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23章

    朱厚照不满:“说他就说他,别带上我。”

    “你也不是啥好东西,”李青冷笑,“连皇位都可予人,就别大哥笑话二弟了。”

    “至少我不招你烦吧?”

    “……有时候,你是真欠揍。”

    “行了,眼下局势一片大好,为这个,也得走一个。”朱厚照转移话题,举杯道,“这一杯,敬大明前国师。”

    李浩跟着举杯,笑呵呵道:“青爷,祝你摆脱了那个烦人精。”

    “还是你们叔侄安逸……”李青好笑举杯,“大明的叔侄关系,就靠你俩了。”

    “俺们……”

    叔侄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可俺们是表的啊。”

    李青:“……”

    ~

    小雪儿去了海外,她不在,叔侄俩可算是没了束缚,拉着李青听曲儿,听戏,开挖掘机……

    其实,男人的爱好也就这么点儿。

    李青这个国师,对京中官员来说,可谓是生死大敌,可对南直隶的官员来说,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以致于李青去龙江船厂都还要借李浩的光,不过这样也好,省去了诸多麻烦。

    李家提供人才、技术,朝廷负责资源倾斜,统筹调度,蒸汽机的研发进度飞快,已到了可以广泛应用的阶段。

    只是燃料补给站还没整个完善,故才没有投入使用。

    目前正在不厌其烦的测试稳定性……

    除了内阁之外,京师的那一套班底,南直隶都有,行政权也有,在京师干预不多的情况下,龙江船厂被运营的极好。

    随着朱棣迁都,开海通商,江南工商业的兴起,南直隶逐渐开始往‘财’上发展。

    这些个官老爷们对商业的发展很是重视,也会在权力范围内,给予商业一定的支持,使得江南工商业更一步兴旺。

    这其中,有官商之间不为人知的勾当,也有六部官员抱着捞油水的打算,可也实实在在的造就了工商业的飞速发展……

    蛋糕越做越大,百姓也得了很大实惠。

    官员有了动力,自然更卖力的做,百姓口袋有盈余了,也舍得改善生活品质,又进一步带动了经济……

    你好,我好,大家好。

    各行各业都处在上升期,加之不断地良性循环,风气不是一般的和谐,甚至有了‘小资’经济的苗头。

    一些附加值高的商品,逐渐被更多的人追捧……

    这是好事,也不全是好事。

    当大明走兴盛工商业这条路时,就注定了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哪怕李青这个始作俑者的意志,也无法改变这一现象。

    “青爷。”

    “嗯。”

    “我有种预感。”李浩说,“如此下去,迟早有一日,大明风气会逐渐演变成……人人逐利。”

    李青沉默。

    “这样真的好吗?”李浩担忧的问。

    李青还是沉默。

    许久,

    “至少比衣不蔽体好,至少比食不果腹好,至少……百姓都过上了足衣足食的生活,不是吗?”

    李浩叹道:“如此之下,定然人心浮躁啊。”

    李青笑了笑:“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最好的发展路径了,先活下来,再逐步解决遇到的问题,活不下来,一切都白扯。”

    李浩点点头,不再多说。

    李青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明明一切都很好,可他却没多么开心,因为他知道,这好的背后,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滋生……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会被逐步放大!

    李青没什么好办法。

    哪怕他历经十一朝,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火能照亮黑夜,也能烧着人,这是没办法绝对避免的事,只能因时因势的利导……

    ~

    小院儿。

    李青忧郁了数日,随后便不再内耗自己。

    未雨绸缪是好事,可大明离顶峰还有着相当长一段距离,犯不上前怕狼,后怕虎。

    不可否认,如此下去会出现李浩说的那种情况,可又如何?

    大厦倾覆,饿殍千里,异族入侵……就好了?

    人人逐利就一定是坏的吗?

    难道普通人就没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

    眼下大明的发展方式,就是最好的!

    李青目光坚定。

    谁都可以怀疑、否认,唯独他不能!

    “嗨!”朱厚照冒出墙头,打趣道,“咋?真被你大孙子击碎道心啦?”

    李青:-_-||“四十大几奔五十岁的人了,你就不怕摔了?”

    “我可是威武……”朱厚照回头左右瞧了瞧,哼道,“真当威武大将军浪得虚名?”

    “还浪得虚名……”李青气笑道,“自己给自己安上的名头,还浪得?麻溜下来,我不揍你。”

    “嘁,你当我是怕被你揍?”朱厚照出溜下墙头,拍响大门,“开门,是我,朱寿!”

    “……”

    打开门,朱厚照探出头,“嫖妓去不?”

    “……我看你是真想挨揍了。”

    “嘿嘿……逗你玩呢,哪有开挖机有意思。”朱厚照笑嘻嘻道,“杞人忧天要不得,走啦走啦。”

    拽着李青就往外走,一边说道,“百姓活的不好,你难受,百姓活的好,你还不开心,哪有你这样的啊。”

    “……倒是我的错了。”

    “本来嘛,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百姓富足,府库殷实,多好的事儿啊?再说了……”朱厚照清了清嗓子,傲然道,“数千年的传承,历朝历代的锤炼,我泱泱华夏之坚韧,远超你之想象!”

    李青愕然,继而大点其头:“嗯……你这话挺有深度的!”

    “废话,我是谁啊?”

    朱厚照腰板一挺,得意洋洋道,“我可是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

    李青无语。

    不得不说,朱厚照的记性是真好,李青听了无数遍都没记住。

    “当着道士充什么和尚?”

