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91章

    “……”严世蕃真的要哭了。

    鼓吹老子奋斗,不过是为了他自己能奢靡享受,狐假虎威,可若老子这么个奋斗法,那他还如何依仗父荫,作威作福?

    这不……白奋斗了吗?

    除非,老爹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权力大到没人敢对付,亦或说,权力大到都是老爹的人。

    可这……太难了。

    比本本分分,还能坐上内阁首辅,还要难,难的多。

    “爹啊,三思而后行,您这也太不稳健了……”严世蕃苦口婆心。

    严嵩勃然大怒,叱骂道:“把老子坑那么惨,还敢坏老子的心境,我惯的你……”

    @#¥……

    “啊呀,爹啊,换条腿,换条腿踹……啊,不是让你换条腿踹我,是让你踹我另一条腿……啊,还是别踹了。”

    严世蕃嗷嗷叫……

    ~

    文华殿。

    今日当值的是桂萼,张璁却没走。

    办公桌案前,二人相对而坐,虽还未言语,却都知道对方所想。

    “子实,我老了,你身子骨也不太行了,咱们……干不了多久了啊。”张璁叹息,神情落寞。

    接着,又是一笑,打趣道:“到了没坐上这内阁首辅之位,是不是有点不甘心?”

    “说实话?”

    “我爱听实话。”

    “何止不甘心啊,有时候甚至会想,你啥时候才能一病不起,一命呜呼。”桂萼大笑着说。

    张璁愕然,继而失笑……

    好一会儿,他轻咳几下,才止住笑意。

    “子实,你说,未来史书会如何写咱们,后人又会如何评说咱们?”

    桂萼想了想,说:“一条鞭法虽是我提出来的,可这项国策,你出力更大,且你是首辅,肯定要排在我前面。”

    “呵呵……还在愤愤不平啊?”张璁好笑道,“你不会真以为,咱们就能名垂青史吧?”

    桂萼默然。

    许久,

    幽幽一叹:“我不是在愤愤不平,我的意思是……史书之上,甚至后人评说,你还不如我呢。你抢的不是风头,是一口黑锅。”

    桂萼说道:“刚开始只是一腔热血,渐渐地,才知晓这其中利害……唉,回头仔细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历来变革之人,鲜有能成功的,便是成功,也大多没有好下场。相比之下,你我能做成这件事,且大概率还能全身而退,太难能可贵了。”

    张璁怔了怔,失笑道,“还算你有良心,嗯,你觉得史书会如何写?”

    “反正不会有多正面,”桂萼嗤笑道,“你,张璁,独断专行,打压后进,专权跋扈,心胸狭窄……,当然了,我也不会好太多。谁让咱们坏了人家财路呢?”

    顿了顿,“不过,有些事注定掩盖不了,就如燕王……咳咳,就如永青侯。”

    桂萼说道:“永青侯多遭人恨啊,洪武朝,永乐朝……那般跋扈狂妄,几近无法无天,可史书也只能对他的人品进行攻击,对他的功绩加以淡化,可事实就是事实,哪怕攻击人品,哪怕淡化功绩,你我,乃至读我朝实录的文人士子,只要不是憨货,都清楚他的贡献。”

    桂萼看向张璁,微笑说:“我相信,人心都有一杆秤!”

    张璁眼眶湿润,吸了吸鼻子,说道:“是啊,人心都有一杆秤。”

    “无论洪武朝的永青侯,还是正统朝的永青侯,大家嘴上说归说,可究竟咋回事儿,都心知肚明,只是心照不宣罢了。”张璁轻声说道,“如今,又有一个姓李的进入权力中心,若他能延续前面两个姓李的,未来无论再如何打压三李,再如何鼓吹三杨,前者都会完爆后者。”

    桂萼颔首:“说起来,你我能做成此事,多赖他多次出手相助,否则,只怕你我早就被赶出京师,然后郁郁而终了。”

    “说的是呢。”张璁苦笑道,“回想那阵儿最艰难的时刻,我是真的生无可恋,真要是散了那口气,眼下多半是枯骨一副……唉。”

    桂萼爽朗一笑:“熬过来了,就不提那些了。我还是相信,未来人对你我的评价,正面要大于负面。”

    顿了下,玩味一笑:“至于眼下这位李国师,会不会延续前两个姓李的侯爷,嗯……多半很难了。”

    张璁想了想,微微点头:“平心而论,虽接触不算多,可这位李国师的确是有真本事的,做个首辅绰绰有余,只是……前面两个太强了,简直离谱,他想与之齐平,难啊。”

    “哈哈……秉用兄,还有一个客观因素没说呢。”

    “哦?”张璁好奇。

    桂萼乐道:“因为他不叫李青啊。”

    “啊?哈哈……”张璁跟着大乐,笑的直不起腰,一边轻捶桌面,“相比李青,李子这个名字却不像出自大人物,哈哈……不,不过,我可以从张璁变成张孚敬,他未必不能从李子变成李青。”

    “即便如此,也难。”桂萼说。

    张璁愣了愣,继而又是大笑:“对对,他还差一个永青侯,嗯,这就难了,皇上总不能撤了金陵李家的永青侯,改为……”

    说到这,他忽的不笑了。

    “怎么了?”

