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去,拿本王的裘皮大氅,狐狸皮手套等,赏赐这几位将士!”说着,不等那些汉子们拒绝,随意的敲打他们的胸膛,“先用这些暖暖身子,杀敌之时,咱们痛饮匈奴血,洗尽身上伤!”“喏!”汉子们双眼赤红,抱拳嘶吼。
风雪之中,沉寂的营地骤然响起惊雷一样的战鼓。
绽放中的大明边军,盎然在风雪之中列阵,任凭风雪吹打他们满是风霜的脸颊。
三通鼓之后,数万人马集结完毕,人无声,战马喷着热气,鬃毛上的风雪,随着战马的步伐纷纷掉落。
朱棣的燕王大旗在风雪之中,剌剌作响,阴风飘扬。
没有华丽的皮裘,也没有闪亮的金甲。燕王朱棣就穿着一身挂满冰碴子的普通战甲,在军营之中龙行虎步的走着。
燕王所到之处,都是大明燕藩北地边军士卒们,狂热崇敬的目光。
朱棣站在大军之前,单手扶刀,一手攥着马鞭。
“酒喝了没有?”
回应朱棣的是,让漫天风雪都震颤的吼声,“喝了!”
“肉吃了没有?”
“吃了!”士卒们继续嘶吼。
“冷不冷!”朱棣大喊。
“不冷!”将士们大吼。
吼声中,数万人喷出的热气,让飘落的雪花还未触地,就变成了水。
“扯他娘的蛋!”朱棣笑道,“老子尿都成冰了,你们居然不冷?”
“哈哈哈!”数万人,发出会心的大笑。
朱棣在笑声中,豁然抿紧嘴角,“冷了,就得活动活动!跟着老子,去干杀人的活去!”
数万虎贲齐声呐喊,“大明!大明!”
朱棣转身,翻身上马,一股风吹过,让他的披风高高飘起。
风雨中,朱棣没有豪言壮语,“杀完了人,再回来喝酒吃肉!出发!”
于是,漫天的暴雪中多了一道洪流。那是带着铁盔穿着棉甲,或者是鸳鸯战袄的大明士卒。
漫天的风雪能遮住他们的眼,却遮不住他们的心。
北地能冻死人的寒,能冻坏他们的身体,却丝毫不能浇弱他们心头的炙热。
让他们心头炙热的源头,是风雨之中,大军队伍最前,那杆飘扬的燕王大旗。让他们无所畏惧的精神根源,是大军队伍最前,那个在战马上,挺拔的身影。
~~~
不知过了多久,探马报信的速度越来越快,代表着敌人的营地越来越近。
“报!”一骑士在风雪之中纵马而来,“千岁,兄弟们摸到了敌人眼皮子底下,那些杂碎,他娘的还在毡包里睡大觉!”
“谁愿为先锋!”朱棣回头大喝。
“末将愿往!”数位虎将同时出马,一脸坚决。
“丘福,带一千骑兵从左边冲。朱能,带一千甲骑从右。其他人,跟在本王身后,中军掩杀。望各将效死,为大明,为本王除此北元余孽!”
“喏!”命令下达,各将带着亲兵,返回本队。
“爹!”朱高煦的小脸,在风雪之中通红,大吼,“我去跟着丘叔,我大了,能杀人了!”
“好小子,是咱朱家的种!”朱棣大笑,看着儿子,“上阵父子兵,今日咱爷俩一块杀敌,去吧!”
“是!”朱高煦兴奋的眼冒精光,带着亲兵就要奔走。
“等会!”朱棣再次看着儿子,特意说道,“记得,先用软布把刀把子暖一下再抽刀,不然,容易把手上的皮撕掉!”
“嗯!”朱高煦点头,“爹,我去了!”
朱棣点头,看着儿子打马走远。
此时,行进的大军在将领们的组织下,变成了攻击的阵型。
朱棣拉下铁盔的面甲,在爱马的脖子上摸摸,无声向前。
渐渐的,敌人的营地轮廓露了出来。
朱棣缓缓抽出,冷冽的长刀。
顿时,风雪之中,一道耀眼的光芒出现。
可是就在万人等待之时,那把刀却没落下。
战马上的
朱棣,扭头看着南边的
方向。
“这时候,你刚起来?还是在和老爷子吃早饭?”
