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6章

    刚吃完火锅,微微有些发汗,迎上冰爽的微风,微醺的唐伯虎惬意的不行。

    李青也倍感舒适,不过还是提醒道:“一热一凉,最易染上风寒,当心点儿。”

    “我身体没那么差,当初在桃花庵可比这冷多了,那房子漏风,一到冬天啊……”他讲述着那段难熬岁月,“先生你知道吗,我曾有过三日没吃饭的经历,你猜怎么着?”

    “怎么?”

    “嘿,一点都不饿,三日无烟不觉饥啊……”唐伯虎给讲段子似的,逗得李青忍俊不禁。

    可一笑之后,又是心疼,唐伯虎说的轻松,可不难想象,那段岁月有多苦难。

    三日无烟不觉饥,非是不饿,而是饿过头了。

    李青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唐伯虎死于饥寒交迫。

    “都过来了。”

    “是啊,都过来了。”唐伯虎轻叹,“身体上的苦难且还好,心中的绝望……唉,当初我真有过轻生念头,后来发现……”

    “哈哈……我怕死!”

    李青不禁乐道,“这话说的……世上又有几人不怕死?老话还说呢,好死不如赖活着,活下去,才有希望。”

    “是啊,那时的我可不敢奢望今日这般。”唐伯虎感激道,“多亏了先生你。”

    “哎?也不必这般,我也是抱有目的。”李青轻轻摇头,“利用你这个大才子的才情风雅,推动汉文化的传播,我这叫私心。”

    “你管这叫私心?利用?”唐伯虎失笑,“若这算利用的话,那我很情愿被利用。”

    顿了下,道:“先生,我现在总算明白了些你的用意,不过……为何不用更好的手段呢?”

    “什么?”

    “百姓迁徙啊!那样效果岂不更好?”

    “呵呵……不是每个人都如你这般洒脱。”李青叹道,“汉人乡土情结太重了,他们不肯离开家乡,不是说无法迁徙,而是没有迁徙的条件啊,除非……百姓活不下去了,才可能考虑远走他乡;

    可若到了百姓活不下去的境地,他们又没能力迁来这里了,路上都饿死了啊!”

    李青苦笑道:“百姓叫迁徙为逃难,这个他乡,顶多去其他省份,现在你让他离开大明……百姓是万万不会接受的,且文化风俗上还存在差异,到头来矛盾重重……如今这般更为稳妥,也切实可行。”

    “汉文化已在这里生根发芽,待未来成长为参天大树,消除了差异化,想来会有部分人主动迁来,开海通商的好处不只是财富,还有交流。”李青自信道,“信息的发达,必将导致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被发现。”

    “还是先生看得透彻,我太想当然了。”唐伯虎心悦诚服,“先生,你才是真正的博学,有大智慧。”

    李青好笑摇头:“我呀,只是看多了,活久了,且有一些不拘于这时代的见识,若同等条件下,我大概率会是个流氓。”

    “活久了?”唐伯虎愣了下,正欲说什么,却见朱祁锦从远处快速走来,他道,“先生,你又要忙了。”

    李青点点头,叮嘱道:“你穿得单薄,待会儿喝碗姜茶去去寒。”

    说话间,朱祁锦走来,埋怨道:“我等着你施针,你却在闲逛,有没有一点素养?”

    “成,一会儿扎你针狠的。”

    朱祁锦沉吟了下,点头道:“如果效果更好,我想……我可以忍受。”

    李青:“……”

    就离谱!

    不过,朱祁锦说是土皇帝一点也不为过,自古皇帝爱修仙,为的就是延长寿元,甚至长生不老,正如那句老话——

    得了千钱想万钱,做了皇帝想成仙。

    人嘛,总是不知足。

    只是……长生未必是幸运。

    ~

    床榻上,朱祁锦趴着,露出精壮阔背,上面十余根细长银针,随着他的呼吸轻轻摇晃,房间红红火火,空气中弥漫着松香气味……

    “过了年,我就走了。”李青一边捻动银针,一边嘱咐,“交趾气候宜人,尤其是南方区域,你可以大肆开发。”

    “咋个开发啊?”朱祁锦问。

    “开荒呗。”李青笑道,“别光盯着银子,粮食也是财富的重要组成不是吗?”

