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99章

    不多时,三百多追兵气喘吁吁地赶来,待见只有李青一人面向他们,不由又是一愣。

    头领却是心花怒放,他虽没学过兵法,但擒贼擒王这种朴素的道理还是明白的,这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

    “杀了他!”

    说罢,头领一马当先,朝着李青冲杀过来。

    几乎是在他们冲杀的同时,李青也动了,不退反进,正面迎上他们。

    “咔嚓嚓……”

    筋断骨折声爆裂,一武士当先打横腾空,倒飞出去,砸到一大片。

    头领冲的太靠前,被砸倒在地,摔了个七荤八素。

    再抬头时,脸都绿了。

    就这一摔的功夫,己方便有十数人殒命,其中过半都被枭首,血雨喷涌。

    ‘噗噗噗……!’

    就这一愣神儿的功夫,那柄雪亮钢刀便再斩三人,他不禁瞳孔地震。

    李青真气疯狂运转,彻底放开手脚,如人形绞肉机,所到之处血雨横飞。

    他仿若不知疲倦,每一刀斩出必伴随着筋断骨折声,袍子被鲜血浸染,淋淋漓漓地往下流淌。

    杀气宛若实质化,只瞧上一眼,便让人遍体生寒,提不起一点儿斗志。

    明明只有一人,却好像一座巍峨大山挡在身前,难以逾越。

    仅片刻功夫,便无人再敢上前。

    头领肝胆欲裂,他从未见过如此可怕之人。

    莫说击杀,就连反抗的念头都给熄灭了,他忙从地上爬起来,顾不得属下如何,转身便逃。

    可刚跑没两步,脖颈就凉风阵阵,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他慌忙大吼:“饶命,我投……”

    “噗!”

    一颗大好头颅升腾而起,血光冲天。

    李青甩了甩钢刀上的血珠,咕哝道:“对不住,没收住刀。”

    随着这位头领的殒命,本就没了斗志的敌方武士,顿时四散溃逃。

    李青没有追击,冷静地看着他们逃散……

    转过头,这边战斗也结束了。

    挡路的百余人死伤大半,余者逃亡,不足半刻钟功夫,围追堵截的敌方武装尽数溃散。

    李青缓步走到队伍前列,淡淡道:“原地休整半个时辰,随后一鼓作气。”

    “是!”

    ~

    半个时辰后,一群人恢复了体力,

    与此同时,听闻消息的守护代,也带着精锐武士杀了来。

    然,并没什么卵用。

    身披甲胄、手持钢刀,且受过高强度训练的武士们战力太强了,不仅战力强,士气也超级旺。

    又有杀神附体,猛得一塌糊涂的李青,战斗没进行多久,随着守护代的殒命便结束了。

    进城不过一个时辰,战斗便落下帷幕。

    李青迅速整合队伍,接着,鸠占鹊巢,封赏武士……

    ~

    日本国腥风血雨,大明却是一片平静。

    朱见深平定了风波后,便让下旨让工部多造商船,为接下来扩大贸易做准备。

    经过这次斗法,群臣真正老实了,也认命了。

    虽说做大明的官苦逼了点,但做官总比做平头百姓强太多,有勇气辞官还乡的人并不多。

    朱见深轻松了,也放松了,疯狂造娃之余,腾出一部分精力,教授儿子帝王术。

    值得欣慰的是,儿子被李青那厮教了几日后,仿若开了窍一般。

    他教的东西,儿子吸收消化的很快,有时候还能举一反三。

    朱见深不禁感慨:“不愧是三任帝王重用,谁用谁说好的永青侯啊!”

    朱佑樘听到父皇感慨,歪头补了句:“父皇,另一个永青侯也不差啊,从洪武朝重用到宣德朝呢。”

    “嗯?”

    第166章

    两个永青侯

    朱见深呆了下,突然福至心灵,瞬间想明白许多事。

    “我滴个乖乖……”他脸色大变。

    他发现了了不得的大事!

