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李青默然。有失望,也有心理准备。
朱厚熜太顶了,比朱厚熜还天才……李青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
“那就矮个子中挑高个子吧。”李青叹道,“我要求不高,不求多雄才大略,只求能做个守成之主。”
朱厚熜轻轻点头,苦涩道:“暂时我还没有主意,先多观察观察吧,我还干的动,不急这一时三刻,唉……老子英雄,儿子未必好汉啊。”
李青眺望着远处深空,轻声道:
“人常说,虎父无犬子,可事实却是虎父多犬子,一代强过一代只是特例,一代不如一代屡见不鲜,大体来说……都是参差不齐,也不用过于感伤。”
朱厚熜微微颔首,苦笑道:“就是不知大明的未来之君……是英主多,还是弱君多。”
李青被勾起为数不多的模糊记忆,不由也黯然伤神……
第426章
娇弱的花
大明十六帝,真正让他有印象的不足十个。
如今已历十一帝,嘉靖之后,还让他有印象的只有两个了。
一个是宅男万历,一个是可怜可恨又可敬的崇祯。
至于其他三位,真就没什么印象了……
转念一想,大明早不再是历史上的大明了,何必纠结这些?
李青轻笑道:“连你这么薄情的帝王,都可以有情有义有担当,未来的帝王,也未尝真就差了。”
朱厚熜一时也不知是该开心,还是该难过,纠结半晌,好笑道:
“原来在先生心中,我这般不堪啊?”
“不是不堪,事实上,从专业角度评价,你一直都很不错,做皇帝无可挑剔,不过以前的你,实在小家子气……”李青笑道,“那都是以前了,现在的你,绝对称得上英主。”
顿了顿,“时光不负有心人,百年之后,数百年之后,功过自有公论。”
闻言,朱厚熜心中好受许多。
一时间,不禁豪情起来。
“纵观我大明十帝,太祖立国,成祖再塑大明,二祖功德并焉,除太祖、成祖外,朕自问强过其他所有帝王!”
李青嗤笑:“你是一点也不客气啊!”
“虽说沾了前人的光,可也是事实,不是吗?”朱厚熜道,“就算我是吃饱饭的最后一个馒头,我也是大功一件!”
“……好吧。”
李青不想打击他的豪情,平心而论,朱厚熜的论调也不为错。
如若能收取西域,并在交班前,让西域平稳地融入大明,那含金量就更足了。
“之后,可以适当的匀出一些精力放在西域,别看现在的西域不入流,可总有一日,它会绽放出它独有的璀璨!”李青说,“你若真想稳五争三,西域的收取和经营,是最好的突破口。”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朱厚熜大笑道,“我也以为西域潜力巨大,汉唐时,西域可是有数十国呢,终有否极泰来之时。”
顿了顿,“大明这严峻的气候,也定有否极泰来之时,对吧?”
“当然!”
李青语气笃定,斩钉截铁。
朱厚熜缓缓放松,轻轻笑了,有欣然,有苦涩。
“我终是不能长生啊……”
李青说道:“其实,我很想你能长生,真的。”
“可你想也没用啊,你想要的比我还多,又有多少称心如意的呢?”
李青默然。
朱厚熜回身瞅了眼太子寝宫,叹道:“这个太子软弱无能,如此,对大明来说,未尝不是好事,权力场太黑暗,留有一脉子嗣远遁他乡……也不错。”
“你当然乐意啊,麻烦的又不是你。”李青白眼道,“站着说话,腰自然不疼。”
“就当是对我的奖赏吧!”
朱厚熜说道,“我不比他差,总该享有他一样的待遇,今我把这份待遇留给儿子,不可以吗?”
李青怔了怔,没好气道:“我有那么偏心吗?”
“如若你肯帮忙,自然不偏心。”朱厚熜笑着说。
他知道,李青嘴上埋怨,实际上却是同意了,不然,也不会发牢骚了。
细细想来,这样的结果确也不错。
没得选的何尝只是太子,他这个父皇,他这个皇帝,一样没的选。
如今有的选了,怎么也不是件坏事。
“下次再教育继承人,可以适当的宽松一下。”李青叮嘱道,“试错成本太高了,别再犯同样的错误!”
朱厚熜轻轻点头,“你不说,我也会强加注意,唉……当初我初登大宝之时,说是地狱开局都不为过。”
“外有杨廷和为首的悍臣,内有张太后……一个个的都想拿捏少年的我,都想让我受其掌控,做一个吉祥物……”
朱厚熜气郁道,“大明的官员又不是一下子进化过来的,那会儿都已经很离谱了,我不还是咬牙坚持过来了?可再看那混账……娘的,比花还娇弱,真是没过过苦日子,不知道珍惜。”
李青呵呵道:“你所谓的苦日子,也不过是相比之下而已,真正过过苦日子的是太祖,那才叫苦日子,太宗童年也是过过苦日子的,去看看实录,看看这对父子的工作精神,工作强度……跟他们比,你也不过是朵娇弱的花。”
“我……”
李青:“你无病呻吟的时候也不少!”
