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90章

    见鞑子撤退,参将刘禄,游击将军江彬皆长长舒了口气,同时,也不禁后怕起来,鞑子若真不计伤亡,不计代价的冲杀进来,自己这八千人可不够人家啃的。

    “大帅英明神武,用兵如神,料敌机先……”两个大老粗马屁狂拍了一阵,促请道,“大帅,我军已是疲惫之师,还是暂回城休整一下的好。”

    朱厚照淡淡道:“原地休整即可,战斗拢共不过小半时辰就疲惫了?

    人家王勋都坚持多久了?

    若被围困的是你们,你们还会这样想吗?”

    夺命三连,问得刘禄江彬羞愧地低下头。

    朱厚照道:“快到了,我们的援军就快到了,可能……已经到了。”

    对这话,二人却不抱什么希望,他们根本不认为养尊处优,没上过战场,甚至从小没出过京师得皇帝真的用兵如神。

    刚才不过是场面话罢了,这位皇帝爱玩的风评早已传遍朝野,只当他是来边镇寻求刺激。

    “大帅,这里就交给我们吧,您先回城中休息一下,待养足了精神再来指挥战斗!”江彬试探着说。

    “是啊大帅。”刘禄附和,一脸期许。

    他们死了没关系,往大了说是为国捐躯,往小了说家人都能得到极好的抚恤,且还能落个身后名,可皇帝若是在自己辖区出了事……

    别说身后名了,家人都要被牵累!

    朱厚照嗤笑:“本帅若是走了,你们必定全军覆没。”

    顿了顿,冷然道:“大明律载有明文,临阵脱逃者死罪!”

    “……”两人满心无语:你还真把自己当大帅了?皇帝还能把自己定死罪不成?

    “大帅……”

    “休整军队,再敢出怯战之语,军法处置!”朱厚照道,“当务之急是先休整军队,恢复士卒体力;清点器械弹药,以做到心中有数……速去,不可延误,否则以贻误军机论处。”

    二人满心苦楚,无奈抱拳道:“领命!”

    …

    王勋这一路军仍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却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时间,他一边让将士恢复体力,一边大力鼓舞士气,宣传援军的人数、战力……

    短短大半时辰,这支绝境中的明军容光焕发,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再不复之前的死气沉沉。

    鞑子围而不打,这也正和王勋心意,他现在是一点也不慌了,他的任务已经完成,只需保全自己就好了,根本不用再冲锋陷阵。

    再者,他现在没多大威胁力,鞑子肯定会优先针对援军!

    王勋不禁乐出声,自语道:“咱老王是个幸运的人啊!”

    然,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笑不出来了。

    大雾缓缓散去,能见度越来越高,处于高处的王勋逐渐看到援军,看清了援军……

    是大同的守军……王勋惊诧,变色,震悚。

    这等于说没有援军!

    守军为什么会过来?要知道皇帝明明就在城内啊,这只有一个可能……

    令王勋色变的情况发生了,皇帝他,他他他,御驾亲征了啊!

    想到这个可能,王勋简直魂飞天外,几乎当场去世。

    完了,全完了啊……

    ~

    “长生天保佑,大雾终于散了……”

    鞑靼小王子望着泛着金黄的太阳,沉甸甸的心情得到放松,信心又都回来了。

    野战他不惧任何人!

    之前都是大雾惹的祸,现在天气转晴,自己只需打探出对方人数,阵型部署,便可做出针对性的预防。

    “砰!”

    小王子沙包大的拳头砸在地面上,舒了口抑郁之气,狞笑着朝心腹道:“先派人去探清明军这一路兵马的虚实。”

    “是!”

    小王子目中迸发着嗜血光芒,“埋锅造饭!”

    …

    “大帅,炮弹已消耗七成,箭矢……就剩您马鞍上那一壶了,刀枪器械倒无甚大碍。”

    朱厚照点了点下巴,道:“抓紧时间补充体力,随时准备应对鞑子军。”

    “皇……大帅,您还是回去吧,求您了。”江彬哭丧着脸道。

    “本帅不撤,你们也不许撤。”朱厚照沉声道,“大雾已散,这个时候大举撤退,无异于找死,若本帅所料不差,鞑子很快就会派人来查探虚实。”

    许是为了验证朱厚照英明,他话落音没多久,就见一路骑兵策马袭来,人数不多,仅数百人,大致扫了一眼便又回去了。

    朱厚照摊了摊手,道:“看吧,本帅没说错吧?”

