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4章

    他们不是两个人来的,里面还有清华的两个教授,某研究所的一个副所长,某个已经退休不少年的老院士,每一个都是业内响当当的人物,全是被电话通知到后闻讯赶来的,每个人脸上都透着一股不可思议和惊喜,要是别的国家的人将戴尔猜想攻克了一大步,他们只会佩服和欣赏,却不会激动,但现在从电话里得知,这个人是他们共和国的数学家啊,这个心情当然就不一样了!

    干得漂亮!

    太给他们长脸了!

    荣老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身体很好,爬台阶的时候也不用人扶也不用拐杖,好像比一般小年轻的腿脚都要利落,白头发很短很精神,老远看到了汪一鸣等人,顿时中气十足道:“哈哈,小汪!”

    汪一鸣快走两步,“荣老。”

    荣老连连说好,赞赏道:“你不错,很不错啊,戴尔猜想已经沉寂了几十年了,让你给推进了?”

    汪一鸣啊了一声,“我?”

    荣老一愣,“不是你吗?”

    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呢,来的路上还在讨论呢,都以为是这次参加国际青少年数学大赛带队老师里的一个。

    汪一鸣苦笑不跌,“不是我。”

    瞿教授年轻一些,不过也有六十来岁了,闻言咦了一嗓子,看向了辛雅,“辛雅?难道是你这丫头?”

    这一堆人的目光又落到了辛雅脸上。

    辛雅汗了一下,“不是我,我哪儿有那个本事啊。”

    后面那一个数学相关的研究所的副所长纳闷了,“那是谁啊?周教授?还是吴教授?他们俩主攻的好像不是数学理论吧?”

    瞿教授问,“到底是咱们国家的哪个数学家?”

    这是所有人的疑问,到底是他们哪个同行这么厉害?

    韩何年资历浅,站在那里没说话。

    汪一鸣是不知道怎么说,“我,唉,您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荣老纳闷道:“嘿,瞧你们一个个的怎么还支支吾吾上了,说名字不就完了么,别的行业我不敢说,可数学界里,全世界知名一点的数学家,老头子我还是都认识的。”

    辛雅无奈笑笑,“这个人您还真不一定认识。”

    “我不认识?”荣老还真不信。

    说话间,众人已经走到了大院这边。

    刚来的一批数学家们一时间全都被吊起了胃口,纷纷朝着人群最集中的方向看去,人没看见,遮挡的太多了,但是落在旁边的十几个题板,却是尽收眼底,一看见公式和数字,这帮人就跟猫见了耗子一样,眼睛一下子亮了,全站定脚步一个一个题板地盯了过去,无比专注!

    突然,荣老惊叹一声,“妙啊!太妙了!”

    瞿教授粗略一看,也知道对方大概的解题思路了,顿时两眼放光抚手叫好,“好一个椭圆曲线!能想出这种简化方式的人,绝对是奇才!这个曲线情况如果能证明,戴尔猜想就成功了一大半啊!我说你们怎么急哄哄地把我们都给叫过来了呢!原来真有人把戴尔猜想推进到了这个地步??”

    一清华的老教授哈哈大笑,“咱们共和国这次要跟国际数学界出名了!光是这个简化思路,就价值连城啊!”

    荣老急着往里走,“到底是谁?不是你们?咱们国内数学界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厉害的数学家了?”

    其他人也跟着往里走,都急赤白脸地想一睹真容。

    越老越近!

    挤开人群,走到了!

    当看到那人的侧脸时,好多人都懵了。

    瞿教授一愕,“这么年轻?”

    荣老一时也没太反应过来,他以为得是个跟他差不多的老头子呢,没想到竟是个年轻小伙子,数学这门学科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因为涉及到的门类和知识太过于庞大,这是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学习的过程才能达到一个高峰,普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算是个比所有人都要天才的天才,因为学习时间太短,吸收的知识量不够多,也不太可能有太大成就的,对数学界来说,在国际数学界上的惯例,岁数低于四十岁的数学家,都叫青年数学家,都叫年轻,这是国际公认的。

    所以看到这人才二十多岁的时候,众人无不惊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有人又道。

    “诶,这人真眼熟呀?”

    “怎么有点像个明星?”

    “对,那个脑黄金广告的,叫什么来着。”

    “叫张烨?”

    “对,有点像张烨啊。”

    “不错,这个年轻人很不错啊,才二十几岁?太有前途了!他在哪个数学机构工作?还是正在上大学呢?”荣老追问,爱才心切!

