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08章

    “惯的你……”

    李青哼道:“也就是说……现在谈论的重点已不再是广设官办学塾、普及教育了,而是立国本对吧?”

    “咳咳咳……嗯。”黄锦干咳着点点头,接着,随手抓过西瓜吃了起来。

    李青没管他,陷入思忖。

    老朱那会儿,太子早早就定下了,后懿文太子虽英年早逝,可紧接着,老朱就立了孙子。

    老四那会儿,太子就比较坎坷了,磨了好多年小胖才得以成为太子,老四虽借此做成了许多事,可也不可避免的让朝廷内耗。

    小胖那会儿,朱瞻基的太子之位,牢不可破。

    朱瞻基那会儿,朱祁镇也早早被立为太子。

    朱祁镇那会儿,朱见深也是早早立为太子……

    朱佑樘,朱厚照父子的太子之路,也是极为顺畅,大明几乎没有因为争国本,而内耗过。

    可朱厚熜不同,他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早立太子。

    李青虽也觉得,没必要过早立太子,可碍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皇明祖训,太子人选根本不会有意外。

    基于此,早立也没什么坏处,至少不会让朝廷上下陷入内耗。

    只不过……真要是立了太子,朱厚熜多少会有些危险。

    有了太子,下一任皇帝就有了着落……李青随即摇头,心道:“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黄锦见他半晌不说话,讪讪道:“我知道你是好心,只是觉得你问那话不吉利……别生气啊。”

    “懒得跟你计较这些……”李青舒了口气,问:“皇帝人在乾清宫?”

    “去后宫了。”

    “……好吧。”李青好气又好笑,“他很热衷女色吗?”

    黄锦摇摇头:“自从被你忽悠之后,他就不咋好女色了,一个月也就翻五六次牌子吧。”

    “这个年纪……倒不算多。”李青缓缓点头,“别说,老朱家的人,还真的很少有他这般节制的。”

    黄锦闷闷道:“皇上可是信了你的邪,今儿在朝堂上,又是万岁,又是千秋万世的……”

    说到这,他似是想到了什么,说道:“我觉得……用不了多少年,你的秘密可能就要被皇上摆到台面上了。”

    “你这大脑瓜子咋一阵儿一阵儿的……”李青忍俊不禁,“确是如此,不过,我早有心理准备,不妨事的,反正现在都有人觉得我邪性,过些年我还是没变化,他说与不说……都一样。”

    “那你咋办啊?”黄锦很是担忧。

    “放心好了,没人能奈我何。”李青瞟了他一眼,“你觉得我能活到现在,真的是凭运气?”

    黄锦挠挠头,“双拳难敌四手,万一他们勾连亡命之徒……”

    “你说的这些,早在洪武朝就发生了。”李青说道,“结果被我全部反杀了,此类事件我经历过好多次了,远的不说,正统朝时期,一群人想来个法不责众,却是来得快,走的更急,还送上几颗人头……”

    “这我还真不知道……”黄锦缓缓点头,好奇问:“事后呢?”

    “什么事后?”李青白眼道,“侍郎以下,我都是只管杀,不管埋。”

    “啊?”

    “啊什么啊?”李青不稀得炫耀什么,“回去看看,你家主子要是忙完了裤裆里那点事儿,让他过来一趟。”

    “……你说话真难听。”

    “你头一天认识我?”

    黄锦:“……”

    …

    半晌午。

    朱厚熜来到国师殿,就今日朝堂之事,又简单说了一下。

    “你愿不愿意立国本?”李青问。

    “先生何出此言?”朱厚熜有些不悦,“莫非先生没打算悉心传授长生之法?”

    “……与此事无关。”李青说道,“我不是催你立国本,不过,你当明白,如若一直不立国本,朝廷定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内耗之中。”

    朱厚熜沉吟半晌,还是摇头:“立国本可以,但绝不是现在,都还不会走路呢,急也不是这么个急法。”

    李青对此不做干涉,只是道:“你心里有数即可。”

    顿了下,“现在可以不立,却仍可以拿来当做筹码,以便顺利颁发普及教育的诏书,此事不宜拖得久了,待到地方上的官吏、豪绅都得悉了,届时推行的第一步,将会更加艰难。

    万事开头难,这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是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之后展开的难度势必大大增加。”

    朱厚熜沉吟道:“先生的意思是……用立国本的期限做为筹码,比如五年之后立国本,十年之后立国本?”

