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6章

    说着,面容转为肃然,“三万多对七万,不过是一打二,一人砍俩脑袋就齐活了。”随后,拳头挥舞,“一打二,揍他狗日的!”

    说到此处,忽然又是一笑,“临阵不如变阵,再说皇太孙那边,说不定比咱们想的更快!再说,还有定远侯王弼那边,带着四千铁骑隐在暗中。王老侯爷,四千对两万,打不一定能打过两万,但是咬绝对能咬住!”

    嘴上说完,心中道,“小子,你那边,别让老子失望!”

    ~~~

    朱允熥的中军动作极快,先头部队已经渡过大同江,沿江畔列阵布防。

    当先是三个精锐步兵方阵,每阵七千二百人,列于阵前号称三堵墙,而后是中军骑兵,右侧高地是炮兵游动。

    此战大明京营火器兵大半随军出征,高地炮阵,有炮兵2604名,配炮车128辆,共载大小256门。

    步兵最前还有火铳营,共编官兵3109人,单眼火铳兵512人,散铳兵768人。(虎尊炮的前身)

    另有,后军256门大小火炮和512支火铳,以及全副炮车零件备用。

    (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借助火炮的烟雾骑兵冲锋,冲退对方步兵的散兵线,然后步兵交替向前冲杀,骑兵分开绕道侧翼夹击,不断的挤压敌人的空间,最后用精锐骑兵解决,这是巅峰明军的常用战法。后来李自成也这么干,瑞典的古斯塔夫也这么干。)

    傅友德坐镇开城高地盯着平壤,朱允熥龙旗竖于前线,除此之外另有数万人马,由永平侯谢成带领,列阵于平壤城右侧,大同江湾。整个明军,等待高丽援军的阵地,犹如半弯倒挂明月。

    列阵之时,明军骑兵探马已经远远放了出去,所派的都是精锐骑士,用来查探敌情。

    此战,明军以逸待劳,等着高丽援军一头扎进来。就算他不来,朱允熥相信,以朱棣的性子,也会忍耐不住,逼着高丽人往钻进这边的口袋。

    而高丽人,在即将达到平壤附近的时候,也是侦骑四出,双方大部队还未照面。骑兵已经开始暗中交锋,不过明军的骑兵滑不溜手,往往高丽兵刚看到他们的身影,就消失不见。若是前去追击,便会遇到明军小股骑兵的不断夹击。

    ~~~

    盛夏时节,急行的高丽援军,人疲马竭,浑身是汗。

    主帅李之兰在战马上擦着脸上的热汗,不断催促麾下人马,继续加快速度。

    “报!前方发现明军斥候!”

    听了骑兵的汇报之后,李之兰的脸上露出几分凝重,这已经是两天来,第三次发现明军的斥候了。

    而且对方的斥候一次比一次多,这说明对方的主力已经不远。

    霎那间,李之兰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明军没有继续强攻平壤,而是在等着自己带人前来野战。

    “传令全军,停止前进!”李之兰大声下令,对身边传令亲兵说道,“速度慢下来,骑兵为全军先锋,步兵列阵在后,缓缓前进。若发现敌情,不可恋战。”

    他这一路援兵,最主要的作用是拖住明军的主力,给带骑兵绕后的靖安君争取时间。

    明军不攻城最好,不主动来打他更好,李之兰巴不得能继续拖拉僵持下去。现在高丽人需要的,就是时间。

    可是他命令刚刚下达之后,忽然又一骑兵,疾驰而来。

    “报,侧翼三十里发现明军大队。数千骑兵打头,后面跟着数不清步兵!”

    “什么?”李之兰当场愣神,随后用马鞭狠狠的抽打斥候探马,“你们是怎么侦察的,侧面有敌人都不知道?”

    说完,大声命令道,“长枪手,结阵!”

    明军想不到高丽人,敢于派两万骑兵绕后。而高丽人也想不到,进入高丽的土地之后,明军还会分兵。

    更重要的是,燕王朱棣所过之处,为了防止被高丽人发现行踪,根本不留活口。

    不过先是想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急行军中的高丽兵马赶紧扎营列阵,并且派遣骑兵,快马向平壤通信。

    三十里的距离,不过弹指一挥。

    就在高丽的阵地刚刚有些样子的时候,远处山岗上忽然露出一骑,鬼魅一般的骑兵。

    李之兰看着远方山岗,惊愕道,“一个人!?”

