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5章

    “自然要听,哪有儿子不听娘亲话的啊?”朱佑樘轻笑点头。

    “听话就歇着。”纪氏哼道,“那么多大臣呢,朝廷给他们发放着俸禄,他们有义务为君分忧,你就好好歇着吧,别再操心了。”

    朱佑樘苦笑:“娘啊,朝政上的事哪有你想的这般简单……”

    “我不管那些,我只想我儿子快快好起来,自私也好,干政也罢,反正你得听我的,不然,不然……”纪氏一时词穷,悻悻道,“不然不给你糖吃。”

    一句话,把朱佑樘勾回了儿时时光,童年时期在安乐堂的生活。

    那时的他还小,整天缠着娘亲要糖吃,安乐堂后院也不大,却是他的整个世界,那时的他似乎很苦,却又很甜……

    纪氏也勾起了回忆,道,“真怀念那时的生活啊,那时的你虎头虎脑,好可爱呢,娘亲看着你就觉得啊,这日子可有奔头了,真没想着你能做皇帝……

    唉……,当时娘就想啊,你父皇既不喜欢娘,那么将来能不能放娘跟你离开这个势力场,那时娘就想着啊,到你长大了娶几个媳妇儿,娘帮你带孩子,看着他们慢慢长大,就好像又养了一遍儿子,多好,多幸福……”

    说着说着,她又抹起了眼泪,哭着说:“要是那样该多好啊,你也不用这般受苦受累了,要是娘能选,绝不让你做皇帝……真是苦了你了……可惜,娘亲帮不了你什么。”

    “娘亲莫自责,您做的够好了,为儿子做的够多了……”朱佑樘劝慰,接着又是一叹,道,“其实啊,儿子内心深处也不想做皇帝,也想过娘亲说的那种生活,可既然做了皇帝,就不能想那些了不是吗?”

    “可为什么是你啊,为什么要让我儿子……”

    “娘亲不哭。”朱佑樘温柔地帮她擦拭泪水,转而道,“娘,其实父皇心里是有你的,他也喜欢你。”

    “娘知道,都知道……”想到夫君,她更难过了,却怕儿子跟着一起伤心,忙故作轻松的扯开话题,“厚照不像你,不如你小时候可爱,淘气的很,就会气人,可不能再这么惯着了。”

    “呵呵……娘亲你可是比我还惯着呢。”朱佑樘顺着她改换神态,轻笑道,“隔辈亲,隔辈亲……有时儿子都会吃醋呢。”

    “哪有!”纪氏闷闷道,“这小混蛋竟敢气我儿子,我可不能饶了他。”

    朱佑樘乐道:“可他也是儿子的儿子啊!”

    纪氏破涕为笑,哼哼道:“那娘就不管了,娘心眼儿小,只顾自己儿子。”

    “皇奶奶,你打吧,孙儿任打任挨。”朱厚照瘪着嘴,满脸自责地走来,泪光莹然。

    他来的很不是时候,简直大煞风景,直接破坏了母子俩的温情。

    “打你一顿岂不是太便宜你了?”纪氏恨恨道,“你个小王八蛋……瞧你把你父皇气的,哪有你这样的不孝子!”

    朱厚照‘扑通’一声跪下,呜咽道:“父皇,都是儿臣的错,不该那般忤逆狂悖,是儿臣……”

    “好了好了,快起来。”朱佑樘心疼道,“父皇不是气你,父皇……没生气,宰相肚里能撑船,何况一国之君呢?父皇就是累了想睡会儿,没多大事儿哈,莫哭了。”

    “父皇……”朱厚照更自责了,哭的也更伤心。

    大殿尽是他的嚎啕,弄得娘俩满心无奈……

    少年人情绪来得快,收的也快,经一番宽慰,又见父皇无大恙,朱厚照很快就摆脱了悲伤。

    “父皇,你好好歇养,朝政的事就别操心了。”朱厚照信心满满,“你放心,儿子长大了,可以帮你分忧。”

    朱佑樘哪里能放心?

