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5章

    “多大的人了,没个正形!”老爷子嘴上虽然这么说,脸上却笑得皱纹堆在了一起,看看朱允熥手里的东西,“这啥?”

    朱允熥拎起来,“进城的时候,发现新开了一家苏州的点心铺子。孙儿特意称了两斤,给您尝尝!”

    “嗯!”老爷子直接拿过来,撕开纸,抓了一个桃酥就往嘴里塞,然后一咧嘴,“呀,太甜!咱就不得意甜口的东西!”

    说是如此,但手上也没停,一边吃着,一边把镰刀交到朱允熥的手里。

    “爷,您这是?”朱允熥拿着镰刀发愣,看着麦田,心里没来由的打个寒蝉,“让我干活?”

    “你不干?你忍心看你爷爷干?”老爷子嚼着点心,努嘴道,“赶紧的,趁天好,把麦子收了!”

    本来一路疾驰,朱允熥就感觉双腿发软,再说他别的都不怵,就怵这些琐碎的农活。

    可是,也没得选。

    往掌心吐口唾沫,撸起袖子,沿着田埂,开始收割起来。

    “哎,这就对了,大小伙子,精装后生,得多干活!多干活,才知道天下疾苦,才知道世道的艰难!”

    老爷子在边上吃着点心,嘴里指点,“大点步,对,步子大点!别用手抓,得划拉!你抓能抓多少,一划拉一大把。两只胳膊,要配合好,下刀要准,要快!”

    “咦,咱一割一大把,你一割麦就这三两根,这架势割明儿去了!”

    “弯腰,弯下腰!让你弯腰,不是让你驼背。背要直,靠腰劲儿!哎,对喽,就这么干!”

    老爷子指点庄稼把式,朱允熥额头见汗。渐渐的,手中的镰刀感觉越来越重。

    “男人,光知道打打杀杀不成,家里这些活,也得能拿得起来。咱老了,往后这些活都是你的。小事干不好,怎么干大事。你要是不干,你下一代也不会干。都他娘的不干,就喝西北风了!”

    “爷爷,您放心,孙儿虽然有了灭国之战的功绩,可是不敢翘尾巴。以后,还是会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治国。”朱允熥抬头,擦了下汗水,“孙儿可不是有点功劳,就好高骛远的人!”

    “少废话,干活!”老爷子笑骂。

    随后,对边上的朴不成喊,“拿点水来,咱吃的嘴都干了!”

    朴不成忙端着茶壶过来,小心心的不敢踩了麦子。

    咕噜,咕噜,老爷子灌了两口,惬意的长出一口气。

    “咱大孙买的点心,吃着就是香!”老爷子美滋滋的对朴不成道,“看着没,儿孙大了,知道出门带东西孝顺老人了!”

    朴不成陪笑两声。

    不远处,几个女人的身影,在田边出现。

    当先一人,扶着肚子脚步很快,她肚儿有些圆。

    ~~~~

    我可能上火了,尿尿疼。

    第57章

    田边家宴不好意思,做核酸去了,刚回来。

    ~~~

    柔情嗔怨最浓处,正是久别重逢时。

    朱允熥趁着弯腰割麦子的功夫,朝田边望了一眼,笑了一下。

    那边,爱笑的姑娘,嘴角挂着笑容的同时,眼角已经湿润了。

    老爷子看看那头的孙媳妇儿。

    再看看,撅着腚,笨手笨脚干活的大孙子。

    抬腿,咣地就是一脚。

    “爷爷!”朱允熥揉着屁股,“您老踹我干啥?”

    “别装了!”老爷子笑骂,“去吧,跟你媳妇腻歪去!”

    “哎!”朱允熥傻小子似的咧嘴一乐,扔了镰刀,嗖嗖往田边上跑。

    “别他娘的踩了麦子!”老爷子跳脚大骂。

    走到天边,四目相对。

    他眼睛里的她,丰腴了许多,圆脸上满是母性的光泽。见他奔来,眼中闪动着浓浓的欢喜,乌溜溜的眼睛,就在他身上打转。

    她眼睛里的他,壮了,瘦了,也黑了,笑容一如从前一般爽朗。

    “殿.........”

    “宁儿!”

