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7章

    李青抬眼瞧去,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眉清目秀,透着一股子灵气。

    孩子说罢,旁边的青年男子便爽快付了钱,似乎对孩子很有信心。

    李青钱都掏出来了,自不好收回,说道:“一起,公平竞争。”

    商贩自然喜欢,那孩子也没说什么,青年男子倒是脾气好,还对李青笑了一下。

    “两位大小公子,请上前来。”

    李青和小孩一同上前。

    商贩从桌案抽屉拿出题目,“二位请……”

    ~

    李青想了半晌,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不禁有些悻悻然。

    好像……高估自己的水平了。

    瞥了小孩儿一眼,见其也是眉头紧蹙,李青微微松了口气,还好,这小孩儿也猜不出来。

    不然,李青老脸可真没地方搁了。

    谁料,这口气还没松完,小孩突然说道:“我知道了。”

    “……真的假的?”李青不信。

    “当然是真的。”小孩儿得意一笑,朝商贩问,“是直接说出来,还是写出来?”

    商贩也有些吃惊,“说出来就成。”

    “狗熊的熊。”

    李青:“这对吗?”

    “对。”商贩如丧考妣,却也讲信用,将奖品递给了小孩儿。

    转眼瞧向李青,不禁自信一下子又回来了,眼神炙热道:“公子这钱还能猜四次,要不再试试?”

    你这是什么眼神,我人傻钱多?李青有些恼火。

    商贩嘴甜啊,立马说道:“公子一看就文采斐然,家境殷实,下次指定能猜中。”

    说着,还起哄道:“猜一个,猜一个……”

    李青好气又好笑,想了想,道:“我能让这小孩帮我猜不?”

    “这……”商贩迟疑了下,“可以。”

    李青朝小孩道:“我出钱,你出力,四次机会,猜中一次,奖品归你,中两次,一人一件,如何?”

    “若是全中呢?”小孩儿问。

    “呦呵,还挺自信。”李青好笑道,“那就一三。”

    小孩儿只当是自己一,不过无本的买卖怎么也不亏,爽快答应,“出题吧。”

    第235章

    白色乌龟?

    李青只瞥了一眼,并不多言。

    看似是遵守游戏规则,实则,他根本毫无头绪。

    今后我还是不要参与类似的活动为好……李青念及于此,再没有负担,化身看客,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小孩,也不催促。

    少顷,小孩沉吟着说道:“聪慧的慧,可对?”

    “这对吗?”李青问。

    商贩:“……”

    “这个简单,清字入水便无水,青山的青。”

    商贩有些急了,甩出王炸,继而一脸挑衅。

    小孩丝毫不怯场,更无慌张,思忖片刻,缓缓问道:“这不是一个字吧?”

    商贩面上一热,悻悻道:“两个字,打一器物。”

    话音刚落,小孩便给出答案——

    “油灯!”

    李青:“这对吗?”

    杀人还要诛心?商贩险些爆粗口,若非李青一表人才,气度非凡,小孩家长又是读书人,高低得整两句。

    “给给给,拿去好了,小本买卖,你们去隔壁吧。”

    东西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不过,还是高于猜谜的价钱,商贩确是亏了,倒也不至于红眼。

    李青也就图一乐,没砸人饭碗的心思,更不想闹不愉快,闻言,只是一笑,退出人群。

    小孩儿与青年男子也退了出来,叫住李青。

    “喂,你的奖品。”

    “都送你了。”李青头也不回的说,继续游逛庙会。

    下一刻,袖子便被扯住。

    李青止步,回头去瞧。

    小孩昂着脸,一本正经的说:“你出钱,我出力,这是有言在先,我付出了脑力,得到部分奖品,也是应该。可都给我,这就成了施舍,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七八岁的年纪,最是朝气蓬勃,招人稀罕。

    尤其小小年纪,便如此聪慧,显然是个好苗子,李青更不禁心生好感。

    “成吧。”李青探手从小孩怀里拿了件最小的,笑眯眯道,“余下的归你,有言在先嘛。”

    “我三?”

    “当然啊。”李青好笑道,“我一大人,还能占小孩便宜啊?”

    这时,青年男子缓步走上前来,拱手一揖,“在下姓张,是江陵府学生,听公子口音,不是江陵人吧?”

