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26章

    眼下说四海承平,却有些夸大,然,关外之患并不能动摇我大明根基,宪宗皇帝改土归流之下,土司亦安稳下来,今大明农耕方面有高产作物,工商业亦发展兴旺,甚至……国家在缓步转型,文官治世的政治格局非人力所能改变,哪怕皇上您……也不行。”

    朱厚照没有生气,道:“所以呢?”

    “不能太伤了文人士子的心。”谢迁道,“臣认可开办京卫武学有利于社稷,可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皇上贵为天子,可大明如此之大,许多时候,天子亦鞭长莫及;

    既得利益者早已固定,若强行……”

    “若坐视不理,会越来越固化,直至腐朽。”李青打断他。

    谢迁不否认,道:“富绅,商绅,官绅,地方官,京官,这庞杂的关系网,庞大的能量……”

    “还敢造反不成?”朱厚照冷笑。

    “造反倒不会,不过,皇帝的权力行使会变得困难重重。”李东阳叹道,“皇上,臣等几人当然可以支持您,可我们也只能代表自己,仅此而已。”

    刘健拱手道:“老臣老矣,若皇上坚持,老臣愿出最后一把力,配合皇上演一出苦肉计。”

    “……朕没赶你们几个走的意思。”朱厚照说。

    谢迁道:“这件事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更没可能在大多数人的拥护下推行,唯有以帝王之势孤注一掷,强制推行,此情况下,必须有人做出牺牲。”

    杨廷和暗叹一声,肃然道:“内阁愿做出牺牲!”

    话赶话赶到这儿了,他只能硬着头皮上。

    朱厚照看向李青。

    李青沉默。

    大战之前,阵前祭旗!

    这戏码省不了。

    他倒是想拿自己祭旗来着,可他走不了啊,小皇帝还不成熟,弘治也还病着,根本脱不了身。

    唉,就这还只是京卫武学,若是直接开军校……李青苦涩。

    打破腐朽,可真不是说说而已。

    朱厚照瞪了他一眼,转而看向内阁四人,道:“你们能袒露心声,朕心甚慰,放心吧,朕是皇帝,朕不用做选择。”

    “……”李青苦笑:这次可不一样。

    京卫武学一旦开启并持续下去成长为军校,王朝中后期的政治格局将会被彻底扭转,再不是文官的一言堂了,哪怕政治土壤利于文官,哪怕无战事……文官集团一样讨不了好。

    为了更健康的政治格局,只能再苦一苦文官了,骂名我来背……李青开口道:

    “明日朝会,我来上奏京卫武学之事。”

    “这个……杨一清还没来京,李卿不必这么急。”朱厚照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想让李青出头。

    他转而看向首辅刘健。

    “……”刘健哪里不明白小皇帝的意思,“臣来说吧。”

    “还是我来吧。”李青笑道,“刘大学士操劳半生,临了若再被文人士子骂,实在不该。”

    朱厚照突然道:“谁都别出头了,这件事,朕来!”

    “皇上不可!万万不可!”

    “无需多说,朕意已决。”朱厚照淡淡道,“行了,办公吧。”

    …

    申时初,

    几个大学士怀揣沉重心情告退。

    李青没走,道:“还是我来,毕竟……你本就不遭人待见。”

    “放肆!”朱厚照气结,接着,又骂道:“你也有脸说这话,你就遭人待见?”

    “我是太上皇的主治医生,凭这个,我就不会在京师待不下去。”

    朱厚照重重哼了下,问:“一个京卫武学,真就会造成如此大的动荡?”

    “其实也不会。”李青嗤笑道,“再苦再难,能有求取功名的过程难?

    开办个京卫武学,还不至于让他们全都辞职不干!”

    顿了下,“无非是迎来一阵阵痛罢了,再有就是你的名声会受到影响,等过上个数年,亦或十来年,他们也就适应了。”

    “届时,再搞军校?”朱厚照问。

    “嗯,饭要一口一口吃。”

    朱厚照点头,道:“那就以你所言吧,不过……你这家伙可别是为了脱身,故意如此啊!”

    “放心,我现在不会走。”

    “那就好。”朱厚照闷闷道,“这天越来越热了,以后朕让人每日给你送些冰去,你这样的人,估计也没人会给你送冰敬、炭敬什么的。”

    “嗯…,谢了。”

    朱厚照哼道:“你这人就是太抠门了,朝廷给你发着两份儿俸禄,你却连一个丫鬟都舍不得用,咋?还怕攒不够老婆本?”

    “……啊对对对,可如果你能赏我些金子,我又岂会如此?”

    “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整就是个貔貅,只进不出。”

    “不贫了,明日我来说,你莫逞强。”李青起身。

    朱厚照问:“不等杨一清回来了?”

    “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能做成的,趁着内阁还未改变立场,早些提出来也有好处。”李青吁了口气,道,“对了,过段时间皇后人选就选出来了,你有什么感想?”

    朱厚照被他这一问,问的有些呆,讷讷道:“什么什么感想?”

    “就是……有没有期待?”

    “期待什么?”

    “……”李青扶额:该不是那方面有些毛病吧?别真是天阉啊!

    李青从怀里摸出一本册子,在他面前晃了晃,“你该不会还没看过这个吧?”

    朱厚照接过,打开,继而眼球都要瞪出来了。

    “这这这……”

    不是吧?小家伙真没看过……李青突然有些后悔。

    转念,又释然了。

    都快大婚了,这方面的事哪能不教?

    今日他不拿出来,他日也会有人让小皇帝观摩。李青观察着小皇帝反应。

    正德没有子嗣他是知道的,只是原因不得而知。

    虽说小皇帝身体素质没的说,可万一哪哪都强,就那里不行呢?