    不等赵宁儿见礼,她连呼唤都只说了一个字,整个人就被他直接拥入怀中,用胸口,贴着她的额头。

    爷们的汗水味儿,瞬间涌入她的鼻尖。脑中嗡地一声,一片空白。

    “哎呀,他娘的!”田里,老爷子骂一嘴,马上别过头,咧嘴大笑。

    田边那些宫人们,惠妃等人,顿时目瞪口呆。

    哪有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的,这也太惊世骇俗了吧!

    “殿下!”宁儿只感觉浑身发烫,伸手去推,声音蚊子一样,“别!!”

    朱允熥放开怀中的媳妇,看着她的脸,“辛苦了!”

    一句辛苦,道不尽女儿多少相思之意!

    本是你浓我浓的少年夫妻,可国事当前,每晚深宫孤灯,多少回梦境中辗转,多少次泪湿枕巾。

    忽然,朱允熥再次搂住宁儿,低头.........

    众人无声惊呼之中,朱允熥吧唧一下在媳妇的脸庞上亲了一口。

    边上的人都石化了,太监们瞪大眼珠子,宫女们满脸通红,就连惠妃娘娘,也有些傻眼。

    “嗨,这小子倒是背着点人呀!”老爷子咧嘴笑骂,“真不知羞!”说着,瞅瞅身边。朴不成,正微笑着看着那边,相拥的两个年轻人。

    “你瞅啥呢?”老爷子继续问。

    朴不成回神,笑道,“老奴看殿下和娘娘,还真是恩爱!”

    老爷子撇嘴,“你懂个鸟的恩爱?”

    一吻之下,赵宁儿脸上的火烧云,直接延伸到整个脖颈上。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直接推开朱允熥,后退两步。

    慢慢的扶着肚子,福安说道,“臣妾,恭贺殿下,凯旋回朝!”

    朱允熥赶紧扶起来,柔声道,“你有身子,不用大礼!”说着,又摸下对方隆起的小腹,“我在外头,时常惦记你们娘俩。”说着,又是一笑,慢慢俯下身,对小腹说道,“傻孩子,你爹回来了!”

    赵宁儿掩嘴一笑,眼中尽是浓情。

    “殿下,快歇歇吧!”惠妃娘娘上前,笑道,“要说私房话,你们小两口有的是时间,这大白天的,若是被外臣看见,又要多嘴说没规矩,不成体统了!”

    老爷子从地里出来,甩着鞋上的泥笑道,“啥规矩?见了媳妇心中欢喜,天经地义!早年间,咱带着兄弟们出门打仗,哪次不是一回来,就拖着婆娘上炕!”

    惠妃娘娘嗔怪地说道,“皇爷,孩子们面前...........”

    老爷子在竹椅上坐下,一摆手,“他们都大了,怕啥?”说着,一摆手,“上菜,吃饭!”

    一声令下,宫人们开始布置起酒菜来。

    君王之家的家宴,就在田边支起,空气中饭菜香,麦子香混合在一块,格外清爽。酒菜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不过是些家常便饭。

    朱允熥挨着老爷子坐下,亲手给老爷子倒酒,嘴里说道,“皇爷爷,高丽的事.......”

    “你的折子,咱看了。该派的官,也派出去了!”老爷子开口道,“不过,设行省的事,毕竟非同小可。正好你回来了,明日朝会上,再说一说。”说着,手指敲打桌面,“一地好占,民心难归,若想真为大明之土,其中怕是有不少的难事,不是能急得来的!”

    朱允熥又道,“那边的驻军............”

    “先不说这些!”老爷子夹了一筷子豆腐,送嘴里边吃边道,“那事办了没有?”

    朱允熥知道老爷子说的何事,点头道,“办了!”

    “他那边,没不痛快?”老爷子问道。

    “二叔是明事理的人!”朱允熥笑道。

    “你少护着他!”老爷子板着脸,“他什么德行,咱还不知道?”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喝口酒叹息一声,“爱子如杀子,有时候咱对他们,也太宽容了!”

    朱允熥微微一笑,没有接话。

    “早先你要打高丽,咱还有些孤寂,现在看来,还真打对了。”老爷子继续缓缓开口,“自从灭高丽开始,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等藩国,一个劲儿的上表,态度之恭敬谦卑,前所未有!”

    朱允熥笑道,“估摸着,是畏惧大明王师,怕惹了您,步高丽的后尘!”

    “怕的是你小子!”老爷子笑道,“咱一把岁数了,对这些打打杀杀的事,对他们那些鸟不拉屎的地方没啥想头。他们是怕,你年轻气盛,喜欢军功!”