    他太了解儿子了,虽天资聪颖,想事情却太简单化,亦或说太过想当然、理想化。

    政治是聪明人才能玩的转不假,可仅靠聪明是万万不行的!

    坦白说,朱佑樘心理上是乐于见得儿子激进些,因为他也明白,自己有些过于保守了。

    奈何,儿子的激进比他想象中的要强的多,甚至到了失控边缘,这反而让他忧心。

    “父皇没事,让内阁多分分担子就是了,不要紧的。”朱佑樘轻笑道,“你若想帮父皇,常去御书房就是。”

    “给厚照个机会。”纪氏开口道,“他是太子,国之储君,提前接触一下朝政没什么不好,就你这身体……哪能上朝啊,必须歇着。”

    “……这不行。”

    “咋?娘的话都不听了?”

    “皇奶奶,你……”朱厚照小声说,“您这叫后宫干政。”

    纪氏一呆,继而左顾右盼。

    “皇奶奶您找东西?”

    “厚照你退下!”朱佑樘开口说。

    “喔……”朱厚照怏怏点头,“儿臣告退。”

    …

    朱佑樘进了药便好多了,本想着把今日份的公务处理了,却又不忍娘亲抹泪,只好让内阁分担。

    不过,他派了儿子去内阁看着,下放的权力必须要有所监督,否则会有失控风险,不是说他不信任内阁三君子,这是必要的措施,纯粹对事不对人!

    朱佑樘这次病倒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群臣惶恐,直到他露面才得以缓解。

    说实话,大明立国这么久,单从臣子的角度来看,弘治帝着实够优秀,勤政、不搞事、礼贤下士,为君仁厚……

    说是他们的梦中情帝,一点也不为过!

    听说他病倒了都心中发慌,毕竟……这么好的皇帝,那般不靠谱的太子……

    他们可不想大明这么快改天换日。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朱佑樘在歇养了十余日后,又恢复了正常状态,该上朝上朝,该批阅奏疏批阅奏疏……国家大事一样不落下。

    只不过,朱厚照的出场率变高了,时常活跃在群臣视野中……

    第189章

    风流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秋高气爽,李青、唐伯虎在一处学堂外漫步,听着学堂里幼童们唱着不太标准的《桃花庵》,相视一笑。

    “真没想到,我的诗竟也会在这里开花。”唐伯虎感慨。

    李青亦是欣然,“不只是你的诗,唐诗宋词都有列入教材,相信未来,汉话乃至汉字都会彻底取代本土,方方面面融入他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使其向大明靠拢。”

    闻言,唐伯虎突然觉得自己逼格太低了。

    瞧瞧人家李青,一开口就是汉文化层面,哪像自己……只看到自己出名了。

    “咳咳……”唐伯虎清了清嗓子,道:“先生,海外诸多国家,咱们怕是……时间不够用啊,交趾还好,汉话有了一定普及,可其他地方……怕是要耽搁好久!”

    “我也没说把海外诸国逛了遍啊!”李青好笑道,“不要有太大压力,顺其自然即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况且咱们做的事本就费时间……好事多磨嘛,他日想回去了,回去歇一段时间也未尝不可。”

    “这才刚出来,我不急……”唐伯虎问,“今年就在交趾了,明年开春去哪儿啊?”

    “满剌加。”李青问,“可有听说过这个国家?”

    “好像听人说过一嘴,距离这儿远吗?”