    “……”江彬也是醉了,都这么会儿了,你还装……,真的大可不必。

    朱厚照沉吟道:“咱们的援军估计已经到了,不用担心,本帅在早前就规划好了时间线,误差不超两日。”

    江彬试探道:“这也就是说只要咱们坚持两日,援军就会到?”

    “理论上是这样。”朱厚照点头。

    听到‘理论’二字,江彬刚升起的希望之火立时熄灭,一旁刘禄也是惊惧莫名。

    二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做了决定——不管了,这八千人不管了,皇帝必须活着!

    朱厚照哪里看不出两人的心思,冷笑道:“你俩吃了熊心豹子胆是吧?王勋都不敢干,就凭你们?”

    ‘锵啷!’

    宝刀出鞘,朱厚照淡淡道:“你俩谁先上,还是一起上?”

    大明的皇帝虽然时常挨骂,可并不代表没有天子威严!

    朱厚照自小就是皇位的继承人选,尽管大多时候玩世不恭,可那潜移默化养成的上位者气势,以及十余年帝王生涯,天子一怒的威压,真没几个人扛得住。

    王勋扛不住,刘禄、江彬更是扛不住。

    就连杨一清……也未必。

    不然,杨廷和也不会说那句“做好皇帝长期不在京的准备”了。

    国策上的事,在诸多既得利益团体抱团抵抗的情况下,皇帝需要妥协、让步,可其他方面皇帝就是至高无上!

    不容侵犯!

    没人敢对皇帝动手动脚。

    见镇住了二人,朱厚照收回斩马刀,淡淡道:“本帅说的理论上,是在不乐观的情况下,本帅说援军不日就到,绝不是信口开河,各自去做迎战准备吧!”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重重叹了口气,抱拳称是。

    ~

    “什么,只有八千?”鞑靼小王子一听这话,都要气冒烟儿了,‘锵’的一声抽出弯刀,杀气腾腾道,“娘的,你死!”

    ‘嗒嗒嗒……’

    万马奔腾,风驰电掣,憋闷许久的小王子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大帅,大帅……”江彬、刘禄肝胆欲裂,甚至都忘了自己职责了。

    朱厚照道:“不要慌,我们的援军到了,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哪儿呢?”江彬绝望之下,也忘了上下尊卑,厉声质问,“我看不见啊!”

    ‘嗒嗒嗒……!’

    又一阵马蹄声响起,江彬一滞,凝眸望去,是明军,明军骑兵,军旗上写着‘延绥’的字样。

    近五千骑兵!

    朱厚照镇静道:“延绥的援军到了,延绥援军不止有骑兵,总兵力在一万二上下。宣府、辽东的援军也不远了,优势在我。”

    “大帅英明啊!”

    这一刻,江彬、刘禄险些喜极而泣,原来……真的有援军!

    …

    此时,李青、杨一清终于抵达了大同。

    第130章

    再来援军

    “怎么就这点人?”李青远远望着城上守军,眸中闪起一抹惊诧。

    杨一清讷讷道:“该不是已经御驾亲征了吧?”

    闻言,李青心中陡然一惊,立即驾马接近……

    “止步!”

    一百户拦住李青,警觉道,“你是什么人?”

    “本官是内阁大学士。”跟上来的杨一清解释,道,“威武大将军呢?”

    “什么威武大将军?”这百户负责警卫,并不知内情,满脑袋问号,狐疑道,“你可有证明身份的凭证?”

    杨一清本是带了的,可被张永给收走了,李青又急赶时间,他只顾着跟上一起,却忘了跟张永索要,不由悻悻道:

    “本官杨一清,让你们总兵来见我!”

    “你谁呀就见我家总兵大人?”百户见他二人一副风尘仆仆、狼狈不堪模样,疑心更甚,“你俩该不是走私贩子吧?”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把二人绑了,却听稍年轻些的中年人叱道:

    “我奉太皇太后、太后、皇后懿旨,胆敢阻拦,以谋逆论处!”

    这话着实能唬人,百户气势顿时矮了一截儿,可转念一想:不对呀,钦差巡边不应该是奉皇上圣旨吗?

    李青话一出口,也不禁有些后悔,主要也是急了……

    “这个可以证明我的身份。”

    李青取出牙牌递上。

    这时代,私刻官方印章、伪造朝廷信物可是死罪,百户虽没见过大世面,这个还是知道的,见牙牌不似作假,他忙缓和了下态度,问道:

    “你们要见总兵大人?”

