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1章

    他刚从衙门里回家,就被母亲一顿数落,说是儿媳妇居然被娘家接回去了。哪有出门子的女人说回娘家就回的,而且一住就好几天。

    外人听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婆家刻薄对待儿媳妇呢?这不是丢家里的脸吗?读书人的人家,最看重的就是规矩。儿媳妇说回去就回去,也分明是没把她这个婆婆看在眼里。

    无奈之下,只能被母亲带着,不情不愿的来了赵家。

    “衙门里不忙?”赵思礼对大女婿还是不错的,温言道,“坐吧,一会在这吃饭!”说着,对亲家母笑道,“您也在这吃,难得您

    来一回!”

    “亲家公太客气了!”大女婿的母亲,罗氏笑道。

    “娘,您坐!”娟儿挺着肚子,搀扶罗氏坐下。

    后者瞧瞧她,笑道,“两三天不见,你气色挺好,你们赵家呀,还真是养人!”

    话里有话,赵氏拧着的眉毛立起来,当场就想发作。

    赵宁儿在边上笑道,“大娘,不是我家养人,是我的家人少,事少,不用紧绷着。大姐住的舒心,自然气色就好!”

    罗氏被噎了下也不生气,继而对赵氏笑道,“别看我三个儿媳妇,可还是娟儿最对脾气。不是我当着你们的面夸她,这丫头做得好茶饭,心灵手巧,我可是一日都离不开!”

    赵氏暗地里咬牙,一想起自己去罗家的时候,看到女儿大肚子还要伺候婆婆的起居,心里恨得不行。

    “那是!”赵宁儿接话道,“我姐姐脾气也好。”说着,笑了笑,“不过,脾气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面团似的任人揉捏。嘴还笨,不大会说好听的哄人。”

    随后,又爽朗的笑道,“大娘,听说大姐的两个嫂子,可都是泼辣的性子,要是大姐受了委屈,您可要给大姐做主!”

    几句话不咸不淡,却让罗氏心里生气。赵宁儿话里话外,摆明了说自己的大姐好欺负。那意思,她

    罗氏是个恶婆婆。

    赵家的二丫头看着富态,谁知是个牙尖嘴利的,说话一句比一句扎人。

    罗氏再看看身边木头桩子似的儿子,低眉顺眼的媳妇,心里更感觉生气。这媳妇,不知在赵家说了自己多少坏话。不然亲家母和他们家二丫头,怎么从进门开始就没好脸。

    这时,两个丫鬟端了茶水进来,恭恭敬敬的摆好。

    这些买来的奴婢,都是训练好的,一举一动让人挑不出毛病,而且都面容姣好。

    罗氏心里有些发酸,他们罗家可一个下人都没有,赵家现在居然都使唤上奴婢了。

    “这是买来的?”罗氏对赵氏笑道,“一个丫头可不少钱呢?亲家母真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赵氏笑笑,“怎说也是官宦人家,家里没个使唤的下人,面子上不好看!再说,大闺女有了身子,不能让她回了娘家,还要操心家务不是?”

    罗氏又被暗里戳了两句,刚要开口,就听赵宁儿接过母亲的

    话头,“娘,咱家用不着这么多人,女儿看不如等大姐回去的时候,带回去一个,专门伺候她!”

    “亲家母,您看成吗?”赵氏又对罗氏笑道,“虽说两家离得近,可我也不能总过去看闺女。有个知冷知热,能端茶倒水的在身边,我也就放心了!”说着,又笑道,“都是当娘的,谁能不心疼孩子!您也别挑眼,别多心,丫鬟过去了,不单伺候我家大闺女,连您也给伺候了,多好!”

    罗氏牙都快咬碎了,两家结亲好几年,她还是头一回被亲家呲打,真是让人心里不痛快。

    “这是你家二丫头?”罗氏忍着心里的不痛快,“多大了?”

    “刚十五!”赵氏笑道。

    “不小了,说亲了没有?”罗氏眼睛转转,“亲家母,我娘家有个外甥今年十六,秋天刚得了秀才的功名,前程远大。”说着,又笑道,“我虽然是个妇道人家,可也知道书香门第才是良配。今儿我厚着脸皮,保媒拉纤一回,咱们亲上加亲?”

    顿时,赵氏的心里好似吃了苍蝇那般恶心。

    书香门第,读书人没把武人看在眼里,他们赵家的六品武官,好像低了读书人一头似的。一个秀才,也好意思拿出来显摆?

