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62章

    李青忍俊不禁,朝他背影喊道,“先漱漱口,一股子药味儿,让你主子知道了还不得郁闷死?”

    “咕噜噜……噗……”

    ~

    二人一起进宫,黄锦去了乾清宫,李青则去了文华殿。

    面对李青的监督,内阁几人倒是难得的好脾气,称得上相当配合,票拟好的奏疏,直接送到他脸上。

    看,随便看,可劲儿看……

    那叫一个大度。

    李青自不会客气,在此过程中,一封来自大同边军将领的奏疏,引起了李青注意。

    上面倒没有了不得的内容,只是提及了一个相对强大的鞑靼部落,愿意付出更高价码购买朝廷的茶叶,铁锅,棉麻等物资。

    自被驱除中原之后,他们就又过上了苦日子,太祖、太宗之后,若非有一个穆卓儿,他们早就全面崩盘了。

    苦心经营数十年,终于养回了一些元气,结果正统年间那一战,数十年的积累一朝崩碎。

    随着穆卓儿的故去,鞑靼再难拧成一股绳,直到鞑靼小王子的出现……

    结果遇上了不着调的正德!

    朱厚照的‘不拘一格’,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本就不富裕的鞑靼,经应州一战之后,别说心气儿了,可谓是连脊梁也给打断了。

    如今不得不靠着与大明茶马贸易,艰难度日。

    李青看完奏疏,朝张璁问道:“张首辅,如今我大明与鞑靼的茶马贸易规模,可有扩大?”

    “李国师是指……?”

    “与宣德朝相比。”李青说。

    见张璁几人一脸怪异,李青呵呵笑道:“皇上封我做国师,我岂能不去了解列祖列宗的实录?从太祖至武宗,我不说尽数了解,可也知道个大概。”

    几人恍然。

    张璁说道:“比之宣德朝自然是扩大了不少,草原上也是有好东西的,如马匹,耐力十足,比咱大明的马要皮实不少,也更扛寒冷,还有药材、皮草,如人参、貂皮……无论是自己用,还是加工之后销往海外,都大有赚头。”

    顿了下,“皇上英明神武,虽较之正德朝又扩大了些茶马贸易,却始终保持克制,不给其势大的机会。”

    桂萼接言笑道:“哪怕如今草原已不能威胁大明了,咱们每年冬季仍会去草原上放一把火,好让他们过一个暖冬。”

    言罢,内阁几人都呵呵笑了起来,笑得慈眉善目,笑得悲天悯人。

    李青受其感染,也不禁失笑。

    就目前而言,这是敌人,对敌人,就该心狠手辣。

    不过,

    是否可以尝试收归草原呢?

    或许眼下还不到时候,可已经具备谋划的条件了。

    中原王朝的祸患历来多源自北方,尤其大明朝以驱除鞑虏立国,对北方势力的痛恨犹胜之前。

    这些个文人对其的厌恶犹胜武将。

    李青不好说的太直白,委婉表达了下心中所想,想通过几人了解一下,大明官员对此的态度。

    张璁沉吟道:“如今鞑靼不成气候,瓦剌更是玩不起,主力都遁走了,只留下些散兵游勇,对大明而言他们不再是威胁,可想统治,甚至更进一步的统一草原……难啊!”

    桂萼颔首:“游牧民族与我汉人不同,没有固定的城池,虽不是完全的居无定所,可草原那么大……,打是肯定打得过,问题是,人家可以选择不跟咱们打啊!

    匈奴、突厥、契丹、柔然……这些游牧民族,历代王朝都想彻底消弭祸患,然,从无真正意义上成功过;

    我大明今鼎盛至极,又是兵强马壮,可真想一劳永逸……绝非易事。”

    张璁轻轻点头,叹道:“怕只怕耗资弥巨,结果却是大炮打蚊子,还会让草原蛮子再滋生傲慢之心。”

    李青扬了扬手中奏疏,笑道:“都快活不起了,还能傲慢到哪儿去?”