    明军只有一人,马上骑士纵马爬上山巅,奔驰之间头盔上的红缨羽毛,随风飘扬。而后,战马在山巅前蹄腾空,大声嘶鸣。

    只见马上的骑兵,手中大枪狠狠插进泥土之中,随后用力一拉。

    呼啦一下,明字大旗,在高丽山巅随风飘扬。

    再往后,天地之间传来阵阵震颤之声,仿佛两边的青山都在晃动。无数步兵在地平线上开始冒头,队列森然数万人犹如一体。

    “准备作战!”李之兰大声下令,弓箭手右侧高地,骑兵左侧高地,长枪手在前!”

    连绵数里的高丽大军,在大帅的命令下开始调整变阵。

    可是此时,大地的震颤更盛几分。正面战场上,明军大队骑兵的身影已经出现。

    “大明!”

    马蹄和明军的怒吼,传进高丽大军的耳中。

    李之兰死死的盯着冲锋而来的骑兵,面容狰狞。

    “大明!”

    更近了,近到可以看清明军骑兵的装备。最中央凸起的骑兵,是手持丈长骑枪的骑兵,两侧是手持弓箭的轻骑兵。

    “稳住!”李之兰大声喝道。

    “大明!”

    轰隆!轰隆!大地开始猛烈的震荡,像是要被

    明军的铁蹄踏碎。

    “万胜!”

    “杀!”

    又是一阵短促却惊天的呐喊,烟尘之中,明军已冲锋到了高丽大军的眼前。

    而与此同时,高地上的数千高丽骑兵,也开始了反冲锋。刹那之间,天地中除了马蹄的声音之外,别无他物。

    明军军旗火红,高丽服饰尚白,眼看两道洪流就要冲撞在一起。

    “举弓!”

    尽管知道,骑兵冲锋之时,袍泽们听不到自己的喊声。明军骑兵将领,在挥舞手中战旗的同时,大声嘶吼出来。

    眨眼之间,枪骑兵之后的明军骑兵纷纷踩着马镫站直了身体,手中的弓箭拉入满月。

    嗡!

    遮天蔽日的箭枝漫天飞舞,冲锋的高丽骑兵像是被冰雹击中的秧苗,在前进中一头栽倒。

    轰!

    一声巨响,明军凸起的重甲骑兵利刃一样的穿透了,反冲锋的高丽骑兵。他们手中的长枪,挑起高丽的骑士,而对方手中的马刀,却因为长度,伤及不到他们分毫。

    高丽骑兵不但要面对明军的骑枪,还要面对弓箭,飞舞而来流星锤。

    明军骑兵冲锋之时,手中的带铁链的流星锤不住摇晃,等双方要碰撞的时候,忽然带着呼啸旋转扔出来。

    无论人马只要被旋转的,带着冲击力的流星锤碰到,人马俱折!

    “今日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骑兵!”

    山巅,朱棣看着战场,放声大笑,“儿郎们,从高丽人的侧翼,冲进去!”说完,拉紧铁盔的绳索,吼道,“兄弟们,跟着我!为大明,杀呀!”

    ~~~

    可惜不能发图,就是那种军事路线,还有包围圈的图。

    第19章

    大战(3)“燕王朱棣?来的竟然是燕王朱棣?”

    当燕王朱棣的战旗出现在视线中那一霎那,高丽的主帅李之兰几乎咬碎了一口牙齿。

    那个一直被高丽视为北地最大威胁的燕王,竟然也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来。而且,还带着他麾下的燕藩精锐!更让李芝兰想不明白的是,以大明亲王之尊,燕王朱棣居然不坐镇中军。反而作为偏师亲赴第一线,还要干这种,冲锋陷阵浴血厮杀的活!

    漫天遍野的马蹄声,震荡天地。所谓千骑卷平冈,声若风雷迅疾不可挡。

    “上当了!”

    当朱棣带着千余骑兵完全冲锋起来那一刻,李之蓝心中,突然爆发一声大喊,看向战场上那些抵挡燕王骑兵的高丽勇士们,眼眶欲裂。

    朱棣用兵看似刚猛无双,实则非常聪明。

    先是直接用披甲枪骑兵和弓骑兵进行冲阵,而在穿透高丽迎敌骑兵的那一刻,冲击的燕藩骑兵似乎毫不在意战马的性命一般,马刺无情的踢打马腹,继续冲击高丽步兵方阵。

    而那迎敌的高丽骑兵,则需要双方交错之后,重新调整方向,再次列队追击燕藩骑兵的屁股。

    但就在此刻,就在高丽骑兵的速度慢下来的时候,就在他们背对着远处山岗的时候。燕王朱棣,带着第二波千余骑兵,如狼似虎的直冲过来。

    千余骑兵从山岗呼啸而下,像是决堤的洪水,奔腾不止,有吞并一切之势。

    朱棣在这千余人的最前面,骑枪夹在腋窝,口中疯狂的呐喊,“天佑!”