    “子实,好像洪武朝的永青侯也是世爵吧?”

    “嗯,还是太祖封的……”桂萼了然,缓缓道,“不止如此,连府邸都是同一座,按理说,都到景泰朝了,且洪武朝的永青侯早已故去,又无子嗣,犯不上再清算……”

    “哎?”张璁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说景泰皇帝如此,是不是为了让李青去夺另一个李青的气运,以便更好的统治群臣,治理江山?”

    子不语怪力乱神,可鲜有完全不迷信的人。

    哪怕这些读书人,多少都也信一些,甚至还有人为了仕途通达,给先人移坟,希冀挪一个风水宝地,能旺一旺自己。

    当然,这样做的并不多……

    “这么说就太牵强了,景泰皇帝这般做,多半是为了收拢皇权……”桂萼笑了笑,道:“不玩笑了,说正经的,这位李国师年前匆匆来了一趟,后又人间蒸发了,只怕此人……并不迷恋权力场,甚至……胸无大志啊。”

    张璁摇头道:“他若真的安于享乐、清心寡欲,就不该来这权力场,他若真想独善其身,更不会去得罪人,来帮扶你我施行一条鞭法。”

    桂萼微微颔首:“是这么个理儿,这个李国师……还真是让人看不透,看不懂。”

    “我相信,用不几年,他肯定会再入朝。”张璁说道,“时代变了,大明文臣再难回到弘治朝,可多数人还未意识到。不久的将来,定会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代价。”

    “这跟李国师回来有关系?”

    “当然!”张璁说道,“皇帝彻底掌权之后,不可避免会生出安于享乐之心,这点,李国师定然能预想到。”

    桂萼缓缓点头,叹道:“只可惜……你我大概是等不到了。”

    第241章

    有点脑子,但不多

    一阵沉默之后,

    张璁说道:“如今之势,即便你我退场,一条鞭法也不会因此搁置。”

    “这大概是唯一值得欣慰的事吧……”桂萼微微颔首,“随着江浙两省的一条鞭法贯彻、落实,抵触情绪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放缓,之后……想来就自然而然了。”

    桂萼笑道:“即使我们走了,后来人也只能继续我们的主张,持续推行,今一条鞭法已如发育成型的婴儿,再不会胎死腹中了。”

    张璁缓缓点头,问:“子实,你打算再干多久?”

    “皇上已经在布局了,总不好让皇上主动开口吧?”桂萼苦笑,“就这一两年吧?”

    顿了下,“你呢?”

    “我等天气暖和下来。”

    桂萼愣了下,吃惊道:“你现在就要走?”

    “差不多了,精力都耗尽了,一条鞭法也不会有意外了,总之身后名也不会太好,还是给自己留点时间吧。”张璁点点头,随即玩笑道,“哪有一辈子做次辅的道理?”

    桂萼怒道:“这是什么话?”

    “哈哈……开个玩笑,莫恼。”张璁连连摆手,“我是真的累了,这辈子也混出了个人样,没什么遗憾了。”

    他撑着桌案起身,笑道:“首辅让给你,你也做不了多久,这不算谦让,好了,你值你的班,走了。”

    “秉用兄……”

    张璁驻足,背着身子说道:“离大洗牌不远了,一两年之内,能急流勇退最好不过,你心里有个数。”

    桂萼无声颔首……

    …

    ~

    交趾。

    还未立夏,便已热的不行,田间地头,目之所及,不乏打赤膊的农户。

    李青、李雪儿、微服私访的汉王朱佑材,以及后方远处的随行护卫,沿着小路前行,一边聊着李家新型肥料作用下,农作物的收成……

    这次李青一点也没伪装,算是与朱祁锦那会儿做了切割,只是他之前留下的痕迹很深,加之李雪儿的关系,以及住所不变,很难不让人多想。

    不过,李青不在乎这些。

    毕竟,之后他都不打算再换马甲了,更不会读档什么的,多想就多想吧,无甚打紧……

    “开荒还在继续吧?”李青问。

    “在继续,不过效率肯定没办法与当初我爷爷那会儿相比。”朱佑材道,“我现在是赚多少,投多少。”

    “投这么大,效率还不高?”李雪儿诧异。

    朱佑材讪然道:“我说的赚,是指开荒耕地赚的钱,投的算很少了。”

    “……”

    朱佑材解释道:“没办法,这些年下来,好开垦的荒地都开了,余下的都是边边角角,再雇佣大量人来开荒……赔钱啊。”

    “……好吧,还以为你多大方呢。”李雪儿哭笑不得。

    朱佑材摊了摊手,无奈道:“大明不缺粮食,自给自足尚有盈余,如此情况,粮食价格一直上不去,呵呵……理解一下嘛。”

    李青对此没什么意见。

    一来,朱佑材说的是实情,投资越大,亏的越多,人家够意思了,怎好欲求不满?

