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祭祀过程非常严肃、正式,不过,整个流程并不繁琐,也不算隆重。毕竟,这又不是皇帝的亲祖宗。
早上来的,不到正午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皇帝回宫,群臣获得半日假期,各回各家……
李青回家前,与黄锦耳语几句,又瞧了眼那鞑靼青年,这才离开。
六部九卿及内阁大学士不明就里,却也起了警惕之心。官场之上没有绝对的秘密,普及教育的始作俑者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眼下,见他又是鬼鬼祟祟,不由心里打了个突。
前几日,朱厚熜骗蒋氏说,李青是他用来吸引群臣火力的,严格来说,并不算撒谎。
一直以来,李青都是非常遭人恨的存在。
历经十一朝,无不是如此。
嘉靖朝自也不例外,他的存在能很大程度上,使得群臣不过度内耗。
正所谓……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这不,一见李国师憋着坏,原本对内阁三人不满的六部九卿,当即放下了成见,汇集一处,商讨对策。
“诸位,谁有办法让这厮滚蛋!”说话的是吏部尚书。
自上次第一个跳出来,催促皇帝立国本之后,他就明显感觉皇帝要对付他,这个天官可能做不长久了。
究其原因,还是普及教育惹的祸,他自然痛恨李青。
与他处境一样的还有户部尚书,当即道:“同僚之间政见不同很正常,亦当求同存异,然,我大明没有国师官职,且他走的也不是科甲正途,非我等同僚。”
“不错!”刑部尚书接言,“况且他还这么年轻,我们可熬不过他,若坐视他留在京师,持续影响皇上,非大明之福,非百姓之福……”
一阵之后,三个尚书默契的看向内阁三人。
“夏首辅,顾大学士,严学士,这种事当内阁来挑大梁,我等的话语权,可比不得你们。”
“是啊是啊……”余者尽皆附和,“三位大学士,可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务必为大明除害。”
三人:“……”
互视一眼,三人之中的两人,看向一人。
夏言苦闷又无奈。
职权越大,责任越大。
谁让他是内阁首辅呢。
“诸位稍安勿躁,”夏言硬着头皮道,“此事……尚不明朗,需静观其变。”
“上次就是因为不明朗,才失了先机,致使大错铸成,”户部尚书恨声道,“打着爱民的幌子大肆花费国帑,名声让他得了,祸害的却是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在这些大员心中,李青的做法纯粹就是胡闹。
从根本来说,李青的主张对他们这个层级的人影响并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无他,这个层级的官员,子孙能享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恩荫待遇。
这些大员之所以激烈反对,还真不是为了私欲。
能一步一步走到他们这个位子,无不是阅历、学识、政治智慧顶尖的存在。
在他们看来,让百姓读书、认字、明理,定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以及朝廷的统治成本。
就连严嵩,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不过,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仕途。
“吃一堑,长一智,同样的错误,绝不能犯第二次!”吏部尚书沉声道,“不可否认,这位李国师确有一颗爱民之心,可他根本不懂政治,不知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万不能再让他继续作妖了。”
“对,提前扼杀!”
“必须扼杀!”
夏言一个头两个大,苦叹道:“诸位都冷静些,莫说气话,不论如何,李国师都是朝廷官员,皇上的心腹大臣。这点,承认与否都是既定事实,岂可言‘扼杀’二字?”
“没说杀人,让他麻溜滚蛋,不能再让他胡搞了。”
夏言苦笑道:“本官可没本事说服皇上啊!”
“夏首辅,你可是百官之首,你怕什么啊?”户部尚书气道,“近些年,皇上愈发乾纲独断了,再加上一个啥都不懂,又喜欢指点江山的国师……唉,祖宗的江山社稷,不能不顾啊。”
“是啊是啊……”
一群人将夏言架了起来。
夏言又不傻,哪里看不出这些人是要他当出头鸟,可处在他这个位置上,有些事不能拒绝。
昔年,杨廷和为何能凭一己之力,搞得皇帝灰头土脸?
就是因为他敢扛事,敢于跟皇帝抗争,下面人才都听他的。
以至于杨廷和都退休了,其子杨慎都能搞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出来。
诚然,杨慎的那句口号太具有煽动性了,可若没有杨廷和之子的身份加成,但凡换一个人,肯定达不到那样的效果。
这,就是杨廷和!
大明首辅的权力顶峰!