    “孙儿喜欢军功不假,但也不会以个人喜好随意发兵!”朱允熥正色道,“高丽是乱臣贼子当道,不断侵占辽东之土,所以发兵灭之。那些藩国,只要恪守本分,孙儿便不与刀兵相加!”

    老爷子点点头,“你能这么想,咱就放心了,还是那话,打仗是劳民伤财的事,要量力而为。治国,更不是打打杀杀,要以德服人!”

    朱允熥起身,俯首道,“孙儿谨记!”

    “坐,咱爷俩说话,没那么多规矩!”老爷子笑道,“除了这些小国,云南那边的土司们,也都谦恭的上表。前些日子,车里宣慰司,还上表说要给咱送大象!”

    说着,老爷子一笑,“那玩意送来干啥?养着还浪费粮食,还他娘的不好吃!”

    在老爷子眼中,天下牲口分成两种。能干活的,能吃的。象是国家大礼时的宝物,可在老爷子这样务实的人眼中,不过是不能干活,也不能吃的牲口罢了。

    车里宣慰司,大概就是后世的西双版纳。

    大明立国之后,沐英平定云南,在云南西南之外,设置了六个宣慰司,封赏给归顺大明的土司们。

    这些地方,本是前朝蒙元灭缅甸蒲甘王朝后建立的缅中行省。虽是行省,但境内各邦王公并立,有着极大的自主权。

    大明取代蒙元之后,面对这个新兴的大帝国,这些土司也都表达了归顺之意。尤其是在沐英洗了几个不听话的小邦之后,更是不敢与大明为敌。

    这些土地大概囊括了,后世缅甸的所有国土,还有泰国清迈的一部分,也包括老挝。

    六个宣慰司中,最大的两个,就是缅甸宣慰司,还有老挝宣慰司。

    对于这些西南边疆之地,大明的一贯方针是,对这些土司有着绝对控制权,土司们的世袭官位,都在明朝掌握之中,对土司犹如臣子,视为大明一部。但同时对于地方事务,不予太过的干涉,行徐徐图之事。

    大明开国之后,西南版图远超汉唐!

    不过,此时西南的局势,表面上归顺大明效忠之下,也有些暗流涌动。朝廷对那些土司,也是暗中防备。不然沐家在云南干什么,沐家在云南的作用,可不是做那些土司的爹。

    而是盯着他们,看谁不听话,直接给他们一刀。

    “好端端的,老爷子怎么提起西南那边来了?”

    朱允熥心里想了想,开口问道,“爷爷,可是云南那边不稳?”

    “那几个土司能闹出什么浪花来!”老爷子不屑道,“他们自己打起来了!”

    第58章

    祖孙论政“沐春奏报,孟养宣慰司和缅甸宣慰司打起来了!”

    老爷子和朱允熥说着国事,所有人都暂且离得远远的,桌上只有他们爷俩。

    “这些土司,哼!”老爷子冷笑道,“表面上归顺咱们大明,暗地里称王。屁帘大的地方,还想弄个王出来!”

    云南之外缅甸老挝等地,自前元灭了蒲甘王朝之后,几个实力比较大的土司,都在争夺这些地方的最高统治权。

    朱允熥沉思片刻,开口问道,“爷爷,他们谁赢了?”

    “都半斤八两,一时半会还比量不出个上下来!”老爷子说道。

    “他们打起来对大明是好事!”朱允熥笑道,“让他们打去,咱们看戏。他们谁坚持不住了,肯定要向咱大明求援。咱大明拉拉偏架,不让谁输,也不让谁赢了!”

    “咱也是这么想的!”老爷子一笑,“最好他们年年打,打上几十年,打个稀巴烂才好呢!”

    朱允熥看看老爷子,郑重说道,“不用等几十年,他们既然开始打,就不能让他们停下来。等他们打累了,实力衰弱,大明正好改土归流,永绝后患!”

