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0章

    这两日,李青哪儿也没去,一直待在小院儿,与黄锦吃吃喝喝,聊些开心的事,黄锦也会跟着开心。

    眨眼,两日过去。

    李青饮尽一杯饯行酒,道:“我走了。”

    “可要守时啊!”黄锦冲他后背喊。

    李青摇了摇手背,“知道了。”

    …

    ~

    李青先去了浙.江,去看了于谦。

    然后又去了小云家,与其深谈,为其调养,又品尝了女儿红。

    接着,又去了苏.州。

    桃花庵,唐解元之墓,有纸钱灰烬,也有被时间磨损的贡品。

    见唐家人还算有良知,李青便也放心了。

    再回到金陵时,已是六月盛夏。

    小院儿还是那个小院儿,却没了一头白发的唐伯虎,大侄女也不会再登门了,有点冷清……

    却也不是太冷清,还有李浩,李雪儿,朱厚照他们。

    李青只在威武楼吃了一顿饭,小院儿就再次热闹起来。

    如今,都不用李青做饭了,开着酒楼的朱厚照登门一向不空手,除非李青主动说下厨。

    炎炎夏日,想吃瓜吃瓜,想喝酒喝酒。

    日子清闲又安逸……

    今日,一大早朱厚照就带着张永来了。

    李青自然知道朱厚照的用意,没让他主动开口,便给张永诊了脉,开了药方,又说了些注意事项。

    张永也很老了。

    满脸的褶子,眼皮都盖住了眼睛,成了三角眼,比小眼睛的黄锦眼睛还小,精力更是不济,只饮了几杯,便酒意上涌,醉眼朦胧。

    朱厚照扶他去了厢房休息,重新入席之后,一向玩世不恭的他变得严肃而紧张。

    “先生,张永还有多久?”

    “我最讨厌人问我这种问题。”

    朱厚照苦笑道:“我也不想问,我情愿不知道,可,我总得心中有数,以便让他不带遗憾的走。”

    “你是说……你儿子的喜酒?”

    “嗯。”朱厚照点点头,“朱威朱武都十六七了,家里又不穷,不急着这么早成亲,可我怕错过,又怕现在就让他们成亲,让老张没了念想……”

    “其实也不用考虑这么多。”李青说道,“到了年龄该托媒人说亲就说亲,该成亲就成亲,对他不会有啥影响。”

    朱厚照有些迟疑。

    李青却道:“你儿子成亲了,他还想帮着带一带你孙子呢,他又不是傻子,你若一直拖着,他只会良心不安。”

    “倒是忽略了这层……”朱厚照缓缓点头,又转回话题,问,“正常情况下,他还有多少时间?”

    “世事无常,我哪儿知道去?”李青白眼道。

    朱厚照:“你就估摸一下,让我心里有个数,好吗?”

    李青默了下,说:“三五年吧。”

    “嗯。”朱厚照只是点头。

    连着饮了几杯之后,才又开口:“老唐他……真走了?”

    “走了。”李青平静的说,“正月十五,吃了两颗汤圆之后,走的。”

    朱厚照挠挠头,闷声道:“他之生平实令人揪心,说起来,是我对不住他。”

    “这关你啥事儿?”李青轻哼道,“弘治的锅,轮不到你正德来背。”

    “父债子偿,该我背。”朱厚照叹道,“作为朋友,我很同情,也很歉疚,可作为儿子,作为皇帝,我也不觉父皇真就……不对。政治场的事,向来都不是黑白分明,当时舆情太大了……”

    李青对此不做评价,只是道:“对不起的话,你与他说过了,他也没怪你,甚至都没怪你父皇。”

    李青叹息道:“他只是怪自己命不好。”

    “我知道,所以我更愧疚……”朱厚照重重一叹,问道,“走之前,他可有说什么遗愿?”

    李青沉默好久,说道:

    “他的墓碑,刻的是‘唐解元’。”

    “唐解元……”朱厚照了然,愧然,惨然,“到底啊,还是不能释怀,是啊,怎么能释怀呢?”

    李青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也不必过于自责,真怪也怪不到你头上。”

    “你怪我父皇吗?”

    李青设身处地想想,叹道:“说怪他也不至于,不舒服是真的,可正如你所说,政治场从不是黑白分明,大多时候都是精致的灰,你爹不对,可也只是做了一个皇帝该做的事,不纠结这个了。”

    朱厚照‘嗯’了声,叹道:“有空去吴..县,我到他墓前再好好道个歉。”

    李青不置可否,告诉了他唐伯虎的埋骨之地。

    结束这个话题,二人又喝起了酒。

    朱厚照酷爱锻炼,又有李青数次炼丹为他固本培元,身子骨不输青壮多少,一坛酒下肚,仍不尽兴,且不见醉意上涌。

    见他还欲再开酒坛,李青阻止了他,说道:

    “好事多磨,我又不是马上就走。”

    朱厚照惊诧,“你又要走啊?武当……没这么快吧?”