在大明内阁体系的历史中,称得上前无古人。
后……
也很难有来者了。
夏言作为内阁首辅,自然心向往之,然,想达到杨廷和的高度,太难了。
况且,当下的皇帝也不再是当初了。
不能不管,也不能与皇帝正面硬刚……夏言心思电转,忽的瞧向严嵩。
严嵩心中一凛,大感不妙。
果然,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夏言大义凛然道,“严大学士,你家与李国师在一个屯子里,你打探一下他的政治意图,为我们的反击做准备。”
“我……”
“嗯?”夏言怫然不悦,“严大学士可是不愿?”
夏言已经表明了态度,一群人也不好再揪着不放,便将矛头指向严嵩。
严嵩气郁至极。
娘的,咋整我这儿来了?
……
第273章
心直口快的小青年
小院儿。
黄锦带着那鞑靼青年走进来,怀里还抱着一个装药材的箱子。
“人给你带来了哈,这个……”黄锦拍了拍怀中的药箱子,嘿嘿道,“你也给我行个方便呗?”
李青斜睨了他一眼,“等我忙完。”
“哎,成。”黄锦笑呵呵上前,将药材放在石桌上,“那什么,你们聊,我先忙着。”
言罢,去了东厨倒腾。
鞑靼青年一脸茫然,也有些惶恐,不知大明最大的大太监,带他来这里意欲何为。
“不用紧张,坐吧。”李青微笑解释,“就只是闲聊,没别的。”
鞑靼青年惊诧,戒备心一下放松许多,因为李青说的是他那边的语言。
“你怎么会……?”
“我去过你们那儿,不过……很久之前的事了。”李青笑着问,“大明如何?”
“很好,很繁华,很热闹……”鞑靼青年说起家乡语言,人更放松了,问:“大公公说,您是大明的国师,真的吗?”
“嗯。”
“您可真年轻。”青年见李青也就比他大几岁的样子,不由更是艳羡,由衷道,“真羡慕您。”
李青笑着打趣道:“羡慕我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
鞑靼青年憨厚一笑,讪然点点头,好奇问:“大明的国师,当是很大的官儿吧?”
“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国师是没有品级的,这个官职诞生不久,之前都没有这个官职……”李青耐心解释,并为他简单科普了下大明官员品级。
鞑靼青年看似青年,实则少年,只是长得壮实,又常年风吹日晒,显得比较成熟,其实才十五岁。
本就没什么心眼儿,加之李青说的又是他的家乡话,没一会儿,就彻底放下了戒备心。
“您说很久之前去过草原,是小时候吗?”
“呃…,差不多吧。”李青含笑点头。
“大明这般繁华,尤其您这样的人,去草原做什么啊?”
“为了和平。”李青笑着说,“为了大明,也为了你们,为了不打仗,为了咱们和平相处,成为一家人。”
“啊?”鞑靼青年张大嘴巴,满脸不可思议。
“怎么,你不相信?”
小青年挠挠头,摇摇头,又摇了摇头,一时不知该如何说。
李青温和道:“这没外人……啊,那个公公听不懂咱们说话,有话但讲无妨,不碍事的,我若想害你,亦或害你的家族,用不着这般费事儿。”
小青年想了想,点点头。
李青:“你们来此,是受大明皇帝陛下的邀请,大明若想对你们不利,又岂会邀你们来,还让你去历代帝王庙,你可知那是什么地方?还有,你应该听父辈说过,汉人皇帝最爱面子吧?”
小青年:“朝廷体面?”
“不错不错。”李青微笑颔首,“大明朝廷不会做这种下作之事,我就是想害你,大明皇帝也不允许,再说了,你觉得我像是包藏祸心之人吗?”
小青年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是。”
李青笑问:“怎么称呼?”
“我叫阿古帖木儿。”
在漠北草原‘阿古帖木儿’这个名字,大概比在大明‘李青’这个名字,还要普遍。李青无从分辨对方来自哪个区域,索性也不去想了,之后问礼部,亦或直接问皇帝便是。
李青笑问:“你不相信我说的?”
阿古帖木儿有些为难。
“不用顾忌什么,出的你口入得我耳,我对漠北草原并不仇视,”李青真诚说道,“我很希望有朝一日,咱们双方可以放下成见,同桌共饮,把酒言欢。”
阿古帖木儿闷闷摇头。
李青也不生气,“为何啊?”