    忽然,外面传来下人急促的脚步。

    “跑什么?”赵氏不高兴的说道。

    丫鬟很急,低着头惶恐的说道,“老爷,夫人,外面来了一群大人!”

    “大人?”赵思礼马上站起来。

    “说是礼部尚书,来传旨!”丫鬟语调发颤,“还有锦衣卫,还有宫里的太监!”

    赵思礼顿时明白,“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开中门!”随后,扭头对赵氏急道,“赶紧换衣裳,跟我接旨!”

    ~~~一不小心,又水了。

    不想水,谁知道三两下,就出水这么多。

    第77章

    下定“好端端的,皇帝给他家传什么旨?”

    “宫里的公公,还有礼部尚书!”

    “天老爷!”

    赵家人都换了干净得体的新衣裳,赵思礼是官服,赵氏是六品命官女眷的装扮。连带着她家大闺女娟儿,小儿子都站在中堂,肃手等着。

    罗家母子是外人,没资格接旨,只能在后厅张望。

    罗氏嘴里一个劲儿的念叨,脖子伸得和老母鸡似的。

    “他们家一个武官人家,哪用的着如此大的恩遇?”罗氏嘴里不停嘟囔,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既吃惊又羡慕,还有丝丝的嫉妒。

    “岳父当年也是军中的猛士,当今万岁念旧,或许是想起了昔日岳父的功绩..........”赵家大女婿看看母亲,缓缓开口,“母亲,按儿子的意思,今天不该上门。娟儿不过是回娘家住几天,您又何必呢?岳父岳母一直对儿子不错,娟儿也是好媳妇,您闹这一出,这不是让儿子难做.........”

    “好呀,你现在有了媳妇,开始教训起你娘来了!”罗氏当场冒火,“不年不节的回什么门子?还带着孩子回来?一住就是好几天?你心疼媳妇,巴结你丈人家,就不管你老娘死活!”

    说着,揉揉眼睛,哽咽道,“可怜我一把年纪了,在家里吃喝拉撒还要自己张罗,把你们三个兄弟养大了,到老了却被你们嫌弃。呜呜,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和你父亲一块去了,省得受这份罪!”

    “母亲!”大姑爷面色通红,怅然叹息,“哎!”

    女人摊上刁蛮的婆婆日子不好过,男人摊上一个不讲理的娘,日子又能好过到哪里去?

    “我不过是想要儿媳妇回去照顾我,我有什么错?谁家的媳妇不伺候公婆,当年我伺候了你奶奶几十年,怎么轮到我,就惹了你们不高兴!”罗氏继续哽咽道。

    这时,外面的赵家人似乎听到了动静。

    赵思礼不悦的往后厅看了一眼,沉吟下,“大女婿!”

    “岳父!”

    “有旨意,你也是赵家人,过来一起接旨!”赵思礼说道。

    赵氏在边上道,“对对,大姑爷,快过来。你是读书人,等会要说两句场面话!”

    大姑爷心里感动,岳父岳母是真没拿自己当外人。可是这旨意他没法接,他老娘之所以对赵家这么大意见。也是因为岳母隔三岔五去家里,拿他当亲儿子一样,自己和岳母亲,让母亲生气了。

    可是若不去,那可是圣旨?万一..............

    随即,他看看母亲,低着头,默默朝外面走,站到了自己妻子的身边。

    罗氏气的恨不得当场跺脚,女婿啥时候能成媳妇娘家的一家人,简直闻所未闻。罗家是娶了赵家女,可不是入赘。

    不过,心里的恼怒突然变成了喜悦。

    万一,万一真像儿子说的,是皇帝的恩典下来,那赵家岂不是发达了吗?赵家老爷现在六品官,哪怕升一级就是五品,若是升两级..........

    罗氏心里跳的厉害,若是赵家真发达了,罗家也有好处,他们对自己儿子一直不错,怎么也能找关系提拔起来。不但三儿子,自己大儿子二儿子,都能借上力。

    想到此处,蛮不讲理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

    同时,也有些骄傲。

    “哼,我儿子生得一表人才,这么好的女婿你们赵家哪找去!就算借你们点力,也是应当应分的。”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了圆润的赵宁儿身上,心里想道,“这闺女也到了成亲的岁数,自己那个秀才外甥是有点配不上,可是自己本家还有好几个侄儿呢,有一个最出息的刚进了国子监!”

    “回头,好好和亲家说说,亲上加亲!他们赵家也不是势利眼,不可能刚发达起来,就翻脸不认人。亲家母保媒,她敢不给面子!”