    顿了下,“我都给你想好了,就种永乐豆、永乐米、宣德薯,这几样作物不仅高产,且极好侍弄,保准你大赚。”

    “那玩意儿也就吃个新鲜,远不如大米饭来的好。”朱祁锦瓮声说,“还有,现在愿意种地的人不太多了,在大明的带动下,都巴巴看着海商贸易这杯羹呢,种地获利不大。”

    永乐豆、永乐米、宣德薯……都是一个多甲子以前的作物了,在开海通商信息交流频繁的时代下,早已传到了这里。

    只是交趾气候太好了,水稻几乎一年三熟,且人口也不多,显得它们无足轻重,并未得到规模化种植。

    “呵呵……话不是这么说的,你是交趾的王,自然吃喝不愁啊,底层百姓可不是这般。”李青道,

    “至于种地获利不大……那也得看规模,若开发足够充分,真不比忙海商贸易赚得少,甚至更多。”

    李青为他分析:“随着海商持续发展,利润会越来越小,这点你也看的到,多一条来钱的路子,干嘛不要?”

    “这个……吃不完咋整?”

    “你就可劲儿种吧,盈余的部分我帮你解决。”李青一脸‘为你好’,“以市场价给你现银结账,不少你一个子儿。”

    这里几乎没有冬天,哪怕今日这三九天,也才堪堪零度左右,地上的雪都存不住,很快就化成了水,南边区域更是没有冬天,甚至夏天才是常态。

    简直是种地圣地啊!

    李青一副用心良苦模样,“就我跟你爷爷的关系,怎么会坑你呢?前期你多花些钱雇人开荒,后面可都是净赚了,你想啊,最多十来年就能收回所有成本,余生……包括你的儿孙们,可是无穷无尽的赚啊!”

    “我这人说话一向算话,当初答应你爷爷入葬皇陵,我都给办到了,还会在这事儿上食言?”李青呵呵笑道,“我这人你是知道的,没别的,就是能活,听我的,你就种吧,一种一个赚。”

    朱祁锦沉吟道:“你在永青侯府说了算不?”

    “连你都知道我的秘密,李家关键人物会不知?”

    “我读书少,你可别坑我。”朱祁锦有些狐疑,“还有,你咋突然这么好心了?”

    “这话说的……我啥时候坑过你?”

    朱祁锦想了想,除了给商船补给压价外,别的还真没有。

    “那成,过完年我就着手准备……”朱祁锦问,“你能吃下多少?”

    “有多少吃多少!”李青正色道,“永青侯府的财力远超你想象,可劲儿开,大胆开!”

    “你五年才来一次……那些东西可存放不了那么久啊!”朱祁锦忧虑。

    李青保证:“这趟回去我就跟李家定下调子!”

    顿了顿,“其实这些东西还是好存储的,永乐米能存放好些年,永乐豆、宣德薯可以晒干磨成粉……放心,干的出干的价,绝不让你亏。”

    朱祁锦不放心道:“你得发个誓!”

    开荒可不轻松,比单纯种地要劳累太多了,在此过程中人必须要时常吃肉,不然根本顶不住,此外,长期开荒还要集中建房子,不然净来回跑的功夫了。

    还有耕牛、农具……

    且不说工钱,单是以上这些支出……就不是个小数字。

    这时代可没有先进器械,开荒费时费力,花费大,见效慢!

    不过好处也不小,只要有稳定买家,花费再大也能回本,且百年、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获利。

    只要交趾不换政权,只要大明不倒,只要李青不死……

    “我发誓……”

    李青也不磨叽,当即发了个恶毒誓言。

    闻言,朱祁锦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了,他虽不善理财,但这个账还是能算明白的,当即笑了起来。

    “嘿嘿嘿……谢谢你啊!”朱祁锦咧嘴憨笑。

    “嗨~多大点儿事?有你爷爷这层关系在,有好处我还不想着你?”李青趁热打铁,“力度越大赚越多,给儿孙多留些不动产不好吗?”

    “好好好……”朱祁锦更开心了,背上银针颤巍巍个不停。

    见状,李青亦是心情愉悦。

    战略目标初步达成!

    这里不是大明,根本不用考虑土地兼并问题,且不和朱祁锦做利益捆绑,他势必不会上心。

    而且这样做也有利于采购,以及控制粮价,毕竟,他拿捏着朱祁锦寿命呢。

    当初拿了憨憨那么多金豆子,如今也算还了人情……李青自我感动:憨憨啊,可别再说我拿钱不办事了啊。

    …

    第191章

    刷脸

    弘治十八年。

    刚立春,就有了温热感。

    朱祁锦很够意思,为李青准备了一艘豪华客船,还配备了水手、厨子……

    朱祁锦甚至还给二人找了女人,不过被李青拒绝了,他不喜欢,至于唐伯虎喜不喜欢……关他屁事!

