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92章

    ~

    不算小的小院。

    朱佑材了解了下蒸汽船的大小,便去忙活了。

    这么大的好事,自然要利益最大化,得叫上手下的文官武将,得好好宣传一波,以此来振奋人心,提升权威……

    这么多年过去,朱高煦这一脉已然彻底站稳脚跟,成为了交趾的实质统治者,可到底姓朱。

    虽说到了朱佑材这里,愈发本土化,可也无法改变汉王不是土生土长的事实。

    而这蒸汽船的到来,恰巧能起到化被动为主动的效果。

    于朱佑材而言,这一艘蒸汽船的政治意义,高过蒸汽船本身价值的十倍、百倍……

    李雪儿为李青斟上茶,轻笑道:“这个朱佑材,说他笨吧,有些委屈了他,可说他有才吧,着实不多。”

    李青却是说道:“太聪明未必是优点,施呆政未必是愚蠢的表现。”

    “好吧。”李雪儿自知在这种事上没什么发言权。

    不说李青,朱厚照都能碾压她。

    李雪儿问:“咱们在这里待多久?”

    “这得看煤炭开采的事宜顺利与否。”李青伸了个懒腰,“我假期还有三年,时间还算富裕,不急。”

    李雪儿蹙眉问:“你有没有想过,小皇帝若知道你组建秘密武装,会是如何反应?”

    “没有!”李青端起茶杯抿了口,懒洋洋道,“知道了又如何?”

    李雪儿:“……”

    李青:“我是否觊觎朱家江山你们明白,他也明白,有这一条就足够了。再说了,他对长生的执着不是一般的深,为此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

    “这次你怎么这么乐观?”李雪儿好奇。

    “因为我了解小皇帝!”李青说,“小皇帝真正在意的是皇位+长生,于他而言,只要这两个能保证,余者,皆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ps:闹肚子,请假一天。

    第242章

    汉文化的魅力

    蒸汽船上。

    朱佑材领着一帮子文官武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整个参观了一遍。

    不过,也只是外行瞧个热闹。

    至于蒸汽船的神奇之处,他们并不能理解,当然了,他们也不在乎这些。

    相比蒸汽船本身,他们更在乎的是大明朝廷的态度。

    如此先进的东西,大明朝廷都愿意让交趾拥有,且这么早就拥有,足以证明交趾在大明朝廷心中的位置。

    抱上这条大腿,什么都不用愁了。

    不由得,对汉王,对未来,都充满信心。

    李青将这些人的神情一一收入眼底,心下欢喜。看样子,开采煤炭的事宜,不会有什么阻力了。

    “先生,可以开始了吗?”

    “当然!”李青微笑颔首,“光说不练假把式,这蒸汽船可不是花瓶。”

    说着,瞧了眼李雪儿。

    李雪儿会意,立即去通知操作员准备……

    李青立在甲板前沿,朱佑材与他并肩,一众达官显贵立于二人身后,一同望着碧蓝大海,心怀期待……

    “噗……噗呲……”

    一声粗重的‘喘息’蓦然响起,众人不约而同地转过身,只见一团浓郁到化不开的白雾升腾而起,随风袭来,湿润、温热……

    水蒸气很快消散,视线再次开阔,不多时,便感受到了脚下的蒸汽船,正在缓缓移动。

    刚开始移动的很缓慢,渐渐地,有所加快,越来越快……

    前后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赶上了传统货船的移动速度,且还在加快……

    李青面色沉静,交趾的这些个达官显贵却是难掩震惊。

    “神迹啊……”

    “竟然真的可以,太难以置信了。”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要不说,人家辉煌了数千年呢……”

    一群人窃窃私语,满是惊叹。

    在开海通商的加持下,信息交流十分发达,大明蒸汽船也不是才有成果,这些人多少都听说过一些。

    不过,听说是一回事儿,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又是另一回事。

    如此具有颠覆性的东西,于他们而言,无外乎神迹。

    李雪儿想到自己第一次乘坐蒸汽船时,也不比这些人强哪儿去,好笑之余,又不免感慨万千。

    科技创新,才是兴国安邦的最有效行径。

    什么帝王权术,什么庙堂斗争,在其面前不值一提。

    李雪儿成就感满满……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朱佑材发出惊叹,“若非亲眼所见,真无法相信毫不起眼的蒸汽,竟能有如此神效。”

    其余人更是惊叹连连,满心满脸的振奋。

    想到今后交趾,乃至家族也能拥有蒸汽船,他们就忍不住热血沸腾。

    这哪儿是蒸汽船啊,这分明就是银船……

    李青微笑道:“眼下这蒸汽船还不够完善,无法航行太远,目前李家、朝廷,都在积极攻克难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续航定能再上层楼,真正意义上取代传统货船。”

    朱佑材含笑点头,故意大声问道:“交趾与大明素来交好,想来这蒸汽船,未来大明也不会吝啬了?”

