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殿中老臣们本就对青年一代将领请战不满,听老爷子这话,顿时炸锅。“陛下,臣虽老,可是臣一辈子都在死人堆里打滚!臣十七岁就跟着您了!”武定侯郭英道,“这些后生看着还行,可都是从小养尊处优的,没吃过苦,没打过大仗!”
“郭老哥说的是!”老臣们纷纷附和,“殿下,打仗还是我们这些老人稳当。贼军近五万,加上咱大明的兵马近乎十几万大军会战,这些晚辈上去,一招不慎,就是大败!”
“还是老臣去,这些后生打打下手还差不多!”
老将们如此说,新生代的将领们心中生气,可是嘴上不敢反驳。毕竟论辈分,不是他们叔叔,就是他们大爷。况且他们也知道这些老流氓的脾气,朝堂上回嘴了,等会散朝说不定就被这些老头追着打。
不过,终究是有人不服。
驸马都尉,前军佥事耿睿开口道,“殿下,臣以为边关贼人来势汹汹,但未必能长久。臣等仰赖父辈功绩,身居高位,此战正是历练之时。现在若不让臣等去,将来老将们若是......岂不是抓瞎!”
“住口!”
群臣中一声怒喝,耿睿的老子耿炳文怒发冲冠,抬脚就踹,“小畜生,跟你老子叫板!”
“长兴侯,这是朝堂,不是你家,要打儿子回家打去!”文臣之中,吏部尚书凌汉怒道,“老夫要参你,君前失仪,咆哮朝堂。”
“行了!”老爷子摆手,喧闹的声音停了下来,“你们这帮杀才,一听说的打仗,就他娘的不要命!老了老了,还和年轻人争功!长兴侯,你打儿子干啥?”
说着,老爷子挠挠头,“他虽是你儿子,可也是咱的大姑爷,你说揍就揍?哼,杀才!”
说话听音儿,老爷子话里的意思,似乎也不想用太过依赖老臣。
“对这些人,你不能给好脸,看着没,一个个蹬鼻子上脸,一点规矩都没有!”老爷子又对朱允熥笑道,“除了杀人打仗,一无是处!大孙,你看看,到底用谁呀?”
“北元看着声势浩大,不过是跳梁小丑,孙儿以为,用谁都行,不过嘛!”说着,朱允熥的目光看向众臣,落在一人身上。
这时,一直在边上装死狗的曹国公李景隆忽然开口。
“陛下,臣请奏!”
“你也要去?”老爷子有些纳闷,“说吧!”
“北元小丑,犯我大明,不诛不足以显我大明天威。臣以为,比一战打碎贼人的满口牙,方能绝后患!”
说着,李景隆跪地叩首,“臣,请皇太孙殿下,带军亲征!”
第185章
老李又挨揍“请皇太孙殿下,率军亲征!”
顿时,大殿之中,鸦雀无声针落可闻。似乎,所有人被李景隆的话惊住了。
“殿下乃大明储君,自带浩瀚天威。殿下率京营兵马,赶赴大同边关,并掌管指挥太原晋藩,大宁宁藩,大同代藩三藩和边关四卫兵马。”
“殿下身为大明储君,代天子出征,浩荡天威之下,贼必无所遁形。三军将士闻之,必争先效死!”
“陛下起兵淮西,提三尺剑扫荡天下,平定中华。如今大明之储,皇明嫡孙提军北征,乃是承继陛下之志。大明武运昌隆,代代有明一战胜之,赫赫武功远超汉唐,三代以来兵锋未有我大明之盛者。尧舜以来,帝王之中,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未有如皇明者。”
“若殿下出征,势必史书传唱,后人景仰。而北元,亦不敢再犯我天朝边境,必将俯首称臣。”
说着,李景隆跪在地上,当当的磕了三个响头。
“如今,大明有百战猛将,无双健儿,又有英明神武之储君,上下一心,扫荡贼酋。臣不才,愿为殿下前牵马,为一阵前卒尔!”
漂亮!