    “我想好好走一走,看一看。”李青说,“看看如今的大明是何等风华,静下心,好好体味一下。”

    见他不舍,李青好笑道:“不会太久的,过两年我还要去交趾一趟,且武当之事也要真正提上日程。”

    朱厚照轻声说道:“是该好好走一走,放空一下自己,也看一看自己辛苦百余年的成果,未雨绸缪总是好的,可也别太过于悲观。老话还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李青微笑颔首:“不用你开导,小云说的比你通透,深刻。”

    “老王啊……”朱厚照露出追忆神色,“老王他身子骨怎么样?”

    “还算不错!”

    “那就好!”朱厚照放松下来,笑着说,“如今他也算是圆了梦,阳明先生的大名,我在这金陵都是如雷贯耳呢。”

    李青苦笑道:“只可惜啊,阳明心学虽好极,却是不易传播,门槛太高了。”

    “哎?话不能这么说,我大明人杰地灵,人才济济,不乏有人能学会,早晚的事。”朱厚照信心十足。

    “嗯……这话不错!”

    第225章

    李浩的变现能力

    ……

    半晌午,朱厚照与醒酒后的张永离开。

    李青还没翻几页,李浩就来了,还带了酒菜。

    李浩嗅了嗅鼻子,问道:“朱寿来过了?”

    “人刚走不久。”李青笑着说,“没事儿,你现在的酒量也不咋地,再陪你喝两杯亦无妨。”

    “……好吧。”李浩悻悻点头,如今他可比不了朱厚照。

    客堂,爷孙落座。

    李浩为李青斟上一杯,问:“青爷,你还能住多久?”

    “住不了多久了,过两年,我还要去交趾,去武当山,趁着眼下空闲想多走走。”

    这些李浩已然知道,并不意外,只是道:“既然是放松,就好好放松,别在玩的时候还操着心。”

    李青含笑点头:“明年过年前我就回来了。”

    “其实,也不用非要每年都在金陵,小妹、大侄子他们就不说了,就是我,也还身子骨硬朗的很呢,你不用顾及我们。”

    李青只是笑了笑,转而道:“你娘的事,李信知道了吗?”

    “知道了。”

    李浩饮了口酒,说道:“眼下朝廷与西方的贸易如火如荼,那小子只在春上匆匆回来几日,去了祖坟祭拜,这会儿,又在海上了。”

    顿了下,补充说,“是被皇帝夺了情。”

    李青端起酒杯饮了,道:“这样也好,真要守孝三年,于他,于大明朝廷,都是一种损失,李家人丁兴旺,少他一个不少。”

    李浩默然。

    “好了,你娘也不在乎这个,她定也满意皇帝的安排。”李青笑着安慰一句,又问,“现在李家的生意,小雪儿接手了几成?”

    “近四成了。”李浩说。

    李青有些讶然,“才四成她就这般忙?”

    “青爷,你真当这李家掌舵人很轻松吗?”李浩强抑住翻白眼的冲动,说,“这还是我帮忙接管科研的前提下。”

    李青咂摸咂摸嘴,苦笑道:“这还真不是个轻松活。”

    “是啊。”李浩亦有所感,随即又道,“不过,也没有你想象的那般困难,小妹之所以这般忙碌,还是因为她接手时间短,还处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阶段。说难听点,就是用力过猛了,等时间长了、习惯了、心中有数了,自然而然就会轻松许多。”

    李浩又饮了一杯,说:“如若算上海外的产业,她管辖的产业已然超了我一筹。后续,我会逐步一边让她接手新的产业,一边帮忙接管她已经熟悉的产业,等她整个走一遍之后,她就不会再这般用力过猛了。”

    李青轻轻颔首:“说白了,还是怯场,故才用力过猛。”

    “青爷这话精辟!”李浩竖了竖大拇指,“不过你别担心,怯场源自认知不够,等她将家中所有产业了然于胸,就知道劲儿该怎么使了。”

    “不信你看我,我这个李家家主,忙归忙,可也没累得跟牛马一样。”李浩嘿嘿笑着说。

    李青无语:“有没有可能,是你这人心大?”

    “时间久了,她也会心大。”李浩打趣道,“青爷你还将大明社稷黎民扛在肩上呢,真要事事发愁,事事用力,还不得愁死,累死?眼下,你又怎会有时间体味民间?”

    “嗯…,也是哈。”李青放松下来。

    “对了,还有个事儿想问你来着。”

    “青爷是想问《蒸汽机》专利的事吧?”

