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37章

    黄锦哈了下腰,俯身捧起‘李家奏疏’,走到张璁跟前,“张大学士先看。”

    张璁双手接过,怀揣好奇低头审阅……

    少顷,他呼吸变得急促,似是有些不可置信。

    一旁几人见此,不由又是好奇,又是忐忑。

    良久,

    张璁长长舒了口气,将奏疏递送给黄锦。

    黄锦接过,走到桂萼跟前,“桂大学士请。”

    桂萼双手接过……

    一刻多钟之后,内阁大学士尽数浏览,面色各异。

    更多是好奇皇帝的用意……

    “永青侯这封奏疏,诸位爱卿怎么看?”朱厚熜开口问,神色平和,不愠不喜。

    众大学士面面相觑,最终,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落在首辅张璁身上。

    张璁根本吃不准皇帝心思,不由压力山大。

    “回皇上,这封奏疏……极好。”

    “?”朱厚熜挑了挑眉,将不满意写在了脸上,重申道,“朕是问卿有何看法?”

    三九的天儿,张璁都要冒汗了,避无可避之下,只好硬着头皮道:“既然是李家自愿的,朝廷,朝廷不妨接受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李家的,就是,就是朝廷的……”

    张璁磕磕绊绊,总算完成了回答。

    其余人也都观察着皇帝神态,以便随机应变。

    朱厚熜神色忧郁,叹了口气,朝桂萼道,“桂爱卿,你有什么看法?”

    张首辅的回答,显然不合皇上心意,最起码,没说到点子上……桂萼心思电转,当即转变话锋,拱手道:

    “皇上,臣以为金陵李家虽是一片真心,然,朝廷亦不可轻易受之。”

    “哦?”朱厚熜感兴趣道,“说来听听。”

    桂萼恭声道:“皇上别忘了,朝廷可是颁布过《专利法案》,如此一来,设立这项法案的初衷就被破坏了,这会严重打击富绅对发明创造的热情。”

    “说得好!”朱厚熜赞了句,反问,“爱卿有何高见?”

    桂萼还没来得及为猜中皇帝心思而开心,便尬住了,哼哧半晌,道:“臣以为朝廷当以示嘉奖才是。”

    朱厚熜轻笑笑,又摇摇头,接着看向新晋内阁大学士,翟銮。

    “翟爱卿,你怎么看?”

    翟銮一个头两个大,皇帝的心思……

    好难猜!

    第163章

    朕要下江南

    翟銮不是官场新丁了,匆匆将首辅、次辅的回答,以及皇帝的反应在心里过了一遍,拱手道:

    “臣赞同桂大学士的看法,不过,张大学士的建议亦有可取之处。”

    朱厚熜点了点下巴,“说说看。”

    见状,翟銮心中稍稍有了底。

    “臣以为,首先《专利法案》的初衷不能违背,一来,这关乎富绅追求新奇的热情,二来,这关乎朝廷体面。”翟銮恭声道,“其次,蒸汽机技术具有革新贸易市场的能力,李家如此确是一番真心,可未尝不是因为其影响力太大,全部吃下惹人眼红。臣建议,皇上不妨成人之美。”

    这个答案并不高明,只是截取了张璁、桂萼的政治正确而已。

    可朱厚熜却表现的很满意,赞赏道:“爱卿之分析鞭辟入里,甚合朕意。”

    顿了顿,“爱卿可有鱼和熊掌兼得的策略?”

    到了现在,几人哪里还不明白,皇帝早已有了计较,只是故意让他们来猜,至于背后深意……

    有人细思极恐,有人心中欢喜。

    ——江山辈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这个……”翟銮悻悻然道,“臣愚钝。”

    朱厚熜温和笑笑,道:“李家大气,朝廷也不能小气了,做臣子的一番孝心,朕这个君父自当笑纳,然,也不能让做臣子的寒心不是?”

    “皇上圣明。”

    内阁几人齐齐拱手。

    这种话,怎么都不会错。

    朱厚熜道:“届时,朕会将蒸汽机的核心技术无偿释放,让有能力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在其基础上再度创造、发明。”

    “皇上仁德!”几人异口同声。

    朱厚熜笑了笑,继续道:“李家如此付出,朕自不能寒酸了,首先,以成本价为朝廷铸造宝船这条,不行。朕不能让一心为公的臣子吃亏。可仅是这样,还是无法避免《专利法案》受到冲击,基于此……”

    朱厚熜吸了口气,说:“嘉靖七年……也就是明年三月春,朕会去南直隶为其表彰!”