    他身后,跟着他的上千精锐,发出整齐且足以让天地变色的呐喊,“大明!”

    “杀!”

    轰地一声爆鸣,朱棣手中的长枪直接把一名惊恐的高丽骑兵挑上天空。而后扔掉破碎的骑枪,反手抽出挂在马鞍上的细长马刀,身体微微倾斜,手中刀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噗!

    一颗人头飞向天空,而后如喷泉一样的鲜血,在无头的尸体上,笔直的喷射。

    轰轰轰,那是朱棣身后的骑兵们,用战马撞击敌人的声音。

    他们以快打慢,战马带着千钧的冲势,直接撞在了还没提起速度的高丽骑兵身上。眨眼之间,无数高丽骑兵在战马的悲鸣中落马,继而又被凌乱的马蹄淹没。

    这一千骑兵,都是朱棣的燕藩精锐。这些健儿,还有所用的战马兵器都是万中挑一。自五代十国以来,天下名将就有挑选军中骁勇之士,收为义子,作为军中破敌精锐使用的传统。

    朱棣少年从军,长于军中,不但学到了超凡的武略。更知道如何培养,忠诚于自己的,精锐中的精锐。

    这一千人虽不是朱棣的义子,但却被他当成了心尖子,当成真正的自家人。而这些人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杀敌之时所爆发出的威势,竟然胜过上万骑兵。

    “杀!”

    大明健儿们激昂的呼喊声中,一个处于变声期的稚嫩声音格外刺耳。

    朱棣身边,一员身材相对矮小的小将,带着几个卫士直接冲进高丽骑兵指挥官身侧,借着战马的冲势,不但一瞬间就把对方冲乱,而且反手一刀。

    咔嚓一声,高丽骑兵的指挥大旗,一刀两断。

    “老二,好儿子!”马不停蹄的战马上,朱棣大笑一声,带着骑兵从高丽的骑兵之中,穿凿而出。

    “爹!我虽小,亦能杀贼!”那小将不是别人,正是朱棣的二子,刚满十四岁的朱高煦,“诸位袍泽,随我再来!”

    “哈哈!好儿子,像你老子我!”

    燕藩骑兵穿凿过后,高丽骑兵队伍已如同暴雨下的花坛,一片落叶淤泥不堪入目。

    朱棣再次高呼,带着手下的骑兵们改变了一个方向,稍微慢速之后,又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杀过去。

    高丽中军中,主帅李之兰心头滴血。可是此刻他却无计可施,只能看着自家的骑兵被动挨打。再说,即便他现在有办法,也来不及施展,因为此时第一波冲击的明军骑兵,已经到了步兵方阵的鼻子跟前。

    “稳住!别乱!”高丽军官在军阵中,歇斯底里的大喊。

    双方的战场在一处一望无垠的平原农田之上,除却远处燕藩兵马冲锋下来的山峦之外,算得上一马平川。

    高丽大军是在行进的途中变阵,此时面对燕藩骑兵的步兵阵型,在临时调整之下,还远算不上完整。步兵对骑兵,除了人数和队列之外,还要有纵深,不然被人家一冲就垮了。可是现在仓促之下,高丽兵马只能用人数堆积。

    迎敌的步兵方阵之中,近乎两万人挤在一起,其他五万大军则是还在其他军官的调度下,慌乱的变阵。

    趁你慢要你命,可以说燕王朱棣发动的突袭,无论是冲击方法,还是时机,还是选择的战场地点,都是万中无一。

    “准备!”