“你于深宫之中享受温柔乡,哪知边塞男儿已长刀在手!哼哼,大侄子,且看是你书本上的东西厉害,还是你四叔手中的刀枪锋利!”
心里默念两声,朱棣于风雪之中大吼。
“儿郎们,杀虏啊!”
长刀轰然劈下,斩碎风雪。
战马疾驰,朱棣长刀向前,犹如狼群的头狼一般,冲向敌人的营地。
他的身后,是数万大明虎狼。
雪更大了。
但是,白色的雪中,带上了殷红的血。
“杀!”
“大明万胜!”
~~
我写的风格是这样的,想要让变成电影,务必让每个人物都饱满。
所以,不是我水,我已经很竭力的让情节瘦身了。我爱你们,请你们也爱我,用力的,啊啊啊
!
我去吃个午饭,回来还有。
第54章
尝尝鲜“呵,你四叔又打了一个胜仗!”
京城的冬日,临近年关也开始下雪,只是雪花稀稀拉拉的不成什么规模,刚落在地上就化了。
奉天殿中,温暖如春,老爷子拿着刚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对朱允熥笑着说道,“阵斩北元余孽七千余人,俘虏两千。北元小王子伯颜纳哈单骑而走,你四叔带亲兵去追,追了一天一夜,那厮冻死在雪地里!”
说着,老爷子语气微顿,“这仗打的不容易,你看看!”
正在一旁的书案上,看着户部奏呈上来今年国库结余奏折的朱允熥,放下手中的奏折,仔细的起来。
大战,发生在十天前!
从塞外至京城何止千里,为了这封报功的奏报,不知多少骑士风雨兼程,日夜疾驰。
而在朱棣简单描绘的战报之中,更不知是多少大明汉家男人的血泪。暴雪之中追击敌军,在冰天雪地之中露营三日,不知多少儿郎的手指脚趾被冻掉。
在漫天暴雪之中冲击敌营,有不知多少男儿,血洒疆场。
战报虽简,但其中的金戈铁马,还有北风呼啸之下的惨烈,扑面而来。
年关将至,再也没有比这份军功,更完美的贺礼了!这不但是对大明天子的贺礼,也是给北平之外百官百姓的贺礼,拒敌于国门之外,方能让百姓过一个好年。
“燕王,英雄也!”
朱允熥心里赞叹一声,看着老爷子,“爷爷,四叔这仗,打的不容易!”
说着,翻到战报的最后一页,那里还有北平按察司衙门的联名的奏报,“三万大军,回来的人,几乎各个身上都是冻伤!四叔亲王之尊,冲在最前面,耳朵都冻烂了!”
“老四确实不容易!十来岁就跟着大军远征,这些年,在马上的时间,比在家里都多!”朱元璋点头,微叹说道。
朱允熥看着老爷子的侧脸,看着他的表情,心里有几分明悟。
这大概,就是老爷子有时候明知燕王桀骜,但还是不愿意下重手的原因。这样一个儿子,本就应该是父亲的骄傲,而不是父亲的牵绊。
“孙儿,觉得,这份战报,明发天下,有功将士重赏,四叔也重赏!”朱允熥开口道,“大明有如此塞王,乃国家之福,如此边军更是国家之幸。四叔燕王,不避刀兵凶险,亲自冲在第一线。大明将士,于漫天风雪之中,保边关平安。明发天下各边镇,卫所,为大明军人之表率。”
“有功的将士,残疾的士卒,更需要沐浴天恩。孙儿以为,当派遣钦差天使,亲赴北平,劳军慰问!”
朱元璋欣慰道,“大孙,你这份心胸,难得啊!”
