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84章

    朱厚熜的效率挺高,陆炳去司礼监一个来回,便完成了。

    “人呢?”

    “皇上,黄锦不在司礼监,他压根儿就没回司礼监!”陆炳愤愤不平道,“他指定是跟永青侯逛大街去了,这个黄锦……开始有心眼儿了。”

    朱厚熜一笑置之,不以为意,轻快道:

    “有点心眼儿也挺好,至少不那么蠢笨了,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幸李青也不长待京师,倒也不至于把他带坏,算啦,就当给他放个假。”

    其实,我也想放假……陆炳在心里抗议。

    果然,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徐府。

    “叔大,今日又去连家屯儿了?”

    “是的徐师,上午去了一趟。”张居正点点头。

    “这次还没有收获吗?”徐阶苦笑道,“以后还是别去了,李青这人……”

    “徐师,这次有收获。”张居正矜持的说,“今日遇着了皇上,勉强给皇上留了个好印象。”

    徐阶惊愕。

    皇帝去连家屯儿找李青,他不奇怪,张居正与皇帝碰面他也不奇怪,可按道理来说,皇上不太会搭理张居正才对……

    “仔细说说。”

    张居正点点头,将前因后果一五一十说了。

    “原来如此,这就合理了……”徐阶轻轻点头,振奋道,“可算是搭上李青这条线了,叔大,你要好好把握才是。”

    张居正知道徐阶是想通过他,也与李青搭上线,他倒不排斥这个,毕竟,他这个国子监司业,还是徐阶帮的忙……

    奈何……

    张居正苦涩道:“徐师,永青侯明说了,不会行拔苗助长之举。就差没明说‘别再来烦我了’。”

    徐阶颓然,随即又释然。

    历经十帝的永青侯,如此脾气太正常了。

    “唉,可惜了……”徐阶惋惜,接着又是一笑,“不过也好,总算没有白费功夫,这次在皇上面前露把脸儿,往后能少走好几年弯路。”

    张居正忙拱手道:“都是徐师教的好。”

    闻言,徐阶的阴霾心情一下开朗许多。

    这个学生是个干大事的人,且机敏又仁义,未来可做政治生命的延续……

    念及于此,徐阶不再惋惜遗憾,说道:

    “既然人都这么说了,那日后就不要去了,省得相宜不成,反而相厌。”

    徐阶缓缓道:“你的那番臣对堪称经典,皇上定然对你另眼相待,不过……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张居正沉吟了下,问:“徐师的意思是……从今日开始,我才有资格让皇上考验,亦或观察?”

    “正是!”

    徐阶教道,“你刚升任司业不久,短时间内不会再次晋升了,一来,滥赏则不知恩重,二来,晋升过快易滋生骄狂;

    皇上即便喜欢哪个臣子,也绝不会明显表现出来,这两年,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沉住气,你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不,你要更加努力,更加谦虚才行……”

    “谢徐师指点。”张居正重重点头。

    奈何,张居正终是年轻,且想进步的心思太重了,道理明白,却仍患得患失。

    “徐师,皇上日理万机,时间一长,要是皇上忘了……咋办啊?”

    徐阶呵呵笑了,“记着,永远不要低估皇上,咱们的这个皇上,可谓是极端英明睿智,这种可能根本不存在。要沉住气!”

    “呃…,是。”张居正讪讪点头,“学生记住了。”

    ……

    张居正心情轻快,虽说没得到实惠,却实打实在仕途上迈进了一大步。

    收获感满满!

    唯一遗憾的是,永青侯这份儿姑且称之为人情的情分,算是彻底消耗光了。

    不过,还是值得的……

    离实现心中抱负又近了一小步!

    此刻的张居正,最是幸福。

    ~

    申时末。

    逛了半日的一行人,总算是尽了兴,开始往回赶……

    黄锦这会儿知道心慌了,胖脸都要皱成麻花了,拉着李青走到一边,讪讪道:“你要不要进宫啊?”

    “这都啥时辰了?”李青白眼道,“逛了一天都挺累的,各回各家,好好休息。”

    “不是……你可是仙人唉,这就累啦?”