    高丽人的视线中,满是在战马上拼命打马冲锋的明军骑兵。那些骑兵,快成一道道闪电。快到高丽的弓箭手们,只能盲目的抛射。

    就在骑兵快冲到眼前的时候,高丽军中弓箭手军官们,让所有弓箭手瞄准来敌,欲要平射。

    可是,就在军官的命令还没下达的时候,因为巨大的精神压力,还有恐慌。高丽弓箭手中,有人率先放箭。

    这一箭像是一个信号,蓄势待发的高丽弓箭手们,慌乱的射出了手中的箭枝。

    幻想中明军如割麦子一样倒下的情景没有发生,凸起的明军铁骑即便是重了箭,依旧在奋力冲锋。而那些持弓的轻骑,则是在高丽放箭的那一刻,整齐的在战马上附身身子。

    有那留着发辫一看就是女真或者蒙古的骑士,干脆直接在奔腾的战马上来了个镫里藏身。

    轰轰,脚下的土地上,土壤像沙堆一样缓缓溃散。第一排的高丽士兵们,闭着眼睛用尽全身的力气,举起手中的长枪。

    但他却发现想象中,那种足以天塌地陷的冲击却没有到来。一些高丽兵,惊奇的睁开眼睛。突然之间,他们的视线中出现了无数呼啸的黑点。

    冲锋的燕藩骑兵之中,轻骑兵已经超在枪骑兵的前面,而后上千骑兵在距离高丽步兵方阵五十步距离之外,犹如改道的江水一般,直接在阵前画了一个弯。

    燕藩骑兵敏捷的避开了高丽步兵的正中央,直接冲击对方阵地的边角。同时手中的弓箭拉满,无数箭枝如疾风骤雨,又似漫天的蝗虫,当头落下。

    唰啦,天地之中满是尖锐的呼啸。上千支箭狰狞的射进高丽步兵方阵,眨眼之间拥挤的高丽方阵之中,哀嚎着倒下无数高丽士卒。

    而就在此时,那些手持长枪明军骑兵,直接从高丽步兵方阵的一角,穿透而过。

    一个照面,高丽兵一侧的步兵方阵最前方的兵马,崩了!骑枪所过之处,无坚不摧。

    而就在高丽兵准备马上就地补充防线的时候,朱棣率领的千余第二波骑兵,再次奔袭而来。

    这一次,这一千人没有直接冲锋,而是在高丽兵的视线里犹如蛇一样前行。一千人成一条长龙,看似反方向冲锋,其实等拉近和步兵的距离之后,像是一把刀子在墙壁上横向刮着。

    一千骑兵刮着高丽兵的阵地,疾驰而过。他们手里的弓箭,不住的收割人命。要知道燕藩骑兵所用的都是角弓,射速极快。

    这一千人,几乎没人在刮过高丽兵方阵的时候,都射出了五箭。

    高丽步兵阵地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军官们喊破喉咙,也不能让士兵,用血肉之躯,抵挡明军的骑射。

    大明男儿起于两淮百战之地,先灭吴吞汉,后提兵北上二十年间横扫乾坤。而后又数次远征大漠,深入草原。骑兵的运用,不但出神入化。健儿的勇武,更是登峰造极。

    “督战队!上去稳住战线!”中军之中,高丽主帅李之兰疯狂的大喊。

    但就在此时,一员偏将在阵中,惊恐的大喊,“将军,右侧明国步兵!”

    不远处,烟尘滚滚,大地上数不清的明军肩膀挨着肩膀,发出轰然的脚步。

    吼!吼!吼!吼!

    明军疯狂的用手中的兵器敲打盾牌,和远处的战鼓相互呼应。

    随后只见明军步兵之中,几个壮汉高举着的大明战旗凌空劈落。

    “大明!万胜!”

    “杀呀!”

    一声让人肝胆俱裂的战吼之后,数不清的明军举着盾牌蜂拥而来。

    他们冲锋的速度极快,可是他们的队形极其严整。

    嗖嗖嗖,无数弓箭在冲锋的步兵方阵中抛射下来,借着弓箭的掩护,明军已经冲到了高丽步兵的眼前。

    “走!”

    面对高丽兵仓促举起的长枪,最前排的明军步兵,齐齐扔出手中的短斧。

    霎那间,原本还算严丝合缝的阵地上,顿时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而后,浑身包裹在铁甲中的明军精锐,猛虎一样冲入高丽兵的阵地,开始近身搏杀。

    高丽兵的长枪在拥挤地段施展不开,而明军手中全是钝器。铁斧,铁锏,铁锤,铁骨朵,狼牙棒,长柄斧,钉子榔头,勾枪。种种兵器,彼此配合娴熟,冲进去之后,砍瓜切菜一般。

    明军的身上都有甲,最前排的勇士披了双层铁甲,后面的士卒身上也是刀砍不破,千锤百炼的棉毡中镶嵌了成排铁片的棉甲。

    第20章

    大战(4)“进!”

    “推!”

    冲锋的明军步兵之中,大明战旗高高飘扬。

    旗帜下无数大明健儿,跟随着大旗的方向,奋力厮杀。所过之处,抵挡他们的高丽兵都被无情的撞倒。或是被他们踩死,或是被他们手中钝器砸在头颅上,脑浆迸裂而死。

    高丽兵连连后退,他们的刀砍在对方身上,是一道白印,即便是砍开了也不可能给对方造成致命伤。但是明军手中的兵器,只要挨了一下,就要筋断骨折。

    “挡住!挡住!”此时,高丽的军官们,只能盲目的大喊,保持阵线的完整,不让从四面八方冲击而来的明军,冲乱他们的阵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