老爷子话中有话,朱允熥也是精明之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燕王朱棣本来于诸塞外之中,风头最盛。天下军旅,皆知他骁勇善战之名。而且,这份马不停蹄的军功奏报,其实细细想想也有几分炫耀的意味。
杀敌一万不算什么,但是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杀敌一万,简直就是不可能中的可能。大张旗鼓的明发天下,夸耀功绩,会使得燕王的风头更盛,更有贤明。
如果是小心眼的储君,可能这时候想的更多的不是赏赐,而是如何遏制。
“孙儿,想的,是大明!”朱允熥正色说道,“想的是大明的百姓,还有大明的将士。皇爷爷总是教导孙儿,身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必须要有大局观。孙儿不能为了自己心里一点小心思,对这样大功视而不见。”
“更不能,轻飘飘的放过,寒了天下士卒的军心!”
“好孩子!”老爷子轻拍御案,笑道,“就凭这份心胸,将来你就错不了!你这份心胸,把你那些叔叔都比下去了!”
“爷爷,若是我父亲在,他会怎么说?”朱允熥忽然好奇,问道。
“要是你爹在,肯定会骂你四叔!”老爷子笑道,“你爹会骂他一个狗血淋头,大明那么多能臣勇将,就你老四能?啥时候打仗不行?非得赶暴风雪出去打?显你老四与众不同是吧!你是出风头了,多少人将士遭罪?以后这事你给我少干点,别一天到晚的想着出风头!”
“呵呵!”朱允熥笑道,“父亲真会如此?”
“你爹是既骂,又要敲打!”老爷子微笑道,“论心胸啊,其实你父亲,还比你差一些!”
这话,老爷子能说,朱允熥不能听,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
朱允熥站起身,躬身说道,“孙儿只不过有些小聪明,比父亲差得远!”
说着,朱允熥又笑道,“其实,若是有机会,孙儿也想出去领兵,为大明开疆拓土,不让四叔专美于前!”
“你可拉倒吧,你哪都别去,就给咱在家里呆着!”一听这话,老爷子眉毛都立起来了,“你是守家业的,出去打啥仗?你当打仗是过家家?那是真刀真枪的厮杀,战场上谁管你是皇帝还是太孙的,就算是玉皇大帝,一刀下去,脑袋也得开瓢!”
“你读那么多书,不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吗?你是皇储,乃是国本,你稳江山才能稳。再说,朝廷养那么多武将干啥的?仗,有人帮你打!将来,你那些叔叔不听话了,换掉他们,有的是能打仗的。”
“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会杀人的人。那么多武将,那么多功勋子弟,在战场上历练几年,只要不死,就能带兵!什么是名将?见多了死人的就是名将!”
“现在打仗也不比以前,你爷爷那会是拼命,那是没办法,想活下来,只能比谁不要命。可是现在咱们大明兵强马壮,只要钱粮能供上,磨都磨死他北元。”
“即便打了几次败仗也不怕,咱们家大业大重整旗鼓就是。你作为国本,就是
要坐镇京城,你是天下的主心骨,你不听劝跑到前线去,那不是打仗,那是捣乱!”
老爷子一口气说了许多,朱允熥赶紧奉上热茶。
“爷爷,孙儿就是随口一说!”
“说了,就是有这念头!”老爷子瞪眼道,“别以为咱不知道你心里的小九九,你现在的首要要务,就是读书。做一个贤君,做一个知道民间疾苦,不骄奢淫欲的贤君,就是对得起天下人的好皇帝。”
“去打仗,你想都别想!”老爷子喝茶,正色道,“起码咱活着的时候,你别想!”
“皇爷爷,孙儿记住啦!”朱允熥赶紧给老爷子顺气,“孙儿真是随口一说,这些道理孙儿明白。”
“就是因为你明白,咱才怕你犯糊涂!”朱元璋再次说道,“咱告诉你,别当耳旁风。以后千万别搞啥御驾亲征的事,当年北伐,你爷爷都没掺和,放手让徐天德和你姥爷随便折腾!”
“军队只能有一个统帅,你没打过仗啥都不懂,上前线去了,那些能打仗的
也跟着他娘的
慌了,听你的吧,不靠谱。不听你的吧,还不敢?”
