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45章

    正如刘皇叔所言——勿以善小而不为。

    说起来,这还算不得什么大事。

    眼下大明日子彻底好起来了。经过仁宣两朝的经营,不仅弥补了财政,还大有盈余,又数朝之后的如今,更是富得流油,皇帝便是奢侈些,也无伤大雅。

    只是亲眼见识过建立大明的老朱,一向勤俭,为大明兢兢业业半生的老四,亦是恨不得一个子当两个花……打天下、治天下的爷爷紧紧巴巴,坐天下的孙子却铺张奢靡,心里多少有些堵得慌。

    故才多了这一嘴。

    朱厚熜倒没觉得很烦,只是惊诧,惊讶于李青竟会在这种小事儿上长篇大论。

    在他的观念中,李青不该是这样的人,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长篇大论之后,

    李青道:“我再待一日,明日下午离京,你不用送,该回来时我自会回来。”

    顿了下,“当然,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你。”

    朱厚熜苦涩颔首:“朕自会竭尽全力,只希望先生莫要太过完美主义,别让朕等太久。”

    李青想点头,又怕让朱厚熜有所自持,从而降低标准,索性一笑置之。

    “一条鞭法的执行,贯彻,你多上上心,此外还有商会,让工商业更进一步,亦是头等大事。”李青道,“事有轻重缓急,这两年,乃重中之重!”

    朱厚熜轻轻点头:“这个我自知道!”

    “那便好。”李青靠回椅背,眯眼假寐,无声下逐客令。

    朱厚熜有些受伤,“先生就这般……不待见我?”

    “你多心了。我只是……晕碳。”

    “?”

    “就是吃饱喝足犯懒。”李青懒洋洋说。

    朱厚熜:“……”

    ~

    又是枯燥无味且遭人烦的一下午之后,李青回到小院儿,洋洋洒洒写了一道奏疏,涉及燃料补给站,商会的管理,以及一条鞭法的循序渐进……

    于次日中午君臣共宴时交给了朱厚熜。

    临别之时,又提了一嘴,“肃清尘雾,可以拿严世蕃当反面典型,以震慑官家子弟。”

    朱厚熜满口答应,不舍道:

    “希望咱们君臣再见的日子,不会太远。”

    李青笑笑,“走了。”

    “黄锦,你送送先生。”朱厚熜说。

    “不用了,我赶时间。”

    黄锦有些受伤。

    李青只好道:“下次来,希望你烤薯的手艺不要下滑。”

    “这你就放心吧,咱家的手艺皇上都爱吃。”黄锦昂首挺胸,一脸傲娇。

    再低头时,李青已然转过身往外走……

    黄锦挠挠头,很失落。

    朱厚熜却没多少离愁,只是道:“下次见面注定不会太远,朕可是马上就要下江南了呢。”

    转而又拿起奏疏展开瞧了瞧,咕哝道:“朕又不是主次不分,昏庸无能的帝王,你写不写这个,朕都不会做的差了,真的是……有这功夫,还不如给朕上一道修仙的奏疏呢。”

    黄锦收回目光,好奇道:“皇上你刚说什么呢?”

    “呃……没什么。”朱厚熜伸了个懒腰,道,“朕乏了,你也忙你的去吧。”

    “喔。”

    …

    ~

    二月二,龙抬头,敬灶神,使耕牛,采龙气,吃龙食……

    年节彻底过去,万物更始,农户开始劳作,富家子弟,甚至未出阁的女子也在今日抛头露面,踏青的踏青,逛街的逛街,采一采‘龙’气……

    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热闹一片,这一日,生机勃勃,万物竞发之气象,有了形状。

    今日大小酒楼,主打龙食。

    龙须面,龙耳饺子、龙眼馄饨……这些沾‘龙’字的食物,分外畅销。

    新的一年步入正轨,无论富贵贫贱,百姓们都想讨一个好彩头。

    秉承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李青便在威武楼吃了碗龙须面,让朱厚照多赚了几个铜板。

    岂不知,人家威武楼的伙计还嫌他消费太低呢,就点了一碗面,白占一座位,只是来者是客,没好意思明说罢了。

    人都说迎风饺子接风面,一碗面下肚,一路疾行的疲乏消去大半,李青浑身舒泰,在大街上逛游……

    中午,才回了小院儿。

    唐伯虎正在自己跟自己对弈,见他回来,立时自行和棋,走向前问:“事情都办妥了?”

    “妥了。”李青懒洋洋的舒展了下四肢,道,“下个月月初出发!”

    “得嘞。”唐伯虎搓着手道,“带我吧?”

