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28章

    李青眉头微皱:“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先生何以问出……此言?”朱祁镇好笑道,“你清楚,我一旦回来,就只能如此,大明的太上皇不住在皇宫养老,还能流浪不成?”

    李青沉默片刻,道:“觉得闷的话,我带你出去转转,你这样会闷出毛病的。”

    “不了。”朱祁镇理智拒绝,“还是安分些吧,我这个当爹的没帮到儿子分毫不说,反而还……唉,怎能再给他添麻烦,就这样吧,这样挺好的。”

    李青微微点头,不再劝,转而问:“朝局如何?”

    “我不清楚,”朱祁镇道,“自小钱走后,我就没出过长乐宫,你想了解……”

    顿了下,道:“他知道了你的身份,对吧?”

    “嗯。”

    “这就好办了,你直接问他便是。”

    “也行。”李青吁了口气,道:“手伸过来,我给你把把脉。”

    “用不着。”朱祁镇摇头拒绝,自嘲道:“我呀,过一天算一天,多活一天少活一天有何打紧,不过是浪费粮食罢了。”

    李青无奈,却也没有强求。

    活得久真的好吗?

    未必。

    两人又聊了会儿,李青起身道:“明儿下午,你让皇帝去连家屯儿一趟。”

    “好,先生慢走。”

    李青‘嗯’了声,道:“早些休息吧,别总熬夜。”

    朱祁镇只是笑笑:“岁数大了,觉就少了,睡不着。”

    李青有心劝上两句,到头来也只是叹了口气,转身出了长乐宫……

    走在回连家屯儿的路上,李青望着璀璨星河,轻声感慨:岁月不饶人啊!

    才数年,却已物是人非。

    ~

    次日清早。

    李青去街上吃早餐,他太喜欢大明美食了,这些年在外,饮食方面可没少遭罪。

    包子、白粥、咸鸭蛋;馒头、咸菜、阳春面……这些再平常不过,甚至百姓们都不太稀罕的东西,李青却吃得香甜。

    “还是家里的东西好吃啊!”李青满足的打了个饱嗝儿,“伙计结账。”

    “客官,一共二钱银子。”

    “这么贵?”李青皱眉。

    你要不看看你吃了多少……伙计赔笑道:“客官,京城地界儿东西是贵些,但……都这价儿。”

    “行吧。”李青咂吧咂吧嘴,取出一锭碎银,“再来一笼包子,余钱不用找了。”

    “好嘞。”伙计一见大赚,笑得更开心了,还说了句吉祥话:“祝客官升官发财。”

    李青好笑摇头,接过伙计递上的包子,转身去了另一条街的粮油铺子、布坊。

    在外数年,大明的物价似乎又有所增长,他想知道如今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多少……

    货比三家,李青大致有了概念。

    以日常生活的角度折算,一两银子大概顶得上后世六百块左右,具体到方方面面肯定有些出入,但不会差太远。

    掰着指头算了算,刚才那一顿饭吃了小一百。

    不过他吃的东西不老少,普通人的话顶多三分之一就够了,换算到后世京都,这个价格倒也完全能接受。

    若是购买米面,这些钱足够一家老小两日食用,要是粗粮的话,差不多四五日。

    当然,这是只算吃一方面,不包含其他。

    回到连家屯儿时,已经半晌午了,李青没急着回家,沿着街巷散步。

    一路走,一路看,目之所及,百姓穿的都是应季衣服,补丁也不多,孩童衣服的布料明显还要好一些。

    显然,物价虽有所上涨,但百姓依旧活的起,且活得很滋润。

    见状,李青稍稍放了心。

    其实从宏观层面来说,物价小幅度上涨利远大于弊,既可以有效提升经济,也能稀释豪富手上的钱。

    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一件事。

    ——财富在往一小撮人手中汇集。

    若财富总值永远不变,结果只会是百姓活不起,所以,适当的增加货币,并不是件坏事。

    不然,李青也不会致力于对日本国进行掠夺,让其对大明进行金银输送了。

    表面看,金银只是冷冰冰的金属,但实际上并不是,它对大明朝廷,对大明百姓,都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其实大明宝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奈何,老朱家的人不懂得节制,若不是李青极力阻止,大明宝钞信用都耗光了。