    朱厚照面孔涨红,心肝狂跳,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眼睛再也移不开了。

    接着,他突然坐卧难当,结结巴巴道,“李卿,朕有种想尿尿却尿不出来的感觉,那儿……憋得疼。”

    “……”李青上前一把夺过,道,“不看,不想,一会儿就好了。”

    大意了。

    没想到秀女都选这么久了,朱厚照竟还没涉猎这方面的事,不过还好,那东西没毛病。

    “不想……控制不住啊。”朱厚照如暴躁的猴子,抓耳挠腮,只觉浑身刺挠却挠不到痒处,问:

    “是不是只有……只有那样才能解决啊!?”

    他突然有种冲动,如画册中男子那般……

    李青:“……”

    十六岁的年纪,最是某些因子分泌旺盛的阶段,有此反应并不奇怪。

    李青还真怕他冲动之下做出丑事,道:“今日奏疏也处理完了,要不玩会儿蹴鞠?”

    …

    一番高强度运动下来,朱厚照总算不疼了,脑海还是会不受控制的浮现那种画面,却也没那么冲动了,只是向往。

    “李卿,那画册你从哪儿得来的啊?”

    “一个朋友画的。”

    “谁画的啊?”朱厚照搓着手,道,“这样,你把这画册给朕,再让他画一本行不?”

    李青摇头:“我这位朋友远在天边,没法让他再画了。”

    “死了?”

    “……他不在大明,去了海外。”李青满脸黑线。

    “那朕用金子买可好?”

    李青:“……”

    “你之前,就……就没有对这方面浮想联翩过?”

    朱厚照茫然摇头。

    接着,他红着脸,嗫嚅道:“打去年起,朕倒是偶尔会……会尿床,却又不像是……朕也不敢声张,是不是……就是想那样了啊?”

    朱厚照有朦胧的感觉,却从未有如此直观的视觉冲击。

    今日可算是开了眼。

    李青忍着笑点头:“不错。”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朱厚照恍然,接着,又刺挠道,“朕……又疼了,你有无办法让朕……不如此啊?”

    李青好笑:儿子嫌疼,老子却苦恼不疼,真的是……

    第38章

    我不是针对谁

    清晨,

    洗漱之后,李青穿上官袍,戴上官帽,对着铜镜照了又照……

    “是时候正式开启京卫武学了……”李青自语。

    谨慎了这么多年,克制了这么多年,不能再等了。

    迟暮逐渐褪下,久违的热血再次沸腾,恍惚间,他看到了当年愣头青的自己。

    这一潭死水的朝堂,就由我来打破吧……李青幽幽吐出一口气,转身,迈步,狂狷不羁……

    这一刻,

    他格外年轻!

    奉天殿。

    李青缓步走进来,越过众人,站在最前方。

    太子太师乃从一品的官职,群臣侧目之余,却也不好指摘他逾矩。

    一边,李东阳望向李青的眼神微微一凝,包括刘健、谢迁、杨廷和,都觉得今日的李青很不一般。

    哪里不一般说不上来,可就是没来由的有此感觉。

    不仅是内阁,六部九卿也察觉出了异常,旋即又想到募兵制都要推行了,还有什么可闹腾的呢?

    念及于此,又放松下来。

    半刻钟后,朱厚照踏进大殿,踩着玉阶走到龙椅前,一个转身,缓缓坐下。

    今日,朱厚照没穿常规的明黄色龙袍,而是一身大红袍,更衬的少年英姿勃发,神采奕奕。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

    “众卿平身!”朱厚照语气淡淡,今日的他,较之往日少了几分轻佻,多了几分严肃。

    “谢皇上。”

    群臣起身,各自回班。

    刚站好,有的还在轻轻拍打衣袖,一道清朗声音便蓦地响起。

    “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这嗓音极具质感,令人耳目一新,群臣抬头,只见太子太师已然出班。

    倏地,他们涌起不祥的预感。

    “准奏。”

    群臣拧眉,凝视李青。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今科举入仕多矣,武举入仕少矣。子曰: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若张弛有道,需开办武学!”

    李青话音不大,却好似有种魔力,令人双耳鼓鼓,一时间,竟没人出言反驳。

    “臣恳请皇上恢复祖制,重开京卫武学!”

    大殿还是静悄悄的……

    良久,逐渐嘈杂起来,继而越来越大。

    “肃静!”

    站班太监维持朝堂秩序。

    没多大用。

    “肃静!!”站班太监拔高嗓门,尖锐道,“朝堂之上,皇上面前,金瓜武士何在?”

    ‘蹭蹭蹭……!’

    十余金瓜武士踏入大殿,

    躬身行礼,“吾皇万岁……”

    大殿肃然一静,群臣失惊抬头看向朱厚照。

    他们知道,若无皇帝授意,站班太监绝不敢如此,同时,这也说明了皇帝的态度。

    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平身,去殿门处候着。”

    “是。”金瓜武士退后。

    朱厚照这才道:“朝堂是议政的地方,不是菜市口,诸卿若觉李太师所言不妥,亦可辩驳,然,说话要有理有据。”

    站班太监哼道:“谁再敢咆哮朝堂,藐视君上,罪无赦。”

    群臣惊怒,却不敢在这关口硬顶,给小皇帝口实。

    新任吏部尚书焦芳出班,先是拱手向上,继而看向李青,道:

    “又是募兵制,又是开办京卫武学,将官若同流合污,何解?”

    李青反问:“县学、府学、国子监;文官勾连何解?”

    这话可算是惹了众怒。

    安静的朝堂再次嘈杂起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