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56章

    李青微微点头:“权力场也没什么好的,不做官也没什么,你现在是大家长,既然你这么想,那就这样吧。”

    朱厚照却是断言道:“走着瞧吧,未来朝廷肯定会求着李家的人去从军。”

    李雪儿斜睨着他,哼道:“怕不是瞧上了李家的人,而是瞧上了李家的钱。”

    “哎呀小姑~~~”

    “恶心死了。”李雪儿想捶他,“别整这死出。”

    朱厚照嘿嘿一笑,亲热道:“我现在可是跟你们是一伙儿啊。”

    四李:“……”

    李青坐起身,往东厨走,道:“来个人搭把手。”

    “我来我来……”李信忙第一个跳出来,生怕有人跟他抢,“太爷,当年京师之事我都听说了,真是传言中的那样吗……”

    ~

    京师,严府。

    徐阶携礼登门拜访,严嵩坦然受之。

    如今二人都贴上了帝党标签,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严嵩自不会再拒人千里之外。

    一个曲意逢迎,一个有心结交,自然是一好百好。

    时下,夏言的政治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就差一个契机,而且,深受皇帝厌恶的他,举荐之人也定然不会被采纳。

    徐阶想更进一步入阁,只能巴结准首辅严嵩。

    严嵩也想内阁有一个唯自己马首是瞻的‘小弟’,两人目标一致,自然是话怎么说怎么好听,茶怎么喝怎么好喝……

    二人句句不谈政治,句句不离政治,交易在无形中完成。

    走出严府大门,徐阶仰脸望天,只觉未来可期,就连这漫天雪花,以及呼呼的朔风吹打在脸上,都不冷了。

    徐阶心情舒畅,正欲上轿,忽见不远处有一青年执伞,在雪中静立,纸伞上已积了厚厚一层雪,显然等了多时。

    见他出来,青年执伞上前,收起纸伞,作揖道:“学生……”

    “有话上了轿子再说。”徐阶打断青年,埋怨道,“这大雪的天儿,也不怕染了风寒。”

    ~

    轿子上,青年挑开火炉上的盖子,将冻得通红的手凑了上去。

    “你就不会在我轿中等候?”徐阶轻哼道,“亏你还是二甲进士,竟这般迂腐。”

    青年讪笑笑:“老师心疼学生,学生却不可不尊礼数。”

    尊师重道的学生,怎会不惹人喜欢?

    徐阶神色温和下来,道:“说说吧,什么事儿这么急?”

    “今日学生去拜访徐师,听小厮说您来了严府,大惊之下失了方寸……”青年懊悔道,“当时真该骑上马。”

    徐阶怔了怔,随即失笑摇头:“你呀,虽极负才学,可终究是涉世未深,不明白这其中的门道。”

    青年忍下反驳冲动,谦虚道:“请徐师教我。”

    徐阶轻声说道:“诚然,严嵩在官场的名声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可正是这样的严嵩,才深受皇上宠信。”

    “可皇上对徐师也很看重啊。”青年恭维道,“以您的学识、能力、资历,入阁只差一个契机罢了,只要内阁有缺,顶上的一定是您。”

    这是奉承,也是实话。

    徐阶很是受用,含笑道:“你说的不错。不过…,你真当我是拜访严嵩,就只是为了巴结严嵩?”

    “这个……”青年悻悻道,“学生愚钝。”

    徐阶缓缓说道:“今我如此,名为向严嵩示好,实为向皇上表忠心,懂吗?”

    顿了下,嗓音又压低了几分,“你不是外人,我实话告诉你吧,首辅夏言……没几天好日子了。”

    青年缓缓点头,并无表露惊诧之色,显然,对此早有预料。

    “学生斗胆以为,即便徐师不如此,也一样可以入阁。”

    “你还是没懂……”徐阶摇头道,“你真以为只要进了内阁,成为内阁大学士,就万事大吉了?告诉你,早呢。”

    青年欲言又止。

    “呵,怎么,你不信?”徐阶笑意玩味。

    青年轻轻点了下头。

    徐阶笑意敛去,眉头微微皱起,略带不悦道:“说来听听。”

    青年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学生斗胆以为,徐师如此,非但不会让皇上开心,反而会……降低在皇上心中的分量。”

    “啊?”徐阶都惊呆了。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你不知……”徐阶轻咳数下,低声道,“你不知我和严嵩,本质上是一样的吗?”