    李青配合说道:“现阶段,大明自己内部都还没有普及呢,如此,还不足以彰显大明对交趾的厚爱?”

    这一番话落入众人耳中,自是欢喜非常。

    金陵李家是商业巨无霸,却不是纯粹的商贾,不说永青侯,单是‘江南水师总兵官’就不容小觑,实实在在的兵权,又与海上贸易息息相关,怕是在大明朝廷,也无人敢轻视金陵李家。

    财富,地位,权力……种种条件加持下。

    说出来的话,自然是分量十足。

    换一个人说这番话,他们只会一笑置之,可李家人说出来,没人怀疑。

    大明皇帝为了专利技术,专程下江南,亲自到访李家……这些不是什么秘密,早已通过海商传了过来。

    李家和大明皇帝乃至朝廷,关系还会差了吗?

    念及于此,这些人自动脑补成,这些都是大明朝廷的意思了。

    一时间,看向李青的眼神愈发热络。

    海风徐徐,碧波翻涌,众人望着无垠大海,时不时回头瞅一眼蒸汽船,眉头舒展,心情愉悦……

    ~

    小院儿,树荫下。

    李青、朱佑材相对而坐。

    “如何?”

    “众志成城。”朱佑材满脸兴奋之色,振奋道,“比预估的还要好上许多,今后我的权柄将超越高祖、爷爷!”

    李青笑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泉下有知,定也欣慰。”

    朱佑材本想谦虚两句,却又觉得‘青’字可能有深意,保不齐是李先生自夸,索性也就接受了褒奖。

    “开采煤炭随时可以。”朱佑材不是弯弯绕的性子,更是有恩必报,爽快的说,“需要多大规模,先生你说个数。”

    李青失笑道:“没有具体数目,这得看你们能开采多少。”

    “先生的意思是……?”

    李青:“能开多少开多少,总之不会浪费掉就是了。”

    朱佑材沉吟道:“大明的蒸汽船何时能正式投入使用?”

    “不会太久了。”李青说道,“去遥远的西方诸国,现阶段而言确实很难,可来交趾并不难,只需要在离交趾较近的区域,建立燃料补给站即可。如若交趾能提供足够使用的煤炭作为燃料,那么之后去满剌加等小国,也就逐渐顺理成章了。”

    顿了下,“当然了,蒸汽机本身还需要再精进一些才行,这个并不是很难,毕竟,大明人才济济,如今朝廷也参与了进来,想来不用太久。”

    李青说道:“煤炭开采出来,无论是未来你用,还是卖与大明,于你来说都没有坏处,不是吗?”

    朱佑材迟疑着说:“那我就大力开采?”

    “放心干便是。”李青微笑点头,“绝吃不了亏,只会是多劳多得。”

    顿了下,“咱们又不是一锤子买卖,之后我每隔数年都会再来一次,加上你高祖,你爷爷的关系,你又有什么好顾虑的?甩开膀子去干,真若赔了,李家为你兜底儿。”

    朱佑材干笑道:“先生这么说,倒显得我小家子气了,是赚是赔我来承担,不过…,大明的煤炭开采都好些年了,又有先进工具辅助,我这……成本肯定要高出大明不少,不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

    “不过先生放心,后续成本降下来,我也会同步降低价格!”朱佑材保证。

    李青轻笑点头:“那就先这样定了,开矿之事我们会帮忙。”

    朱佑材诧异道:“先生你懂这个?”

    “不太懂,不过,你表姐懂一些。”

    “她还懂这个?”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李青伸了个懒腰,“蒸汽船的价值你还未开发出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广而告之,让有钱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你好处多多。”

    朱佑材挠挠头,不太理解。

    李青只好掰开了说:“有钱人敢于花钱,才能让更多人富起来,才有更多的赋税……懂了吗?”