    “不算远,且走水路也不累。”

    闻言,唐伯虎放松下来,苦笑道:“如此最好不过,说真的,我还真是怕了先生你这赶路强度。”

    李青哈哈一笑:“习惯就好了。”

    秋深,却无萧索意味,尤其是配上学堂幼童那郎朗上口的桃花庵诗歌,竟给人一种春天的感觉。

    属实享受……

    秋风拂面,稍稍带着些凉意,令人神清气爽,天空湛蓝,阳光明媚,两人边走边聊,路上所遇之人不少都说着汉话,甚至服饰上也与大明一般无二。

    若非知道这是交趾,简直跟大明没两样。

    说着汉话,穿着汉衣,长相亦是与大明没什么区别,抛开主观认知,就跟在大明一样。

    当然了,两人所在是交趾最繁华的地区,偏僻贫苦的地方,还是以本地固有的生活方式为主。

    不过,许多节日已然深入人心,只是汉话,汉衣还未得到完全普及。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日之功。

    待到说汉话、穿汉衣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主流之后,即便不主动推行,也会带动剩下的一部分人。

    外语……其实也可以不学。

    语言的作用体现在交流沟通上,若人人都说汉话,又何必多此一举?

    一路游逛,直到下午申时,二人才返回汉王府。

    马场,朱祁锦骑着高头大马,在马场驰骋,身后跟着最忠心的部将,数十匹良马奔腾,碗口大的马蹄踏在略微泛黄的草地上,发出错落有致的沉闷声……

    恍惚间,李青好像看到了憨憨。

    “还挺像……”

    “什么挺像啊?”

    “爷孙俩挺像。”李青笑道,“昔年,汉王也是这般英武……嗯,比他还要英武,少有的战场猛将。”

    在这里,汉王的秘密不是秘密,几乎都知道朱祁锦有大明传承血脉,待久了,唐伯虎肯定会知道,李青也没想着瞒他。

    “先生是说……大明的汉王?”唐伯虎震惊,“难道交趾王是大明汉王的后代?”

    “是啊!”李青失笑道,“你真以为‘汉王’这种规格的王号,可以随便用的啊?

    这可是太宗亲封的!说起来,太宗对汉王真不是一般的宠爱,连这个封号都给他了,奈何……

    唉……,这朱祁锦是货真价实的汉王!这下你明白了吧?”

    “这……匪夷所思,真是……不对呀。”唐伯虎怔住,好像发现了盲点。

    还算你没笨到家,我就差言明了……李青笑望着他。

    唐伯虎疑惑道:“大明的汉王……听说,早就被削了啊!”

    他压低声音,“先生啊,我可是听说,汉王当初造反来着,后来被宣宗皇帝平叛了。”

    当初这事儿闹得挺大,知道的人太多了,且没过去太久;虽说朱瞻基下令不得记录,但在口口相传之下,憨憨造反的事儿还是被广为流传。

    从某方面来说,憨憨也算是扬名了,只是……这个名比较负面。

    毕竟,那事儿就跟闹笑话似的。

    好家伙,你发现点可真特殊……李青翻了个白眼儿,哼道:“你没在庙堂上待过,自然不懂里面的道道,不过是演给外人看的一场戏罢了,不然,交趾何以有今日?”

    “原来如此,先生你懂的可真多。”

    “……”李青突然不想搭理他了,转而道:“汉王的圈子混熟了没?”

    “认识了好些个了,不过还称不上熟悉。”唐伯虎保证道,“时间还短,再给我几个月,绝对能深深折服他们!”

    “这么自信?”

    唐伯虎笑道:“他们崇尚汉文化,且对汉文化有着不俗造诣,在这种条件下我若还不能拿下,何以当得江南大才子?”

    “哈哈……也是。”李青点头,道:“上层政治圈人的喜好,往往决定着民间百姓的审美,甚至是观念,慕强乃人之天性,这里不是大明,你也无需顾忌什么,拿出你那风流才情,大可肆意挥毫。”

    “先生是说我过于收敛了?”

    “至少没在大明放得开。”李青轻笑道,“同样是王,汉王、宁王有着本质区别;

    你跟宁王走得近,这总归是不好的,可汉王却完全没关系,从明面上看,汉王完全独立出来了,不在大明藩王之列。

    所以啊,你在这儿根本不用担心会沾上政治。”李青懒洋洋道,“再说,有我给你兜底儿,怕个啥?青楼逛起来,诗词歌赋整起来,该风流风流,该泼墨泼墨,搞起来……”

    唐伯虎咧嘴一笑:“那我可就全放开了?”

