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03章

    乍然接到皇帝口谕,张居正可没一点惶恐,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皇帝果然没有忘了他,沉寂了这么久,终于要到发迹之时了!

    张居正知道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这次,务必要比上次的策问,还要谨慎应对……

    乾清宫。

    张居正随小太监缓步进来,撩袍、下拜、京腔字正腔圆,动作行云流水,恭声道:“微臣参见吾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张居正起身,屏息凝神,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思维活跃。

    虽不知这次皇帝的考验是什么,但他有十足的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他从不怀疑,顶多只会埋怨运气不好,没有展示的机会……

    如今,运气再一次降临,他自当仁不让。

    不料,皇帝压根儿就没考验。

    “詹士府府丞还缺一人,即日起,你改任詹士府府丞。”

    詹士府府丞,同国子监司业一样,都是正六品,可区别就大了去了。

    进了詹士府,可以迅速积累政治资本,这可是专门辅导太子的机构,这个部门太重要了,进可为太子心腹,退可为皇帝眼线……

    而且,詹士府詹士可是正三品的官员,在詹士府有充足的晋升空间,也不像国子监那么卷。

    “臣遵旨。”张居正再拜,“谢皇上栽培。”

    “说什么栽培……好生辅佐太子就好。”朱厚熜缓声说道,“朕知爱卿博闻强记,所学庞杂,素有神童之称,国之储君,不可不重,爱卿不可懈怠。”

    “是,皇上天恩,微臣万死不辞!”

    “平身吧。”朱厚熜抬了抬手,道,“还记得上次朕的策问吗?”

    “臣谨记。”张居正拱手一礼,道,“朕惟自古人君临御天下,必慎厥初,而为欺君者……”

    “好好好,好记性。”朱厚熜嘴角勾了勾,“不愧是神童,嗯,记得就好。”

    张居正止住话头,矜持道:“皇上过誉了。”

    “拿出当日‘臣对’的态度来辅佐太子,储君,未来之君也,辅佐太子,亦是你的本分。”朱厚熜笑笑道,“朕对爱卿寄予厚望,望卿不负朕之所期。”

    张居正心情激荡,忙俯下身,恭敬说道:“微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厚熜微微颔首,挥了挥手。

    “臣告退。”

    朱厚熜打开抽屉,取出玉瓶倒出一粒丹药,含在口中,以茶水送之,继而幽幽吐出一口气,脑袋仰起,望着殿顶怔怔出神……

    “纵是想退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

    张居正激动之余,又有些疑惑,皇帝此举太反常了。

    皇帝和太子,虽是父子,却也是敌人,权力之争可不只是君臣之争,父子相争的戏码多了去了,甚至父子相残都不稀奇。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可见一斑。

    当然了,父子相争也并不绝对,至少孝宗、武宗这对父子就格外融洽,可那是因为孝宗就武宗一个独子,权力传承没有第二人选,故才如此。

    可当今的皇帝……就不具备这个条件了。

    再者,纵观皇帝御极三十载,对权力的掌控,对权力的热忱,不是一般的执着,今日如此,实难理解。

    张居正左思右想,也没个头绪,索性不去想了。

    不管怎么说,从国子监司业改任詹士府府丞,好处多多。

    …

    数日后,皇帝突然下旨,要给太子加冠。

    朝局上下,莫不激动,皇帝终于重视储君了。

    太子加冠意义重大,这标志着太子成人了!

    如此强烈的政治信号,群臣本以为,皇帝会拖到太子二十岁,不想,这才刚过了年,皇帝便给刚到十六岁的太子加冠。

    虽然意外,但是惊喜。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群臣心中欢喜,当事人却满脸愁容。

    直觉告诉他,父皇在搞事情。

    甚至,就是冲他来的。

    哪个正经帝王会舍得权力?何况是自己这个痴迷权力,醉心权术的父皇……

    想想汉武帝,想想唐太宗,想想唐玄宗……

    活的好好的,又不是大限将至了,肯定有诈!