    “带!”李青揶揄道,“不带你,怕是往后都见不到你的好脸色了。”

    “啊哈哈……我哪里会给你脸色……一定不能撇下我。”唐伯虎生怕被落下,认真道,“这是我最后一次出海了,再之后,便是你有时间,我也去不成了。”

    李青苦笑摇头:“放心吧,不让你留遗憾便是了。”

    “嗯,那就好。”唐伯虎放松下来,“要不下两局?”

    “算了,赶了一路,我先躺会儿。”李青搬出躺椅,放在阳光最盛处,懒懒晒着日光浴,不多时,竟有了丝燥热的感觉。

    立春早,还是有好处的,今年收成指定能好上一些……李青眯眼望着中天大日,呢喃道,“好一个如日中天!”

    不知不觉,李青进入梦乡,梦起往昔,一晌贪欢……

    第175章

    嘉靖下江南

    再次醒来,朱婉清母子已在小院儿了。

    李浩打趣道:“青爷,你这警惕心不够啊,我与伯虎兄都对弈好几局了,你愣是没醒。”

    “我在自己家,还用得着设防?”李青抹了抹眼角,没好气道,“你倒挺有闲。”

    “我当然有闲啊,现在忙的是小妹。”李浩傲然道,“我为李家忙碌了半生,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李青好气又好笑,索性不搭理他了。

    朱婉清见他醒来,问道:“李叔,皇帝三月下江南的行程可有改变?”

    “没,如期进行。”李青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嘉靖跟正德还是有区别的,虽说嘉靖一样有问题,且问题更大,可他也有优点,懂得克制,更深谙权术之道,他下江南跟正德下江南有本质不同。”

    朱婉清苦笑道:“只是这一来,李家想低调都不成了。”

    眼见即将要输的李浩,随手丢下棋子打乱棋盘,插话道:“娘亲,你这心操的就多余,扎眼又如何?有青爷在,小皇帝又能如何?”

    见娘亲瞪眼,李浩气势不由一弱,悻悻道:“以李家如今的体量,根本低调不起来,人家一不傻,二不瞎,谁不知金陵李家生意有多大,财富冠绝大明富绅?”

    李青颔首道:“小浩言之有理,现在的李家不是想低调就能低调的,不妨事,便是天塌下来还有我呢,无需忧虑。”

    朱婉清黯然,李叔够辛苦了,她想好好运作一番,想李叔轻松些,只是……现在看来,未来终是少不了再次麻烦他。

    李青知她所想,轻笑道:“老的还在,就没有小的顶上的道理,再说……你也不小了。”

    朱婉清微微点头,随即又是一笑,“李叔,我身体还行,再活两年不成问题。”

    “两年哪成?”李浩接言道,“最起码也得四五六七八……十年打底还差不多。”

    顿了下,忙又推翻,“还不成,得长命百岁!”

    朱婉清失笑摇头,拄着拐杖起身道,“李叔,陪我去走走吧?”

    “好。”

    未来,李青不会再改头换面了,暴露些蛛丝马迹什么的自然无所谓,再说,娘几个时常来小院儿,哪能没人瞧见过?

    李青丝毫不担心。

    ……

    今日是一个被百姓很重视的日子,犹胜平时过节,这样的日子自少不了庙会,卖小玩意儿的,耍杂耍的……街上孩童妇人比往常多了数倍,摩肩接踵,人潮汹涌。

    不过,周围人总是无意识的为叔侄二人让道,莫说拥挤推搡,连叔侄衣角都没碰到,看似拥挤的街巷,于二人来说,如入无人之境。

    朱婉清瞅着那些随大人出门,一脸兴奋的孩童,缅怀道:“小时候每每有庙会,爹爹都会带我出来逛,娘亲不喜抛头露面,但每次爹爹都有办法让她同意出门……,那时我还小,不过宏哥都是少年了,喜欢躲在后面当跟屁虫,没少被爹爹揪住,换来一顿打骂……”

    李青静静听着。

    这些他并没参与多少,那时的他大多时间都在京师,辅佐那个命薄福薄,赶鸭子上架的皇帝。

    李青喜欢听这些。

    “张爷爷也经常带我出来玩儿,遇到如今日这般的场景,他会拉着我一蹦好高,蹦到树上,房顶上……,起初我还挺怕高的,后来就习惯了……”朱婉清一边欣赏着锦绣繁华,一边缅怀过去,断断续续的讲着李青不在的过往,自己怀念的同时,也在为李青填补那段没能参与进去的岁月……

    一路走,一路逛,一路说,人山人海,岁月静好……

    朱婉清的身体没大恙,奈何终是到了迟暮之年,且夫君的离去对她亦有很大影响,再不乐观开朗。这就又对她本就不健朗的身体带来了一定负担。

    情之一字,又有几人可无动于衷?

    何况,二人从小一起长大,真正意义上的青梅竹马,且早早就成了亲。

    李青治不了,也劝不了,只能袖手旁观。

    “李叔,你说人真的有下辈子吗?”