    甲板上,李青瘫在躺椅上吹着海风晒着太阳,悠哉悠哉。

    唐伯虎偶像包袱太重,整日待在船舱,出来也是在傍晚、清早太阳温和的时候,毕竟……他可不似李青,怎么都晒不黑。

    天空湛蓝,碧波荡漾,李青呼吸着腥咸海风,演算未来发展趋势……不知不觉间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天都快黑了。

    唐伯虎立在一旁,眺望大海,雪白发丝随风舞动,颇为飘逸。

    “嗯~~”李青伸了个懒腰,起身来到唐伯虎边上,笑道:“你以前没看过大海吗?”

    “看过,不过都是在海边上看,从未在海上看过,

    感觉……真的很震撼。”唐伯虎欣然道,“如今算是对汪洋大海有了全新的认知。”

    “呵呵……”李青失笑,“这还是沿着海岸线行的船,若是目之所及不见陆地,那才震撼呢。”

    “那就太危险了,万一发生风暴……”他忙闭了嘴

    ,貌似海上忌讳说这个。

    李青好笑,“不用这般迷信……”

    他倏地顿住,望着一个方向眉头紧锁。

    唐伯虎循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禁也是一惊,喃喃道:

    “不会……真遇上海盗了吧?”

    他腿肚子有些打颤,若是在陆地上,他相信以李青的本事,不敌也能护他全身而退,可这是船上……

    “先生,他们不会是冲着咱们来的吧?”

    “不然呢?”李青白眼道,“附近还有另一艘船吗?”

    唐伯虎一呆,又大惊:“这可咋办啊?现在调头,还来得及吗?”

    “够呛。”李青微微摇头。

    来得及他也不会让调头,好不容易行了这么远,再调头回去哪行?

    “把心放肚子里,也就百来人,伤不了我们。”李青安慰,“实在害怕的话,你去船舱待着就是。”

    唐伯虎文采斐然,才情无双,却终究是个文人,他……

    不会耍霸王枪!

    遇上这种突发情况,哪能一点不怵?

    “先生,你能应付吗?”唐伯虎不放心。

    “来之前,我就有所准备了。”李青胸有成竹,轻笑道:“去我房间,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挂上。”

    “哎呀,先生你才迷信呢,就算你是道士,可对方不是魑魅魍魉啊!”唐伯虎哭笑不得。

    李青无语:“少废话,赶紧去,保准管用。”

    “……好吧。”唐伯虎无奈。

    不多时,他拿着两条横幅走出来,讷讷问:“这个有用?”

    “有没有用挂上不就知道了吗?”

    “唉……”唐伯虎不再多说,忙唤来水手,让他们挂在桅杆上。

    一条写着大明水师!

    另一条是天子龙旗!

    “人家认识咱大明的字吗?”唐伯虎表示怀疑。

    李青笑道:“大概率是不认识的,不过,字样他们会有印象,还有天子龙旗的旗帜,只要不瞎,他们就知道是大明朝廷的船。”

    “但愿如此吧。”唐伯虎叹了口气,

    也顾不上僭越什么了,山高路远,皇帝也管不到。

    半刻钟,一刻钟……

    不到两刻钟,人就到了近前。

    “来者何人?”

    “@#¥……”

    唉…,外语得学啊……李青无奈,抬手指了指身后的条幅。

    果然有用!

    来人见到龙旗顿时脸色一变,就此退走。

    “竟是佛郎机人,这才堪堪三年,他们就又卷土重来了?”李青拧着眉,自语道,“不过大明水师的震慑依旧强悍,想来他们也没有……”

    “果然有用唉,真是……大明威武!”唐伯虎大喜,那些水手亦是如此,皆长长舒了口气。

    “先生,你怎么知道这个有用……哦,上次你就是打的他们吧?”

    李青点点头,暂时抛开杂念,道:“让水手们快点行船,尽快登岸吧!”

    “好嘞。”唐伯虎喜滋滋答应,一颗心总算放进了肚子里。

    …

    ~

    二月下旬,满剌加。

    下了船,李青便让他们回去了,带着这么多人实在麻烦。

    “先生,你这也太冒失了,他们回去……后面咋弄?”唐伯虎望着渐行渐远的客船,一脸苦笑。

    “打过仗没?”

    “你这不废话吗?”唐伯虎无语。

    “这个叫破釜沉舟!”

    “……”仗没打过,

    不过这个典故唐伯虎还是知道的,不禁苦笑道,“咱们可没到项羽那份儿上啊!”

    “你可是要成为大明星的人,还愁没有船坐?”李青揶揄,“这点信心都没有,如何成为大明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