朱允熥呵呵直笑,老爷子说的还真对。再过几代人那个大明第二战神,可不是这么弄出一个土木堡,葬送了大明的军事优势吗。
不过,这一世,这些都不存在了。
“你是国本!”老爷子继续说道,“国本是啥?就好比推牌九的本钱,有本钱在,啥时候都能翻本。可你要是上去,管他三七二十一,直接全压了,那就完了,必输!”
“皇爷爷说的是,孙儿记住了!”朱允熥给老爷子敲着肩膀,“您放心,孙儿一定会当一个您希望的好皇帝,不会任性!”
“这才对!”老爷子又笑了起来。
朱允熥再次笑道,“皇爷爷,除了四叔,他手下那些立功的将领也要重赏,战报上说丘福,朱能,张玉等人奋力冲杀,那丘福头盔都碎了还在大呼作战!”
说着,朱允熥顿顿,看老爷子的脸色,继续说道,“不如,您老给他们一个体面,让他们进京陛见,当面赏赐?”
“嗯,这个法子好!”老爷子朱元璋点头,斜眼一笑,“然后,这几个战将,也回不了北平了,进了你的夹袋儿,是吧?”
朱允熥有些尴尬,被看穿了。
他想的是,
一边赏,一边拔掉老虎牙。这些人都是朱棣手下的大将,进了京城还不是和张辅一样,在君臣大义的名分下,任他揉搓,拉拢?
“刚才还说你心胸宽广,转眼就这么算计!你也好意思!”朱元璋瞥了朱允熥一眼,“能打仗的
人有的是,你在五军都督府里选出来那些,不比他们差!”
朱允熥吐了下舌头,嘿嘿一笑。
“赏点啥呢?”老爷子在开始摇头。
“皇爷爷,高丽进贡的礼物到了,不如挑一些.......”朱允熥说道。
“嗯,行!”老爷子点头,“把高丽进贡那些美人给你四叔送几个,高丽的金银器,赏给有功将士!”说着,又道,“进了三十多个美人吧!”
“三十二个!”朱允熥说道。
“那就你二叔,三叔,还有五叔,十七叔他们一人分两个!让他们尝尝鲜!”
朱允熥有些吃味儿,“皇爷爷,孙儿一个没有?”
“你现在要读书,弄那么多红颜祸水在身边干啥?再说.........落下谁还能落下你?”老爷子怒道。
第55章
脑回路难过,是什么?
难过就是你小时候,还没捂热的压岁钱,被父母骗走。
难过就是你小时候,和表兄弟打架,明明没错,却还要受罚。
难过就是罚了还不算,还要把亲爱的玩具分给别人。
站在东宫景仁殿的二楼上,看着红色的宫墙夹道中,穿着鲜艳宫装的高丽美人,被分成一拨拨送走。朱允熥的心中,再次感受到这种痛苦。
整整三十二个高丽佳丽美人,都是蓓蕾一样娇嫩的年纪。尽管这个世界,还没有整容脸。还没有眼综合,鼻综合,假体下巴,磨骨。也没有玻尿酸除皱针,瘦脸针嘟嘟唇,没有水光针,美白针,蛋白因子。
高丽美女的脸型还是纯粹的原生态,可架不住他们青春靓丽啊。再看看,朱允熥自己的身边人。太监一堆,各个跟翻译官似的,尤其王八耻,跨上个盒子炮,就是贾萌萌(b站搜贾队长)。
仅有几个女人,都是四十多岁,每天见了自己都不敢抬头,说话时候一个字一个字的蹦。
皇太孙的位子高高在上,可是生活却是了无生趣。
这些高丽美人,都是高丽王进贡来的,其中有八个是点名给自己的。可是老爷子大手一挥,给你叔叔们尝尝鲜。
就这样,这些高丽美女,就成了他名义上的婶婶。
别人就算了,可同样都是十五岁,宁王朱权凭啥也有份?那小子在大宁封地,已经三妻四妾了。自己皇太孙,还是可怜巴巴的。
一阵风吹来,淡淡的寒气夹杂着梅花的香味,涌入阁楼之中,带起阵阵涟漪。这股风中,似乎还带有那些高丽美人身上的胭脂水粉味。
“呼!”朱允熥慢慢的深呼吸一口气,眼神不舍的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