    “嗯,如何了?”李青对这个还是比较在意的,这关乎资本追求新鲜事物的热情。

    虽说当初朱厚熜极力补救了,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副作用,如若此等情况下,李家依旧能盈利,那才能真正消除负面影响。

    李浩傲然一笑:“当然盈利了啊,利润可还不小呢,专利是免费释放了,可铸造蒸汽船可不是照葫芦画瓢,没那么轻松的,中间出现一个小瑕疵,进程就会大受影响。给他们图纸,他们一时也难以复刻,更别说更进一步的创新了。”

    李青托着下巴,“也就是说,专利虽释放了,可跟没释放区别不大?”

    “哎?这可不是!”李浩摇头道,“老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和渔哪个重要,那些大富商们还是拎得清的,谁不想‘自力更生’?”

    “所以……?”

    “卖技术经验啊。”李浩自得道,“要说这蒸汽机啊,青爷你厉害在创意,小妹厉害在实践,可若说到以此获利,那还得是我。”

    这点,李青不否认,李浩的变现能力的确很强。

    “展开说说。”

    “准确说,就是卖生产线,从铸造蒸汽船的设备、器械,到具体工种的培训,我直接来了个配套打包出售。”李浩得意一笑,“这也是我接手科研基地的原因所在,目前光是定金,就收了两百八十万两白银。”

    李青沉吟道:“你就不怕别人学会了,来个如法炮制?”

    “这我当然想过,事实上,那些大富商也想到了,所以,我又加了利他条件。”李浩说,“两年之内如若不能自给自足生产铸造蒸汽船,李家会以只高出供应朝廷蒸汽船的两成价格,以一年一艘的数量,出售他们蒸汽船,直到他们能自己生产铸造为止。”

    顿了下,“此外,蒸汽机的铸造核心点在于冶铁工艺,这项专利没有释放出去,目前是咱们李家与朝廷共享,对外仍可光明正大的盈利,受《专利律法》的保护,我又额外加了个条件,凡是购买《生产线》的大富商,蒸汽机所需的核心金属,可享受八折优惠,永久。”

    怕李青多想,李浩解释道:“青爷放心,这方面的利润只有三成,这不算高。”

    李青微微点头,想了想,又问:“只怕这冶炼工艺,用不了多少年,也会被别人学了去吧?”

    “哈哈……三年,我只需三年,就能收获总投入的三倍,甚至五倍利润。”李浩志得意满的说,“单是卖生产线,投入回报比,就能达到1:2。”

    李青好笑道:“我还真是杞人忧天了。”

    “青爷,你不夸我两句?”李浩挑了挑眉。

    李青好气又好笑,不过,还是由衷的说:“做的挺好,嗯…,很优秀。”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李浩傲娇的不行。

    李青失笑,心情极好。

    一方面是李家没有白白付出,更多则是因为李家能盈利,会很大程度上激励资本搞发明创造,《专利律法》也没有因李家的免费释放专利,而导致名存实亡。

    “你做的真的很好。”李青不吝赞赏,这次,不怕他骄傲。

    确实,也应该骄傲。

    虽说李浩这个‘永青侯’,更多扮演的是商贾角色,可他对大明的贡献,真是不小。

    只是,不足够明显而已。

    李青轻声说:“李家有你们兄妹,我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嗯…,辛苦你们了。”

    “青爷你说这个就太见外了,我们享受着‘永青侯’,自然也要付出一定辛苦,况且,相比如此荣华富贵,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李浩正色道,“你忙大家够累了,这小家交由我们兄妹便是。不过……”

    “趁着我心情好,有话直说。”

    “哎。”李浩说道,“我们兄妹自然没的说,再往下……两代三代也不会出什么乱子,可再往后……就难说了啊。”

    “李家的能量太大了,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可怕。”李浩叹道,“若非有青爷你,这样的李家,皇帝不可能容忍的。”

    他苦涩道:“到了,还是得辛苦青爷你。”

    李青幽幽一叹:“这个你就放心吧,我会的。于公于私,我都不会让李家走向恶的一方。”

    李浩轻轻点点头:“其他的,我就没什么顾虑了。”

    接着,他又恢复了平日状态,嘿嘿笑道,“下午可有安排?”

    “没什么安排。”

    “听曲儿去不?”

    “……你也就这点出息了。”李青无语,“家里都有那么些妻妾了,你还……”

    “素的。”李浩讪笑道,“陶冶陶冶情操嘛。”

    李青挑眉,“你去青楼陶冶情操?”

    “自古文人墨客,谁不出入烟花柳巷之地?”李浩一本正经道。

    李青不想搭理他,拿起话本继续翻阅,一边说道:

    “明儿个你们都来一下,我下厨。”

    “得嘞,又有口福……”李浩一下子怔住,“青爷,你明儿就走?”

    李青点点头:“回来也有一段时间了,过两年又有事儿忙,时间宝贵嘛。”

    “好吧。”李浩也没了逛青楼的兴致,“那我回去跟小妹说一下,对了,要通知我那大侄子吗?”

    “嗯,还是说一下吧。”李青翻了页书,以平和的口吻说,“我如今,也就你们几个小辈儿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