    李青说道:“于我来说,逛街比高强度赶路,要累的多得多。”

    黄锦:-_-||“就帮个忙呗。”

    “不就玩了半天嘛,这有啥啊?”李青好笑道,“弄得跟不去逛街,你就会做事一样。”

    “不一样嘛……”黄锦悻悻道,“皇上要是知道我撇下他,跟你出去玩儿,肯定又要生气了。”

    李青:“……你有无想过,让我跟你进宫,岂不是不打自招?”

    黄锦:(⊙o⊙)…

    有道理唉……

    ~

    祝·宝子们新的一年里暴富暴富暴富……

    第361章

    官场油子戚继光

    黄锦胖脸满是无助,道:“皇上肯定能算出来。”

    李青:“……放心,他算不出来。”

    “为啥?”

    “因为我算出他算不出来!”

    黄锦:“……”

    李青:“他是道士我是道士?”

    “是哦。”黄锦稍稍放松,“那我该怎么解释?”

    “不用想着解释,他都未必会问。”李青说道,“记着哈,今日嘴瓢的事别说出来。”

    黄锦讷讷点头,狐疑道:“真没事儿?”

    “你说你……你顶个啥用啊?”李青白眼道,“你真以为司礼监很需要你啊?”

    “……”

    “快回去吧,把心放在肚子里。”

    …

    走进连家屯儿,李青并未第一时间回家,朝姑侄道:

    “你们先回家,我去看一看严世蕃。”

    朱厚照笑问道:“怎么,对自己的医术不自信?”

    “确认一下比较保险。”李青道了句,走向严府所在的街巷。

    “走啦!”李雪儿敲了下朱厚照脑袋,“怎么,你也想补刀啊?”

    朱厚照嘿嘿一笑:“我跟他没那么大仇,再说,不是还有李青的嘛,他可比我损……咳咳,走吧。”

    李雪儿撇了撇嘴,好奇问道:“严世蕃不是啥好东西,严嵩这人如何?”

    “这我说了不算啊。”

    “?”

    朱厚照解释道:“严嵩这种人是好是坏,他自己都做不了主,主要是看皇帝,皇帝好,他就好,皇帝坏,他就坏。”

    “照你这么说,只要皇帝好,臣子也会好了?”

    “当然不是。”朱厚照道,“严嵩可不代表全部,再者,我说的好,也不是纯粹的好,是没那么坏。”

    “好是没那么坏……那坏呢?”李雪儿问。

    “坏就是真的坏了,坏到流水的那种。”朱厚照道,“正所谓,求上得中,求中得下。不过,许多时候皇帝也身不由己,权力场是个博弈的地方,从来不是皇帝的一言堂。”

    李雪儿:“这不见得吧?”

    “你是想说太祖吧?”

    “太祖能做到,为何后继之君就做不到?”李雪儿道,“现在的大明,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可比太祖那会儿要好太多太多了。”

    “这不是一码事!”

    朱厚照叹道,“元廷大厦倾覆,带走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者,且核心掌权者,都是随太祖打江山的武将,当时的皇权是最鼎盛的时候,不只我大明,任何朝代的太祖,都是权柄最大的皇帝……当然,追封的太祖和唐高祖不在此列。”

    “如今大明是繁荣了,却也有了相当一批既得利益者,随着这些人的壮大,皇帝说话就没那么好使了,尤其是涉及到他们自身利益时……”

    “皇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随着时间推移,整体上越来越弱,历朝历代无不如此,哪怕太祖废除了丞相制,也一样无力改变什么?”

    “不对吧?”

    李雪儿道,“时下的皇权,较之弘治朝、景泰朝,反而还要强上许多,再者,不是还有他的嘛?”

    朱厚照笑道:“你知道火锅理论吗?”

    “不是五个橘子吗?咋还有火锅……”李雪儿诧异,“他说的?”