朱允熥差点喝彩起来,老李呀老李,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只要我用得到你的地方,你总是能办得如此出彩。
军功,朱允熥需要军功。借此北元来犯,他不但要亲赴前线,亲自见识一下真正的金戈铁马,还要把边塞诸军卫的总兵官,都收于麾下。
当然,他没狂妄到以为自己带兵,就一定能胜利,名将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可以作为鼓舞士气的存在,选一二老将布置战略战术。
他要在天下将士的心中,树立起除了储君之外,军功上的威望!
朝议之前,朱允熥就和李景隆通过气,没想到短时间内,他就想出如此有力有节的说辞。
真他娘的人才。
“不过,老子可不用你牵马。你李景隆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和打仗沾边,晦气!”朱允熥心道。
殿中,异常的安静。
连老爷子似乎都被惊住了,愣愣的看着李景隆。
忽然,文臣中发出一声悲鸣,“李景隆,你这奸臣小人!”
只见中书舍人刘三吾带头,诸位大学士怒发冲冠,双眼赤红,尤其是方孝孺和凌汉,若不是有人拉着,怕是当场就要对李景隆报以老拳。
“你这厮!”凌汉跳脚骂道,“储君乃是国本,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明有百战雄师,焉有储君出征的道理。你身为皇亲国戚,居然鼓动储君犯恶,是何居心?”
方孝孺被同僚拉着,头上的进贤冠都掉了,咬牙切齿的怒道,“皇太孙何等尊贵,江山社稷维系于一身。尔竟然口出狂言,怂恿储君出京远征。山高路远,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你李景隆几条命够杀?”
“你.........你.........”年近八十的文华殿大学士詹同,指着李景隆颤颤巍巍骂道,“小人,小人!身为大臣,怂恿君王穷兵黩武,乃是不忠。身为皇亲,不能劝诫君王立身为正,乃是不孝!李九江,你这不忠不孝之徒!”
李景隆被骂的七窍生烟,可是不敢还嘴。他怕再回嘴,这些文臣们真冲上来揍他。须知,此时朝堂上的文臣,可都是老皇爷喜欢的正直敢言之士,没有阿谀奉承之辈。
文臣们反对,破口大骂。但是武臣之中,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诸武将却纷纷赞同。
尤其是定远侯王弼,景川侯曹震等原属于常遇春一派,后以蓝玉马首是瞻的武将们。紧接着,其他武将也不甘人后,纷纷附和。
人都有私心,若是皇太孙出征,自己能在边上辅佐,这是不亚于从龙之功的大功。
“你们........你们.........”詹同看着那些大呼小叫的武臣,颤颤巍巍的上气不接下气。突然眼睛一翻,昏了过去。
“老学士!”
“大人!”
顿时,一群宫人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摇晃,詹同微微转醒。
“殿下!”詹同大声道,“您若是出京远征,老臣就自裁!”
“臣亦如是!”方孝孺等人也开口道。
“够了!”老爷子冷哼一声,大殿又恢复平静。
“乱哄哄的成什么样子?”老爷子怒道,“都是国家大臣,弄的大殿跟集市似的,尔等和乡下泼妇一样,寻死觅活。眼里,可还有咱,可还有皇太孙!”
“臣等死罪!”众臣请罪。
老爷子看了他们半晌,没有发作,转头问道,“大孙,你的意思是?”
朱允熥微微一笑,“皇爷爷,孙儿觉得曹国公说的有理!”说着,看看群臣,“诸位莫慌,孤知道兵战凶危,可是有这么多百战老将辅佐,几十万朝廷大军,孤能出什么事?”
“殿下!”方孝孺跪地大哭,“隋炀帝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被当场打断,朱允熥心中有些恼怒。
不等他开口,老爷子怒道,“闭嘴!大孙你接着说!”
朱允熥笑笑,又对老爷子笑道,“皇爷爷一直希望孙儿将来,做一个圣明天子。可圣明天子,不是呆在深宫里就能做到的。孙儿想,出征未尝不是一种历练。朱家的皇帝,不能做紫禁城中不出门的皇帝。”
“治天下靠两手,一手是文,一手是武。皇爷爷您创业艰难,孙儿又岂能于军事一问三不知?”