    张璁皱了下眉头,提醒道:“李国师,当今之际,在一条鞭法,在与西方的贸易,在兴盛工商业……犯不着这时候跟鞑靼蛮子较劲儿。”

    “是啊,慢慢耗着便是了,要打,甚至要统一,也不是现在。”桂萼说道,“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不该急的。”

    在他们看来,实没必要打,因为付出太大,而回报……几乎没有。

    李青轻笑笑,不再多说什么,但心里却打定了主意,嘉靖一朝必须要收归草原。

    张桂说的是实情,却不是全部实情,游牧民族已经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了。

    随着土豆、红薯的引进,又有李青早早布局,游牧民族早就尝试着农耕了。

    数十年下来,虽不知具体情况如何,可肯定不再是明初的模样。

    大明收归草原,势在必行。

    可以拖一拖,但不能一直拖下去,可以先不打,却不能不作为……

    趁着中午午休,李青去了乾清宫。

    朱厚熜刚服用过仙丹,正老神在在的双手掐诀,打坐静修,听到李青求见,忙收了神通。

    “宣!”

    李青一进内殿,他便上前拉着李青的手,一边说着今日修行的感悟,求证对错。

    李青‘嗯嗯啊啊’随口敷衍几句,便说起收归草原的计划……

    “这件事从宣德朝就开始谋划了,无论是宣宗的亲征,还是之后和勇之子和忠北去,皆是在为收归草原做铺垫,这么多年下来,时机日渐成熟……”李青蛊惑道,“这么件大事若能在你手中完成,那将是……千古佳话啊!”

    “哈哈……”朱厚熜听得心花怒放。

    不过,他并不积极。

    一来,他还年轻,二来,他是要修长生的人,时间有的是,干嘛急于一时。

    “收归草原自然重要,可当下更重要的是改革,是‘丰年备荒’,以待天时不利,好有足够的准备。”朱厚熜轻笑道,“北方折腾不起来了,且由得他们去吧,等有闲再对他们动刀。”

    李青摸了摸鼻子,说道:“可以先不打,但可以先准备着啊,早些收归草原,你的权威、圣明,早一日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怕是……太祖、太宗之下第一人这个名头,非你不可了。”

    “这样么……”朱厚熜更是开心,险些笑出猪叫声。

    “先生说的有道理,嗯……是可以先谋划着。”朱厚熜同意。

    李青欣然颔首,正要说两句好听的,却听朱厚熜又道,“先生,这修仙一道,重在何处?是丹药,是静修,是吐纳,还是……”

    “重在……气运!”李青险些骂脏。

    我跟你谈论大明千秋,你跟我讲修仙?

    你可真是那个……

    李青深吸一口气,压抑心头恼火,道:“我们可以从茶马贸易入手,以此来让鞑靼,乃至所有草原部落进一步低头,逐步令其从心理上服从大明……”

    第200章

    从内部腐蚀敌人

    听完李青的分析,朱厚熜不解道:

    “先生,收归草原绝非一时之功,今我大明占据绝对优势,貌似不用主动吧?”

    越是主动,越是被动,这点,朱厚熜已深刻领会。在与李青的交往过程中,充分体现。

    李青说道:“许多事都要主动争取,争取才有机会,你难道想让人家主动献上草原?这可能吗?”

    “这……”朱厚熜尴尬道,“朕不是这个意思,嗯…,是不是再消磨一下,能更轻松、代价更小的收归草原呢?”

    李青微微摇头:“表面看是这样,可实际上,再消磨下去也没多大意义了。”

    “何也?”

    “因为对方已经活不起了。”李青说,“茶马贸易本就不平等,大明付出的茶叶、瓷器、铁锅……这些几乎都是可以量产的商品,而对方付出的马匹、貂皮、人参等物,即便是抛开价值,单就获取难度也远超大明。”

    “你可以说他们野蛮,粗暴,不习教化……,可人家并不是傻子,难道他们不知道,马匹、皮草、人参等物的价值,远超大明给予他们的商品?之所以捏着鼻子认了,是因为不如此活不下去……”

    “皇上喝茶。”黄锦端着茶盘进来,先递给朱厚熜一杯,又递给李青一杯。

    李青接过,掀开茶盖吹了吹,浅啜一口,道:“今日在内阁,我看到边将呈送的奏疏,一支鞑靼部落表示可以再提高价码,以换取大明的茶叶、棉麻,足见他们的生存难度到了怎样一个地步。”

    朱厚熜眼眸微动,沉吟道:“先生的意思是,若再得不到一丝缓和,退无可退之下……恶向胆边生?”