    “嗯…,这火锅理论,其实就是道德经中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朱厚照解释道,“火锅热气沸腾,可它的周围,却远远达不到它的温度,它的热量有余,便会流向热量不足的一方,换之权力亦然;

    皇权作为最大的有余者,会不可避免地去补不足,权力会逐渐向下流转,起初官员,之后士绅、地主……最后,流到最底层的百姓;

    其实,文明一直在进步,只是这个进程比较缓慢……

    最后的最后,结果必定如此,不会有意外!”

    朱厚照道:“至于时下皇帝,皇权不降反增,是因为李青往炉子里加炭了,不过,李青加炭非是为吃火锅,而是为了驱寒,至于火锅……只是个驱动的引子。”

    李雪儿缓缓点头,问道:“你觉得……皇帝看没看出来这层?”

    “肯定看到了。”朱厚照笃定道。

    李雪儿诧然:“以他的品性,会心平气和的接受?”

    朱厚照笑了笑:“不接受又如何?他阻止不了历史进程!即便没有李青催化,也一样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只是会慢许多。”

    “比如工商业的兴盛,会严重削弱皇权,可朝廷能放弃吗?”

    李雪儿释然,随即打趣道:“你明白这么多,很痛苦吧?”

    “并没有,我依然热爱生活!”朱厚照哈哈一笑,大跨步向前走,将她甩在身后。

    李雪儿呆了下,随即也笑了……

    ~

    严世蕃的外伤基本稳定了,都能自己吃饭了,不过,智力却回到了稚童水平。

    李青以复查的名义,对其测试了一番,确如预料的一般。

    象征性的开了张药方,又与严嵩闲聊一阵儿,便打道回府了……

    然后,开始琢磨武学秘籍……

    由于姑侄三个的关系,李青的生活节奏十分规律,上午在家中会见朱厚熜,顺便弄一弄武学,下午领着姑侄两个去吃喝玩乐,再要么去演武场观赏演武……

    黄锦并未说嘴瓢的事,兄弟俩日常相处倒也算和谐。

    一个不知道,一个装作不知道……

    时光流逝飞快,眨眼间,就到了出兵前夕。

    李青最后一次带姑侄俩游逛,让他们挑选一些东西回去送给小辈儿,也算尽一下长辈慈爱。

    其实,年轻一代的小辈儿之中,李青一个都不认识。

    哪怕是爷爷级别的小辈儿,李青也就只认识一个李信。

    李家人多,一人一件小东西都装了一大麻袋……

    回到连家屯儿时,陆炳已在恭候了,朱厚熜知道二人要走,让陆炳给配了马车。

    转眼,又到了分别之际,虽说过不太久还会再见,可姑侄俩还是有些伤感。

    毕竟,他二人的时光也是有限的。

    “你这次忙完,还会回金陵吧?”李雪儿问。

    李青点头:“我先去一趟武当山,之后会在金陵住相当长一段时间。”

    “嗯。”李雪儿点点头,看了眼朱厚照。

    朱厚照挠挠头,道:“旗开得胜!”

    李青微笑颔首,道:“都回去吧,我忙完就回金陵。”

    姑侄点点头,上了宽敞马车,赶赴李家蒸汽船停靠的港口……

    李青目送马车消失在视野中,才转过身,朝陆炳道:“还有什么事儿?”

    陆炳拱手道:“明日京营检阅,侯爷可去?”

    “我就不去抢皇帝风头了。”李青道,“出发时,让那个冯保来告知一下我就成。”

    陆炳称是,又问:“侯爷可有话带给皇上?”

    李青:“他做的挺好的,也没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继续保持便是。”

    陆炳点点头,告辞离去。

    李青回到院中,倚在躺椅上,发散思维……

    大场面李青见多了,自不会有紧张情绪,以大明军队现在的实力,只要不使昏招儿,便立于不败之地。

    李青在想收割大富的事儿。

    于他而言收割大富的难度,比打仗可要费心费神多了。

    这波,必须既要里子,又要面子!

    收割财富的同时,还需保证朝廷的公信力,可不能给人一种明抢的感觉,资本一旦起了恐慌情绪,工商业必定大受打击……

    ‘铛铛铛……’

    “呼~”李青收回心神,扬声道,“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