“……”朱厚熜无语道,“要这么说……那你说的对。”
顿了下,“先生,给句准话吧,我也好安心。”
李青深吸一口气,微微颔首:“我管!”
“如此,多谢。”朱厚熜又是深深一揖。
李青却已然一步一步下了高台,背着身淡然道:“好好做事,做好事,比作揖强。”
朱厚熜怔了怔,缓缓直起腰,瞧着远去的李青背影,久久无言。
末了,叹了句:“真正意义上的长生是不可能了,也只能寻求一下另类长生……”
~
李青溜达一圈儿之后,推门走进小院儿,黄锦已然在等着了。
李青愕然,继而笑问:“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来两日了,一直在休息。”黄锦捶着腰,叹道,“年纪大了,这一趟下来,还真给累着了。”
顿了顿,“皇上说,你也治不好太子,真的吗?”
“你以为我会见死不救?”
“不是,我只是觉得……”黄锦感伤道,“太突然了,也太可惜了。”
李青笑了笑:“世事无常,总算暂且保住了性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人常说,傻人有傻福,于他而言,未尝不是他的福气。”
黄锦不明就里,闷闷道:“这话对我说说也就是了,万不能在皇上面前说,其实皇上……并不是你认为的那般薄情,自打太子生病,皇上就一直茶饭不思,很是自责。”
李青好笑点头,走到桌前落座,懒懒道:
“黄大掌印今日登门,有何贵干啊?”
黄锦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我想让你帮我瞧瞧。”
“瞧瞧?”李青讶然。
黄锦点点头:“以前不咋觉着,这次一路疾行,真觉得上岁数了,我也想多活一段时间,多陪陪皇上,多和陆炳拌拌嘴、抬抬杠,也想……多见见你。”
三剑客中,黄锦年龄最大,如今都奔花甲之年而去的人了,哪能没有危机感?
李青怔然,随即笑道:“坐过来些,我给你把把脉。”
好一会儿,
李青收回手,说道:“挺好的,我再给你开一副温养的方子,你吃一段时间试试看,短期我不走。”
“哎,好。”
黄锦乐呵呵答应,接着,又讪讪道:“陆炳比皇上还小些,可也算不得年轻了,且他不像我这般清闲,这些年不说常年在外,却也着实没少奔波,锦衣卫指挥使本就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你能不能给他也瞧瞧啊?”
“是他托你说的?”李青好奇问。
“陆炳没有说,不过,也有这个意思。”黄锦说道,“皇上能说知心话的人不多,除了你,也就和我跟陆炳亲近,你不常在京,甚至有时一走就是好几年,俺们要是走在了皇上前面,他就更没人说话了。”
黄锦认真道:“其实,陆炳人挺好的,心不坏,做事也认真,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哪怕放眼十朝,也绝对称得上优秀了。”
李青微微点头,颔首道:“可以,反正我这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回头你让他来一趟吧,捎带手的事儿。”
“哎,好。”黄锦开心道,“长寿好,都长寿更好。”
李青笑着点头:“嗯,说的对!”
对陆炳,李青也挺有好感的,朱厚熜能到今日这一步,除了其本身的卓绝政治天赋外,陆炳也出了不少力。
要忠心有忠心,要魄力有魄力,要能力有能力,这样的人,值得被善意对待。
若是陆炳早逝,必然会对朱厚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只是情感上的,权力上,亦然。
李青还想朱厚熜多活几年呢,自不想给他平添负担。
“明日你还去东宫吗?”黄锦问。
“不去了,太子的病基本痊愈了,至于烧坏的脑子……我也无能为力。”李青轻轻拍了拍黄锦厚实的肩膀,道,“你也不用过于忧虑,你主子都看开了。”
黄锦点了下头,道:“那明儿我带陆炳过来吧?”
“好啊,记得带些吃食过来。”
“忘不了。”
黄锦笑了下,随即又沉闷起来,感慨道,“突然发现都老了呢,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时,还是在武当山,那会儿我可有劲儿了。”
李青轻轻说道:“青春年华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逝,就像一朵娇弱的花,一不留神就凋零了,不同的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葱一去不复返,令人惋惜又无奈。”
接着,又是一笑:“你身子骨挺好的,远没到多愁善感的时候,乐呵点儿,别想这些伤感的事。”
黄锦挠挠头,问:“你这次能住多久?”
