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6章

    这可不是一方水土,一方习俗。从古至今,无论富贵贫贱,都没有子孙与祖宗同名的道理。

    说严重点,这是大逆不道。

    李青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说道:“洪武年间还有个永青侯呢,也叫李青,据闻也是世爵,只是没有子嗣传承爵位罢了,照理说,中宗皇帝不该再封永青侯了,可中宗皇帝不仅再封一次永青侯,就连府邸,也是同一座,这又怎么说?”

    “这……”海瑞一时无言以对。

    总不好去指责一个故去的大明皇帝吧?

    再说了,中宗皇帝也是力挽过狂澜,于大明社稷有大贡献,怎好吹毛求疵。

    洪武年间的永青侯,海瑞当然听说过,且有一定了解。读书读的就是经、史、子、集,其中‘史’,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何况是本朝的历史……

    海瑞沉吟道:“李公子想说……?”

    “其实没那么多讲究。”李青笑呵呵道,“叫李青的多了,重名也没啥可稀奇的。”

    重名当然不稀奇,可子孙与祖宗重名……海瑞实难理解。

    转念一想,自己还真没什么值得人家骗的,且骗子可不会真金白银的捐钱,再者,李青若真不是永青侯家的人,又怎敢假冒,还留下永青侯家的地址?

    好半晌,海瑞苦笑道:“大明的风气,竟都如此……如此,不拘一格了吗?”

    “嗨~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嘛。”李青不好在这事儿上深谈,转而聊起了其他。

    ……

    今日午饭比较一般,因为李青是突然回来的,海母没有准备,只一个炒鸡蛋,两盘青菜,对习惯了粗茶淡饭的李青来说,也算可口。

    吃过饭,海瑞去收拾碗筷。

    海母有些拘谨的说道:“刚老婆子做饭时,听到了你们的谈话,李公子你真是……永青侯家的人?”

    李青点点头,笑问:“您也知道永青侯啊?”

    “嗯,先前海瑞的同窗来家里做客,时常说起永青侯……”海母抬眼望着院子,满是皱纹的手无意识地抓着围裙,有些惶恐,“真不敢想象,永青侯家的贵公子,能来我们这小地方,还吃的惯老婆子做的饭。”

    “您不用紧张,跟之前一样便是。”李青微笑着说,“我还没感谢您的款待呢。”

    “这哪算得上款待啊?”海母苦笑摇头,停顿了一下,“海家就这一个独苗,海瑞他爹走的又早,为了海家能光耀门楣,我对他……过于苛刻了,导致他的性格……有时候特别执拗。”

    “世间父母,哪有不望子成龙的?您教育的很好,海瑞有一颗正义之心,心存正义之人,都有偏执的一面。”李青笑着说。

    海母叹道:“没遇着李公子之前,老婆子也没觉着不好,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

    “我也偏执。”李青说。

    “不一样的。”海母说道,“李公子你做人做事,总能让人如沐春风,当然了,老婆子知道你是个好心人,也相信李公子对好的事同样会执着。可你不古板,也不犯倔,这点,海瑞就比不了,他啊,倔脾气上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李青有些恍然,问:“可是担心未来海瑞做了官,在官场碰钉子?”

    海母点点头:“以前不敢想这么多,前段时间,海瑞说要准备院试,不免就多想了一些……唉,他爹走的早,家里也没什么亲戚,孤儿寡母的,又有几十亩耕地,难免遭人觊觎,只能学那田间的刺猬,海瑞有此性格,也是我这做母亲的责任。”

    李青能理解海母的难处,更能理解她的心情。

    为了守住海家家业,为了让儿子有个好前途,只能做悍妇,严母。

    日子虽过得辛苦,可日子有盼头,甚至还有些小成就。

    可自己的到来,让这位母亲眼界开阔了许多,间接了解了富贵人家的教育,也对上流阶层有了一丁点的认知,原本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可两相对比……就显得差距悬殊了。

    巨大的落差,让这位母亲开始反思,自责。

    母亲不会怪儿子,只会怪自己做的不够好。

    李青这一路看了太多民间疾苦,很能共情海母的心情,可却无从安慰。

    怎么说,都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甚至给人一种上位者的炫耀之感。

    李青挠挠头,只好沉默。

    海母纠结了好一会儿,才不好意思的说:“老婆子……想求李公子一件事。”

    “您说。”

    “未来,海瑞真有幸做了官,惹了事儿……当然了,若是他路子走偏了,李公子你不必理会他。”海母说道,“可若是他因为民做事而得罪了大人物,李公子恰巧得悉,又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可否帮上一二?”