    …

    一圈儿下来,都晌午了。

    李青来到小院儿门口,本想翻墙进去小憩一会儿,下午再跟朱见深谈国事,却不料,一个十二三岁少年,蹲在他家门口不走。

    第204章

    叛逆少年

    这少年衣着不算华丽,却十分得体,且没有一点补丁,显然家境殷实。

    他立定站着,望着院墙愣怔出神,浑然不觉身边有人在打量他。

    “喂,看什么呢?”

    少年一个激灵,转过头看向李青,似乎有些生气。

    李青好奇道:“你傻站在这儿干什么?”

    少年年龄不大,却是有些老成,转过头,轻哼:“路是公家的,我在这儿碍着你了?”

    “呵,”李青笑了,清了清嗓子,道:“这是我家门口,麻烦你让让。”

    “这是你家?”少年微微吃惊,试探道:“那你能带我去你家坐坐吗?”

    “不能!”

    “为何?”

    “你不懂礼貌。”李青翻了个白眼儿。

    少年疑惑,皱着眉说:“我如何不懂礼貌了,我好像没影响旁人啊?”

    “……懒得跟你说,我要回家了,烦请你离开。”

    少年更疑惑了,“你要回家回便是了,干嘛非要让我离开。”

    顿了下,他好似明白了什么,退到对面墙角,又往一旁挪了挪,道:“这总不是你家门口了吧?”

    李青:“……”

    他没有钥匙,总不能…当着少年的面跳院墙吧?

    李青无奈,眼珠转了转,狐疑道:“你该不是个贼,过来踩点的吧?”

    “你……”少年怒了,“你少含血喷人。”

    “那你赖在我家门口做甚?”

    “这里,”少年指着脚下,一字一顿:“不是你家门口。”

    李青有些恼火,要不是看这少年岁数小,他都想一拳打晕了。

    大白天跳院墙让人看见,影响着实不好,少不得这少年会大肆宣扬,甚至报官。

    虽才说上几句话,李青便已看出,这是个叛逆少年。

    且还是个家境不错的叛逆少年。

    这种情况下,你越是强势,他越要反抗。

    李青索性也不跟他掰扯了,走到少年身边,循着他的目光去看。

    少年倒没说什么,仿若老僧入定一般,根本没被他影响。

    过了会儿,李青诧异道:“你在看……那些竹子?”

    少年有些无奈,“你不是要回家吗?”

    “竹子有什么好看的啊?”李青觉得有趣。

    “这跟你没关系吧?”

    “你看的是我家竹子。”李青说。

    少年:“……”

    “都晌午了,回家吃饭去吧,”李青道:“你若喜欢,回头我砍两棵送你。”

    “可使不得。”少年转过身,正色道:“万物皆有理,它活得好好的,你却因我砍了它,这便是不讲道理。”

    李青愣了下,哑然失笑:“看不出来,你还挺讲道理。”

    “这是自然。”少年淡淡说,接着,转过身继续看青竹。

    这时,一道声音倏地响起:

    “逆子,你不在家好好读书,瞎跑什么?”

    隔着一段距离,中年人已经开始撸袖子了,随即见李青目光移向他,中年人火气似乎消了些,人也变得斯文起来。

    “我儿,快随为父回家。”

    “我不饿。”少年不为所动,“父亲你不用管我。”

    中年人额头青筋直冒,却是忍下了,似乎是李青在一旁的缘故,他没有立即发火,缓步走上前,重复道:“我儿,快随为父回家。”

    这语气……充满威胁。

    然,少年人依旧淡然,摇头道:“父亲,我真不饿。”

    李青惊奇,中年人显然是个家境殷实的书香门第,这种家庭的人对子女教育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子女对长辈也都是又敬又畏,不存在叛逆之说。

    可这少年……真难得。

    李青可以想象,若是放在后世,这少年妥妥是个大号熊孩子。

    还好,这时代最重礼法,少年虽叛逆,却也讲道理。

    确实讲道理,连砍个竹子都要讲道理!