    “有的!”李青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语气坚定。

    似是坚定朱婉清,又似坚定自己。

    朱婉清轻笑点头:“我想也是,只是不知道下辈子还能不能做爹娘的女儿,做宏哥的妻子。”

    “一定能,他们那般爱你,可不会轻易开启新的人生……”李青话没说完,又止住了,怕她求死。

    朱婉清多聪明,失笑道:“侄女还有儿子、闺女,还有孙子、重孙,李叔你不必忧虑,我会好好生活。”

    “嗯。”李青点点头,“这次从海外回来,我就不远走了,在金陵长住,陪着你,陪着你们。”

    他轻松笑道:“眼下也没太需要我奔波的事儿了,我也想过过安逸舒坦的日子。”

    朱婉清感伤叹息:“是该这样,本该这样,早该这样了……”

    夕阳西下,叔侄才返回小院儿。

    无聊的李唐二人已经喝上了,不过都是小酌怡情。

    见两人回来,这才散了酒局,李浩并无醉意,帮扶着娘亲回了侯府,唐伯虎虽没尽兴,可也不敢多饮了,怕李青唠叨他,转而与李青聊起了‘出海旅游’的行程……

    ~

    金陵小院儿的生活总是那么平淡,恬静,且安逸。

    当然了,这只是李青的心境,事实上还是很热闹的,尤其是朱厚照得知李青回来之后,热闹程度更进一步……

    安逸又充满烟火气。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溜走,让人措手不及,一月光阴太不经过,一晃,就到了要出海的日子。

    李青还没过够,可也不想延误行程。

    朱婉清被他又调理了一番,一两年之内不会有明显机能下滑。李浩身体健朗,朱厚照更还是当打之年,唐伯虎又被带在身边,李青基本没有后顾之忧。

    又嘱咐了许多,李青这才结束唠叨,与唐伯虎、李雪儿乘商船出海……

    ~

    京师。

    朱厚熜这段时日也比较忙,忙着祭告祖宗,忙着处理紧要事务,忙着安排自己不在京的时间段内朝政运作,忙着分发自己要下江南的行程路线,好让地方官有个准备……

    忙得不亦乐乎。

    忙得开心……

    黄锦看着这样的主子,真想告诉他——你的李先生已经走了,这会儿甚至都不在大明了,你注定与他完不成偶遇了。

    可每每话到嘴边,又给咽了下去,迟迟开不了口……

    三月初六。

    皇后娘娘,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在万众瞩目中,朱厚熜踏上了下江南的路……

    东厂,锦衣卫,三大营,皇帝仪仗……足有数千人,浩浩荡荡,尘土飞扬。

    朱厚熜雄心勃勃,意气风发。

    这是他第一次巡视江山。

    都说江南好,长这么大,他却还一次都没去过呢。

    尤其离开京城后,朱厚熜更是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人也变得不再深沉,笑口常开,全然不似在皇宫大内时的喜怒不形于色模样。

    此刻的他,更像是这个年龄段,应有的表现。

    黄锦看在眼里,也跟着开心。

    只不过,这对主仆是开心了,那对主仆就犯了愁。

    金陵,威武楼。

    由于朱厚熜的再次提前提醒,主仆二人都知道小皇帝正在来的路上。

    “老爷,咋个办?”张永哭丧着脸说,“金陵说大大,说小也小,咱们正处于中心地段,万一让他遇上……”

    “怕什么?”朱厚照没好气道,“他就是个弟弟,有什么好怕的?”

    嘴上这样说,朱厚照心里还是很虚的。

    他倒不是怕了朱厚熜,他只是怕万一暴露,不好收场,尤其是李青不在的情况下。

    “要不……暂停营业吧?”张永弱弱说。

    朱厚照想了想,摇头道:“临时关门,反而会惹人生疑,威武楼与永青侯有关系不算秘密,且咱们现在名气也打响了……”

    “那就提前关门?”

    “那我得赔多少?”朱厚照瞪眼,“我不得给三个儿子攒老婆本啊?关门容易开业难,两三个月之后,厨子伙计还不得跑完?”

    张永:“……”

    “老爷,李先生可不在啊!”

    “李青不在,不是还有我那表叔嘛,我去找他说说。”朱厚照说。

    张永却是不放心,小声道:“不是奴婢多嘴,永青侯人是好,可他……总给人一种不太靠谱的感觉。”

    “有吗?”朱厚照挠挠头,“我觉得他还算靠谱啊。”

    那是因为你更不靠谱……张永没敢说出来,悻悻道:“要不奴婢躲一躲吧,您还好,他没见过您,主要是奴婢……”

    朱厚照突然有些不舒服,不满道:“躲什么,你怕我护不住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