    “这是自然。”李青微笑点头,“不说海家的热情招待,便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只要为国为民,只要我遇上了,就绝不会袖手旁观。正如,我在镇子上得悉此地教育贫瘠,予以一定资助一样。”

    “哎,好好,多谢李公子了。”海母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由衷的说,“永青侯这样的显贵之家,真应该一直显贵下去。”

    李青摇头苦笑:“帝王家在传承的过程中,也难保不会出现昏聩之君,李家又如何保证子孙不出恶人?不能一时而定,若失了兼济天下的初心,自当落魄。”

    海母对前半句可不敢评价,可后半句着实让她惊为天人。

    收拾完碗筷的海瑞走来,听到李青这句话,不禁肃然起敬,正色道:“李公子能说出这番话,起码五十年之内,李家家风不歪。”

    “海瑞!”海母呵斥。

    海瑞缩了缩脖子,讪然一揖,“海瑞言语失当,还请李公子勿怪。”

    李青笑着说:“这算的什么冒犯?若一个人只能听好听话,那这人绝不会有大出息,大成就;若因对方身份显贵,就只说好听话,那这人也难有大出息,大成就。”

    海瑞深以为然,只是碍于母亲,不好明确表达出来。

    知子莫若母,海母哪不知儿子秉性,只是叹道:“海瑞,不是每个人都如李公子这般。”

    海瑞笑了笑,说:“难道娘想让儿子做那‘乡愿’?”

    海母:“……”

    李青认真说道:“海瑞有此性格,方能走的长远。”

    “若能和气的解决问题,才是最好。”海母说。

    凡触碰既得利益群体,从无心平气和过……李青暗暗一叹,缓缓起身,“走吧,去看看学塾。”

    海瑞点头,“娘,儿子与李公子去了。”

    海母没好气瞪了儿子一眼,这才点点头,“嗯,去吧。”

    ~

    路上,

    李青说道:“此地贫瘠落后,你家境也是一般,接受的教育资源有限,可能无法取得一个很好的名次,不过,科举只是做官的途径,并不代表做官的能力。”

    海瑞哂然一笑,说道:“我也这么觉得,真就考不中,我亦能接受平庸生活;可若考中并有幸做了官,就绝不能碌碌无为。”

    眼中有理想,心中有抱负。

    第234章

    一定要做官

    ……

    学塾足足扩建了两倍有余,桌凳书籍配套齐全,甚至还有一个书屋,可供学生借阅……

    与初来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千两花的可真值啊……”李青由衷感叹,随即,又想起一千两都没花完,还余下好几百两银子呢,不由更是惊叹于海瑞的执行能力。

    诚然,此地物价低,劳动成本低,可仅用六百多两银子,就能达到如此效果,这与海瑞的精打细算脱不开关系。

    将钱用在刀刃上,说着简单,做起来却着实不易。

    闻听他之感慨,海瑞笑着说:“穷乡僻壤的,除了书籍文本,其他哪哪都便宜,李公子你不能以金陵的物价来衡量此地。”

    “干嘛隐去自己的功劳?”李青说道,“物价低廉是一方面,可你的辛苦也不小,做人做事可以低调,却不能默默无闻。你要知道,一个人能有多大成就,与他所处的位置有非常大的关系,他日做了官,可不能再如此了。”

    李青正色道:“是别人的,不去争抢,是自己的,也要当仁不让。一不偷,二不抢,光明正大,有何不好意思的?”

    海瑞微微颔首:“受教。”

    李青听着里面的读书声,眯起眼,露出享受之色,说道:“千秋大计,始于教育,未来,朝廷也要着重发展基础教育才是。”

    海瑞想了想,叹道:“怕是不容易啊。”

    李青一笑,没有在这上面深谈,转而道:“这半年来辛苦你了,可你却享受不了多久,忙前忙后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学业吧?”

    “还好,对接下来的院试,我有信心。”海瑞对自己的付出不甚在意,说道,“能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亦有荣焉,何况,我只是付出了些精力,李公子你才是真金白银的资助,相比之下,我这不算什么。”

    李青忍不住再次由衷感慨:“你不做官,是大明的损失。”

    海瑞却由衷的说:“李公子你才是做大事的人。”

    “哦?哈哈……”李青乐道,“这让外人听了去,只以为咱们是相互吹捧呢。”

    海瑞也不禁失笑。

    李青吁了口气,说:“可一定要考个功名,哪怕只考个举人也成。”

    大明的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不用非是进士。

    不过,更低的秀才就与做官无缘了。

    言罢,李青又觉如此说有些打击人,补充道:“还是要以进士为目标。”

    “这是自然,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海瑞颔首,并未有不快。

    李青又扫了一眼学塾,说道:“行了,你也进去吧,我走了。”

    这般说走就走的洒脱心态,让海瑞惊诧之余,也有些羡慕。

    “要不还是进去一趟吧,该让他们知道是谁的资助,之前只是匆匆一瞥,这么久时间过去,他们都忘了你长啥样了。”海瑞说。

    李青哈哈一笑:“何须记得?”