    “不错!”李青正色道,“草原蛮子一向视劫掠为天经地义,大明强大,还有高墙利炮做防护,可难保百密不会一疏,咱大明的边军有不少,可边境线更长,人家可以攻其一点,真要玩起命来……”

    说到这,李青不禁想起去年在满剌加,中年佛郎机人引用的汉人古话来。

    “老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真到了跪着要饭也活不起的地步……横竖都是一刀,你说人家会不会搏一搏?”

    朱厚熜喝茶动作一顿,神色凝重起来。

    沉思半晌,朱厚熜缓缓道:“短时间内,万不会发展到这一步,不过先生的担忧也有道理,嗯…,是该有所作为了。”

    李青微微颔首:“皇上明鉴。”

    朱厚熜抿了口茶,叹道:“草原蛮子一向野蛮惯了,怕只怕,得了些好处便滋生骄狂,人心不足啊。谁又能保证他们度过难关之后,不会再对大明起觊觎之心?”

    李青笑了。

    朱厚熜诧然,随即,也觉得自己太看得起草原蛮子了,不禁也笑了。

    对方若真有歹心,又岂会这般低三下四?

    现下局势显而易见,抱大明大腿已是生存的不二法门,不到‘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存亡境地,即便部落首领想打,手下人也不会响应。

    得了甜头,只会更加温驯!

    太祖、太宗时期就不说了,正统年间那一战,明军折损不小,可鞑靼折损更大,后又数十年,虽仗着本地人的优势,赶跑了外来户瓦剌主力,却也再难恢复昔日风采,再之后又遇上了堂兄。

    鞑靼小王子vs威武大将军。

    那一战的敌我战损比,明军大胜。

    朱厚熜嘴上不承认堂兄的武功,可心里非常清楚那一战对鞑靼的伤害,毕竟,这才过去多少年……

    朱厚熜吁了口气,道:“先生的谏策还没完全说完吧?”

    “嗯。”李青继续道,“扩大贸易要细水长流,好处一点一点给,条件一个一个加,始终保持在让其咬咬牙能接受,又犯不上殊死一搏。这个度需好好把握,可与内阁,六部九卿好生商议。”

    “嗯,好。”朱厚熜微微点头,“还有吗?”

    李青又沉思一会儿,说道:“想办法找个合适的理由,将部落首领的家眷弄过来,让其体验大明的锦绣繁华,以及汉文化。嗯…,以邀请的形式比较好,朝廷出钱,供他们吃喝玩乐,以部落首领的势力大小,来制定待遇标准。”

    黄锦挠挠头,问道:“万一他们玩嗨了,赖着不走怎么办?朝廷总不能一直养下去吧?”

    “当然不能一直养下去。”李青说,“等到他们习惯并爱上大明之后,兴致最浓之际,立即送他们回去。”

    黄锦茫然。

    朱厚熜眼睛一亮,道:“从内部腐蚀部落高层?”

    “可以这么说。”李青含笑说,“见识过锦绣繁华,再回到穷乡僻壤,会急速催生人性中的慕强心理,他们会自发向圈层里的人宣传大明的好,以此,来彰显留住过大明的自己也高人一等。”

    黄锦迟疑道:“你刚不是说百密一疏吗,万一人家上头了,玩命攻打大明边镇,岂不事与愿违?”

    朱厚熜哈哈一笑:“笨!退一步说,就算侥幸突破边防又能如何?难道就能留在大明生活了?”

    “呃呵呵……倒是没细想这个……”黄锦大脸发红,讪讪道,“怕就怕,鞑靼的部落首领也跟奴婢似的,脑子不太好使。”

    李朱:“……”

    脑子不好使的可当不上部落首领!

