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4章

    曲渡边:“好,明天的流水席我也来。”

    姐弟两人回了府上。

    曲渡边洗漱完毕,端着那几个胜出公子的资料回了房间。

    姓名68、籍贯、是否中举、家中田地68资产、相貌品行……他列了好几个指标。

    “六六,来,坐,帮忙。”

    乙十68二68在他对面坐下:“怎么帮。”

    曲渡边:“帮我计分,给这些想当驸马的人打个分,奚子行那套办法很不错,我拿来用用。”

    “……好。”

    -

    另一边。

    织仪卧房外。

    小院子里,石桌旁。

    织仪看68着名68单上那几位入选者的画像,视线却虚虚落在别处,显然在出神。

    侍女道:“公主殿下,您觉得哪个最顺眼,明日流水席选谁便是。先相处看68看68嘛。”

    “今天多热闹呀,满京城的儿郎都想当您的驸马,您可是很多大家闺秀、世68家女子羡慕的对象。”

    织仪:“不过看68中是我的身份,娶的也只是身份,娶了我,就变成了皇室宗亲,”小姑娘叹了口气,“不然他们为什么这么争,争得不还68是利益吗?”

    侍女想了想:“是这样68,但68是公主,相处久了,也会68有真68情的呀。而且您看68,皇子们也都是如此。”

    织仪:“是啊,大家都是这样68。”

    她眼底有点迷茫,随后甩甩头,清醒过来,指尖在名68单上点了点,仔细一看68之下,微微诧异。

    “咦,谢家二68房的一个儿郎也中了选。”

    “……”侍女,“殿下,您才发现吗?”

    “往日去谢家找元姐姐的时候,他就总是躲在后面不出来,后来元姐姐嫁人了,我对他更没印象了,”织仪咳嗽几下,“而且他们穿上蹴鞠服后,感觉上都长得一个样68了嘛,我没分出来很正常。”

    “哎呀,今日蹴鞠场上元姐姐也在,怎么没提醒我呢。”

    侍女:“应该是不想殿下您偏私关注,毕竟是您的婚事。”

    织仪:“嗯……”

    她琢磨了片刻。

    不管选择那一方的人,最后都会68有新的利益掺杂其中。

    谢家是宣娘娘的母家,和他们本来就是天然的一系,若她选了谢家的儿郎,只是亲上加亲,不会68再触动旁的关系。

    既然没有感情的话68,不如选个对她身边人都有利的驸马。

    她思忖后:“明日将谢家这位公子的座位,往前调一调。”

    -

    第二68日。,尽在晋江文学城

    流水席后。

    织仪请谢家二68房的公子谢立杉一叙。

    亭下,两人对坐。

    织仪:“谢大人。”

    谢立杉有点紧张:“公主殿下。”

    两人寒暄客套了一番。

    “其实我也是迫于68父皇和娘亲的压力,才会68择婿,”织仪开门见山,“毕竟比起父皇赐婚,还68是有选择权好一些。”

    谢立杉沉默几秒:“那您选择我是因为?”

    “谢家和顺宁宫、皇室本就有关系,选择你,不会68再牵扯别的利益,最为稳妥,”织仪眨眨眼,露出点活泼来,“不过也不一定,虽然没有感情,但68毕竟成婚的是两个人嘛,我的意思已经说清楚,其余的还68要看68谢大人。”

    谢立杉磕绊了一下:“没有感情…可以培养。”

    织仪:“?”

    谢立杉主动倒了杯茶给她,刚才的磕绊像是错觉,他沉稳道:“若我是您最好的选择,往后携手过一生,总要有感情基础,即便只是朋友的情谊。”

    “殿下若不介意,我们可以先相处看68看68。”

    织仪想了想:“那也行。”

    -

    曲渡边参加了流水席,却没有跟在织仪身边听她跟谢立杉的洽谈。

    他坐在院子里,嘴里叼了跟小草。

    谢立杉么……之前没有太大的印象。

    只是在谢静山家中的私塾里面见过几次,印象里总是安静的,不大爱上前说话68,自小就给人很沉稳的感觉。

    他性子不像是会68参加蹴鞠比赛的人。

    曲渡边:“长得也没多好看68,阿姐怎么挑中他了呢。”

    叶小远:“品貌还68是端正的。上次春闱取的名68次也不错,现在在翰林院供职。”

    曲渡边:“翰林院说是清贵,其实多少人等着分出去授官,他跟阿姐成婚,可少走了好几年弯路。”

    叶小远也没接茬。

    毕竟织仪公主名68单上面的几个公子,被自家殿下从头到脚挑了一遍毛病,他看68了看68六六大人给他的打分册子——

    一个及格的都没有。

    谢家这位公子,因为相貌只算得上清秀,还68被殿下排在了后面。,尽在晋江文学城

    约莫半个时辰。

    谢立杉从里面出来,看68见曲渡边的时候愣了一下,然后行礼道:“见过七皇子。”

    曲渡边:“免了。你和阿姐说完了?”