    朱佑樘看着这样的父皇,有些被吓到了,讷讷道:“父皇,是不是儿臣说错了呀?”

    这些,他也是听李东阳说的,见父皇如此,还倒是李先生讲的不对呢。

    “父皇,父皇?”

    “啊?哦。”朱见深处在亢奋的情绪中,他大笑道:“你没说错,上一个永青侯从洪武朝被重用到宣德朝,你没说错……”

    “妙啊,妙哉!”朱见深黑脸通红,整个人激动到颤抖,“难怪如此…唯有如此!啊~哈哈……”

    朱佑樘结结巴巴的说:“父皇,您别吓我……儿臣就是无心之语。”

    “无心之语?嗯……无心的好啊!”朱见深哈哈大笑,“朕明白了,朕全明白了……”

    他喃喃自语,一脸的兴奋,近乎癫狂。

    “李青这厮欺朕太甚,竟然都不告诉朕,不过朕还是知道了……”朱见深激动地跳脚,“待下次你回来,看朕如何惩治你。”

    朱佑樘都快被吓哭了,“父皇,你到底怎么了?”

    “呼~!”

    朱见深长长舒了口气,稍稍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故作平淡道:“没什么,父皇是……是想到他当初敲诈朕的黄金,有些愤愤不平罢了。”

    “是这样吗?”

    “嗯?”

    “那应该就是这样了。”朱佑樘忙改口,讪笑着岔开话题:“他们都受封永青侯,也都叫李青,儿臣还以为……”

    “不过是巧合罢了,你以为什么?”

    朱佑樘挠了挠头,道:“儿臣还以为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朱见深失笑道:“这个名字很常见,用不着大惊小怪,好了,今日就到这儿了,你去玩吧。”

    “哦,好。”朱佑樘有些狐疑,“父皇您真的没事吗?”

    “怎么,你想父皇有事?”

    朱佑樘忙猛摇胖手,“儿臣没有,儿臣哪里会有这样的心思啊!”

    “没有就好。”朱见深哼道,“去吧,下午好好学习。”

    “是,儿臣告退。”

    朱佑樘行了个礼,忙不迭去了。

    待儿子走后,朱见深来到外殿,道:“让汪直进宫见驾。”

    顿了下,又朝另一个小黄门道:“去金陵一趟,让李宏进京。”

    “奴婢遵旨。”

    两个小黄门齐齐一礼,退出大殿。

    朱见深又道:“去文渊阁将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都给朕找出来,朕要读书。”

    “是,皇上。”余下两个小黄门心中直犯嘀咕:皇上这是咋了,最近一段时间怎么如此好学起来了?

    不过他们可不敢问,忙不迭去了。

    朱见深走到御案前坐下,激荡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同时,也不由泛起了嘀咕。

    真是自己想的那般吗?

    世上真有可长生之人?

    他不禁产生了怀疑……

    半个时辰后,汪直受诏而来。

    “奴婢参见吾皇万岁!”汪直心情激动:又来活了!

    “平身。”朱见深摆了摆手,问:“你在建宁办案时,遇到李青了是吧?”

    汪直起身到一半,乍一听这话,不由身子一僵,差点儿摔倒在地。

    他忙稳住身子,拱手道:“皇上,奴婢并未见过永青侯,再说……他不是在金陵吗?”

    朱见深不好说出李青在日本国的事实,只是道:“他四处游历,你在建宁办案期间,他刚好在那儿,他说他见了你。”

    “这样啊……”汪直恍然,努力想了想,还是摇头:“奴婢真没见到永青侯,当时奴婢一心查案,无暇他顾,许是永青侯见了奴婢,奴婢有眼无珠,没见到他。”

    “有眼无珠?”朱见深怔了怔,改口问:“那你都见着谁了?”

    这可把汪直难为坏了,他见的人多了去了,哪里记得住。

    “奴婢……见着杨家人了。”

    朱见深:“……”

    他换了个问法,“你可有见过反常之人?”