    朱载壡满心忧惧。

    忧惧之余,也十分愤懑,自己也没出格的表现啊,你咋就这般疑神疑鬼呢?

    加冠后的朱载壡,非但没有丝毫开心,反而更加谨小慎微,每天待在东宫,哪里也不敢去,连娱乐活动都省去了,可谓是如履薄冰……

    “殿下,殿下……”

    “啊?哦,本宫有些乏了。”朱载壡舒了口气,道,“张府丞,不如今日就到这里吧?”

    张居正愕然少顷,拱手称是,“殿下可是……不适?”

    “本宫很好。”朱载壡疲倦道,“张府丞且先退下吧。”

    “是,臣告退。”

    张居正暗叹一声,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他想好好辅导,无奈太子不好好学,如此情况,他能如何?

    乾清宫。

    “太子如何?”

    “回皇上,太子聪颖睿智,十分好学。”张居正恭声道,“许是近两日过于用功,以至于有些疲倦,太子千金之躯,微臣不敢不慎,今日功课便提前结束了。”

    朱厚熜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朕知道了。”

    “微臣告退。”

    张居正退下,黄锦上前。

    “皇上,殿下这不挺好的嘛,您干嘛还郁郁寡欢的啊?”

    “场面话你也信?”

    “……”黄锦挠挠头,道,“奴婢斗胆以为,殿下这般惶恐,还是因为话没有说开,闹了误会。”

    “朕当然知道……”朱厚熜苦叹道,“可你让朕怎么解释?跟他说朕要退位,让他登基做皇帝?只怕这话一说出来,苦胆都能给他吓破。”

    黄锦忙左右瞧了眼,小声道:“皇上,这话可不兴说啊,太子是储行了!”

    朱厚熜气郁道,“朕还不兴说了?”

    黄锦弱弱道:“影响不好嘛。”

    “……”

    “要不,奴婢去调和一下,减轻一下太子的压力?”黄锦试探着说。

    “没用的。”朱厚熜摇头道,“他只会把你当敌人。”

    朱厚熜突然有些感伤,喃喃道:“沾着一个‘权’字,父子、兄弟、子侄……也没亲情可言,这就是皇家……孤家寡人啊。”

    黄锦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陪着一起难过。

    “算了,你去一趟东宫吧。”

    “是。”黄锦点点头,“奴婢这就去安抚……”

    “不用安抚,你也安抚不了。”朱厚熜仰脸叹息,“父子结,父子解,让他来与朕同住。”

    黄锦愕然,继而称是……

    太子搬去乾清宫住的消息,很快在群臣之间传开了,这一下,他们也懵了。

    皇帝这是闹哪样?

    群臣想不通。

    要说是针对太子,可若如此,又何必为太子加冠?

    要说培养太子独当一面……别闹,就皇帝的尿性,怎可能会做出削弱自己权柄的事?

    这次,着实触及到群臣的盲区了。

    主要是皇帝对权柄的掌控欲太强,人设早已根深蒂固。

    太子朱载壡不信,群臣更不信……

    第384章

    被奴役的可怜虫

    金陵。

    李家以部分丝绸市场份额换来的棉麻市场开始发力。

    一艘艘蒸汽船冒着白色气雾,从港口启航,开赴交趾……

    岸边,李青目视着蒸汽船远去,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朱厚照道:“以李家的速度,以及朝廷的下场,估计到中秋佳节,这场收割之战就能打响。”

    “那样最好不过。”李青微微颔首,“早些开始,早些结束,搞完这一票儿,大明北边的经济便会得到长足发展的动能。”

    朱厚照揶揄道:“造成的不良影响,你是只字不提啊。”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个道理,还用我强调?”李青白眼道。

    “瞧你,我又没说这样做不对。”朱厚照干笑笑,转而问道,“这次之后,你还要做什么?”

    “暂时还没想好。”李青摇摇头,叹道,“你表叔的情况不容乐观,我暂时没心情想那么远,之后……就先以消除不良影响为主吧。”

    “这些皇帝也能做,不用你亲自出马。”朱厚照说,“还是歇歇吧,总得劳逸结合不是?”

