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47章

    汪直激动得不能自已,少年意气呼之欲出,那种急于表现的神情,尽显无疑。

    朱见深亦心情愉悦,他需要这样的人,这样棱角分明,冲劲儿十足的人。

    尽管汪直还年少,甚至就是一孩子,但,没关系。

    他亦年轻,他有时间培养!

    这时,刚出大殿片刻的怀恩去而复还,禀告道:“皇上,游击将军李宏回京,现已至宫门外。”

    “哦?快宣快宣!”朱见深精神一振,本就不错的心情愈发美丽,不禁歪嘴……

    汪直知趣儿地躬身道:“那…奴婢告退。”

    “不用告退,就在这儿吧。”朱见深摆摆手,既打算培养了,自然要让其见识一番;

    贞儿姐调教出来的人,值得信任。

    “是,奴婢遵旨。”汪直恭声应是,心怀激荡。

    …

    两刻钟后,一个身披亮银锁子甲,头戴笠盔,身材孔武有力的年轻人,随怀恩走进大殿。

    锁子甲随着他的动作轻微摆动,发出细微脆响,汪直听着就热血沸腾,不禁多看了来人一眼。

    二十六七岁的年纪,身材健壮,英武有力,从那隐隐散发出的杀伐之气,不难看出这是个常年征战的干将。

    汪直心向往之……

    “微臣李宏,参见吾皇万岁。”

    “嗯,免礼。”

    朱见深瞅着年轻能干的妹婿,眸中亦是欣然,不禁想起两人初次见面时,李宏行礼称臣的场景。

    那时他还调侃,如今,却已是一员猛将。

    “谢皇上。”李宏起身,开始汇报河套的相关事宜……

    朱见深静静听着,频频点头。

    待李宏汇报完,他才说:“一路辛苦了,这次召你回来,是为都掌蛮之事。”

    “臣明白。”李宏点头,拱手问:“不知皇上何时命臣出发?”

    “你一路奔波,先歇息两日,不急在这一时。”朱见深笑笑,“让你的那些部下也歇两天。”

    “是。”李宏笑笑:“皇上仁德。”

    怀恩知趣儿地往后退,见汪直还杵在那儿不动,对其使了个眼色。

    汪直看见了,却没搭理他。

    皇帝没让我退,你多什么事……少年汪直很是孤傲。

    这小子……怀恩暗暗苦笑:皇上不让他在司礼监任职也好,这熊孩子太不服管了。

    朱见深没注意这一老一少的微表情,而是和李宏话起家常:

    “这几年你奔波不停,家里人都还好吧?”

    李宏挠了挠头,讪讪道:“还好!”

    他这话说的心虚,算算日子,他都两年多没回家了,也就来往过几次书信而已。

    朱见深也心虚,李宏不回家,是他的原因。

    “那个……听说,你都有儿子了?”

    “嗯,估摸着都快会走了。”李宏咧嘴笑着说,但很快,他就敛去笑容,皇太子薨逝的事他已知晓;

    当着刚经历丧子之痛的皇帝说这话,着实不太妥当。

    朱见深却无不悦神色,颔首道:“好啊,待这次都掌蛮事了,朕给你放个假,回去好好看看;

    省得到时候朕那妹……咳咳,令夫人怪朕不通情达理啊,哈哈……”

    “哪里,皇上客气了。”李宏讪笑着说,心里却是暗暗发苦,他能想象出自己回去后,将会面临怎样一个婉清妹妹。

    不过,奔波这么久,他确实也想回去看看了。

    他也想她了。

    当初他本想着带婉清妹妹一起,却被老丈人无情拒绝,还对他一通臭骂:你见过哪个将军,出去打仗带着媳妇儿?

    李宏一想也是,便一人离开了金陵。

    两年多来,他先去辽东、后去河套,忙的脚不沾地,一次都没回去过,他甚至都没见过儿子。

    “皇上放心,臣这次定当竭尽全力,助大军平定都掌蛮。”

    “嗯,好!”

    朱见深笑笑,突然问:“对了,你那干爹有无给你通过书信?”