    “嗯?”老爷子的目光,豁然凌厉起来。

    “西南边疆,土司众多,若不改土归流,将来恐为大明之患呀!”朱允熥继续正色道。

    对于西南这些番邦的历史,朱允熥不甚清楚。但是,对于贯穿明朝二百多年的西南兵乱,他还是略知一二的。

    且不说后来嘉靖,万历年间的征讨。

    光是正统年间,为了确保对西南的统治,大明就对麓川进行了四次征讨。

    这四次征讨,大明连续数次发动了十万人以上的大会战,但西南地形天气等因素影响下,明军并未能全功,甚至还有败绩。

    数次十万人以上的会战,持续近乎十年。对大明的国力,造成巨大的靡费。使得国力下滑,更因为抽调精锐作战,使得北方对瓦剌的防备空虚。

    甚至可以说,若不是因为正统年间,对西南用兵太过。土木堡之变,也未必能输得那么惨。

    “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老爷子沉思道。

    “废土司,设流官,权收归于中央。”朱允熥开口道,“西南天气炎热,山林众多,番民彪悍时有变故。唯有改土归流,方能长治久安!”

    “若不如此,一旦西南宣慰司这些土司有了异心,王师要靡费无数,才能讨伐。西南之战,远比漠北草原更加凶险,十万大军中,往往因为水土不服,虫病疫病等,未战便折损半数。”

    “你想的够远!”老爷子端起酒杯,琢磨着说道,“不过,一旦改土归流,土司必叛!你也说了,西南边疆,鞭长莫及。打起来,咱们不划算。但若坐视土司势大,将来反抗朝廷,更是麻烦!”

    “皇爷爷,不如召云南沐春进京奏对!”朱允熥说道,“先问问他们这些边将的意思!”

    “嗯,好!”老爷子点头道,“你下旨吧,召他来!让他把几个幼弟也带来,沐英的儿子们,咱有几个还没见过呢!”

    “皇爷爷,若真对西南下手,国库............?”

    朱允熥试探的问道,须知高丽一战,发动大军二十万,民夫不计其数。暂时看,这些花费,就算把高丽刮地三尺也补不上。

    “国库还算充裕,江南夏税以至京师!”老爷子微微一笑,“你那税法颁行之后,咱杀了许多江南大户,现在都乖乖的交税呢!”

    说到此处,老爷子笑骂一声,“不收不知道,一收吓一跳。江南的商人们竟然这么有钱,现在一年顶过去几年。而且商人们缴的,可不是杂粮米豆。都是丝绸,棉布,还有真金白银!”

    “而且,这商税,还细水长流!”朱允熥接嘴笑道,“只要他们做生意,就要交税。城门税,运河税,海关税。往后世道越好,他们交的越多,连绵不绝.........”

    说着,朱允熥跟被踩了尾巴似的,一下站起来。

    “皇爷爷,孙儿不敢!”

    不但他吓了一跳,远处那些宫人们,都是一脸惊骇。

    老爷子,竟然提着酒壶,亲自给朱允熥倒了一杯酒!

    莫说皇帝和储君,就算是寻常百姓家,也没有祖父给孙儿倒酒的道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天下奇谈!三纲五常,君臣父子之间,怎能如此?

    “坐坐!”老爷子笑道,“都说了,咱爷俩没那么多规矩!”说着,看看朱允熥,笑道,“这杯酒,爷爷给你倒。算是,对你的嘉奖!”

    “你的那些法子,让咱大明,受益匪浅!”

    “孙儿不敢!”朱允熥俯首道,“皇爷爷如此大恩,孙儿惶恐!”

    “起来,跟咱装啥,这又没外人!”老爷子一笑,把酒盅推过去,“喝喽!”

    朱允熥心中诧异,双手捧着杯,一饮而尽。

    “驿改邮,铸银币,收商税,让咱大明不再从苦哈哈老百姓身上刮油水,不再算计着过日子。这杯酒,你当得!”老爷子笑道,“你比你爹强,也比咱强!”

    “孙儿不敢!”朱允熥低头道。

    虽然面上装作诚惶诚恐,其实心中还有些得意。

    一路走来,自己到底是改变了这个古老国家的一些顽疾。为日后,真正能实行商业主义,打下了基础。

    后世人总是感叹,为何有商业主义大明,会败于蛮夷之手。为何商业蒸蒸日上,却最后国库颗粒皆无,穷困潦倒。

    有商业主义的萌芽不假,可是大明没有可以让商业主义这颗萌芽,发展壮大的土壤。

    官商勾结,谋取私利。肥个人,而损国家。

    归根到底,大明没有引导这种商业主义,更没有重视,也没有为其发展提供便利,更没有约束和管理。

    邮政,畅通道路。

    银币,方便交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