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早这样说咱们也不用如此不愉快了。”李青总算是放下了茶杯,道:“我要武士刀三百把,金两百斤,银一千斤,粮食两千石,战马……”“你咋不去抢!”细川丰久破防。
李青耸了耸肩,“送客!”
村上匠起身道:“阁下,请吧!”
细川丰久愤然起身,却是迈不开步子。
走是不可能走的,真若是把李青推给山名家族,那细川氏危矣。
对方手中的武装已跻身一线大名,纵观其表现出的战力,更是超一线大名,他不能一走了之。
这么一支强劲武装,细川氏不拉拢,山名家族可就要拉拢了。
他悻悻坐下,哼道:“阁下胃口太大了,我是抱着诚意来的,也真心希望能跟贵部通力合作。”
细川丰久傲然道:“有句话阁下没说错,你们距我们近,距山名氏远,以细川家族的体量,万不会一战崩溃;
阁下若执意跟细川家族为敌,事后,我们必与你不死不休!”
接着,语气一缓:“汉人有句古话: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还请阁下理智分析。”
李青微微颔首,赞道:“你这人汉文化学得不错。”
“……”细川丰久没心情说这个,他道:“重新谈谈条件吧,咱们都心平气和些,也切合实际点儿,行吧?”
“可以!”李青本就是奔着折中来的,方才狮子大开口,也是给对方留砍价的空间。
“这样吧,金银我都不要了。”李青道,“不过三百把武士刀,一把都不能少,至于战马……我也不多要,一百匹,但必须是良驹!
另,粮食三千石。”
李青补充道:“这是我的底线,若连这个都不答应,那也没合作的必要了,我想同样的条件,甚至再加五成,山名家族也会乐呵呵答应!”
村上匠捧哏:“大神所言极是,细川丰久阁下,我们要这些,也是为了更好的帮你们打山名家族,不是吗?”
细川丰久陷入迟疑,无论是武士刀,还是战马,都太重要了。
尤其是后者,一百匹战马可比两百斤黄金还要珍贵。
“三百把武士刀可以给你们,但战马……能不能用黄金抵?”细川丰久试探着说。
李青淡淡道:“送客!”
“好!我们给!”细川丰久几乎是吼出来的,这些可都是可转化成战力的硬通货,对细川氏来说,不至于伤筋动骨,却也着实肉疼。
李青含笑点头:“我再赠阁下一句汉人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阁下就很识时务!”
细川丰久:“……”
这一趟,比他预估的付出,大太多了。
不过相比这些损失,把人推到对立面的危害更大。
“武士刀、战马、粮食,我们会尽快如数送到。”细川丰久沉声道,“不过,阁下出战武士,不得低于两千!”
这么多的付出,必须要有足额回报。
村上匠道:“阁下这话就有些不讲理了,我们不得留些武装,用来防守啊?”
“你们现如今的实力,即便出战两千武士,仍有防守之力。”细川丰久恨极了村上匠,骂道:“还有,你不配与我谈条件!”
他看向李青,闷声道:“这也是我的底线!”
李青想了想,道:“你降低些。”
“你……”
“一千八,不能再少了!”
“一千五,合适你就干,不合适算了。”李青又开始了品茶。
细川丰久恼火又无奈:“一千七,不改了!”
“就一千五!”
“你再加……”
“送客!”
“依你!”细川破防了,哼道:“战后收获,我们要抽两成!”
李青略一沉吟,点头道:“可以。”
呼~
总算是扳回一城了……细川丰久一时间竟有些想哭。
跟这厮谈判,真心不容易啊!
细川丰久拿出纸笔,道:“这是天皇御用,亦象征着天皇,阁下若违背承诺,到时候不出兵,亦或出人不出力,必当举世皆敌!”
还天皇呢,一个傀儡罢了……李青暗暗撇嘴:就算他还掌着权,你们日本国的天皇,老子才不鸟呢。
不过走个形式,李青也犯不着在这事儿上掰扯,痛快签了合作协议书。
细川丰久可算是有了笑脸,珍之又珍地收起协议,道:“东西我回去就准备,半月之内送来。”
“什么时候开战?”
