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08章

    “你……好!你要多少?”

    “可以全要吗?”

    李浩暴怒:“倒反天罡是吧?”

    “嘁!”李雪儿撇嘴道,“我问你,我死后财产归谁?”

    李浩一滞。

    却见李雪儿正色道:“没开玩笑,我原本也想找时间跟你说说这个事儿的,我想先分一部分,嗯…,就先三成吧。”

    “不是……你还真想分家产啊?”

    李雪儿嗤笑:“大哥啊,时代变了,你能不能多动动脑子,能不能紧跟潮流啊?”

    “什么意思?”

    “我问你,咱李家的崛起本质上靠的是什么?”

    “经商呗!”李浩哼哼道,“这其中,我出力最大。”

    “不,本质上靠的是生产,是生产力,商贸只是生产力的价值转化。”李雪儿道,“而随着《专利法案》的出现,未来格局就变了,拿蒸汽机来说,只要煤炭价格下来,立时就能应用在各个方面,极大限度的提振生产力,且不说《专利费》,单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代差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等一下!”李浩脑子有些不够用,忙打断道,“先不说蒸汽机只能抽水,煤炭价格根本便宜不到那种地步好不好?”

    李雪儿笑笑:“你又怎知蒸汽机只能抽水不能开矿?你又怎知若发明出能开矿的蒸汽机,效率会高到什么离谱程度?”

    顿了顿,“是,眼下还没做出来,可蒸汽机技术一直在精进,十年,不,用不了十年,我的研发团队就能造出来。”

    她相当自信。

    “只要燃料价格打下来,蒸汽机就能遍地开花,生产力会高到一个非常离谱的地步,那带来的财富……你品,你细品。”

    “我……”李浩不自觉咽了咽口水,道,“万一煤炭不够用呢?”

    “起初我也有这个担心,可他说煤炭资源多到无法想象,用到飞机上天都用不完。”李雪儿道,“你觉得他会拿这个开玩笑?”

    “这倒是……”李浩沉吟道,“可就算一切都如你设想的这般,又如何保证,李家过于强大之后,不会换来皇帝猜忌,进而……?”

    李雪儿道:“只要李家始终保持跟皇帝统一战线,就绝不会受打击!”

    “你过于理想化了。”李浩摇头,“青爷是厉害,可他还没厉害到通神的地步,倘若朝廷真的拿李家开刀,他顶多也就能保住人,万保不住富贵,这点,他自己也说过。”

    “唉…要不说你笨,跟不上潮流呢……”李雪儿啧啧,接着,她压低声音道,“到那时……皇权就没落了。”

    “啊?啊!!”李浩大惊。

    李雪儿道:“这是不可避免的,资本的成长肯定会冲击到皇权,这是事实!”

    “这怎么……不是,青爷他会眼睁睁看着如此情况发生?他为大明忙碌了这么久,他……”

    “他爱的是大明天下,不是朱家,更不是大明皇帝!”李雪儿问,“你觉得他像是忠君之人吗?”

    “这……”李浩傻住,

    好半晌,他苦笑道,“我的好妹子,你绕这么大一个圈儿,到头来还是为了朝大哥要钱是吧?”

    “是。”李雪儿坦然承认,“我需要钱,需要很多钱,想要蒸汽机技术快速发展进步,就得往里面砸钱,砸很多钱。”

    她语气认真而又笃定,道:“砸的越多,回报越大。”

    “呵!你倒挺自信。”

    李雪儿扶额:“《专利法案》出炉时间不长,暂时还没人把这个看得很重,抢得一记先手,便是领先二十年啊,我的大哥!”

    李浩思忖片刻,问:“你要多少钱?”

    “以百万两为单位的钱!”李雪儿道,“有了足够的钱,我便能扩张研发基地,提高工匠待遇,招纳更多人才。”

    李浩上下斜睨着她,淡淡道:“亲兄妹,明算账,我可以投资,不过要签订文书。”

    “比如说……?”

