太后也有些恼怒:“本宫有什么坏心思,只是想早些抱孙子,有什么错?”

    “这不是已经有了吗?”

    “你能确定是孙子?”周太后哼道,“即便是,那也不是嫡孙,皇帝没有嫡子,千秋万世之后谁继承大统?”

    “朕也不是嫡子,先帝也不是,太皇上亦不是。”朱见深说。

    周太后气结:“那能一样吗?先帝是临危受命,太上皇开始不是嫡子,后来就是了……怎么?你还想让那老女人做皇后?”

    “那倒没有,朕想说的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只要你愿意,怎么可能没有嫡?”周太后气道。

    朱见深吁了口气,淡淡道:“母后,朕给你明说了吧,皇后不可能怀孕,因为朕信不过她。”

    周太后气笑了:“就信得过那个大龄妇女呗?”

    “嗯,因为她底子最干净。”朱见深反问道,“你又如何保证,今日之皇后,不会如昨日之皇后那般?”

    “好好好!”周太后气得直哆嗦,“你现在长大了,母后的话也不听……”

    “朕谁的话也不听!!”朱见深大吼,多日积攒的怨气轰然爆发,他面目狰狞,“群臣以所谓圣人之言压朕,以江山社稷压朕,但凡朕有点自己的想法,他们就急眼,呵呵……

    说到底,不就是想让朕按照他们意愿做事吗?

    如今,母后亦是如此,以孝道压朕,让朕听话,呵呵……听话……分明就是意欲架空皇权,以满足私欲!”

    朱见深幽幽叹道:“朕已经足够克制了,可你们却丝毫不知收敛,你们站在道德制高点,用冠冕堂皇的条条框框束缚朕,可你们别忘了,谁才是大明皇帝!?”

    “你……”

    “母后,还请你想清楚,不是有你这个太后,朕才做的皇帝,而是朕做了皇帝,你才是太后。”朱见深淡淡说。

    言罢,不管周太后作何反应,径直拂袖离去。

    周太后呆若木鸡……

    …

    次日,早朝。

    君臣之礼过后,户部尚书姚夔率先出班,先是恭喜皇帝喜得龙子,而后便以皇后无子为由,让龙子诞下后,认皇后为母亲。

    这一条建议很有市场,立即获得许多人的支持。

    朱见深震怒,他毫不理会群臣的聒噪,只是冷冷的看着姚夔,那眼神……犀利且富有杀意。

    姚夔有些顶不住,讪讪找补:“臣也是一心为了大明,他日若皇后娘娘诞下嫡子,再改回去也就是了。”

    朱见深依旧眸光冰冷。

    姚夔硬着头皮又说:“当然,若不是龙子,是公主,那自然没必要…呵,呵呵……”

    刑部尚书陆瑜附和,工部尚书白圭声援,以及一些侍郎、主事、员外郎,都十分赞同。

    朱见深依旧不说话,就那么看着这些人,御案随时有掀飞的风险……

    渐渐地,声援声越来越小,最后整个大殿寂静下来,谁也不说了。

    他们知道这么做很过分,毫无疑问,第一个怀龙种的女人,多半是皇帝最爱,但越是这样,他们越有必要逼迫皇帝妥协。

    若是这种事皇帝都可以妥协,那以后,皇帝可妥协的余地会更大。

    所谓君臣斗争,说白了就是针对权力的拉锯战,你强我退,你退我骑脸……

    朱见深自然也明白,所以即便不为万贞儿,他也不会妥协,因为只要妥协,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事要妥协。

    可他现在又实在没能力翻脸,扶着御案的手哆嗦了许久,却终是没有掀。

    朱见深知道说狠话没用,干脆就不说了,看他们说……

    就这么看着……

    接下来的半个多时辰,朱见深一个字都没说,不管群臣汇报什么,他始终都是沉默。

    群臣不怕朱见深发飙,更不怕他骂人什么的,哪怕是受处罚,也无甚打紧,他们习惯利用自己的‘弱势’,来博取同情,制造舆论。

    下大狱,打廷杖,反而证明他们直言、敢言,不仅能换来好名声,还能给皇帝施压,最后照样继续做官。

    大明的官员,九成九是不怕挨打的,甚至有人求着挨打,不是骨头贱,而是这一招真的好用。

    除了朱元璋、朱棣不讲武德之外,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并不会受到严惩;

    甚至有不少人,被打一顿板子后,立时声名鹊起,被仕林人士夸赞,崇敬……

    在这种风气的演化下,皇帝挨骂是常有的事,除非皇帝彻底奴役臣子,臣子骂一个,皇帝杀一个,

    将百官乃至天下官员视作家奴,才能杜绝此类事件!

    可那样的话,就真的没人敢言,敢说真话了,处处充斥着阿谀奉承,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可估量的灾难。

    且历朝也没这种先例,哪个汉人皇帝不挨骂?

    都习惯了。

    挨骂的习惯了,骂人的也习惯了……

    尤其是言官,隔三差五不骂骂皇帝,总觉着对不起自己俸禄。

    他们不怕皇帝发火,不怕皇帝暴躁,因为这些都是懦弱的表现,但朱见深偏偏什么都不说,就这么冷冷注视着他们。

    这眼神……实在令人发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