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要把咱们都宰了!”小五子哭道,“他们还说,天下奴婢多的是。出了刺客,就要有错杀没放过!”“天爷!”
“这不是滥杀无辜吗?”
“杂家是清白的,凭什么抓杂家?”
众人七嘴八舌骂了起来,声势震天。
“吵吵什么?都安静!”一个穿着武官服饰的人走过来怒斥,“都老实点,吵到了皇太孙殿下,你们几个脑袋?”
众太监见这人不是锦衣卫,而是王府护军的小头目,根本不惧怕。有人拱手作揖,有人破口大骂。
“住口!”
双喜一声大喝,在人群中站出来,拱手道,“这位老哥,可认识杂家?”
“公公!”武官礼貌的回礼。淮王身边的伴当,谁不认得!
“既认得杂家,劳烦老哥给句准话,到底要怎么着?”双喜笑笑,“老哥想必也知道杂家的为人,以后定然不会亏待您!”
“不敢当!”武官摆手道,“没什么事,就是等着问话而已,公公安心等会吧!”说着,又笑道,“你是王爷千岁身边的人,谁敢把您怎么着?”
说完,
武官转头而去。
而双喜,脸色更加难看。
“公公,您这是怎么了?”身边有太监头目,再次问道。
双喜没有说话,而是给对方用了一个眼色。
宫中的太监都是人精子,顿时会意,“都别吵吵,那武官也说了,就是问话,都别乱想!”
话虽这么说,但是几个王府的太监头目,已经不声不响的凑到了双喜身边。
黑夜中,几只眼睛格外发亮。
双喜压低了声音,“怕是真的!”
“嗯!”几人心中一凌,好悬叫出来。
“若要问话,不至于把咱们都叫出来。还有,咱们王爷从始至终都没露面,你们不觉得蹊跷吗?你没听刚才那武官的话吗,杂家是王爷身边人,可能没事。但你们,却未必能活过今晚!”
“公公,小的对您忠心耿耿,您救救小的!”
“锦衣卫怎么能滥杀无辜!”
“闭嘴!”双喜喝叱一声,“咱们这些人,算命吗?大明朝死的太监少吗?你们怕是不知,当年在京城。王爷身边的人惹怒了皇太孙,老皇爷一怒之下杀了一千多人!”
“而今天偏在皇太孙驾临的时候闹刺客,出了人命!”
“这可怎么办呀?”
“闹刺客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咱们都是伺候主子的,哪像刺客呀?”
周围,几个太监已是小声哭了起来。
“别哭,没出息的!”双喜骂道,“锦衣卫就是怀疑刺客在咱们中间,也懒得问了,所以干脆来个斩草除根,有杀错没放过!”
说着,咬牙道,“不能束手待毙!”
周围的太监头目,眼睛都亮了起来。
“你们附耳过来!”双喜话音落下,身边多了几颗脑袋。
夜风,吹动篝火,长夜格外漫长。
坐在空地上的太监们,却眼神发亮。太监是个矛盾的群体,若是有一致的敌人,他们格外团结,格外相信自己人。
双喜的话,通过口口相传,传到他们耳朵里。
忽然,几个太监站了起来,冲那些看守他们的侍卫而去。
“坐下,谁让你起来的?”
“屙屎!”
“回去!”
“杂家都要死了,屎都不让屙吗?”
“回去,上前者死!”
“兄弟们,冲过去,冲出条活路来呀!”
瞬间,看守的侍卫们被数百太监淹没。王府中,无数的侍卫和锦衣卫,抽刀蜂拥支援过来。
而这些太监中,一个身影却朝着另一个方向狂奔。
第132章
最心痛的背叛。呼哧,呼哧!
双喜头也不回,快速的跑着。掠过花园中的花圃,冲过树林。
再往前,再往前面就是王府马场的围墙,那处有个狗洞!
唰唰唰,脚踩在草叶上的声音,在黑夜中格外刺耳。
平时那些人畜无害的枝叶,现在却刮得他面颊生疼。俊美面容上已经被划出了几条血檩子,可他擦都没擦,依旧快速的超前跑着。
突然,他在经过一处矮小灌木丛时停住脚步,死死的盯着眼前的黑暗。
“曹,你怎么不跑了?”
两个锦衣卫狞笑着从黑暗处现身,手里还拎着两根短棍。其中一人开口说道,“我们兄弟,还等着打你的闷棍呢!”
另一锦衣卫则是警惕的看着双喜,“小公公,听话未必死!站那别动!”