    “是的。”杨一清抢答。

    “总兵大人不在,他前几日率兵演武去了。”这百户负责的是警卫,根本不清楚具体情况,他哪知道自家总兵是跟鞑子玩命去了。

    他只是接到命令,近期要提高防范,别的,一概不知。

    “副总兵也成,参将也成,副参将也罢……”李青迫切道,“总之,我们要见能管事儿的,快带我们去,耽误了大事,你一个人的脑袋可抵不了罪。”

    见他不像演的,又只有两人也翻不起浪花,百户不再迟疑,吩咐属下保持警备,道:“随我来。”

    随着进入防务重地,李青、杨一清的心越来越往下沉,守军太少了,足足少了三分之二,这说明……

    朱厚照真的御驾亲征了!

    小混账,你最好死了,否则我让你生不如死……李青暗暗发狠。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先知道人去哪儿了。

    百户也一脸狐疑,觉得这次演武的阵仗实在过于大了些,不禁泛起嘀咕,请二人进了一营帐,道:“两位稍候,我去通禀。”

    二人无声颔首,待其离去,杨一清沉吟着问:“李先生,你真有三宫皇后的懿旨?”

    “我瞎编的。”李青面无表情的说。

    “……”

    杨一清呆了呆,颓然下来。

    李青拧着眉,道:“你比我先来,可知部分详情?”

    “皇上调集了辽东、延绥、宣府三镇的精锐。”杨一清分析道,“据张永所说,他早在选妃之前就下达了调令,这会儿估计也快到了……”

    说到这,杨一清苦叹道:“但愿他们能及时赶到吧!”

    “战场瞬息万变,须知兵败如山倒,兵力不如对方,兵种不如对方,又是对方最擅长的野战……”李青没再说下去,转而道,“杨大学士,若是皇帝有个意外,谁最有资格接替大位?”

    “啊?”杨一清被惊得目瞪口呆,好半晌,才伴着惊怒低低道,“慎言!”

    “皇帝重要,社稷万民更重要,做最坏的打算很有必要。”李青语气沉重,“一旦出现那种情况,比之正统年间还要严重,皇帝没有子嗣,先帝就只有皇帝一个独子……”

    杨一清打断道:“情况未必有那么糟糕。”

    “呵。”

    …

    两人静默无言,好半晌,杨一清似是也开始害怕起来,开口道:“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历来如此……”

    顿了顿,“真若天倾地覆,当由藩王宗室继承……现在说这个没意义,真就是那般,后宫的话语权更大,这可不是外臣搞一言堂,杨廷和也不行。”

    李青道:“一定是在宪宗皇帝后代中挑选,这个总是肯定的吧?”

    “这倒是肯定的!”杨一清点头。

    李青问:“先帝这一辈儿中,谁排行老二来着?”

    朱见深儿子不少,李青也认识几个,不过谁排老几他却不清楚。

    “兴王!”杨一清给出答案。

    莫非他就是嘉靖……李青狐疑,之前在武当山时,在兴王妃那里得知,兴王身体不太好,难道这就是嘉靖修仙的根源?

    却听杨一清道:“人选有很多,到底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这个还得看后宫的意见,还得看从哪儿算;

    若最坏的情况发生,那先帝可就绝嗣了,理论上来说,从宪宗其他儿子中挑选也是符合父死子继的,而从皇帝的侄子中挑选一个过继给皇帝,也符合父死子继,从皇帝堂兄弟中挑选则符合兄终弟及……”

    李青听得头大。

    “那也就是说,兴王一脉优势最大了?”

    “未必!”杨一清微微摇头,道,“看似如此,实则最大的可能是从皇帝侄子辈中挑选,过继给皇帝,而兴王貌似还没有孙子,再说……邵贵妃可还健在呢,让兴王一脉上位,不符合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的利益,而且……总不能让皇帝绝嗣吧?”

    李青缓缓点头,心里有了个大概,叹道:

    “但愿皇帝没事吧……”

    闻言,杨一清突然有些愧疚,皇帝还不一定会有事呢,自己竟也头疼起继承人来了,真的是……有失臣职。

    “但愿吧……”杨一清也轻轻叹息。

    半个时辰过去,一个时辰过去……直到两人耐性耗尽之际,那百户才领着一个将官赶来。

    这将官表现的比二人还要迫切,挥退百户之后,便迫不及待的问:“两位上差,你们可有带援军来?”

    闻言,李青便知这人知道内情,忙道:“他人呢?”

    “去战场了。”

    果然……李青咬了咬牙,道:“在哪儿?”

    “这下官哪知道啊。”这人哭丧着脸,“都好几天了,再说鞑子都是骑兵,战场也是会随之变动的啊……”

    杨一清补充道:“说个大概方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