    “别说,真是越看越像那个张烨。”瞿教授也不是不看电视不关注新闻的老古板,笑着说道。

    新来的这波数学家里,好多人七嘴八舌。

    汪一鸣咳嗽了一声,摸摸鼻子犹豫了片刻,对他们道:“不是像张烨,这人……就是张烨!”

    这话一出,空气好像都凝固了一般,静了那么一秒钟!

    “啊?”

    “你

    第525章

    惊动的人马越来越多。

    现场已经有点人山人海的味道了,大批的数学家、游客和媒体记者们闻讯赶来,一波人接着一波人,赶集一样的蜂拥而至。

    “人呢?”

    “什么进展了?”

    “是咱国家的哪个数学大师?”

    “我了个去!怎么是他?”

    “是啊,我的天,怎么是他啊!”

    每一批不知道消息的人初来乍到后看到题板前面被众数学家围住的年轻身影后,大都是同样一个反应,除了难以置信,还是难以置信。有些不问世事成天跟公式打交道的数学家们可能还对张烨不太熟悉,但是那些天天跟新闻事件打交道的记者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张烨的恶名啊,但现在他们都顾不上别的了,也顾不上纳闷张烨怎么会懂数学了,此刻,戴尔猜想才是最重要的!

    已经迈进一大步了!

    今天还能不能再有重大突破?

    这时,最后一个关键人物到场了,中科院的万院士!

    “万老。”

    “万院士。”

    “老师,您来了!”

    共和国的数学家们顿时聚在了一起。

    万院士没有关心此刻解题的那个人是谁,而是一来就直奔主题,和荣老与瞿教授等人商量在一起,对着题板指指点点,说说画画,各个领域的数学专家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分析。

    “你确定?”荣老问。

    万院士很兴奋,“很确定!”

    瞿教授侧头问道:“严教授,你那一块呢?”

    那教授也显得十分振奋,道:“我这边分析了很久,理论上绝对是有可能的,这人论证的方向没有错!”

    荣老大声道:“好!”

    经过这么多专家开会商讨,这下终于是心头大定,他们终于确信了,张烨刚刚不但将戴尔猜想推进了一大步,甚至他此刻的研究方向竟也真是可行的,不一定真的能论证出来,但至少理论思路上是能通的,也就是说,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数学家,正在破解戴尔猜想的路上奔跑着,每跑一步都是在改写着戴尔猜想的历史,推动着这个猜想的进展,这实在是让人欢欣鼓舞!

    荣老唏嘘道:“这辈子还能活着看到戴尔猜想被论证到这个地步,老头子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汪一鸣忙道:“荣老,您还年轻呢。”

    瞿教授笑道:“这年轻人要是能解开猜想,让戴尔猜想变成定理,那就更好了,就更没有遗憾了啊。”

    “谈何容易啊。”一教授道。

    万院士闻言,道:“真要是彻底解开了,那将会是国际数学界的一场盛宴,咱们国家在数学领域可就出名了。”这会儿了,万院士才想起来关注到这个人,不可理解道:“这么一个年轻数学家,你们是从哪儿找到的?谁的学生?怎么我看着他有些陌生啊,以前没太见过啊?”

    荣老哈哈大笑,“你是得陌生,因为那小子根本就不是咱们数学界的人,老万,我敢保证你打死也不可能猜到这人是干什么工作的!哈哈哈!我们这帮人方才过来的时候,也一愣一愣的!”

    ……

    时间过得很快。

    嗯,却也过得很慢。

    看得懂张烨再写什么的数学家们,有人已经是入迷了,魔障了似的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盯着题板,时间似乎一晃而过,根本感觉不到几点几分了,实际上从张烨开始论证到现在,已经过去足足五个小时了。

    第二十八块……

    第二十九块……

    转眼,第三十块黑板也被庞大的数字和公式填满了!

    张烨的论证方法也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楚,一丝不漏地呈现在了所有数学家和媒体摄像机面前。

    他顺着之前的简化猜想继续攻克,提出了一个命题:假定“戴尔猜想”不成立,即存在一组非零整数a,b,c,使得a的n次方+b的n次方=次方(n2),那么用这组数构造出的形如y的平方=x(x+a的n次方)乘以(x-b的n次方)的椭圆曲线,不可能是模曲线。如果能同时证明这两个命题,根据反证法就可以知道“戴尔猜想”不成立,这一假定是错误的,从而就证明了“戴尔猜想”。

    进展飞快!

    方向愈加肯定!

    共和国的一些数学家们很多都忍不住叫好了!

    “好样的!”

    “这一步解决的真精彩!”

    “又过了一关!又过了一关啊!”

    “这人真够可以的!”