    “这个……哦,还真见到一个。”汪直想起了那个上位者气势拉满的年轻人。

    他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见深。

    朱见深顿时激动起来,他知道,若自己所料不差,那人就是李青了。

    于是忙追问细节。

    奈何汪直翻来覆去就那些话,根本无从验证。

    这也不怪汪直,就打了个照面而已。

    “算了,你退下吧。”朱见深有些失望,从汪直的话中,他并不能确定李青身份。

    看来,只有等李宏进京了,李青那厮如此疼爱这个干儿子,定然会多少透露一些手段……

    朱见深如此想着。

    现在的他很矛盾,心理上他已笃定李青身份,但理智上,又无法说服自己。

    毕竟……这太荒诞了!

    他要尽可能地多方面验证,不能光凭感觉。

    不久,小黄门搬来列祖列宗的实录,进殿复旨。

    朱见深如饥似渴,立时投入进祖宗的实录中……

    这次不是抱着学习目的,而是找李青存在,所以他看得很快。

    《洪武十五年,夏,高皇后病危,太医院束手无策,上大怒,遣锦衣卫寻仙人张邋遢……》

    朱见深找到了李青出现的最早记载,开始研读起来……

    锦衣千户,锦衣镇抚使,监军,永青侯,太子太师,监军,监军,监军……

    在洪武朝,以非开国功臣封侯,且只用几年时间,这实在不可想象……朱见深心道。

    在此之前,他从未在意过上一个永青侯,如今细细一品,方知其中可怕。

    继续往下看,李青得罪的人可真不少,上来就是怼驸马,然后朝文官开火,就连太祖的外甥李文忠,都被他逼着负荆请罪……

    可结果却是,这个永青侯把人得罪了个遍,非但没受到责罚,反而屡屡高升。

    尤其是那段:上大怒,持剑欲砍杀,李青惊惧,遂逃,高曰:小棒受大棒走。

    朱见深都惊呆了,还能这样玩儿?

    那可是太祖啊,一朝杀了数万官员的太祖啊!

    且这段话出现过不止一次,而是好多次。

    这厮真的是…有两把刷子……朱见深不禁惊叹。

    他没见过太祖,但太祖的杀性还是知道的,那可是在尸海血山中闯出来的,这种强硬性格绝不会轻易改变。

    从太祖后期的大清洗,也不难看出太祖杀性有多强!

    但,李青却偏偏是个例外。

    那么多次欲砍杀,却没有一次付之行动。

    史书记载是没追上,但这就很搞笑,皇帝要杀一个人,何需去追?

    究其原因还是不想杀!

    “不简单呐!”朱见深惊叹,“这个永青侯真不简单,貌似比这个有过之而无不及……话说,他们是一个人吗?”

    怀着好奇心理,朱见深继续找着李青足迹。

    太宗靖难成功后,第一件事便是拜访李青,重用李青,且依旧让他做太子太师。

    就这,李青还爱搭不理,时常不上朝。

    仁宗登基后,更是超越君臣关系,以兄长待之。

    宣宗登基后,对其更是尊敬有加,时常借着打赌的名义,赏赐黄金……

    再然后,李青就下野了。

    至于他的去向,宣宗实录并未记载。

    待到李青这个名字再出现时,已是正统五年。

    一来,就把风头正盛的杨士奇给掀翻了,不仅掀翻了,还把其名声给搞臭了。

    不过正统朝的史书很简陋,这是他二叔着人修的,由于不确定大哥情况,所以也不叫实录。

    朱见深无法从只言片语中反推出全部原貌,却感受的出,在文官最盛之时,以一个都给事中的身份做到这一步,难度是多么的大。

    “这个李青……就是那个李青。”朱见深目光坚定,“这种手段,唯有沉浸庙堂数十年的人,方可达到!”

    朱见深用时一个月,将李青在史书上足迹,整个看了个遍。

    破案了。

    结合李宏送来的那一箱子书,朱见深笃信两个永青侯,就是一个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