周围出现许多脚步声,两个锦衣卫缓缓却又快速的上前。
“你是怎么知道,这有人守着你的!”先前开口的锦衣卫,边走边道。
双喜不断后退,看着他们,脸上却没什么惧怕,反而是在笑,“杂家幼年进宫,在宫里时没少被人欺负。以前,他们最爱捉弄杂家的办法,就是打杂家的闷棍!”
说着,双喜笑了起来,就在身边出现数十锦衣卫的那一刻。
他突然回头,冲着喧嚣中的王府,大喊,“主子,奴婢先走了!”说完,眼睛一闭,紧咬牙关。
锦衣卫大惊失色,一拥而上,把双喜紧紧抓住。
但是,他们抓的,是一具软绵绵的尸体。
“他也牙里藏了毒!”带头的锦衣卫气急败坏的掰开双喜满是鲜血的嘴。
“抓到没有?”这些人身后,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带着人,已经赶到,焦急的开口。
“都.........都堂!”带队的锦衣卫羞愧的说道,“属下们失职.........”
何广义已经蹲下身,翻看双喜的尸体,里里外外翻了个遍。
“废物!”站起身,啪啪就是两个耳光,何广义大骂,“大明朝养了你们这群废物,连个人都抓不好!居然让他给死了,你让老子如何交差?”
被打的锦衣卫捂着脸,“属下们也没想到,这些人全都是死士!说死就死,一点都不含糊!”
“他们犯的是凌迟的罪,自然不怕死!”何广义脸色阴沉,“这事,越闹越大了!”
说着,眼神一凌,“去,把那些闹事的太监中,带头的都抓起来,严刑拷打,撬开他们的嘴!”
“喏!”众锦衣卫脸上都带着愤恨的表情,应声而答。
他们是锦衣卫,办案抓人无往不利,可是在这淮安城,他们却颜面尽失。他们有一万种办法对付活人,却对死人束手无策。
~~~~
天似乎亮了,空气中带着三分水汽。
“殿下!殿下!”
朱允熥在王八耻的轻唤中睁开眼,翻身坐起,“嗯!有结果了?”
王八耻撩开帷幔,“真让殿下说着了,淮王府确实不干净。淮王身边的双喜..........”
“人呢?”朱允熥不耐烦的打断。
“死了!”王八耻低声道,“嘴里藏了毒药蜡丸,自己咬碎了!”
朱允熥起床的动作停了片刻,脸上露出几分冷笑。有些讥讽,有些凶狠!
“淮王呢!”
“刚刚,已经过去了!”
“走,过去看看!”
清晨,空气中的水汽不是露水,而是细雨。
王八耻惦着脚尖,举高一把大伞,挡在朱允熥的头顶。
朱允熥披着一件斗篷,尚未梳洗的头发有些凌乱。行走时伸出一只手,任凭雨滴落在掌心。
“淮安的雨,比京师的冷!”
王八耻不懂主子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但凭着他伺候了十几年的经验。皇太孙现在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他还是不说话的好。
不但他没有说话,跟着朱允熥的侍卫们,还有两位国公也是一言不发。
不多时,朱允熥来到事发地。
雨大了,洒落在石板上噼里啪啦。洒落在朱允炆所坐的石亭中,洒在那绿色的琉璃瓦上,发出珠子碎裂的声响。
从侧面望过去,朱允炆一脸凄苦。
他像个失去心爱珍宝的孩子,无助且委屈,又有些不敢发泄的愤怒。默默的看着,地上那用白布盖着的尸体。
似乎,是听到了朱允熥的脚步声。
朱允炆微微转头,颔下凌乱的胡渣格外刺眼。
“是双喜!”朱允炆红着眼圈说道,“鬼,居然是双喜!”
“呵呵呵呵!”说着,自顾自的笑了起来,双手紧紧攥着膝盖上袍子,颤声道,“他,是我最信任的人!”
“自从出了那事后,我去了皇子所居住。从小到大,我身边所有相熟的太监,宫女都消失了。”
“我带着两个弟弟在皇子所中,揣揣不安!平日,还要对那些皇子所中的奴婢们小心翼翼!”
“后来,我遇到了双喜。他没因我失势而势利眼,待我以诚,以忠。不管何时,只要我有事,他总能第一时间出现。”
“我就藩淮安,也把他带上。这封地之中,我没有任何心腹之人。只有他,是我的伴当。爱我,容我,顾我,念我.........”
“我心中,早已不把他当成奴婢.......”
朱允炆的话语,满是凄苦。
一个一夜之间被打入谷底的皇孙,失去了一切。只有这个小太监,忠心耿耿的侍奉在身边。
那些日子他惶惶不可终日,皇家哪有那么多的真情。除了这双喜送上的东西之外,旁人经手的东西,他一口都不敢吃。
到了淮安,这个陌生的地方。又是这个小太监,陪着他渡过了最难熬的时候。
“可是,双喜居然是鬼!”