    二来,当初满剌加一波吃的太肥了,可谓是满嘴流油,李青也不太在乎多一点,少一点。

    李青笑着说:“要不要试试蒸汽船?”

    “不再去其他地方转转了?”朱佑材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激动,又期待。

    凭与李青,与李家,与大明的关系,未来,蒸汽船出售,诸多诸侯国之中,交趾绝对是第一个吃肉的……

    当然,前提是蒸汽船真有李青、李雪儿描绘的那般。

    事实上,蒸汽船长什么样子,他现在都还不知道。

    “当然方便。”李雪儿轻笑道,“实不相瞒,这艘蒸汽船开来就是送给你的。”

    朱佑材惊愕,惊喜,不可置信。

    “现在就送给我,这……不太妥当吧?”

    “李家的蒸汽船,李家当然能做主。”李雪儿说道,“放心收下便是。”

    朱佑材看向李青。

    李青颔首。

    “这……是有条件的吧?”朱佑材清了清嗓子,不卑不亢的说,“能帮忙,我肯定帮,不过,若是重现我爷爷那会儿的开荒,这个真不行。”

    投入太大,回报太小,低廉的粮价让他根本看不到希望。

    “不让开荒。”李青说。

    “那就成。”

    却听李青又说:“是让你开矿!”

    “哈?”

    朱佑材呆了呆,随即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先生,交趾可不是日本国,更不像西方佛郎机人控制的地盘,没那么多金银矿……”

    “瞧你,好歹也是汉王,就这点魄力啊?”李雪儿打趣,“不是开金银矿,是让你开采煤炭,如此,未来对交趾也大有裨益。”

    “开采煤炭……”朱佑材轻皱眉头,“为蒸汽船补给?”

    “嗯,未来大明的蒸汽船,肯定会对外出售,早早布局对交趾好处多多。”李青微笑说。

    朱佑材深吸一口气,再次不卑不亢的说道:“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我担心未来交趾有了蒸汽船,却无煤炭可用。”

    李青愕然。

    朱佑材不禁紧张起来,可话都撂出去了,怎能收回?

    只好兀自强撑。

    “哈哈……有点脑子,但不多。”李青好笑道,“蒸汽船能消耗多少煤炭?你对你脚下的这片土地,根本不了解。”

    朱佑材闷闷道:“万一呢?”

    “万一……大明为交趾提供煤炭!”

    “当真?”

    “你在怀疑我的人品?”李青瞪眼。

    李雪儿忙别过头去,不忍直视。

    朱佑材想了想,缓缓道:“可说好了啊?”

    李青语气淡然,道:“放心开采便是,大明第一个吃肉,交趾第一个喝汤!我啥时候坑过你们?”

    “嗯…,有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朱佑材点头答应。

    见状,李青神色缓和下来,说道:“后续,李家会陆续送来一些蒸汽机、车,助你高效开采煤炭。”

    顿了顿,“当然了,与之配套的操作员也会一并送来,教授你们学会使用,用以开采。”

    朱佑材先是一喜,后又忧虑,问:“如今蒸汽船在大明都还未普及应用,你们这又是送蒸汽船,又是送蒸汽机车,皇帝就不会…动怒吗?”

    “这有什么好怒的啊?”李雪儿好奇。

    李青问:“你是担忧,如此会让皇帝觉得大明的蒸汽技术被交趾学了去,起了忌惮之心,对吧?”

    “嗯……差不多吧。”朱佑材点头。

    李青笑道:“实不相瞒,就是大明,哪怕蒸汽专利技术已经免费释放,也无人能单独造出来。”

    李雪儿补充:“别说造了,你拆了若还能再装回去,我都算你牛。”

    “这样么……”朱佑材神色讪讪,“皇上得知真不会动怒?”

    “……不会!”

    “那就没问题了。”朱佑材放下心来,随即意识到了什么,讷讷道,“这个礼,可太大了啊。”

    能不大吗,这么尖端的东西,大明自己都还没玩明白,交趾便拥有了,这意味着大明对交趾的器重。

    只要大明朝廷不主动澄清,交趾在周边小国的影响力,将会再上层楼。

    “能看到这层,还算不笨。”李青没好气道,“将心放在肚子里,就冲你爷爷、你高祖,我也不会坑害你,再说了,害你对我有啥好处?”

    朱佑材干笑点头,悻悻道:“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是担心辜负了高祖、爷爷的苦心经营,还请先生莫怪。”

    李青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