    这个时候,就连那些国外的数学家们也越来越相信,这个共和国的青年可能真的有希望解开戴尔猜想啊,这个念头光是想一想,都让人心惊肉跳啊,这样一个场合,这样一个人物,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万院士坐不住了,“走,咱们也别闲着了,做一下验算证明吧。”

    “时间不够啊,这么大的计算量……”一教授道。

    荣老说道:“不用完全验算,咱们简单验证就行了,先大致过一遍,确定没有大缺陷,就可以,剩下的详细论证以后再说!”

    人手都在,设备也都来了,众多共和国的数学家们顿时展开了这一项工作,从头开始验证张烨的一个个题板,有计算机设备在,还有这么多数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简单验算的话,这个工作量还是相对小很多的。

    那边有几个国外数学家见状,也有人自告奋勇地加入了共和国这边的验算队伍里,和他们一起见证这数学界伟大的时刻!

    进度很快!

    荣老道:“公式(1),过了!”

    一青年数学家道:“c函数方程,对!”

    万院士的一个弟子也在本子上飞快写着,不多时一抬头,道:“逻辑运算,反推一次,成立!”

    辛雅也加入了,“过!”

    韩何年在操作计算机,“对了!”

    “成立!”

    “成立!”

    一个个声音响起。

    每响起一声,大家都心中振奋。因为在数学这一块,有很多猛地一算能过去的算式,不一定真的就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猜想在解开后还需要一个庞大且多范围长时间的论证过程了,因为有些隐藏的错误和漏洞,很可能最后导致某个公式不成立,一旦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那么剩余的所有对猜想的论证都是不成立的,后面论证的多漂亮也没有用,数学需要严谨,差一点都不行,所以很多人也怕张烨的破解出漏洞,那样的话成果也做不了数了。

    共和国的人自然担心这一点,怕张烨功败垂成!

    一些外国的数学家们,比如美国的路易斯和大卫,或许却比较想看到这一点,他们倒是盼着那人出错误呢。

    可是让大家惊为天人的是,对方解题人的脑袋仿佛跟个世界上最精密的计算机一般,严谨,精确,毫无疏漏!

    众人的验算十分迅速,已经快追上张烨的进度了。

    蓦然,又一块黑板被张烨写满了,他停了笔,看了看还剩下的那十一块空白题板,没有动。

    “咦?”

    “不写了?”

    “怎么了?”

    “是不是没思路了?”

    “就到这里了?”

    荣老和万院士瞿教授等人脸色微变,都有些遗憾,但也知道这种事情强求不得,那是什么猜想?那可是戴尔猜想啊,这个青年能完成到这一步,已经是要轰动世界数学界了,不能要求太多。

    辛雅略有些急,问道:“张老师?”

    一个英国女数学家用很欣赏和很惊奇的眼神打量了张烨一眼,让翻译替她说道:“你已经做到了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有数学家叹气,果然还是解不开。

    有记者也赶紧抓拍最后的镜头,知道可能就此终结了。

    但是就在这时候,张烨说了几句话,把所有人都给惊呆了,他拍了拍黄玲玲这个小粉丝的肩膀,“剩下的题板,你看哪块顺眼?”

    黄玲玲呆呆眨眼间,“啊?”

    张烨笑道:“你给哥哥选一块。”

    “呃,那……那这个吧。”黄玲玲不知道什么意思,随手就指了那边正数第二块的空白黑板。

    张烨说了声好,走过去就把黑板拉了过来。

    她弟弟黄磊磊下意识问道:“那其他的呢?”

    张烨已经开始在上面落笔了,嘴里说道:“其他的?都可以撤了!”

    韩何年啊道:“撤了?”

    汪一鸣一惊,“什么意思?”

    辛雅也连忙追问,“张老师,你是说……”

    这段话的潜意思,所有人都听懂了,然后登时掀起一片哗然,刚刚还遗憾的氛围,一下子又重新被点燃爆炸了!

    瞿教授惊道:“他不是算不出来了!他是……已经算完了!?”

    到了这最关键的时刻,万院士也难忍已经开始颤抖起来的手了,“只剩下最后一块黑板了?”

    荣老吸气,“真的证出来了?”

    轰然过后,所有人又刹那间静谧了下来,现场里里外外都仿佛定格了一般,只能听到水儿笔在黑板上摩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一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

    在无数人的瞩目下,张烨手在题板上飞舞,突然,手腕子一转,优美的顿了一下,然后,写下了最后几笔。

    因此,戴尔猜想成立!

    证毕。

    ——张烨。

    这一秒钟,现场所有人都沸腾了!!

    第526章

    “天啊!”

    “真的解完了?”

    “太疯狂了啊我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