    “先生,也想当面与你道谢。”

    “代我向他问好。”李青道了句,转身就走。

    海瑞忙追上。

    “我真不想装……不想打扰他们读书,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犯不上如此。”

    相处也有段时间了,海瑞没再劝,只是道:“我送送你。”

    李青没再拒绝,一边走,一边说道:“将来,可一定要做官,做了官才能为国为民,才能一展抱负,没人会在意一个农夫说了什么。”

    “我尽全力而为。”海瑞笑着说。

    李青点点头,补充说:“要做官,还要做大官。”

    海瑞含笑道:“我尽力为之,至于能不能达到李公子的希望,就不敢保证了。”

    “我相信你能做到,前提是你想。”李青悠然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走出一个拐角,李青止步,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用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去读书吧,赶紧考一个秀才出来,至少也算有了个功名,称得上真正的读书人。”

    海瑞回望了眼还能瞧见的学塾,说道:“再送一段吧。”

    “回去吧。”

    “那我目送。”

    “……”李青拗不过他,只好转身再行。

    走了挺长一段,即将到下一个拐角之时,李青蓦然回头,道了句:“记得,一定要做官。”

    距离尚远,可落在海瑞耳中,却是如面对面一样。

    海瑞来不及惊奇,趁着李青即将再次转身,消失之际,破天荒说了句大话,大声喊道:

    “一定!”

    李青没有再回应,转身消失在视野。

    海瑞愣怔良久,方才叹道:“李公子之心性,之品格,实令人自惭形秽啊……”

    下一瞬,海瑞心头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科举,做官!

    为君,为国,为民……!

    ~

    李青时间有限,也品味过了民情,只专注于赶路,进度飞快。

    接下来,还有一个清闲年可过,再然后,就要真正忙起来了,交趾,武当之后,他将正式进入全新版本。

    ——朝野两头抓!

    朝廷方面不容忽视,资本的管控亦不能松懈,哦对了,还要哄着小皇帝,帮他炼炼丹,教他修修道……

    想想就头疼。

    事务之繁多,比之洪武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老朱那会儿,李青也没如何辛苦,更没操太多心,当时,他就一莽夫,卖的是体力,不怎么糟心。

    就是没少受气。

    现在思及,李青都觉得憋屈。

    就好像吵架吵输了,只觉没发挥好,越想越气。

    奈何,想再骂回去,却是没了机会。

    怪只怪,当初太年轻,老朱套路太深,还可劲儿吓唬。

    这要搁现在,李青高低得好好怼老朱一顿。

    欺负老实人嘛这不是……

    不吃不喝,披星戴月的一口气横跨数省,到了江陵地界儿,李青稍作休息,借着中秋佳节,犒劳一下自己。

    买了身新衣裳,在一家不错的客栈落脚,点了一桌子丰盛菜肴,一通吃喝之后,洗了个热水澡……

    “真舒服~”

    吃了一年多的苦,猛地一享受起来,怎一个安逸了得。

    洗去灰尘,换上洁净的墨色衣衫,李青愈发显得风姿绰约,俊朗不凡。

    走在大街上,上到妇人,下到少女,总会多瞅他两眼。

    中秋佳节,秋高气爽,又逢庙会,李青双手交叉附在脑后,一颠一颠儿的迈着步子,若是再有根‘金箍棒’扛在肩上,就更像至尊宝了。

    这姿态真的很欠揍。

    对街上的男人来说。

    庙会规格很大,耍杂耍的,卖小吃的,猜字谜的……好不热闹。

    李青很是得趣儿,左手一串糖葫芦,一口一个吃着,右手揣着装有糕点的纸袋,嘴就没停下来过。

    苦吃了不少,也该吃一吃甜的了。

    一处猜字谜摊位前,围了不少人,以女子居多,李青便也凑了过去。

    摊贩手中举着一支精美的金步摇,回来晃悠,“二十文钱猜一次,大好机会,不容错过啊。”

    吆喝了半天,却不见有人挑战。

    想来,无功而返的人太多了,导致人没了信心。

    李青秉承着闲着也是闲着,打趣道:“你倒是出题啊?”

    摊贩白了他一眼,哼道:“想得还挺美,先交钱!”

    李青愣了下,随即恍然,先透题的话,猜不出的人自然不会平白交钱,对商贩来说,很是吃亏。

    李青不差钱,从怀里摸出一小粒碎银子,刚欲挑战一下,却被人抢了先。

    “我来试试。”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