忽然,朱允炆的眼睛红的吓人,直接站起身,走到双喜的尸体边。
“你为什么要骗我?你藏在我身边就是为了利用我?”说着,双脚轮流踩踏尸体,嘴里大声的叫骂。
朱允熥没有说话,给边上人一个眼神。
“王爷,王爷息怒!”几个锦衣卫上前,拉开朱允炆。
“苍天!”朱允炆哀嚎一声,推开锦衣卫,站在冷雨中,“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要这么对我?”
“为什么,我最亲近的人,反而是要害我的人!”
“为什么?为什么?”
苍天没有回答他,周围除了雨滴的声音,也寂静无声。
“殿下,臣有罪!”何广义走到朱允熥身前,单膝跪地请罪。
朱允熥脸上没什么表情,淡淡的说道,“你有什么罪?人家早就想着死了。哼,全是死士!”说着,朱允熥笑了下,“孤手下,也未必有这么多的死士,还真是小看了他们!”
说着,看看白布盖着的尸体,“这双喜是从京城宫里来淮安的?”
“臣已经查清!”何广义开口之后,看了下周围。
“下去!”朱允熥一摆手,周围人除了他心腹的卫士,包括常升和李景隆,都退开十步之外。
“双喜洪武十八年进宫!”何广义低声道,“燕王征塞外所掳,阉割后送往宫中为奴!”
“呵!”朱允熥的脸上再次露出讥讽的笑容。
然后,看看雨中的朱允炆。
“他知道吗?”
“知道!臣也是看了淮王府人丁名册才查明白!”
朱允熥摆摆手,身边的人闪出一条路,亲手举着伞挡在朱允炆的头顶,“看来,他是四叔的人?”
第133章
你这太危险“他们为什么要如此?”
“为什么要害我?”
“为什么要在我身边安插人手?”
朱允炆忽然回头,眼睛红得像是要吃人的野兽。
朱允熥从没见过他如此样子,即便是吕氏死的那晚,也未曾如此。那晚,他多是愤怒和不甘,而现在他却是要把人生吞活剥一样。
“我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哪里值得他这般处心积虑?”
“我一不挡他的路,二没惹到他的忌讳,他为什么要利用我?”
“先是要让和尚害你,然后把脏水泼到我身上。查来查去,我身边最信任的人,竟然是他的人。而且,是宁死也要忠于他的人!”
朱允熥忽然开口道,“事情还没定论!”
“殿下,你看臣像是傻子吗?现在一切都清晰明了,背后之人就是你我的四叔!”朱允炆低吼道。
“事发到现在,所有的线索看似合情合理,但却是有些凌乱!”朱允熥声音格外平静,“而且,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也有很多看起来确凿,但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他的人?”朱允炆忽然惊恐的开口,“皇祖父身边是不是也有他的人!”
说着,他胡乱在周围踱了几步,“当年父亲在世时,就有人不断的跟父亲说,四叔所图非小。”
说到此处,他忽然明白了什么,直接看着朱允熥的眼睛,“他先害死你,然后把脏水泼在我头上。皇孙之中,就再无可以继位之人。说不定,他燕藩就有了机会!”
“是的,一定是这样的。国赖长君,你的嫡子尚在襁褓之中,而皇爷爷已风烛残年。二叔和三叔,都不是人君之选,其他藩王羽翼未丰.........”
“慎言!”朱允熥再次开口,“你说这些,都是臆断!”说着,返回亭中,再次摆手,让人又退开些,撩起裙摆坐在有些湿冷的石座上。
“这怎么是臆断,这一切不都是明证吗?”朱允炆跟上来,快速的说道,“所有一切,都指向了他。”说着,上前几步,急促的说道,“禀告皇祖父,让他老人家做主!”
朱允熥眼神瞬间凌厉,“你觉得,这等事,要一五一十的全告诉皇爷爷吗?”
朱允炆一呆,随后颓然的坐下,“是,不能说!皇祖父年岁大了,若是他知道了这些,该有多伤心!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孙子。若是其他儿子也就罢了,四叔毕竟也是祖母养大的,在他心中和别的儿子不同,又有大功于国家!”
朱允熥又忽然开口道,“可就算咱们不说,皇爷爷那边也能知道!”说着,叹口气,“你想再多也没用,这等事,还是等着皇爷爷圣裁吧!”
“殿下要斡旋一二!”朱允炆急道,“皇祖父的脾气,您不是不知道。我们做孙子的,孝为上,不能让皇祖父落下一个......杀子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