“孙儿,代皇爷爷出征,天下士民,三军将士必感同身受。壮我大明军威,震慑敌国。”
“孙儿知道打仗不是过家家,孙儿想,不若选几个稳重的老臣辅佐,具体的事让他们去干,孙儿坐镇中央,绝不乱指挥!”
说着,朱允熥笑道,“皇爷爷,您一辈子南征北战,武功浩大。怎么着,也不能让孙儿,差您太多不是!”
“呵呵!”老爷子笑了下,伸手拍拍朱允熥的手臂,“大孙呀!”
“在!”
“滚一边去!”老爷子勃然变色,“跪边上,跪好!”
“啊?您老爷子怎么说变脸就变脸?”
朱允熥心道,“刚才还好好的,笑眯眯
的,这会怎么跟要吃人似的。”
“跪好!”老爷子暴怒,“你爷爷还没死呢,用得着你亲征!啊?满朝那么多武将不用,你要去打仗,连个儿子都没有呢,你就要以身犯险,你想气死老子?”
朱允熥低头跪下,心道,“完了,此路不通,老爷子不许!”
而此时,殿中的文臣们却是欢呼雀跃,“陛下圣明!”
“你是皇储,大明的国本,大明将来的指望。你不好好在宫里呆着,出去打仗去,这不是不务正业吗?”老爷子继续怒道,“打仗是刀光剑影,是死人无数,你以为是走过场?你爷爷打了一辈子仗,多少次死里逃生才有今天?”
“孙儿就是想历练一番,所谓文治武功,武功一事孙儿若不能知,将来如何为大明开疆拓土.........”
“还顶嘴!”老爷子直接拽下脚上的布鞋,抄在手里,“你想气死咱?父母在不远游,你爷爷头发胡子都白了,你要出去打仗?”
不过,看着孙子和自己一样,倔强的脸,手里的鞋终究没有抽下去。
“李景隆!”老爷子闷声道。
顿时,李景隆有种不好预感。
“臣在!”
“过来!”老爷子冷笑。
李景隆手脚并用,往前爬。
“上来点!爬到咱跟前来!”老爷子怒道。
李景隆浑身冷汗,慢慢爬到了老爷子跟前,“陛下
...........”
啪地一下,老爷子一鞋底子直接抽在了李景隆脸上。
“让你歪嘴!”
啪啪,老爷子反手几下,“让你歪嘴!你算他表哥,却不知道劝他。别的事你顺着他咱不管,这种事你也顺着他?还帮他开腔,说他娘那么一大堆好话,你以为咱看不穿你们的小把戏!”
“陛下,臣该死!”
李景隆被抽的连连哀嚎。
“老李,对不住了!”朱允熥心道。
第186章
选将啪啪,啪啪,啪啪啪。
满殿,都是老爷子轮着鞋底子抽人的声音。若是普通臣子,老爷子这么做可能有些不妥。不过李景隆是老爷子亲外甥的儿子,正儿八经的皇亲小辈,怎么揍都行。
老爷子一下重过一下,让人奇怪的是李景隆也不求饶,笔直的跪着任凭抽打。
“陛下打得好!”
“臣昏了头!”
“臣只想着好,没想到忧!”
“请陛下剥了臣的爵位,让臣去边关效力!”
“陛下切莫气坏了身体,为了臣伤身,不值当!”
“臣只是心直口快,没想那么长远!”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老爷子的为人,你越是叫得欢他越打得厉害。你越是求饶,他越生气。你越是解释,他越认为你是掩饰。
“来人,拉下去!”
老爷子打累了,喘着粗气怒道,“拉下去打二十板子,看他长不长记性!”
朱允熥赶紧给朴不成一个眼神,后者心领神会带着几个侍卫宫人,把李景隆拉了下去。
“你!”老爷子又一指朱允熥,“坐好!先把国家大事说清楚,一会回去再收拾你!”