    谢立杉笑了笑:“嗯。”

    曲渡边眯起眼:“……笑什么呢。”

    谢立杉迟疑:“臣…这是,礼貌的微笑。”

    曲渡边不搭腔了,叶小远无奈一笑,“谢大人请吧,t26殿下耍了一套拳,有些累。”

    谢立杉:“那在下告辞。”

    织仪站在廊下,招手:“小七,怎么坐那,过来。”

    曲渡边:“阿姐,你看68中他了?”

    “嗯……”

    织仪想起刚才:“总之,先当朋友相处看68看68吧。”

    23.5w营养液加更

    北疆。

    北疆内部十分分裂。

    主和派的王庭,

    在大周的扶持下,实力勉强能压过旁余部落一头。

    除了主和派之外,主战派有三个最大的部落,

    他们虽然68主战,但内部也有分歧。

    有人想要联合主战派一起征伐大周,

    有人想要取代王庭,

    休养生息、掠夺边境资源,

    以攻入大周。

    但无一例外。

    他们都不想顺应此代王庭的管理,

    但又不得不受阿湘公主制衡之术的牵制,于是只68能时常搞一些小动作,

    来68让阿湘公主烦心。

    然68而最近,

    以库鲁部落为首的主战派,

    却非常安分。

    因为王庭传来68消息——

    阿湘公主重68病。

    于是他们耐下心,

    像只68准备狩猎的猛兽,潜伏下来68。

    -

    王庭。

    王帐外。

    一盆盆光秃秃的花盆排成两行68,

    侍女们精细照顾着。

    “唉,

    这都几个月了,

    别说开花了,

    连发芽都没有。王后68给的花种,

    真的能开花吗。”

    “嘘。小声68点,

    别惹得王后68不开心。”

    侍女们的声68音再小,

    也轻轻飘入了王帐内。

    阿湘公主听到周太妃死68讯的那68一刻,哭昏了过去,

    从那68天以后68,她身体68就不太好了。可以称得上68是每况愈下。

    后68来68,

    还是收到了曲渡边和织仪寄过来68的苍颜种子,精神才好了一点。

    她每日都抽出来68时间来68侍弄花盆里面的土壤,

    让它们肥沃、湿润、尽力复原湘河的环境。

    奈何努力了许久,种子却从未发芽。

    她咳嗽不止,坐在王帐内,提笔在写信。

    [持剑侯亲启:

    阿湘日薄西68山,恐无多日。

    王庭仍向往和平,内部争端暂压。王上68精力消退,有意让阿骨木多继位,库鲁王紧盯王庭动作,有意夺权。

    阿湘身死68之后68,北疆再无牵制之人,恐王庭生变。特此传信一封,让皇兄扶持阿骨木多上68位,此人赤诚之心,无意征战,边境百姓,或可平安……

    若是可以,请传信皇兄,阿湘想在身死68之后68,骨灰能回归湘河,回到故乡。

    阿湘会多撑些时日,等皇兄的旨意。]

    她用帕子捂住唇,连咳不止,伏在案上68,片刻后68,帕子上68沾了血迹。

    旁边的青年急声68:“阿母!”

    他是阿湘公主的孩子,却因为身具大周血脉,无法继承王位,只68能回归大周,或者选择辅佐下代王庭主人。

    阿湘公主摇摇头,“不碍事。阿翰立,还记得我跟你说的话68吗。”

    阿翰立:“记得。我会留下来68好好辅佐阿骨木多的。”

    阿湘公主摸摸他的脸,“好孩子,若有机会,替阿母回湘河看看。好吗?”

    阿翰立哽咽:“阿母,你应该自68己去看。”

    阿湘公主笑了笑,没有说话68。

    她看向王帐之外,“那68是阿母故乡的花,叫苍颜,每年的夏秋,它会三开三落。开得快,落得快,或许是知道它扎根的土壤能包容它的盛开,也能包容它的凋落。”

    阿翰立:“阿母,我没太听懂。”

    阿湘公主也没有解释。

    她将信件封好,交给阿翰立。

    “通过暗线传出去,务必保证交到持剑侯或者长平侯手中。”

    阿翰立:“阿母放心。”

    他跑出去办事之后68,阿湘公主轻轻趴在了案上68,像一只68无处落脚的疲倦蝴蝶。

    若无意外,这将是她与大周的最后68一封信。

    守护北疆安宁,减少战乱,和亲公主的使命和责任,终于要结束了。

    -

    边城。

    一百姓打扮的送信使被拦了下来68。

    他出示自68己的密令。

    士兵立即收起长枪,带着他进了城,然68而走到拐角处,士兵突然68变脸,一个手刀打晕了送信人,杀了之后68,从他身上68搜罗出来68了阿湘公主的信。

    他处理完尸体68,带着信去了边军监察处。

    这是个由明亲王和宦官组成的检查机构。

    自68从十数年前,北疆分权后68,崇昭帝命令明亲王和从东厂抽调的宦官驻扎北疆,检查机构就逐渐形成了。

    明亲王时常出去其余城池巡视,主城的监察机构内就留下了一半的宦官,对军令的下达进行68监督。

    时间一久,这些宦官也在这里扎下了根。

    他们是皇帝放在北疆的眼68睛,有权旁听战役部署,有权对军令进行68质询,有权发折子回大周,参将领的种种不服监察之举。

    持剑侯最讨厌他们,因为监察机构存在后68,整个边防的军令从下达到执行68越来68越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