    “不错!”李青微笑颔首,“国本不能不立,只是时间问题,既如此,何不好好利用?”

    朱厚熜微微点头,随即,紧张的问:“先生,朕想做到你这般……真的很难吗?”

    “不好说。”李青道,“反正不容易。不过,延年益寿还是很轻松的,至于能否与我这般,我没把握。”

    “好吧……”朱厚熜一叹,患得患失。

    现在可不是患得患失的时候,李青只好安慰,“放平心态,只管努力便是,我说过,你不负大明,我不负你。包长生我不敢说,但绝对能让你活得很长,若你争气,未尝没有希望。”

    “哎,好。”朱厚熜心情好受许多。

    正欲趁热打铁,讨教一些修行之事,却见黄锦哼哧哼哧跑进来,大脸满是焦急,朱厚熜皱眉问:“发生了何事?”

    不待黄锦回话,他惊怒道:“可是又跪起了宫门?”

    “皇,皇上英明。”黄锦呼哧带喘的点点头,“咋个办啊?”

    朱厚熜冷笑道:“昔年杨廷和朕都没怕过,杨慎那厮事儿闹那么大,朕不也没遂他的意?想跪,就让他们跪好了。”

    “皇上,这次不一样啊。”黄锦道,“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无一例外……哦,除了南直隶礼部尚书严嵩。”

    闻言,朱厚熜更怒:“你是说,夏言也在其中?”

    “嗯。”黄锦说道,“不只是他,今日早朝上站在皇上这边的官员,都在其中。”

    “他娘的,他们这是想朕早死啊。”朱厚熜气到骂脏。

    李青说道:“还是去看看吧,别影响了政务才是。”

    朱厚熜深吸一口气,愤愤然起身往外走。

    黄锦忙也跟上一起。

    又开始了……李青苦笑。

    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只是有些索然无味,“一百多年了,还是这些个路数,真是没有一点长进。”

    可话又说回来,这种近乎无赖的方式,还真是有用。

    既能彰显他们忠君爱国,还能迫使皇帝一定程度上的妥协。

    无他,皇帝虽贵为天子,却也需要他们来帮忙治理天下。

    这种体罚自己,迫使皇帝让步的行为,后世人看来可能只会觉得好笑,可……真的很实用。

    第264章

    严嵩入阁

    李青没有具体的上班时间,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甚至上不上班都取决于他自己。

    官员管不到他,皇帝不敢管他。

    吃过‘工作餐’,李青离开了国师殿,到不是他存心偷懒,内阁就剩一个夏言,结果还去跪宫门去了,监督谁啊?

    走出国师殿,走至宫门前。

    群臣还在哭谏,一个个涕泗横流,朱厚熜面色铁青。

    李青不得不感叹,这些人的‘演技’,单是这说哭就哭的本事,换之后世,怎么也能当个演员。

    这场面他早就腻歪了,只匆匆一眼,便扬长而去。

    走回连家屯儿,李青没有立即回家,转而去了隔壁巷弄,敲响了严嵩家的院门。

    “来了来了……是钦差大人……”

    严世蕃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门,话到一半,不由僵住,不受控制的两腿打颤,后槽牙都开始疼了。

    “你你你……国国……”

    ‘噗通’,严世蕃瘫软在地,“我可没有调戏良家女子,有话好说……”

    本以为来的是宣恩旨的钦差,不想是李青这个‘煞星’,严世蕃魂都要飞了。

    “你爹呢?”

    “在,在后面一条街巷。”严世蕃老实回答,“父亲准备将附近几座民宅买下,建一座像样的庭院儿。”

    李青怔了怔,随即释然。

    也是,经此一事,严嵩没可能再回南直隶了,既然在京师扎了根,自要置办一些硬性家业。

    好歹也是准阁员,不能太过寒酸了。

    这也算是刚需……

    “带我过去。”

    “哎,是。”严世蕃哪敢拒绝,忙走出门来,“国师请。”

    ……

    严嵩正在一户人家,与户主协商宅院转让金额,忽听儿子喊爹,只好暂时搁置,走出门来。

    却见儿子身边还有李国师,严嵩不禁眼皮直跳,还道是儿子又惹了祸,被李国师抓个正着,忙快步迎了上来。

    “李国师。”严嵩拱手一揖,眼神瞟向儿子。

    严世蕃顿感两腿一疼,忙解释道:“爹,李国师找你,你不在家,我便带李国师来寻你了。”

    闻言,严嵩放松下来,道:“为父与国师有政事要谈,你且回去吧。”

    “是。”严世蕃求之不得,朝李青匆匆一礼,逃之夭夭。

    二人并肩而行,朝李青小院儿走。

    “准备建宅院?”