“年前就不走了,可能年后还要住段时间。”李青沉吟道,“主要得看西域的情况,若要用兵,我定也要跟去一趟,这可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第427章
爱蹭热度的张居正
翌日。
黄锦、陆炳如约而至,一番寒暄之后,进入正题。
瞅着李青微皱的眉头,低垂的眼睑,陆炳不禁有些心慌,却又不好打断,只好瞧向一旁的黄锦,寻求心理安慰。
黄锦说道:“不用慌,他给谁看病都这样!”
陆炳:“……”
李青:“……”
小半刻钟之后,李青收回手,道:“坦白说,你的身体很健康,不过,许是年轻时练武过于用功,也可能是职责所在造成的压力,导致你的身体太紧绷了,这不好,人还是得松弛一些才好。”
“啊?”
陆炳满脸问号,“紧绷?松弛?这是……什么病啊?”
“这不是病,只是常年累月下来造成的……可称之为不良习惯吧。”李青说。
陆炳挠挠头,问:“这个能吃药调理吗?”
“吃药效果不大,因为你本身就很健康,也用不着温养滋补什么的……”李青沉吟了下,道,“这样吧,我教你一套吐纳功夫,回头你再与皇帝讨教一下养生太极拳,逐渐让自己不再过于紧绷。”
陆炳怦然心动。
人常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练筋骨皮是辛苦,可门槛却不高,只要能吃苦,营养跟得上就成,可这内练一口气就难了。
除了需要不俗的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得有个好师父,一个真正的内行家来教着才行。
而李青……怕是整个天下,再也没有比他还内行的行家了。
陆炳不自觉咽了咽口水,矜持道:“可以吗?”
李青失笑道:“我这一身本事不是不想传,而是你们学不会,能学会的,我自不会吝啬,之前我不也传了俞大猷、戚继光一套功夫嘛,想来,你也得了一份儿对吧?”
“哎,是。”陆炳讪讪道,“下官也练了,收获颇丰,且传给了沈炼等一众千户。”
“本就是让流传下去的,不用不好意思。”李青笑道,“不过我说的这个松弛,可不是让你懈怠公务,只是让你消除,因长期的心理压力作用到身体上的不良现象。”
陆炳缓缓点头,问:“这现象……很严重吗?”
“怎么说呢……平时根本体现不出来,可当真来的时候……往严重了说,可能会暴毙!”
“啊?”陆炳大惊失色。
黄锦也惊得不行。
李青笑了笑,道:“别这么紧张,我只是拿极端情况举例,且也是多年之后的事了,你毕竟还算年轻,完全可以弥补,有充沛的时间弥补。”
闻言,两人这才放松下来。
陆炳舒了口气,拱手道:“多谢侯爷仗义出手诊治。”
“举手之劳而已。”李青笑了笑,道,“黄锦,去书房拿笔墨纸砚来,好像在柜子里,你找一下。”
“我知道。”黄锦对小院儿的熟悉,不亚于李青多少。
陆炳瞧着黄锦的宽厚背影,备受感动,同时,也唏嘘不已,轻轻道:
“不知不觉间,岁数都上来了啊……”
李青微微颔首,转而道:“太子之事无力回天,这段时日下来,群臣也基本接受了,裕王、景王那边,可有人有动作?”
陆炳收回心神,道:“大动作没有,有锦衣卫镇着,还有皇上明里暗里的敲打,自不会有人往枪口上撞,不过,难保会有一些小动作。”
“比如……?”
“时下,两位殿下都开邸受经,前几日皇上各派了翰林侍读进府入讲,这些个翰林侍读,倒是一下子成了香饽饽……”陆炳说道,“其实,这种现象也是可以避免的,无非是加派一些人手严防死守罢了,不过,皇上以为管太严也不好,便小小开了个口子。”
李青轻轻点头,道:“堵不如疏,不管谁接任太子之位,提前接触一下权力场,都十分有必要。”
顿了顿,“裕王、景王,谁更有市场?”
陆炳对‘市场’一词有些抵触,清了清嗓子,道:“相比之下,裕王更受青睐一些。”
“两位殿下同年同月出生,可裕王却早于景王半月有余,依照立嫡立长的祖训,无疑是裕王更具有竞争力。”
陆炳迟疑了下,说道,“不过,前日皇上去了景王府邸,还待了小半日,这一来,又充满了不确定……群臣大多在观望,要么就是两头撒网。”
李青摇头失笑,道:“这种戏码,他最是擅长了。”
陆炳只是干笑,却不敢附和,反驳。
“内阁三学士怎么说?”
“李本两头撒网,徐阶专攻裕王,严嵩不动如山。”陆炳道,“当然了,他们也都是让下属门生去投石问路,其本人并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