“届时,我会来通知阁下。”细川丰久不愿提前泄露这些,只是道:“阁下做好战的准备即可。”
“也行。”李青不在意这个,“你们可要住几日?”
“不用了。”细川丰久一刻也不想多待,他实在看不惯李青嘴脸,“阁下不想尽快得到那些东西?”
李青呵呵道:“送客!”
村上匠起身,客气道:“阁下,请!”
细川丰久悻悻哼了哼,微微一躬身,转身离去。
“还挺懂礼貌。”李青摇头轻笑,懒洋洋道,“这个年过得更舒服了呢。”
~
“将军,这人忒也狂妄,咱们何曾吃过这亏?”
细川丰久阴冷一笑:“且让他先得意一阵儿,待重伤了山名家族,回头就向他动刀,他娘的,欺人太甚!”
~
“大神,这次咱们收获不小,却也彻底得罪了细川氏。”村上匠忧虑道,“一旦山名氏遭受重创,不排除他们会把矛头指向我们。”
井上三郎哼道:“你傻啊,咱们来个出工不出力就是,以咱们的武士战力,随便出手便是顶级武士的体现。”
“核心精锐一个不动。”李青说道,“全用新招募的武士。”
“啊?”
两人皆是一惊,“大神,这是不是太……过分了啊?”
“若我所料不差,战斗会在二月份打响,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训练出一支可战之兵了。”李青朝井上三郎道,“你要尽可能地提高他们战力,战斗时务必倾尽全力,不可有丝毫懈怠,拿出拼死一战力气,不要担心折损。”
“啊?”
二人再惊:“这……犯不上吧?”
村上匠提醒道:“大神,可以不用太在意天皇的。”
李青抿了口茶,道:“这一千五百人必须全力以赴,三郎你亲自带队,一定帮细川氏重击山名氏,往死里打!”
井上三郎讷讷道:“不是……为什么啊大神?”
“因为我要拿下细川氏。”李青幽幽道,“优势越大,细川氏加码越大,我们才能趁虚而入,吃下细川氏!”
李青一笑:“忘了我之前说过什么了吗?明年年中,跻身细川氏那个级别的势力!”
二人震惊。
他们以为那只是个目标,却不想大神竟真要如此做,且不但要跻身顶尖家族的势力级别,还要踩着人家上位。
这简直是……也未尝没有胜算啊!
大神不愧是大神,胆大心细,且目光长远……二人振奋。
不过,振奋过后,却仍觉得此策太过冒险。
村上匠迟疑道:“以大神的本事,及精锐武士的战力,小人相信能拿下,但之后怎么办?”
“是啊!”井上三郎罕见没有跟村上匠抬杠,不太聪明的他,也看出这有多冒险,“大神,对方那么多武士可不会全部折损,
事实上,便是苦战,也就三分之一的折损,他们若调转枪口……咱们就危险了。”
李青微微一笑:“这个我当然知道,放心吧,我早已有了缜密计划!”
第173章
低成本,高回报
听李青如此说,二人顿时轻松许多,这么久的相处,他们已然对李青产生了本能信服。
大神说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
其实,李青还真没什么万全之策。
在这种纯粹拼硬实力的事情上,计谋什么的根本派不上大用场,且他原本还真没打算踩着细川氏上位。
之所以改变战略,因为这是个很好的契机,可以借力打力。
他敢如此冒险,是因为这不是自己人,反正他就是来搅局的,只要达到战略目的就成;至于过程和折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当然,李青也不是蛮干,确实有了部分计划,只是还不太成熟而已。
村上匠说道:“大神不妨说一下计划,咱们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也能更好应对。”
闻言,井上三郎也看向李青。
李青一副智珠在握模样:“不急,时间还长着呢,现在说出来也没多大用,过早让你们知道,你们的行为表现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实施计划,这就有暴露风险了。”
“非我不信任你们,事关重大,必须得谨慎再谨慎!”李青笑道,“你们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几时亏待过你们?”