    就在罗氏脑子里乱七八糟想着的时候,外面一阵整齐的脚步传来,顿时吓了伸长脖子看的罗氏一跳。

    前面,四个穿莽服的锦衣校尉,昂首阔步。

    一个绯红绣仙鹤官袍的大官,还有一群拿着拂尘的太监跟着。

    “天爷!这是什么阵势?”

    罗氏当场,直接被吓住了。

    礼部尚书李原名不苟言笑,大步走到赵家中堂。

    “兵马指挥赵思礼大人何在?”

    “下官在!”赵思礼拱手说道。

    “有旨意!”李原名温和的笑笑,“赵大人,听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家人三呼万岁,在堂中跪倒。

    李原名目光在赵家人身上的打量,特意在赵宁儿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然后清清嗓子开口,“有旨意,赵家有女名宁儿,温婉贤淑,仪表雍容。雍和粹纯,性行温良。”

    “柔顺表质,幽闲成性。训彰图史,誉流邦国。正位储闱,实为朝典。可为皇太孙妃,所司备礼册命,主者施行。洪武二十五年是十一月二十一,钦此!”

    因为现在只是选定人选,还不是真正的昭告天下,所以圣旨的的内容并不是特别正式,相当于一张给赵家的通知书。

    但饶是如此,里面那些词,赵思礼也是一个都没听说过,根本不知道啥意思。

    可是,那句为皇太孙妃,却是听得真真的,记得牢牢的。

    嗡,脑子里的血好像是水锅翻开,浑身发烫。

    “赵大人,恭喜啊!你家里以后要出皇后了!”李原本念完圣旨,温和的开口笑道。

    赵家人已全傻了,呆呆的愣在那里不知所措。赵思礼浑身打摆子,赵氏木头人似的就知道掉眼泪。

    身为主角的赵宁儿,更是痴痴傻傻的跪着,完全不知所措,似乎被吓坏了。她本一个小官的女儿,忽然被选为了皇太孙的妃子。

    赵家大姑爷是读书人,马上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先是敬畏的看了一眼小姨子,然后小声对赵思礼说道,“岳父,谢恩呀!”

    赵思礼这才反应过来,大声叩首,“臣,叩谢陛下天恩!”

    “赵大人请起!”李原本亲手把赵思礼扶起来,笑道,“恭喜赵大人了!”

    “下官,下官惶恐之至!”赵思礼说道。

    “什么下官不下官的!”李原本唬脸,“赵大人以后可是国丈,该自称下官的是本官!”

    赵思礼连连摆手,“不敢,不敢,尚书大人太客气了!”

    “我比国丈痴长几岁而已,您也别一口一个大人。说来咱们都不是外人,您即将是太孙殿下的岳父,我是东宫詹事府的学士,咱们也都是一家人!”

    赵思礼不知如何作答,只能看向他读书人女婿。

    大姑爷微微点头,赵思礼拱手道,“如此,下官高攀了!”

    中堂里,赵家人还在发愣。

    后堂中,罗氏吓傻了。

    “啥?赵家二丫头成了皇太孙的媳妇,皇上老爷子的嫡亲孙媳妇?那将来不就是皇后了吗?”

    罗氏脑中走马灯似的想着,“怎么可能?怎么会?他家凭什么?怎么就登天了!”

    不过,马上她又感到害怕起来。

    “自己今天可是有点.......万一赵家记仇...........”想着,身体已经烂泥似的软软的靠在门框上。

    ~~晚一会还有。

    第78章

    不是梦“好姑娘,您别跪着了!”

    朴不成快步上前,把还愣着跪地的赵宁儿亲手扶起来,缓缓的扶着坐下。

    与此同时,几个太监躬身上前,直接跪在赵宁儿面前,打扫她腿上些许的灰尘。

    “这可使不得!”赵宁儿吓了一跳,起身阻止,“不敢劳烦各位公公!”

    “现在叫您一声姑娘,往后奴婢们要叫您娘娘了!”朴不成笑道,“奴婢伺候娘娘,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赵宁儿如在梦里,不知所措的看着自己爹娘。

    “傻孩子!”赵氏高兴的落泪,开口说道,“前几天来家里的吃饭的老大人,就是老皇爷!”

    “什么?”赵宁儿一惊,“帮女儿拎菜篮子的,是皇爷?”

    赵思礼也过来,笑道,“闺女,前阵子和梅公公来家吃饭那后生,就是皇太孙!”