    “没有。”李宏情绪有些低落,“自成化五年冬月,也就是臣成亲后的第二天,迄今为止,再也没有收到关于干爹的任何消息。”

    朱见深闻言,失望地叹了口气,“你觉得,他可能会去哪儿?”

    “干爹应该是……做道士去了吧。”李宏苦笑道,“具体去哪儿臣就不知道了。”

    “他做的什么道士……真是服了。”朱见深气苦,“做道士哪有为国效力重要?”

    李宏见他愤愤不平,忙替干爹说情:“干爹说,道士乱世下山,盛世归隐;昔年主少国疑……

    今盛世天下,皇上英明,他便也放了心。”

    朱见深哼道:“都是借口,他就是懒,人都说要善始善终,他才多大啊就想着归隐;

    正统五年入朝,今也才成化八年,不过三十余年而已,他顶多也就六十;

    胡濙胡爱卿可是从永乐朝,一路干到景泰朝,都干到八十好几才退休,他呢?

    就他那身板,再活三十年都富余……”

    朱见深骂骂咧咧,李宏只能干笑着赔不是,谁让那是自己干爹呢。

    不过,他也很想干爹,对干爹的思念不比朱见深少。

    干爹,你在哪儿啊?

    ~

    龙虎山。

    李青,张天师品茗对弈……

    第98章

    龙虎山讲道

    张天师盯着棋盘看了许久,苦笑摇头,“贫道输了。”

    “承让承让。”

    李青笑眯眯地抿了口茶,道:“龙虎山盛情招待,贫道铭记于心,然,下山已有数月,贫道该回去了。”

    “哎,何须如此着急?”张天师轻笑道,“道友在全真可是住了十日有余呢,来龙虎山还不足十日,干嘛这么急着走?莫非是我龙虎山招待不周?”

    李青无奈,自元宵节下山,迄今已近三个月。

    眼瞅着都三月中旬了,算上回去路上耽搁的时间,到武当山估摸着都四月了。

    眼下正值武当发展的重要阶段,他当然上心。

    接受全真、正一的邀请,本意也是为了提高武当的知名度,以及提升排面。

    现在目的达到,李青自然没了留下来的心思。

    “天师好意,然,武当却也……”

    “哎?山上不是有玉真道友嘛,”张天师笑道,“再住两日,就两日。”

    “……行吧。”李青好笑答应,“那,再下一局?”

    张天师轻轻摇头,这数日来对弈数十局,他一局都没赢过,甚至连势均力敌都做不到,每次都被碾压。

    “听闻道友在全真讲道,获得了一致好评,不若,也在我龙虎山讲上一次如何?”张天师笑道,“张真人名扬四海,道友亦是名师高徒,还望道友不要藏私才好啊!”

    好家伙,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这个……”李青貌似有些为难,咕哝道,“全真掌门可是付了三颗金丹为报酬呢。”

    讲道可以,但想白嫖……呵呵。

    张天师自然明白意思,豪爽道,“我龙虎山的天师丹,不比他们那金丹差了……”

    顿了顿,“天师丹炼制不易,原材料难寻,三颗贫道拿不出来,呵呵……”

    李青笑笑:“哎?贫道岂是爱贪便宜之人?两颗也成!”

    “……”张天师嘴角抽了抽,讪讪道,“现阶段只能拿出一颗,还望道友不要介意。”

    “嗯…也成。”李青爽快应承下来。

    毕竟昔日吃了龙虎山好几颗,这也算是还个人情。

    李青急着走,“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今儿吧?”