    “投多少钱,做多少事,做不到,你连本带利赔钱给我!”李浩说。

    李雪儿拧了拧眉,道:“你知道的,我没太多钱。”

    “我会分给你一成李家产业,你以此为资本。”李浩淡淡道,“如若失败,我会收归你所有的事业,我自己搞!”

    “回去后,我会去你的研发地考察,并定下发展进度!”李浩公事公办。

    李雪儿迟疑了下,颔首道:“没问题!”

    “嗯…,没事儿了,去你的吧。”

    “嗯?”李雪儿不悦。

    “嗯?”李浩瞪眼,“我现在是甲方,甲方懂吗?不懂去问青爷,甲方都是爹,是祖宗!”

    “……好吧,祖宗爹。”李雪儿无奈低眉顺眼。

    第156章

    让百姓握‘刀’

    …

    李青、李宏下象棋,朱婉清打横作陪,一边聊着话题。

    “李叔,你觉得皇上会同意文字简化的建议吗?”朱婉清把玩着夫君被吃掉的车,蹙眉道,“那些简化汉字中虽大多取自现有的文字,可也都是书法中才会用到,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在奏疏中使用,不说皇帝,朝堂大儒那关估计都过不了。”

    李青:“开始肯定会排斥,觉得不够严肃,亦或儿戏,可只要用过一段时间并熟悉之后……让他们改他们也不会改了。”

    真香定律,没人能逃脱的掉!

    “虽说万事开头难,可只要皇帝坚定推行那些简化字,还是可以施行下去的。”李青沉吟道,“近五百简化字中,有三百余字取自现有的,且也无一字多用,群臣排斥心当不会太大。”

    “简化字推行之后呢?”朱婉清不着痕迹地把夫君被吃掉的车又摆上棋盘,问道,“推行简化字的目的,是为更好的普及教育,如若不接上,那简化字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李青假装没瞧见,微微颔首:“这才是难题。”

    沉吟了下,轻笑道:“不妨说说你的看法。”

    政治见解方面,朱婉清较之庙堂大佬,亦不遑多让。

    朱婉清想了想,缓缓道:“教育的普及,读书人的增多,会导致靠科举出头更加艰难,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竞争者,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严重不满,这其中,可不只有世家子弟,还有许多寒门士子,一个不慎……矛盾定会激增。”

    “婉清颜之有理。”李宏用死而复生的车,吃掉干爹一个卒子,附和道,“朝廷可没有那么多的空缺,这多出来的读书人,又该如何安排呢?”

    李青笑道:“其实也能安排,官安排不了,可以安排吏啊!读了书,认了字,亦能更好的执行公务……”

    顿了下,“此外,还可以安排他们转身投入基层教育,比如……当个老师。”

    朱婉清蹙眉道:“如此不说能不能被接受,就算一切按照李叔的预想发展,终有一日也会安排不了这么多人。”

    迟疑了下,朱婉清道:“李叔,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

    “科举是王朝的基石,若是科举出现问题,于大明王朝而言是祸非福,这会造成动荡。”朱婉清严肃道,“说难听点儿,大字不识的百姓比识文断字的百姓更安分老实,更方便管理!”

    李青:“这一点我不否认,可时代在变,国家制度也要与时俱进才是。”

    说话间,李青又把李宏的车给吃掉了。

    李青继续道:“当初太祖建国之后,定下户籍制,为的就是民间稳定,为的就是方便朝廷管理,可结果呢?”