    随即觉得如此说,太过不光彩,徐阶又补充道:“至少在皇上眼中,我们是一样的。”

    青年连忙义正言辞的说道:

    “徐师怎可能跟严嵩一样?严嵩为得帝宠毫无下限,根本不管是非对错。徐师则是怀揣着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同时又竭力为君父解忧,根本不是一类人。不然,诸多大人又岂会恨严嵩,却敬徐师?”

    良言一句三冬暖。

    听了这番话,徐阶可真比喝了二两烧酒还要舒心。

    随即,又是一叹:“可皇上却把为君父解忧和谄媚混淆在一起了,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形势如此,我也无奈何啊。”

    青年一本正经道:“学生不认为徐师小节有瑕。”

    “呵呵……”徐阶笑的开怀,之前小小的不悦,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说回正题,你何以觉得我不该拜访严嵩?”

    青年见火候到了,拱了拱手,道:“学生斗胆以为,皇上只需要一个严嵩。”

    徐阶一怔,“说下去……”

    青年拱了拱手,继续说道:

    “帝王之术,重在制衡,此其一;

    若内阁皆是严嵩,则六部必然沆瀣一气反攻内阁,如此,轻则贻误国事,重则内阁彻底失势,进而威胁权力架构,此其二;

    徐师效仿严嵩,便会失去清流官员的拥戴,可皇上真正需要的,就是一个受清流拥戴、又能为自己解忧的能臣,无他,若为皇上分忧的顶级大臣都被清流痛骂,那声誉受损的就是皇上了,皇上怎能不圣明?此其三。”

    青年真诚道:“徐师,其实您真正的资本是清流啊,这也是学生这般迫切阻止您的原因。”

    徐阶目瞪口呆,如遭雷击。

    青年满脸愧疚,叹道:“怪只怪学生遇事太过慌张,如若驾马疾驰,兴许……就能拦下徐师也说不一定。阿嚏,阿嚏……”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徐阶惊叹,忙关心道,“叔大,你……还好吧?”

    “阿嚏……咳咳咳咳,受了些凉,不妨事的,只是……唉。”

    “哎?话不能这么说。”徐阶忙表示肯定,正色道,“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第327章

    宿命

    徐府。

    更名张居正的张白圭,小口饮着姜茶,一边,徐阶笑望着他,满眼都是稀罕。

    有这么一个青年才俊做学生,怎么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徐阶是越看越喜欢。

    “好些了吗?”

    “学生好多了。”张居正放下瓷碗,作揖致谢。

    徐阶故作不喜,“跟我也这般见外?”

    张居正连忙赔了个不是。

    “后生可畏啊……”徐阶由衷说道,“好好努力,你未来之成就,定在我之上。”

    “徐师这话羞煞学生了。”张居正忙谦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学生只是……”

    “哎?”徐阶抬手打断他,笑呵呵道,“谦虚可以,过度谦虚则会让人小觑,年轻人就得有冲劲儿,可不能妄自菲薄。”

    “呃……徐师说的是。”张居正干笑点头,虚心接受。

    徐阶笑意温和,问道:“你入翰林院两年了,对未来规划可有打算?”

    张居正一怔,随即心头狂喜,忙又一揖:“请徐师教学生。”

    这抓机会的能力,天生的政治苗子啊……徐阶暗暗感慨。

    “虽说年轻人多沉淀一下是好事,可于你而言,不过是虚度光阴罢了。”

    徐阶捋须道,“事上练、心上磨、致良知,方为大道。”

    张居正恭敬聆听,不急着开口。

    见状,徐阶眸中赞赏更甚,说道:“以后常来府上,混个脸熟。”

    “是,谢徐师栽培。”张居正心情澎湃。

    重点不在‘常来府上’,‘混个脸熟’才是关键。

    与谁混个脸熟?当然是常来徐府的官员!

    张居正哪能不激动?

    不过,张居正十分克制自己,表达了强烈感激之后,并未询问具体细节,转而投其所好,请教起阳明心学。

    这可搔到了徐阶痒处,当即好为人师的讲解心学……

    ‘心学,真是这样的吗?’