    张天师见他急着走,点头道:“也好,贫道这就去安排。”

    ~

    道场。

    李青,张天师肩并肩,盘腿而坐。

    张原庆稍稍靠后一些,龙虎山千余名弟子,将偌大的道场,填的满满当当。

    “吾师对全真、龙虎山的教义高度认同,且从中汲取了很大养分……”李青没有避讳,他讲的这些都是事实,小老头的‘道’,的确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

    “道不分家,贫道看来,如今当三教合一,才能名扬我道教……”李青先说了武当道之来源,又表达了对道教未来的愿景。

    坦诚,坦然,且真诚。

    自然获得一众好感,道教核心本就差不太多,只是流派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

    如今天下太平,佛教大兴。

    道教还真是打不过,不过,若正一、武当、全真联手,倒也不是不能跟佛教碰上一碰。

    尽管道家讲究心性淡然,不争;但,眼瞅着佛教‘肆无忌惮’,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毕竟……佛教是外来的,道教才是本土教派。

    李青将龙虎山众弟子的表情,尽收眼底,嘴角不禁歪了歪,这才开始讲道……

    坦白说,李青的确是想要兴起道教,因为……现在的大明已经不适应佛教那一套了。

    佛教务虚,可以给予人精神归属感,减轻人们苦难感;

    该说不说,佛教在中原还是有很大贡献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了人心,无形中消弭了许多人的不安分心思,算是一种精神救赎。

    不过,终究是务虚,在百姓苦难时,佛教有安定社..会的作用,但如今是盛世;

    尤其是李青欲将大明,走上半工业化的路,再务虚……就适得其反了。

    道教务实,才更适合当下的大明。

    “……大道如药,当,以修心炼性为首,欲炼还丹先炼性,欲修大药先修心,心修自然丹,性清自然性……

    道分内外,药亦如是;

    内药为精,外药为炁,内以养性,外以养命……”李青没有保留,亦无藏私,讲着师父悟出的‘道’。

    他认为,师父的‘道’不应该只属于武当。

    ‘道’,不该如此小。

    一堂课下来,龙虎山众弟子获益良多,张天师都听得入神,直呼天师丹没白花。

    最后,李青更是将师父的著作《金丹直指》、《金丹秘诀》,两本经典著作,赠给了龙虎山。

    当然,这是抄录的版本。

    同样的经书,他也赠予了全真。

    如此大方,让张天师不禁为之汗颜,李青临走时,额外多付了一颗天师丹。

    李青自是不客气,这也算是意外收获。

    临下山时,张原庆竟请求李青,带他去武当潜修。

    对此,李青是无语的。

    你可是下一代张天师,不好好在龙虎山待着,跑去武当算怎么回事儿?

    张原庆却执意要去,张天师也深表赞同,帮忙劝道:

    “道友既主张三教合一,那不妨就贯彻到底吧。”

    张天师笑道:“武当亦可派弟子来龙虎山,稍后,贫道会通知全真掌教,咱们三教互通有无,如此,才能达到道友口中‘三教合一’,不是吗?”

    李青怔了下,点头道:“天师言之有理,如此甚好。”

    他倒是没料到,张天师会如此大开方便之门。

    如此一来,不但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三教合一,武当名扬天下的进程,势必大大缩短。

    只因……这一来,等同于两教直接宣布,武当将和两教平起平坐。

    对武当,好处多多。

    李青一揖,笑道:“那全真……就有劳天师了。”

    “呵呵……小事一桩,”张天师还礼,笑道,“关乎道教能否大兴,全真诸道友自不会拒绝。”

    李青点点头,欣然道:“贫道告辞。”

    张天师颔首:“道友慢走。”

    这一趟,李青都没料到,会有如此大的收获……

    看来用不太久,他就能彻底完成师父的夙愿了。

    这可比他预想中快了太多……

    …

    ~

    七月。

    皇宫。

    朱见深瞅着军情奏报,时常皱眉不展的他,此刻笑声郎朗。

    “好啊,好!”朱见深抬手在御案上擂了一拳,振奋道:“可算是打上去了。”

    万事开头难,只要冲破一道口子,后续大明军便可一鼓作气势如虎,长驱直入。

    兴许到年底,甚至可能不用到年底,就能结束战役。

    这次打都掌蛮,投入了太多,已然难以收手,只能一刚到底。

    不然,不仅所有付出白费,自身威望也会受很大影响,文官更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甚至还会指鼻子骂他……

    好在,总算是有了进展。

    朱见深心情愉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