    “是佛,是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朱厚照据理力争……

    第284章

    初步顺利

    ……

    走出京师,走出长城,走出大明疆土,视野开阔,目之所及,充斥着大自然的粗犷。

    这种景象,朱厚熜是第一次体验,内心豪迈,心情愉悦。

    不过,这种颇具视觉刺激的新鲜感并未维持多久,随着气温逐渐走低,行军的疲惫先后袭来,朱厚熜很快就蔫了。

    至于夏言等一众文官大员,更是直呼要了命。

    虽然他们不靠双腿赶路,且可以乘马车,然,颠簸、宿所、伙食……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吃吃不好,睡睡不好,浑身都要散架了……搞的这些大员们,悲愤不已。

    这是人过的日子?

    才刚离开大明,他们都萌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一想到过年都回不去,一个个更是如丧考妣。

    要了命了啊……

    立冬后,不满情绪更是抵达了顶点。

    遭不住,真的遭不住,再这样下去,他们觉得自己可能会死。

    太冷了。

    内阁学士、六部尚书,没有一个年轻的,哪里顶得住这种艰苦环境?

    在此之前,最苦不过是三九天上早朝。

    眼下,真超纲了。

    朔风呼呼刮,还未冬至,便飘起了盐粒子,这些人连出恭都不敢一次性拉完,冻屁股。

    随着继续深入漠北,恶劣的气候更是让他们难以忍受,都要崩溃了……

    这些个读书人再不之乎者也,一个个气急败坏,什么涵养,什么气度,一股脑全丢了,私下骂的那叫一个脏……

    好好的,你说你搞什么北巡啊?

    终于,有人病倒了。

    接着,像是会传染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全军覆没。

    个个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

    “皇上,臣怕是不行了。”

    “皇上,臣想回家,臣想死在大明的国土上。”

    “皇上……”

    一群人哪里还有半点跟皇帝打擂台的骄狂模样?

    普及教育也好,收回草原也罢,任你如何花费国帑,俺们都不管了,不干涉你了成不,你就让我们回去吧?

    朱厚熜可不会,也不敢放他们走,只是道:

    “诸位爱卿放心,朕来之前就有所准备了,风寒、发热等各种疾病所需药材,都带的足足的,这就让太医为你们诊治。”

    顿了顿,“再说了,这里也将是大明的国土嘛。”

    “皇上……”

    “再坚持坚持,很快就到了,再忍一忍……”朱厚熜安抚道,“他日大明收回草原,诸卿可都是大功臣,朕为你们单独列传,让你们名垂青史……”

    巴拉巴拉……

    啥话都说了,就是不说让他们回去。

    嘴最硬,跳最欢的户部尚书都哭了,私下找到朱厚熜,委婉表达了国帑花费的出资比例,可以再谈一谈,户部愿做出让步。

    前提是让他回京养病。

    朱厚熜倒也不是铁石心肠,并未完全拒绝,还是答应了一半。

    户部让步,可以。

    爱卿回去,不可以!

    ‘病重’的户部尚书,险些跳脚……

    一群人气郁难当,却无可奈何,连筹码最大的户部尚书都失败了,还能有什么机会?

    认清现实之后,只得积极面对生活。

    这些人非常惜命,积极配合治疗之下,很快就不复病入膏肓,逐渐痊愈了……

    其实,朱厚熜也不好受,好在他年轻,又有李青的丹药,而且,饮食条件,住宿条件,行军条件,又都是独一份的好,故才没有如夏言等人那般不堪。

    ~

    是夜,

    万物寂静,只有朔风呼呼的刮,李青躲开斥候,漫步在荒凉的漠地,踩着浅浅一层被冻实的白雪,朝着远处阵营缓步靠近……

    皇帝行宫附近一个不起眼的营帐内,阿古帖木儿睡的正香,突然被人捂住了口鼻,惊恐的睁大眼睛。

    “唔唔……”

    “别吵,是我!”李青凑近他,让他瞧清自己面容,“我就是跟你打听点事儿,不是要害你。”

    “嗯嗯。”

    李青这才松开手。

    阿古帖木儿喘了一小会儿,才平复心情,“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因为你们搭帐篷的方式,跟大明军队不一样!”

    阿古帖木儿讷讷点头,又瞧了眼左右,目光不由一凝。

    “甭担心,你的这些个族人只是睡熟了,我没把他们怎么样。”李青解释了句,道,“现在,我问,你答。”

    阿古帖木儿咽了咽唾沫,“你想知道什么?”

    “皇帝的第一站,可是你们部落?”

    “是!”

    “你们部落如何打算?”

    “接受。”阿古帖木儿道,“大明皇帝陛下,早前就派大明将军与我几位族人一起去了我的部落,消息已经传回来了,父亲他正在做迎接大明皇帝陛下的准备……”

    阿古帖木儿一五一十的道出实情,好奇问:

    “听说,你现在不是大明国师了?”

    “是这样,不过这不妨碍,我会暗中提供帮助,促成关内关外的大融合。”李青笑吟吟道,“皇帝对你的态度如何?”

    “挺好的,皇帝陛下说了,此次之后,给我安排个官儿当当……”阿古帖木儿笑了笑,“对了,你为何不做大明国师了啊?”

    “这不重要。”李青沉吟了下,问,“以你对你父亲、你族人的了解,他们会不会耍诈?说实话,我是为你们好。”

    “哪能啊?”阿古帖木儿苦笑道,“昔年,女王都俘虏了……咳咳,结果不还是没起到啥用,这种愚蠢的事儿,俺们可不会做。”

    李青怔了怔,随即释然。

    “你懂的还挺多。”

    “呃呵呵……这事儿被记载了下来,各大部落都知道。”阿古帖木儿干笑道,“对女王的相关事迹,都有详细文献,毕竟,是草原最后的辉煌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