    “大概懂了……”朱佑材似懂非懂。

    李青:“……”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李青翻了个白眼,“去准备吧,调养的事先不急,正事要紧。我来都来了,不会落下你。”

    “嘿嘿……不急。”朱佑材咧嘴笑了笑,“那我去准备了。”

    李青含笑颔首,顺势往后一躺,翘起二郎腿,一只腿一颠一颠……

    好一个下午觉,醒来时,都快傍晚了,朱佑材坐着的位子,换成了李雪儿。

    “咳咳……”李青清了清嗓子。

    李雪儿缓缓收回目光,问:“晚上吃什么?”

    “不做饭了,走,咱们出去吃。”李青心情不错,“交趾我也算常来,却多是去田间地头,商船服务区等地方逛,好玩的地方都没怎么去过,眼下正好时间充裕,接下来一段时间,咱们好好逛逛。”

    李雪儿惊诧,“不忙?”

    “暂时忙不起来,朱佑材倒是会很忙,调养之事等大家都闲下来再说。”李青迈步往前走,一边说道,“难得清闲,怎能辜负?”

    李雪儿跟上,笑着说:“武当之行,也算清闲吧?”

    李青瞧了她一眼,轻笑道:“我是说你。”

    “我……”李雪儿怔住,好一会儿,低低说,“是我任性了。”

    “小孩子嘛,难免如此,错不在你。”李青微微仰起脸,以轻快到近乎玩笑的口吻说,“也不全是坏事嘛,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

    “不必有心理负担,也不用歉疚,更无需怕我自责而责怪自己。”李青轻松说道,“我这人,心大的很呢……”

    …

    交趾受大明开海通商影响,上百年下来,喝汤喝的满嘴流油,造就了好几个极富之地。

    与金、扬、苏、杭,京,自然没法比,可也勉强及得上二线州府了,风俗、饮食、建筑等,都在模仿大明的江南,甚至就连话本,也都有卖的。

    不同的是,这些话本并非消遣之物,大多是用来辅助学习汉文化,以为枯燥的学习提供一定的趣味性。

    在这里,不需要入乡随俗……

    大街上,不乏说汉话之人,酒楼里,皆是汉人菜系,连衣服样式,都与大明无甚差别……

    汉文化的魅力已深深折服了这里的人!

    李青心情愉悦。

    第243章

    弱者学习强者

    ……

    交趾富庶的地方也就几个,前后不过月余功夫,二人就逛了个遍,吃的、喝的、玩的……大致都体验了一把。

    怎么说呢……

    就跟在大明游玩差不多。

    不同的是,这里的气温是真的高,也就二人都有真气傍身,不然,这么高强度的游逛,非得中暑不可。

    重新返回小院儿。

    树荫下,二人相对而坐,李雪儿仍有些余兴未消,感慨道:“汉王这一脉,还真没少出力呢,如此下去,交趾还是交趾,却也是大明了。”

    李青:“不只交趾,满剌加也是时间问题,未来在蒸汽船的加持下,汉文化的传播将会更高效。”

    李雪儿微微蹙眉,说道:“交趾因为有汉王,才有如此成果,且交趾距离大明较近,也是重要因素,其他藩属国可没这个条件。”

    “的确,不过人都有慕强心理,只要大明持续兴盛下去,汉文化就会在无形中得到传播,只是不明显罢了。”李青笑着说,“弱者学习强者,这是一种本能。”

    李雪儿想了想,缓缓点头。

    “对了,汉王这会儿的宣传事宜,忙得差不多了吧?要不去看看,正事要紧嘛。”

    “嗯,”李青站起身,“不累的话,一起吧。”

    ~

    汉王府,凉亭下。

    桌子上摆放着冰镇水果、果酒,丝丝凉气自冰块散发出来,令人舒爽惬意。

    “这些时日,玩得可还尽兴?”朱佑材笑问。

    “挺好,”李青饮了口果酒,问,“你呢,忙完了没?”

    “地利,人和,只差天时了。”朱佑材文绉绉的说。

    李雪儿愣了愣,随即好笑,“就是开采区域圈定了,人也找好了,就差一个黄道吉日了,对吧?”

    “嗯。”朱佑材自得一笑。

    “……搞得跟打仗一样。”李雪儿哭笑不得,“具体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我可以帮忙。”

    朱佑材沉吟了下,突然想起了什么,问李青,“先生,你……是个道士对吧?”

    李青会意,装模作样的掐算一番,说道:“三日后便是个好日子,宜动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