    “呃……是。”严嵩讪讪。

    “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人之常情嘛。”李青轻笑笑,“可缺银两?”

    “为官数十载,多少有些盈余,建座宅院还是够用的。”严嵩干笑。

    大明的官员俸禄,明里暗里涨了数次,可大明的物价也随之增加,总体来说,要好于洪武朝那会儿,可也没好太多。

    虽说严嵩生活并不奢靡,可想攒下这么一笔钱,根本不可能。

    若说严嵩不贪,李青是不信的,奈何,贪腐根本没办法杜绝。

    当初老朱已经生动的演绎过了。

    论杀贪官污吏,古往今来,哪个帝王比得上大明太祖?

    可有用吗?

    没用!

    人性如此,数千年来皆是如此。

    没办法过于苛刻……

    只要不过分贪婪,只要肯做实事,李青也不会上纲上线的斤斤计较。

    真要按大明律来,满朝公卿挨个砍头,冤枉的不会超过一手之数,甚至干脆没有。

    小院儿。

    李青平静心绪,问:“何时动工啊?”

    “还没全部谈拢呢。”严嵩苦笑,“本来前两家都谈好了,到了第三户人家,同样的价钱却没谈拢,我只好提高了价格,结果前两户人家得知又不愿意了,无奈,我只好统一出高价。”

    说到这,严嵩有些窝火,“不想价格提高之后,三家人觉得我钱多,还要我再提一提价格。真的是……”

    李青好奇道:“你是官,他们是民,敢如此?”

    “这个我不曾明说,一是不想以官威压人,二是不想传出去贻人口实。”严嵩郁闷道,“这三家的宅院加在一起,刚好归纳为一个不错的大宅院,位置也不错。只是,整个连家屯并非找不到第二处了,说起来,还是短视……”

    严嵩突然不说了。

    “想到了什么?”

    “下官在想……”严嵩迟疑了下,缓缓道,“究其原因,还是贪婪心在作祟。如若这三家明白所自持的东西,并非独一份,自不会如此漫天要价,可……这份贪婪心,还会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来。”

    李青沉吟少顷,道:“你是想说,百姓认知提高后,会变得更贪婪对吧?”

    “平心而论,一定是这样的。”严嵩点头。

    李青不否认,“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百姓生活改善的同时,奢靡之风定也会兴起,无论普及教育践行与否,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严嵩惊愕,细想想,却是这个理儿。

    “这岂不是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倒也没有这么严重,不过,人心浮躁是肯定的。”李青说,接着,又是一叹,“相比愚昧的浮躁,清醒的浮躁更好一些。当然了,追求美好生活,本也不为错。”

    严嵩沉吟半晌,苦笑道:“于百姓来说,是这样,于朝廷来说……未必啊。”

    “若你是百姓,你还会这么认为吗?”

    “呃……”严嵩干笑道,“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为臣,自然要为江山社稷着想。”

    李青笑了笑:“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并不一定要站在对立面。”

    “这……”严嵩心理上并不认同,却也没出言反驳。

    李青也没详细阐述论调,不是怕麻烦,而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太难了。

    “你打退堂鼓了?”

    “没有,”严嵩摇头苦笑,“下官哪有退路可言?”

    “那就好。”李青微微颔首,说道,“颁发诏书只是第一步,真正难的是施行,你这个内阁大学士,可得多操操心。”

    “下官还没入阁呢。”严嵩矜持道。

    “快了。”

    李青道,“一条鞭法也十分重要,不可耽误了进度,这事儿会让夏言去做,只要你做好教育普及之事,夏言之后的首辅之位,非你莫属。”

    严嵩怦然心动。

    可想到自己年龄,他又不禁颓然。

    “下官比夏言还长了两岁,只怕熬不到那一天了。”

    “这就得看你表现了。”

    严嵩一愣,随即恍然。

    是啊,谁言内阁首辅必须干到死?升官,贬官,还不是在皇帝?

    只要自己更优秀,让皇帝觉得自己更值得被重用,便可以了,年龄不是问题。

    念及于此,严嵩再次振奋,心态一下子年轻起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