    张居正手持纸伞漫步雪中,双眉一直拧着……

    对心学他早有耳闻,却涉猎不深,今日闻之,深感困惑。

    对王阳明本人,他十分钦佩,对心学,尤其是今日听了徐阶讲解之后,他更觉心学被高估了。

    有用当然有用,可张居正总觉着哪里不对。

    这样的阳明心学,莫说与孔夫子相比,比之朱熹的格物致知,都多有不如。

    ~

    皇宫。

    朱厚熜放下手中厚厚的书稿,手捏眉心,陷入沉思。

    “呼~这些便是王学的所有内容?”朱厚熜拧着眉。

    陆炳拱手道:“纵有疏漏,不过十之一二,今王学流传甚广,轻易便能获得。”

    “流传是挺广泛……”朱厚熜面色阴郁,“都在京师大放异彩了,能不广泛吗?”

    “皇上……?”陆炳试探着问。

    朱厚熜沉吟少顷,道:“王学立异成名,邪说尔,即日起,禁邪说以正人心。”

    陆炳恭声称是:“臣这就去办。”

    黄锦欲言又止,终是没忍住,轻轻说道:“皇上,李青对王守仁可是极力推崇,私交也甚好呢。”

    “那又如何?”朱厚熜哼道,“朕针对的又非王守仁本人,如此,很给他面子了。”

    这些年下来,岁月的无情在他身上一一诠释。

    皱纹多了,精力少了,精气神也不饱满了。

    丹药一日不落,修行日日不辍,可始终没有显著成效,朱厚熜哪能不郁闷?

    “黄锦,下次再见李青,你直接问他,朕是否能长生!”

    不用问,答案奴婢早就知道了……黄锦讪讪点头,“奴婢记住了。”

    顿了下,“皇上,王学真能禁的了吗?学说这东西不比其他……”

    “禁不禁的了是一回事,禁不禁又是另外一回事。”朱厚熜叹息一声,气郁道,“这个王守仁,可真会给朕找事儿。死了都不让朕安生……”

    于帝王而言,儒术才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任何学说都无法取代。

    可现在的士绅名流,乃至官员,都开始推崇标新立异的心学,身为皇帝的朱厚熜怎能不恼火。

    果然啊,跟李青相关的人,就没几个让他省心的。

    杨慎是一个,王守仁是一个……

    “唉,还是大意了,早该在王守仁活着的时候就禁止,竟真让其成了气候……”朱厚熜懊悔不已。

    …

    ~

    金陵,进入腊月之后,气温又降低了不少,不过较之前些年最冷的时候,仍称得上暖冬。

    令人心情愉悦……

    清晨,李青还没起,六字真言便响了起来。

    “开门,是我,朱寿。”

    “带吃的了吗?”

    “带了。”

    “马上。”

    院门打开,却见朱厚照两手空空,李青当即就要揍人。

    朱厚照忙道:“且慢动手,我有件大事与你说,先进屋。”

    “你最好有。”李青哼了声,转身往客堂走去。

    朱厚照关上门,忙也跟上……

    客堂,

    李青了解完朱厚照口中的大事,陷入沉思……

    “其实,我就是通知你一下,并非是要你给老王讨公道。”朱厚照正色道,“非是心学不好,而是它真不适合时下的大明。”

    李青不语。

    朱厚照又道:“虽说被定义为邪说,确是过分,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显然,它已经影响到权力场了。嗯…,客观来说,它的确很容易跑偏,一旦跑偏……跟邪说也没啥区别了。”

    李青幽幽一叹:“其实,心学挺纯粹的,没那么多弯弯绕。”

    “问题是学它的人不纯粹啊。”朱厚照摊了摊手,随即安慰,“你也不用愤慨什么,学说类的东西,可不是想禁就能禁的,再者,朝廷只针对心学,并不是针对老王。”

    李青斜睨了他一眼,哼道:“你倒想得开。”

    朱厚照干笑笑:“那我这算不算知行合一?”

    “呵呵。”

    “不是?”

    “你根本不懂知行合一的意思。”李青没好气道,“知行合一不是要你知行合一,只是一个陈述而已。”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