    “早该放开了。”李青含笑点头,“尽管造作,越浪,越显得你有人格魅力,冒犯感最是抓人眼球!”

    “冒犯感?”唐伯虎咀嚼着这个新鲜的词儿,问:“就是特立独行,给人一种新鲜感,以此引起人的兴趣,加深印象?”

    “嗯……可以这么理解吧。”李青点头。

    这时,朱祁锦驱马过来,笑道:“先生要不来试试?”

    “不了,我看看热闹就好。”李青早就过了策马奔腾的年纪。

    唐伯虎却是跃跃欲试,方才他都瞧得热血沸腾了,“汉王,我可以尝试一下吗?”

    朱祁锦哈哈一笑:“没想到唐大才子一文人却也喜欢这个,当然可以!”

    …

    不多时,马场驰骋的人群中,多了个一头白发的男人,他一手握住缰绳,身子随着马儿驰骋上下浮动,激情澎湃……

    他挥舞马鞭,他策马奔腾……

    哪怕一头白发,可他依然年轻。

    这一刻,他好似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李青玄衣玄裤,黑发如瀑,英俊面孔年轻而又富有活力,可却已然迟暮。

    他坐在马场边的长椅上,半眯着眼看这驰骋场面,却无参与的兴致,就像一个老头子沐浴着快落西山的阳光……打瞌睡。

    ~

    唐伯虎彻底放开了,逛青楼,赋诗词,花天酒地,狂放不羁……加之汉王朱祁锦造势,很快就掀起一场这个时代的风靡之气。

    许是彻底没了羁绊,他在这里比在大明时还要如鱼得水,他的才学,他的才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

    诗词,文章,画山,画水,画风流……

    他的才情,他的热情,尽情燃烧,燃烧着他早已逝去的青春,燃得火热……

    这是唐伯虎的风流,这是大明的风流,亦是璀璨汉文化的风流……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比之江南有过之而无不及,邀请他去府上做客的上流人士抢破了头,只为近距离一睹唐大才子的风采。

    ……

    寒冬腊月,

    昏沉沉的天空飘起雪花,却又很快被融化,良久,才浅浅铺了层白,朔风呜咽,却远没有京师那般寒冷刺骨。

    “咕嘟嘟……”

    火锅汤汁翻涌,香气四溢,肉片沉浮。

    李青、唐伯虎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新鲜食材,还有包好的饺子,温好的酒。

    唐伯虎呵呵笑道:“如此天气就该如此,有酒有肉有知己,神仙亦是不及我啊。”

    “哈哈……”李青忍俊不禁,笑问:“海外生活还行吧?”

    “太行了啊!说真的,在来之前我都不敢想会这么舒坦。”唐伯虎夹了一片肥羊肉,蘸上蘸料,美美地送入口中,玩笑道,“我都不想走了。”

    “那可不成,交趾只是第一站,别这么没出息成不?”李青抿了口酒,道,“过完年,出发满剌加!”

    “满剌加你也有人?”

    “呃,这个倒是没有的,不过……李家在那里有生意,运作起来也不算难。”李青道,“那里的店长、伙计,有不少都是汉人,早就开始造势了,且还有你的自画像做招牌呢。”

    “嗯…有些期待了。”唐伯虎干了一杯酒,道,“之前听先生说在满剌加打过海盗,你觉得这次咱们会不会碰上?”

    “嗯……,不排除遇上的可能。”李青一脸无所谓,笑道,“出海嘛,有点风浪很正常。”

    ……

    第190章

    战略目标初步达成

    火锅吃完,雪也停了。

    这边的雪与大明不同,更像是霜冰碎,拢共没下多少,经人一踩就有了融化的迹象。

    王府很大,远超大明藩王的规格,顶得上皇宫的一半面积,除了草场、花圃、园林等特有区域,其他都有铺设石板,倒不用担心泥泞。

    “我还是头一次在寒冬腊月体会到凉爽的感觉呢。”唐伯虎感叹,“这里的气候是真不错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