    朱厚熜在心里过了一整遍李青的谏言,没找到一点漏洞,这才说道:“朝廷逐渐放开口子也好,省得重利之下,导致边将铤而走险。”

    事实上,铤而走险的一直都有,只是规模大小的问题。

    这些年朝廷也抓了一些个典型,砍头的砍头,抄家的抄家,震慑了不少人,却没真正意义上彻底杜绝。

    朱厚熜苦叹道:“要做的事太多了啊,且多是棘手事,想想就让人心累。”

    李青知道他的潜台词,却不接招,只是笑吟吟道:“路虽难,行则将至,万事皆然,保持平常心即可。事一件件做,饭一口口吃,哪有一口吃成胖子的?”

    黄锦摸了摸肚皮,有道理。

    “只愿先生能早日回朝,辅佐朕再度拔高大明辉煌。”朱厚熜说。

    李青含笑点头,轻叹道:“是人都会累,我也不例外。忙完了,歇足了,我自会回朝,最晚不过十年,大概率会提前。”

    朱厚熜暗暗一叹,轻轻点头,又抿了口茶,转而问道:

    “先生,这吐纳之法朕怎么也不习惯,刚才打坐时险些岔气,小肚子抽疼,可是朕……没天赋?”

    他有些紧张,患得患失。

    李青深吸一口气,道:“不用紧张,这与天赋无关,只是你过于贪心了,一上来就将吐纳与打坐结合,会如此很正常。别说你了,我当初也岔过气儿。”

    “这样啊……”朱厚熜松了口气,随即又开心起来。

    这岂不是说,我与先生一般无二……朱厚熜嘴角抿了抿,问:“这练习吐纳之术,可有诀窍?”

    “……没有!”李青一语双关,“这世上的确有许多事可以走捷径,可多只适用于短期主义,而喜欢追求短期利益的人,往往成不了大气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的更长远,今时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事,未来会以远超付出的额度予以回馈。”

    朱厚熜讪讪点头,低语道,“看来,只有熟能生巧这条路了。”

    李青:“……”

    若非小皇帝对草原的态度,还算合乎心意,李青最轻也得怼他两句。

    “先生,这丹药……除了对药材有着高要求,可还有其他条件限制?”朱厚熜问。

    这几年下来,朱厚熜逐渐明悟,‘仙丹’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稀缺,甚至,只要李青愿意,吃丹自由也是可能的。

    既然不那么稀缺,是否可以绕开李青进行复制?

    “当然有啊。”李青笑道,“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非我不可!”

    朱厚熜讪然道:“先生不要误会,朕只是不想过多麻烦先生,同时……也不想落下修行。”

    李青淡然笑笑,说道:“我没有误会,我也没开玩笑,这丹药的确非我不可。”

    “其实,我觉得可以试试。”黄锦迟疑着小声说道。

    黄锦拿李青当朋友,并非只是嘴上说说,不过,论优先级,李青自然要稍逊朱厚熜一筹。

    再说,即便自己学会了炼丹,仍不会影响李青的‘仙人’地位,毕竟,嗑药可嗑不出长生。

    黄锦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悻悻道,“要不你教教我?”

    朱厚熜精神一振,希冀的看着李青。

    这要是让黄锦学会了,成把吃都不是梦!

    李青嘴角抽搐数下,哼道:“这个你学得会?”

    只见他掀开茶盖,掌心悬浮上方微微晃动,起初,杯中的半杯茶水只是泛起涟漪,可很快就朝着一个方向旋转起来,到最后更是脱离了茶杯,如水龙卷一般,不断接近李青掌心……

    朱厚熜瞳孔收缩,心头震撼。

    不过他还好,李青的神仙手段他已真切见识过一次了。

    黄锦却是震惊的无以复加,小眼睛瞪大到了历史之最,让人有种拿手去接的冲动,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

    这时,淡漠的嗓音响起:“每一颗丹药都需要我打入一缕元气,不然,又岂会有超出凡品之效?”

    第201章

    你们姓李的欺人太甚

    茶水重新归位,李青端起抿了一口,笑望向黄锦,“学得会吗?”

    黄锦胖脸通红,尴尬的手都不知该往哪儿放。

    朱厚熜有些惋惜,却不怎么失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