    李青还了一礼,说道:“我家在金陵,路过此地,恰逢中秋佳节,又有庙会,便凑个热闹。”

    “原来如此。”张姓青年微微颔首,“观公子气度不凡,想来也是读书人吧?”

    “呃…,算是吧。”李青笑了笑,岔开话题,“这是令郎?”

    “犬子张白圭。”

    张白龟?白色的乌龟?好吧,这时代乌龟是吉祥之物……李青违心赞了句:“好名字。”

    李青看向小孩儿,说道:“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功名。”

    小孩儿咧了咧嘴,小脸满是傲然,好似金榜题名板上钉钉。

    “我儿不可骄狂。”张姓青年训斥,“岂不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骄傲自满,终将一事无成。”

    当面教子这种事,李青不反感,也不喜欢,本想一走了之,却听张姓青年又道:

    “昔年,吴中四才子之首的唐寅唐伯虎,少时成名,乡试解元,会试会元,若不出意外,连中三元亦非不能。之所以大起之后又大落,还不是因为骄狂……”

    当初科举舞弊案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加之之后唐伯虎扬名,此事广为人知。

    唐伯虎没有作弊,朝廷也没给他安上作弊的罪名,不然,唐伯虎哪能返回家乡,还有做小吏的资格?

    他的罪名只是‘夤缘求进’而已。

    随着尘埃落幕,事情的起因也被人得悉——酒后狂言!

    说到底,还真就是骄狂惹的祸。

    李青不好说这张姓青年错了,可好友被拿来做反面典型,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为好友找补道:

    “唐寅只是酒席宴间被人吹捧了两句,以至于言语失当,为人并不骄狂。”

    张姓青年只是想通过唐伯虎的例子来教育儿子,闻言,诧异问:

    “听公子这话,似乎跟唐伯虎认识?”

    李青:“我与他……算是忘年交吧。”

    张姓青年思及唐伯虎好似久住金陵,再看李青年纪,确符合忘年交的条件。

    他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作了一揖,讪然道:“是在下失礼了,无意冒犯,还请恕罪。”

    虽说的都是实情,可被人家朋友抓个现形,多少有些不自在。

    “久闻唐伯虎诗书画三绝,在下心向往之,不知唐大才子近来可好啊?”张姓青年干笑着找补。

    李青轻叹一声,仰脸望天,幽幽说:“他已故去。”

    张姓青年一呆,眼睛瞪得极大,充盈着浓浓愧疚,整个人都不好了。

    “爹,人都走了。”小白圭揣着奖品,望着李青离去的方向,轻轻说,“他还真是大方呢。”

    “公子请留步!”

    …

    李青回到客栈,又休息了一晚,次日一早再次出发。

    这一次,没再中途休息……

    回到金陵时,刚巧赶上柿子采摘,总算没糟蹋了。

    自大侄女走后,李青便没再去过永青侯府,也不想去了,只是去威武楼吃了顿饭。

    朱厚照知道了,就都知道了……

    下午,叔侄三人便联袂而来。

    李青一边做柿饼子,一边与他们说着这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

    对李青的提前回归,三人自然欢喜,又有朱厚照插科打诨,气氛愈发融洽,只是听闻民间疾苦,心中都有些沉重。

    大明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可现阶段而言,作用到大明百姓身上的,更多只是永乐朝引进的农作物。

    至于开海通商的红利……享受到的百姓十不足一,多在江南区域。穷乡僻壤之地,仍是十分贫瘠。

    朱厚照叹道:“路漫漫其修远兮,也不能光看坏的一面,至少……百姓已能足食。”

    李雪儿微微点头:“与前朝、历朝相比,如今的百姓日子算好过了,眼下或许不够好,可之前更差,大明这么大,人口这么多,非是一日之功。”

    李浩摇头道:“我不这么看。”

    姑侄二人颇有默契的斜睨着他,异口同声道:“你有高见?”

    “嘿?你们这是什么眼神?”李浩瞪眼,“别拿李家家主不当永青侯!”

    “嘁!”姑侄撇嘴,“班门弄斧!”

    李浩:“……”

    李青深知大孙子的本事,更知道这孙子虽扮演的是商贾角色,对大明民生,却有着相当大的权重。

    “不必管他们,说说你的看法。”

    “还是青爷慧眼识人,知道我的本事。”李浩自得一笑,“有个成语叫厚积薄发,以我看来,大明彻底腾飞亦不远矣,多则五十年,少则二十年,便能具现化。”

    朱厚照沉吟道:“何以见得?”