    “啊?”

    张璁等一众大学士,都惊呆了。

    怎么,又要下江南?

    呃,为什么要用又,好像皇上也没下过江南啊,是了,他堂兄下过……

    这一次,几人沆瀣一气,异口同声道:“皇上三思啊,天子岂可轻离中枢?”

    朱厚熜淡笑道:“天子巡视疆土,有何不妥之处?”

    “这……”几人一时无言。

    朱厚熜强调道:“朕不会耽搁太久,南直隶一行之后便回朝,在金陵待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同样是下江南,朱厚熜比朱厚照克制太多了。

    首先,提前几个月曝光出来,其次,只去南直隶,此外,还追加了限制条件,一个月。

    完全不似朱厚照那般随心所欲。

    并非朱厚熜的权柄不如朱厚照,事实上,即将嘉靖七年的如今,他已然全面掌握了皇帝的基本权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深知这其中的利害。

    “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大明的长远发展!!”朱厚熜沉声道,“列祖列宗传下来的江山社稷,朕岂可爱惜自己?”

    当皇帝也拿出祖宗做挡箭牌时,基本就是没的商量了。

    好在,嘉靖下江南跟正德下江南全然不同,且这也不是只关乎内阁,几人虽有不愿,却也没第一时间急赤白脸的唱反调。

    只是表明了态度,劝其三思,并不吵嚷。

    朱厚熜自不会被轻易说动,又说了些无关紧要之事,便打发几人退下了。

    不过,来时有说有笑的内阁几人,回去时却相当安静,各怀心思。

    从御前一番奏对,皇上明显对首辅有些意见,对次辅意见不大,但还是有一些的,对新人却很是待见……

    权力场上,没人不想往上爬,没人想一直屈于人下。

    一时间,皇帝要下江南的冲击感,都没那么强了。

    ~

    乾清宫。

    黄锦惊诧道:“皇上,您真要下江南?”

    “是明年三月。”朱厚熜道。

    “这……不还是下江南吗?”黄锦迷惑。

    朱厚熜呵呵一笑:“自然不一样,现在下江南,明年三月下江南,都去哪,去多久……这其中的道道深了去了。”

    黄锦确实不懂,可他总觉着皇帝离开皇宫去江南有些不务正业。

    “皇上,先帝下江南,被人冠以贪玩喜乐,您……可不能步他后尘啊!”

    “大胆!”朱厚熜勃然一怒,

    “你拿朕与他比?”

    黄锦一缩脖子,怯怯低下头。

    朱厚熜哼了哼,道:“朕自有朕的用意,不用你操心。”

    “喔~”黄锦称是,低低问,“奴婢能一起去吗?”

    “可以!”朱厚熜颔首,纠结了下,还是解释道,“不是说朕下江南,就不管政务了,什么皇帝不可轻离中枢,皇帝在哪里,中枢就是哪里,知道吗?”

    黄锦点点头。

    “可是皇上,群臣会同意吗?”

    朱厚熜淡然道:“这样的下江南,已是朕妥协妥协再妥协了,他们若还是死命阻拦,那朕自有办法让他们难受!”

    顿了下,冷笑道:“他们也没可能尽数沆瀣一气,朕登基足有七年了,七年,朕不是当初那个少年了!”

    黄锦挠挠头,问道:“皇上可是为了李国师?”

    “呃……朕更多是为了保障《专利法案》,不让天下富绅丧失了对新奇事物的追求热情,你想啊,富绅多以官绅为主,当官的除了利之外,最在意的是什么?”

    “奴婢不知道!”黄锦摇头。

    “……”朱厚熜白眼道,“笨,当然是名啊。李家如此,损失了大把钱财,仅靠高价收购蒸汽船,不足以弥补李家损失。钱无法弥补,名却可以啊。还有什么比朕这个皇帝亲自跑一趟去表彰,更有面的事儿吗?”

    黄锦无言。

    “你觉得朕做的不对?”

    “奴婢不敢。”黄锦闷闷摇头,“皇上英明。”

    朱厚熜笑了:“着人去金陵永青侯府知会一声,要快一些。”

    “哎,是,呃……皇上,您这边……还没搞定呢啊。”

    朱厚熜淡淡道:“不会有任何意外!”