    “结果就是在当时看来非常好的制度,随着时代发展,都会变得落后,反而会成为拖累。”李青自问自答,叹道,“眼下大明一切尚好,可这繁荣之下,也掩藏着诸多问题,比如经济的飞速腾飞,会不可避免的带来贪腐。”

    “不能愚民了,再延续现有制度发展下去,大明的确还会更富,但……百姓却反而会更穷。”李青目光灼灼,“是时候让百姓握‘刀’了。”

    顿了下,“握‘刀’并非要伤人,也可以自保。”

    “下面人好糊弄,上面人自然会一门心思的糊弄,因为糊弄的成本很低,收益却非常高,而若百姓不好糊弄了,那官员乃至朝廷都要掂量掂量……糊弄百姓的代价了!”

    李青语气幽幽,唇角带笑,却殊无笑意。

    接着,他再吃下一子,淡淡道:“大明这座庞大的权力机器运转起来耗能太大,很多时候需要额外动力才行。它过于蠢笨,想让它前进,得踢它一脚才行。”

    朱婉清震悚,失惊道:“李叔,如此……是否太冒险了呢?”

    “呵呵…,如若一直愚弄百姓,待到有朝一日矛盾不可调和,那时候动的可就是真刀真枪了。”李青道,“保持阶级博弈,乃至阶级斗争,才是真正稳定的不二法门,不然,弱的一方一败再败,最终只能选择掀桌子。”

    “可……”朱婉清有心反驳,却无从说起,好半晌,叹道,“你说的这些,未必行得通,皇帝大概率不会同意,朝官更会积极反对。”

    李青笑笑:“一步到位当然不可能,这只是接下来的发展路线,我不会大刀阔斧,只会循序渐进地一步步推行开来。”

    朱婉清陷入沉默。

    这时,李宏开口道:“干爹,你就不担心百姓有刀之后,直接劈砍?”

    “没可能的事!”李青断然摇头,“有吃有喝有衣穿、媳妇孩子热炕头,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干不要命的事?相反,一直沿用现有模式发展,待到百姓失去这一切,则真就要造反了。”

    李青好笑道:“难道百姓明了理、认了字,就国将不国了?”

    抿了口茶,李青淡然道:“我主张走资本工业化之路,并非是在鼓吹资本,待它成长为大明的巨无霸之后,一样会不择手段的攫取财富,在此之前,必须要让百姓初步掌握反抗之力。”

    李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道理……。”

    “你又知道了?”朱婉清揶揄。

    “呃……”李宏讪讪道,“其他我不知道,可我知道要是谁在街头来上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话,没一个百姓会响应,且还会去报官。百姓既然不会因识文断字而造反,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李青含笑道:“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朱婉清认真思考半晌,也觉得百姓不会因为读书认字,就真的会造反。

    ~

    京师。

    朱厚照一番分析之后,得出一个让他颓然的结果——

    宁王尽管明里暗里犯下了诸多与谋逆划等号的大罪,却绝不会揭竿而起,公然举兵!

    当然,他依旧能以现有的罪证治宁王谋逆之罪,抄家杀头都不为过。

    只是……效果却要大打折扣了。

    宁王结交地方官,贿赂京官,说造反并不为过,然,却难以服众,各地藩王还会以为是朝廷又要削藩,只是找个由头而已。

    最好的情况是宁王举兵,如此才能洗脱朝廷削藩的嫌疑……

    “是时候给宁王上点难度了……”朱厚照低语道,“嗯…,是时候踢他一脚了。”

    “来人……”

    …

    …

    六月。

    夏日炎炎,朱宸濠瘫在凉亭下,嘴一张,剥了皮的冰镇葡萄送进口中,再一张,又是一小杯冰镇美酒。

    如此滋润的生活,天下间鲜有人能与之比拟,朱宸濠自己也明白这些,可内心的躁动就是按捺不住。

    那九五至尊的宝座,那睥睨天下的权势,那万万人之上的高度……想想就让他热血沸腾。

    可想到昨夜王妃的劝导,他又觉得自己确不该犯险……

    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让他莫名烦躁。

    “撤了,都撤了!!”