    “因为蒸汽船!”李浩说道,“蒸汽船出海远洋之际,便是大明腾飞之时!”

    难的有表现机会,还是在青爷面前表现,李浩自不想错过,当下阐述高见。

    “大明自永乐朝便开海通商了,迄今已有百年又数十年,这么久的积累,工商业体系,甚至资本体系,已然真正成熟起来了,如今,大明就只差一个契机。”李浩神采奕奕,说道,“所谓契机,便是商机,蒸汽船的问世,以及随之而来的广泛应用,市场需求将会急速攀升……”

    李浩说道:“大明开海百余年,发展势头之所以逐渐平缓,甚至有段时间,还有过萎靡,究其原因不过是市场需求不足。这点,在西方佛郎机的商路开辟上面,得到了长足的体现。”

    “只要市场足够大,大明大小作坊便会如雨后春笋,财富、工人、相关产业链,都十分完备,一生二,二生三……市场有多大,大明工商业就有多大!”

    这一番话说出来,莫说是姑侄二人,就连李青都不禁心潮澎湃。

    李雪儿沉吟着说道:“大明如此大,人口如此多,市场真就再扩大一倍,甚至数倍,怕也无法让全民得利啊。”

    “小姑,你这就错了。”朱厚照说道,“打比方说,你种地,我也种地,那咱们俩谁也富不了;你种地,我做生意,这就不一样了。虽说即便那般,亦无法直接惠及所有百姓,却能间接让绝大多数百姓得利!”

    李雪儿脸上一热,悻悻道:“下次别打比方了!”

    朱厚照:“……”

    李青深吸一口气,欣然说道:“小浩说的不错,积累了这么久,是快到厚积薄发的时刻了。故此,对资本的管控,也当正式开始了。”

    咬了一口熟透了的鲜红柿子,李青舒服的眯起眼眸,笑呵呵的说:“还能再过一个安逸的年,接下来,我也要忙起来喽。”

    朱厚照遗憾道:“可惜了,我现在羁绊贼多,不然,我也加入进去,又该是何等快哉?”

    李雪儿揶揄道:“都是不惑之年的人了,还当是年轻小伙儿呢?”

    “女人就是记仇……”朱厚照咕哝。

    “放肆!”李雪儿竖眉,“怎么跟长辈说话呢?”

    朱厚照无言,白眼翻上了天,搞怪嘲讽。

    “大哥,你看他……”

    “找青爷!”李浩不管。

    李青只是笑……

    第236章

    威武成亲

    秋高气爽,李青拿针线将柿子串成串,挂在檐下晾晒,然后,又去采摘石榴……

    好似丰收的果农,笑容开怀。

    一边,姑侄也不吵了,改为叔侄下象棋,一人观棋多语,叽叽喳喳,充满人气儿……

    ~

    叶黄,叶落……

    李青作息规律,早早起床,去街上吃早饭,茶馆听书,梨园听戏,偶尔来了兴致,也会去青楼听听小曲儿。

    叔侄三人常来,一聊小半日,吃吃喝喝,吵吵闹闹。

    李青喜欢,格外舒心。

    期间,李青也为张永调理了身体,效果不是很大,张永真的很老了。

    初冬,

    朱威朱武同一天成亲。

    双胞胎兄弟不是一般的像,性格倒是随他们娘亲多些,内敛沉稳,比当爹的要强不少。

    由于朱厚照媳妇儿的缘故,李青不想节外生枝,便稍稍‘打扮’了下,去喝喜酒。

    朱厚照的性格和智商,注定到哪儿都混不差,来赴宴的商贾不少,足足摆了二十桌,好不热闹。

    酒楼里外满是大红色,喜气盈盈,成双成对的新人,一同拜天地,拜高堂,仅是瞧着,就令人心情愉悦。

    一向不着调的朱厚照,今日特别稳重,一身裁剪得体的员外袍,连胡须都打理的柔顺又光泽,坐得稳稳当当,腰背挺得笔直……

    喝新茶,发红包……

    李青与张永单独一桌,坐在靠窗的暖阳处,看着这样的朱厚照,都有种‘小家伙终于长大了’的欣慰之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