“大明对我们并不友好,”阿古帖木儿愤愤不平道,“我们的马匹、皮草、草药……,大明总是压价,就拿铁锅来说吧,一口锅在大明根本卖不到多少钱,可却要我们拿一只羊来换,还得是大肥羊才肯,近几年,都要两只中等羊了。”
“还有药材,皮草……对你们来说明明值钱,可你们却……”阿古帖木儿哼道,“大明朝廷开海通商,比如皮草,你们加工之后卖出去赚的更多,这些我们是知道的。你们的一口锅,我们要省吃俭用好久好久,才能获得。还有茶叶,你们是不抢我们,可你们比抢还过分……”
好一通抱怨之后,小青年才意识到不妥,不由紧张道:“你说过的啊,出的我口,入得你耳。说话可要算数。”
李青好笑点头:“放心吧,我不会往外说的。”
“嗯,那就好。”阿古帖木儿心情放松下来,挠了挠头,又道,“这次来大明,发现大明朝廷也没那么坏,对我们也挺友善的。”
顿了顿,由衷说道:“大明人真的好幸福啊。”
李青笑了笑,说:“对自己人,当然要好啊,今年朝廷开始大肆开设官办学塾,力求大明每个乡镇都要开办一座出来,往后啊,大明百姓都能读书、认字呢。”
闻言,阿古帖木儿更艳羡了。
出身鞑靼高层的他,深知读书的好处,也认可汉文化的璀璨,更知道汉人之所以聪明、难对付,就是因为他们读了书。
奈何,草原没有这样璀璨的文化,也无多少书籍可读。
李青说道:“等咱们成了一家人,你们也可以享有同样的待遇。”
“这怎么可能?”阿古帖木儿闷声道,“你们汉人不都是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吗?”
李青笑了笑:“这话不假,可这话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如若真的严格贯彻这话,大明怎会有这么多民..族?”
“你可知为何历代帝王庙中,还供奉着元世祖的神位?”
阿古帖木儿摇头。
“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李青温声说,“其实,你们也是我们的自己人。从洪武朝,大明就开始接纳你们了,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比如现在的辽东地区,乃至大明各省,都有你们那边的原住民。”
李青轻声说:“他们现在过得很好,大明对他们没有区别对待,甚至都有参加科举,做官的人出现了。”
阿古帖木儿认真想了想,还是摇头。
“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是想,让我们也成为大明人,对吧?”
“为何不呢?”李青正色道,“大明的富庶你也看到了。大明朝廷的包容心,无论是历代帝王庙中的元世祖神位,还是早前投入大明怀抱的草原人,都可以证明。大明有能力,也有心胸,可以让你们过上大明百姓过的生活,也容得下你们。”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阿古帖木儿吸了口气,问,“您能代表大明皇帝陛下吗,能代表所有官员吗?”
李青:“我负责任的说,可以!”
阿古帖木儿挠挠头,实诚的说:“我能感受到您的善意,您的真诚,可我并不相信您有这个能力。”
顿了顿,“退一步说,就算您真有,也很难。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女王复活。”
李青呆了呆,双眸一下子黯淡下来。
阿古帖木儿没发觉李青的异样,两眼放光的说:“我们的女王可厉害了,你可能不知道她,她是鞑靼人最后的骄傲,知道吗,你们的正统皇帝都曾做过女王的阶下囚呢……”
小青年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得亏是李青,但凡换个人绝对急眼。
许久,
“这下,你知道了吧?”
李青默然良久,哑声说道:“我知道她。”
阿古帖木儿骄傲道:“厉害不?”
李青吸了吸鼻子,颔首道:“嗯,厉害,很厉害。曾统一诸多部落,打到大明家门口的鞑靼女王,当然厉害。”
阿古帖木儿遗憾道:“可惜女王不在了,唯有她在,唯有她愿意投向大明,咱们才可能成为一家人。”
李青努力调整了下情绪,温和道:“现在也一样有可能,我只问你,你愿意吗?”
小青年纠结许久,缓缓道:“我只能代表我一个人,不能说明什么。”
李青笑了笑:“怀揣你这种想法的人,绝不止你一个。”
“可那些人说了不算的。”阿古帖木儿反驳,“部落首领说了才算。”
“嗯,你说的对。”李青颔首,自信道,“我会想办法,我们会努力,让他们也愿意。你还年轻,绝对能看到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