“谢皇爷爷!”朱允熥感慨逃过一劫,在边上坐好。
“再敢言皇太孙亲征者,斩!”老爷子面对群臣,朗声开口。
“臣等遵旨!”
文臣们落泪哽咽,“陛下圣明!”
“不过,太孙说的对,这一仗必须要给北元点颜色,不然他以为咱大明这只老虎改吃素了!”老爷子把鞋穿上,看看朱允熥,“你心里定然有其他的想法,你说说!”
我就想出征!还让您老一顿鞋子把想法抽没了!
“打仗,咱们大明是不怕的,朝中这么多功勋武将各个都能独当一面!”朱允熥又起身说道,“不过,孙儿想,是不是也要给京中其他将领们一些机会?所以孙儿觉得,选一二老臣为主将,青年才俊为中坚,结合边塞藩王的兵马出击。”
老爷子想想,“你想选谁?”
朱允熥看看众位武将,目光落在最前面,始终没说话的两人身上。
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有德。两位老臣,很少在朝会上发言,前者确实是老了,站在那里已经显得有些力气不足。而后者,虽也老,但精神矍铄。而且,傅友德大兵团作战经验丰富,用兵既稳又狠。
他就是吃亏在,入老爷子这伙比较晚,不然以他的能力,不会居于徐达常遇春之下。而且即便是他入伙晚,他也凭借军功做到了公爵的位置,此人的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颍国公,尚能饭否?”朱允熥笑道。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前朝大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最喜欢的一首词)
傅友德一介武人,不知道啥辛弃疾,可是却知道战国名将廉颇的故事。
当时,傲然抬头,“殿下,老臣虽老,但也拉得开强弓,骑得了快马,饮得了烈酒,杀得了贼酋。臣虽闲了些许年,可是打仗的本事却没落下。用老臣,必胜。不胜,臣愿一死。”
老将虽老,说话时却有金铁交加之音。隐隐,有雷霆之意。
他老了,不代表他没有雄心壮志,更不代表他没有能力。只不过,往日把这些藏起来罢了。现在国家有召,他当仁不让。
“孙儿臣退下,殿中又剩下祖孙二人。
老爷子背着手,冷着脸,慢慢走向偏殿。朱允熥蹑手蹑脚,悄悄往外挪动。
“你干啥去?”老爷子冷声问道。
朱允熥停住脚步,回头笑道,“爷爷,孙儿回东宫,还有折子没看呢?”
“过来!”老爷子怒喝。
朱允熥赶紧低头,跟在老爷子的屁股后头。
“跪下!”
朱允熥跪好。
“你能呀?”老爷子骂道,“你出去打仗,你爷爷咋办?咱这个岁数了,有今天没明天,万一有个好歹,你能见着咱活气不?”
“跟你说多少回了,打仗有的是人,用不着你。你逞啥能?你以为你让李景隆说那些话,能瞒过咱?”
说着,又脱下布鞋。
“爷爷!”朱允熥大叫,“别打脸!孙儿一会还要接见臣工呢!”
“撅起来!”老爷子怒道。
“哎!”朱允熥答应一声,转身撅着。
啪啪,两下。
“记着,只要咱活着,就不许你出去打仗去!”老爷子边打边骂。
~~三更,五一快乐。
第187章
召见当大明这座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便犹如沉睡的巨龙,露出了爪牙。
京营最精锐的兵马立刻集结,所选之将领兵士即刻集结,同时各种开拔的物资流水一样送入军中。五军都督的军令,八百里加急快马疾驰边关,传达军令。
翌日,朱允熥在东宫之中,先召见此次出征的副帅,中军都督,魏国公徐辉祖。
“给允恭(徐辉祖)赐座!”大殿中,朱允熥拉起跪俯的徐辉祖笑道,“忠直不在这个上头,你是孤东宫的臣子,没外人的时候随意一些。”
“礼不可废!”徐辉祖为人方正,依旧行礼之后,才沾着半个凳子,坐在朱允熥的对面。
朱允熥随意的坐着,开口道,“孤这次点了你为副帅,你心中有什么章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