他拍了拍井上三郎,道:“你是我手下的第一武将,现在是,以后也是,不论咱们势力发展到什么级别,无人撼动你的地位。”
井上三郎热血澎湃,面色潮红。
接着,李青又拍了拍村上匠,道:“以后不管咱们地盘多大,你都是内政一把手!”
村上匠浑身颤抖,激动莫名。
不怪他们如此失态,实在是诱惑太大了。
而且,大神确实舍得放权,几乎都不太管事儿,只要事情办的漂亮,过程大神从不过问。
表面上差不多,能说过去就成,暗地里捞好处什么的,大神根本不追究。
属实大气!
李青敢这么放权,是因为他已经被神化了,他这个人就是权力本身!
二人的权力是他赋予的,所以只能依附于他。
行使权力之人,只能服务于权力赋予者,亦要向权力来源负责,不然,权力大厦必将崩塌!
李青笑道:“该练兵的练兵,该整合资源的整合资源,你们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我!”
“是!”
二人躬身应是,干劲儿满满,甚至都放弃在这时候捞好处了。
未来可期的情况下,他们的眼光也变得长远起来,不再计较一时得失。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做了统一决定——暂时放下对彼此的成见!
~
要想马儿跑,得让马儿吃草,二人暗中捞钱的事,李青岂会不知,但他不在乎。
大神不让人捞钱,不给足够好处,一样很难调动人家的积极性。
世人皆有所图,
佛祖都还许诺来世福报呢,这世上压根儿就没有不求回报的付出。
无论是二人,还是那些武士,都是同一个道理。
武士们之所以战斗力猛地一塌糊涂,固然有李青这个大神的超凡武力加持,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作战勇猛能晋升,晋升能换来丰厚报酬。
利益,永远是驱使人的不二砝码。
这些人敢打敢拼,是因为有打拼的动力,是因为他们的老大慷慨,非常慷慨!
李青当然慷慨,因为他慷的是他人之慨,人不是大明的人,钱也不是大明的钱,可不得可劲儿造啊?
不花他一分钱,也就出个人而已,这成本儿可以说是低得可怜了。
“过了这个年,就得发力了,明年底推翻室町幕府,而后……斩断天皇传承,彻底将水搅浑……”
李青幽幽自语,眸光湛湛……
~
“过了这个年,就得发力了,先解决了民间舆论,而后……彻底斩断富绅跟日本国的走私贸易,利益集中于朝廷……”
朱见深暗暗发狠,目光幽冷。
他忍耐一些人许久了,也是时候拿出强硬姿态了……
年关将至,君臣都遵守过年不找事的潜规则,京师上下一片祥和。
除夕大雪,朱见深在坤宁宫支起火锅,叫上一众爱妃,案上摆放着新鲜肉菜、瓜果点心,年味儿很浓。
后宫许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就连周太后都是一副乐呵呵模样。
太子朱佑樘自然也来了,不过他并不是很开心,因为他可能又要有弟弟了。
宸妃很争气,又怀了。
惹得一众妃嫔眼热不已。
如今宸妃的地位,可以说仅次于皇贵妃,就连纪淑妃都及不上,至于王皇后……抱歉,边缘人!
如官场一样,后宫也有派系,一派是太后,一派是皇帝。
虽说如今周太后不多事了,但终究是后宫之主,影响力依旧强大。
朱见深精力都在朝政上,对于后宫不怎么走心,一向走肾。
不过,他只对一心扑在自己身上的妃子走肾,宸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到底是自己老娘,且老娘现在很安分,朱见深不想闹得难看,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女人知道,跟着谁混有前途。
大明朝至今,还未出现过后宫乱政的情况,之前张氏听政,是受了儿子朱瞻基的授意,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不叫乱政。
皇帝不仅要管好大臣,也要管好老婆们!
这些个嫔妃可不是目不识丁的村妇,可以说个个都识文断字,才气不弱读书人多少,真若放纵,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朱见深对后宫的管理不算严格,却也有效抑制了嫔妃们的躁动,丝毫不给机会。
如王皇后,就只是个傀儡。
根本没有干政的政治土壤,即便他天命殆尽,王皇后依旧翻不起浪花,因为她没有儿子。
同理,纪淑妃也翻不起浪花。
因为她不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