    李青笑了笑,哼道:“这话听着还像人话。”

    “哈哈……我也是嫌太闷,想有个能说知心话的人。”朱厚照说道,“岁月不饶人,我也不年轻了,老是聚少离多也不好。”

    李青没搭话,又望了眼蒸汽船消失的方向,转过头,往回走……

    朱厚照忙也跟上,“中午做什么,我要蹭饭。”

    ~

    小院儿。

    李青为李浩诊过脉,从药柜中一一抓药,让朱厚照去煎。

    然后又罗列了数十种药材交给李雪儿,让她尽快采购回来,以供不时之需。

    同时,也是为了现用现取,省得耽误工夫。

    虽然要保的人一个都没保住,可李青却积攒了相当多的经验,尤其是针对没有大病,却因年迈导致的生机丧失,李青有许多的治疗方法,以及药方。

    既满足了针对情况,适时用出合适的治疗之法,还能避免了药物耐受,导致的治疗效果降低。

    李青有信心。

    只不过,这个信心并不是指能让李浩转危为安、焕发第二春,只是能延长一些他的生命。

    一次次被摧残的李青,心理预期降了很多,也学会了默默接受。

    并不一味的难过,更多是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

    隔三差五就让李浩住在小院儿,爷孙俩聊聊天,下下棋,晒晒太阳……

    比什么都强。

    “表叔,该喝药了。”

    朱厚照模仿着《水浒传》中的潘金莲,令人无语又好笑,同时,也冲淡了伤感氛围。

    李浩好笑道:“没看出来,你还有男旦的潜质。”

    “是吗?”朱厚照好似没听出好赖话,乐呵呵道,“不是吹的,我在宫里做太子那会儿,还玩过这个呢。”

    说着,兰花指一翘,“像不像?”

    李浩:-_-||

    “你恶不恶心?”李青瞪眼。

    “艺术,这叫艺术。”朱厚照争辩。

    “别艺术了……”李浩捂着胸口道,“快收了神通,我这还没喝药就反胃了。”

    朱厚照:“……”

    …

    饭后,朱厚照回了酒楼,李雪儿则是着人采购药材去了。

    爷孙如往常一般,在檐下晒着太阳,话着家常。

    阳春三月,气温渐渐回暖,午后晒太阳,简直不要太享受……

    “青爷,你这次的行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一下资本成长的速度,并不能遏制其发展。”

    李浩说道,“甚至你都无法改动它的前进轨迹。”

    李青:“你以为它的特性是什么?”

    “不断地扩张,最后在不断扩张之下土崩瓦解。”李浩道,“不过,在不断扩张中土崩瓦解……要很久很久很久了。”

    李青缓缓点头,沉吟道:“你可有解决之法,亦或说……抑制之法?”

    “青爷你太高看我了。”李浩苦笑,“它的特性就是增长,没人能杀死它,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它才会死。”

    “什么?”

    “刚我已经说了,在不断扩张中死去。”李浩道,“换言之,等它自己将自己撑爆,它就死了!”

    李青苦笑道:“这么绝对?”

    “我也是资本家,我太清楚了。”李浩说道,“李家算是一个比较有良心的资本家了,可有良心的资本家,却敌不过没良心的,李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家吃着‘权力’的红利,如若公平竞争,李家不会有现在的体量。”

    顿了下,“当然了,这终究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权力虽无法消灭资本,却可以消灭资本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能遏制资本,就如青爷最初设想的那般,杀!”

    李青思忖少顷,问:“若是科技不断创新,是否也可以遏制资本呢?”

    “并不会!”

    李浩摇头道,“相反,科技创新更有利于资本扩张,就比如蒸汽船的问世,资本的成长速度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李青微微皱眉……

    李浩解释:“青爷,我可不是反对科技创新啊!”

    “我明白。”李青点点头,“我只是再想,是否有一个平衡点呢,资本就好比火,火虽可怖,却也有可爱的一面,它甚至比权力还更能推动经济,提升生产力,甚至推动科技……我不想一盆水泼灭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