    …

    ~

    金陵。

    进入腊月之后,即使出着太阳,也难挡冰冷寒气,只有正午时分晒太阳才能有明显暖意。

    李雪儿默默收回了之前的论述。

    金陵的冬,还是一如既往的冷啊。

    果然不能拿一时当永久。

    随着气温持续降低,唐伯虎也极少出门了,每天都待在暖房里,要么看看,要么找李青下棋,实在闷得慌就攒个局,邀请李浩、朱厚照来小院,侃侃大山,喝喝酒。

    简直不要太安逸……

    李青却不似他那般宅,时常去科研地去看看,有时也会去作坊瞧瞧,不过,总体上很是悠闲。

    今日,一大早就飘起了雪花,李青本打算出门,起床见是这么个天气,便也熄了心思。

    唐伯虎在檐下正打太极拳呢,见他起了,便道:“今儿这天气,最适合吃火锅了,咱们整两盅?”

    李青不想忙活,打了个哈欠,道:“我再去补个觉。”

    说罢,不顾唐伯虎幽怨模样,潇洒又回了屋。

    躺在床上翻了两页话本,无甚意思,便合衣躺下,真补起了回笼觉……

    “先生,醒醒,醒醒……”

    李青茫然睁开眼,一脸迷惑,“我感觉都还没怎么睡呢,就中午了?”

    “不是,是朱寿来了。”

    唐伯虎一直都是称朱厚照为朱寿,虽说正德不做皇帝了,可哪怕是私下,唐伯虎仍是不好意思称其真名,毕竟,是做过皇帝的人,哪怕不着调,哪怕打成一片,还是有敬畏心的。

    李青哼哼道:“他来我就得陪着?”

    “他带了鸳鸯锅,一半鲜香,一半麻辣,鲜肉蔬菜一应俱全,酒也都温好了。”唐伯虎说。

    李青喉咙滚动了下,悻悻道:“大雪的天儿,难得他还来……也是难为他了,成,我这就起。”

    来到客堂,

    鲜香四溢,汤汁已然沸腾,菜碟摆满了桌面,张永也在,见他进来,道了句:“先生。”

    李青点点头。

    朱厚照哈哈笑道:“这天儿就该火锅配酒,才不辜负这大雪茫茫。”

    李青朝外瞅了一眼,雪花已然又稠又大,回头嗅了嗅鼻子,“锅里煮的什么肉,咋这么香?”

    朱厚照嘿嘿一笑:“你猜?”

    “嗯?”李青把脸一沉。

    朱厚照只好道出答案:“放心吧,知道你不吃驴肉,这是狗肉。”

    张永含笑道:“先生,这狗肉做火锅锅底滋味儿比羊肉还要好,尝尝你就知道了。”

    眼下粮食虽已不稀缺,可百姓家中养狗的并不多,毕竟是一张嘴,所以李青几乎没吃过狗肉,当然,他本人是不忌这个口的。

    再说,都入锅了煮熟了,那还矫情什么。

    “造吧!”

    李青撸起袖子,拉开椅子坐下,招呼道:“开整开整,都别客气。”

    “搞得跟你做东似的……”朱厚照咕哝了句,忙也拿起筷子,“老唐、老张,你俩上了岁数,吃鲜香锅,我跟李青吃麻辣的,井水不犯河水。”

    李青瞪了他一眼,却是忍俊不禁。

    几人正欲动筷,院外突然响起李浩的大嗓门:“开门,快开门,出事儿了。”

    第164章

    合乎心意

    “我去看看怎么个事儿?”

    朱厚照站起身,又不放心的嘱咐李青,“你可别趁我不在,把狗肉全炫进了自己肚子。”

    李青哭笑不得:“你当我是饕餮啊?”

    朱厚照哈哈一笑:“你吃席的本事我是领教过的……”

    门口。

    朱厚照倚在门框,挡住李浩去路,懒洋洋道:“表叔,你有啥事跟我说就成,我帮你转告。”

    本就有些狼多肉少,朱厚照可不想再来一个分肉的。

    李浩气郁难当,吼道:“你知道出了啥事儿吗?”

    朱厚照翻了个白眼,嗤笑道:“咋,总不能天塌了吧?”

    “于你来说,未尝不是天塌了。”李浩愤愤然道,“你那小老弟要来江南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