    “是,王爷。”

    婢女们不知王爷发哪门子火,却不敢表露丝毫不敬,行了个礼,唯唯诺诺退下。

    朱宸濠来回踱了几步,突然扬声道:“来人,请李先生过来。”

    不多时,李先生来到凉亭。

    “参见王爷。”

    朱宸濠一改方才暴躁,整个人变得如沐春风起来,呵呵笑道:

    “先生少礼,来,坐。在府上可还习惯?”

    “王爷厚爱,李某空有才学,却无法报答,实在……唉。”李先生长吁短叹,一脸愧疚。

    他这样,反而让朱宸濠有些不好意思。

    “唉……本王何尝不想……奈何,敌众我寡,不得不从长计议啊!”朱宸濠苦涩一笑,连连摇头。

    “王爷,恕李某托大,你我今是一家,李某岂会不鼎力相助?”

    “本王对先生绝对的信任。”朱宸濠忙表态。

    朱宸濠如此作态不是没有原因,这位李先生是成化二年的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任按察副使、山..东左布政使、都察院右都御史……妥妥的实力派人物。

    今虽退养,与朝中故旧的关系却还在,宁王贿赂京官,也多是他从中斡旋,

    朱宸濠对其颇为倚重!

    为了笼络这位李先生,朱宸濠甚至与对方结为儿女亲家。

    “唉,士实兄啊,眼下三卫已经裁撤,我实力受损啊!”朱宸濠苦叹道,“我恨不得立即杀向京师,手刃了那小杂种,奈何……实力不允许啊!”

    “呵呵……实力未必不允许。”李士实捋了把胡须,道,“皇帝与群臣不和,不是一天两天了,尤其是上次御驾亲征之后,矛盾更是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哦?”朱宸濠涌现惊喜,迟疑道,“本王记得……仗不是打赢了吗?”

    “打是打赢了,可明军将士折损也不小,大手大脚的皇帝更是一下拿出五百万两抚恤,且还是户部出钱,后虽除了刘瑾,可刘瑾的大半财富都进了内帑,你说群臣能不气嘛。”李士实冷冷笑道,“百官苦皇帝久矣!”

    砰!

    朱宸濠砸了一下桌面,心中那簇火苗一下爆燃开来,使得他面容潮红。

    却在这时,府上管家匆匆小跑过来,急急道:

    “王爷,钦差,钦差……钦差来府上了,您……快去吧!”

    “啊?”朱宸濠大惊,整个人呆住,“王,王守仁来了?”

    第157章

    不得不发

    对王守仁,朱宸濠还是挺忌惮的,这缘于之前他欲拉拢王守仁时的不愉快经历……

    那一次,他堂堂藩王被羞辱到没脾气。

    刹那,朱宸濠想到了许多,代天巡狩的王守仁明明来过江..西了,为什么还要再来,莫不是……

    冲我来的?

    他突然冒出这个想法,不由得心惊胆战起来。

    却听管家说:“回王爷,是京师来的钦差,是,是位公公。”

    作为王府大管家,自家王爷干的事他虽了解的不彻底,却也不可避免的有所耳闻,非常清楚自家王爷那不安分的心。

    基于此,他也非常害怕,奈何宁王根本不给他自由。

    “不是王守仁……”朱宸濠稍稍松了口气,继而更加惶恐,失惊道:“朝廷来的?”

    “王爷!稍安勿躁!”李士实突然一声轻喝,使得六神无主的宁王回了神。

    “呼~”朱宸濠喘了口气,稍微调整了下情绪,道:“带本王过去。”

    …

    “臣朱宸濠,恭请圣安。”刚还放豪言要手刃朱厚照的朱宸濠,此刻规规矩矩,一板一眼,“恭迎钦差大人。”

    “圣躬安。”张永昂首挺胸地道出这三个字,接着,就像是忽然失去了精气神,弯腰堆笑道,“王爷请起,咱家张永,参见宁王爷。”

    他现在是钦差,并不需要行大礼,只是作了个揖。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