    “他不是........”顿时,赵宁儿站了起来,眼睛瞪的老大,看着爹娘,“你们都知道了?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闺女!皇爷说了不让说!”赵思礼看着女儿,偌大的汉子眼眶发酸,“闺女,你可是老皇爷亲点的太孙妃。咱们赵家以后......”

    “嗯嗯!”朴不成在边上咳嗽两声,“姑娘,皇爷有口谕给您!”

    赵宁儿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慌的不行。忙站起来,又要跪下。

    “不要跪!”朴不成拦住,“皇爷说了,您坐着听就行!”

    随后,朴不成清清嗓子,朗声道,“圣上口谕,赏赵宁儿,龙凤金镯两对,龙凤金银头面首饰各两套,珊瑚红宝石头面首饰两套,猫眼宝石碧玺头面首饰两套。”

    “黄金五百两,银锭子六十块,珍珠一斗,各色宝石两匣...........”

    “苏绸十匹,蜀锦十匹,御用金丝银线各二十斤,棉布六十匹,辽东貂皮十匹,羔羊皮二十张,狐狸皮二十张........”

    “赏,服侍嬷嬷六人,太监八人,宫女十二人,并护军锦衣校尉三十六,护卫赵府..........”

    一连串的赏赐,从朴不成嘴里念出来跟唱歌似的,让人眼花缭乱。

    他念的同时,一箱箱流光溢彩的宝物被拿了上来,放在中堂上熠熠生辉,闪得人睁不开眼睛。

    念完之后,朴不成继续笑道,“赵大人,这是皇爷对姑娘的私赏,真正下定那天,聘礼另外给您送!!”

    “这.......这也太多了!”赵思礼已经完全不会说话了。

    金银财宝是应有之义,可是太监宫女的赏赐却是始料未及。他虽然是个六品官,可也知道,国朝开国以来,皇爷就没赏给过外戚家宫女太监。即便是藩王身边的宫人,也是按照礼制封赏,而不是私赏的。

    “不行!”赵宁儿忽然开口道,“公公,这太多了,我家...........”说着,赵宁儿脸色通红,小声道,“我家虽穷,也不缺什么钱,用不着这么多财宝!”

    朴不成当场笑出声,“好姑娘,您用不着,可以留着赏人用呀!您是娘娘了,往后别家的女眷来拜见您,总不好让人家空手回去!”

    随后,又从怀里掏出两张契约,恭敬递给赵氏,“赵家夫人,这是皇爷给你们的!”

    赵氏只觉得手里两张纸发烫,“使不得,使不得,这是什么呀?”

    “皇爷说了,您家里太窄了,住不下这么多人。西城有一处四进的宅子,连宅子里二十多个奴婢,都是赏给您家了!”朴不成又道,“那处宅子,来头可不一般,是故慈高皇后母族,滁阳王的宅子,开国时候就修好了,一直空着,往后就是赵府了!”

    滁阳王是老皇爷的岳父,对他有知遇之恩郭子兴的封号。郭子兴是马皇后的养父,生有三子。长子早死,儿子和舅弟战死在了应天府。

    有传言,是老皇爷为了全部接受郭子兴的势力,派常遇春埋伏,斩杀了二人。最后,只剩下一个幼子郭天爵。

    可是大军进城之时,第三子也莫名其妙的死了。

    不过,老皇爷对郭家也是真好,给郭子兴树碑立传,封了王号,给了空置的王府。每年专门派遣礼部,并同郭家的亲人祭拜。

    现在,这个宅子给了赵家。

    “另外,这一张是应天府外三十里,一处四十顷的皇庄!”朴不成笑道,“皇爷说了,您家里日子紧吧,进项不多,所以用来贴补家用!”

    “陛下之恩,臣感激涕零!”

    在大姑爷的眼色下,赵思礼赶紧谢恩。

    “姑娘,这几日,宫里还会派裁缝过来,尚衣监的人要给您做衣裳!”朴不成又笑道,“喜欢什么样子,您直接和这些奴婢们说!”

    说完之后,冷眼看着那些赏到赵家的宫人太监们,“以后,都尽心伺候,不得丝毫松懈。否则,哼哼!”

    “奴婢们,参见娘娘!”

    所有的宫人,都跪在犹在梦里的赵宁儿面前行礼。

    而赵宁儿脑中,只有朱允熥那张笑嘻嘻的脸。

    “他居然,是皇储,皇太孙!”

    “我以前,还觉得他是个公公!”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