    真是有趣……李青拱手道:“听兄台这口音,不像京师本地人啊?”

    中年人忙还了一礼,“鄙人祖籍浙..江,近几年才搬至京师,犬子顽劣,让公子笑话了。”

    李青轻笑摇头:“令郎率真淳善,未来定有大成就。”

    中年人苦笑,转而看向少年,平复了下心情,道:“小云,随为父回去吧,先生还等着呢。”

    “父亲,我不想听他讲课。”

    “听话。”中年人咬着牙说。

    这斯文人快破防了……李青用肩膀顶了顶少年,“快跟你父亲回去吧,你若喜欢我家竹子,明儿个再来便是。”

    名唤小云的少年纠结了下,对中年人道:“父亲,先说好,他若还迂腐不化,你可别怪我气他。”

    “你……”中年人彻底褪去斯文,咬牙道:“你都气走三位先生了,你气走他试试?”

    说罢,不再顾忌礼态,抬手揪住少年耳朵:“你回不回去?”

    “回回回,疼,父亲撒手。”少年叛逆,却也不死犟。

    此时这呲牙咧嘴的模样,才符合他的少年身份……李青忍俊不禁,帮着劝道:“听父亲的话,别让他生气。”

    中年人尴尬笑笑,“让公子见笑了,犬子顽劣惯了,实在是……不用些粗鄙手段,制不住他。”

    李青含笑点头,表示理解:“快回去吧小云。”

    “我不叫小云,哎呦呦,疼,父亲手下留情……”少年的惨叫告饶声逐渐远去。

    ~

    “呼~可算是走了。”

    李青好笑摇头,左右瞧了瞧,见四下再无人,一个旱地拔葱翻过院墙进入小院儿。

    “嗯~”李青伸了个懒腰,准备去果树下小憩一会儿,走了两步却又顿住,折身来到院墙处的一片青竹前。

    这竹子应该是整个移植过来的,足有擀面杖那般粗,长得还挺直溜,眼下虽是中秋了,却还是青翠欲滴,很是喜人。

    是好看。

    可好看归好看,却也不至于让一个少年茶饭不思吧?

    李青挠了挠头,嘀咕道:“这小伙儿,指不定有些毛病。”

    来到躺椅前躺下,就着凉爽秋风,李青很快睡了过去。

    ~

    ‘嗒嗒嗒……’

    一连串脚步声传来,李青缓缓睁开眼,知道是朱见深,便起身去了客堂。

    少顷,就听到开锁声。

    接着,朱见深的声音响起:“不得允许,任何人不得进来。”

    “是。”

    “吱呀~”门被打开后,紧接着又被关上,朱见深走进小院儿,四处瞅了一眼,继而往客堂走去。

    “先生在家吗?”

    他提前唤了声,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李青听见。

    “在呢,进来吧。”李青回了句。

    脚步声骤然加快,顷刻间,朱见深就出现在李青视野。

    “先生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昨儿个刚到京师。”李青扬了扬下巴,“坐。”

    “哎。”朱见深在他对面坐下,问:“朝..鲜那边都忙完了?”

    “忙完了。”李青点头,“国事如何?”

    朱见深得意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现阶段朕说一不二!”

    “少得意,我问的是国事。”李青看不惯他这嘴脸,道,“我问你,这几年大明财政税收如何?”

    “那还用说?”朱见深呵呵笑道:“日本国那边源源不断地输送金银,国库、内帑充实的紧,根本花不……”

    他倏地住口,这话可不能轻易说。

    李青沉吟道:“若是抛开日本国的生意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