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89章

    “杨士奇!”李景隆琢磨琢磨,开口道,“这事先别张扬,也别说死,回头我进宫套套话!”

    “你呀,就是凡事都想得太多!”邓氏依偎过来,笑道,“你看人家何广义,啥也不想就是低头做事!”

    “他是天子家奴,自然要低头做事!”李景隆不服气道,“锦衣卫,可算不得朝廷大臣!”

    “哼,人家马上就翻身了!”邓氏说道,“你可知娘娘给了他家什么恩典?”

    李景隆不解,竖起耳朵。

    “娘娘说了,等何家的儿子再大一点,进宫陪吴王读书!”

    李景隆啪的一拍马车窗户,咬牙道,“他娘的!”

    第20章

    家(下)(十月一,临时有大姐带我相亲,请假一天)

    “这等好事,怎么落在他身上了?”

    李景隆嫉妒的要死,陪吴王读书,那就是未来的皇太子陪读。将来出将入相,大有希望。

    就算不出将入相,陪着吴王一块读书长大,那是什么交情?

    “真是蔫人出豹子!何广义三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居然有这等福分?”李景隆满心不忿。

    “你瞧你,小心眼又犯了吧?”知夫莫若妻,邓氏笑笑,劝慰“吴王的陪读将来又不止一个,何家的孩子去了,也未必能算什么!”

    “妇道人家,你知道什么?”李景隆眼珠流转,不断动着脑子,忽然一拍脑门,“儿子生早了!”说着,继续道,“若是咱儿子晚生几年,赶上和吴王一个年纪,那不正好吗?”

    “你说什么胡话...........哎哟!”

    邓氏正说着,忽然

    一声尖叫。一只粗糙的大手,直接贴着小衣伸了进去,并且不住的揉捏。

    “你,作死呀!”邓氏低声惊呼,浑身颤栗,脸色通红。

    “生晚了也没事!”李景隆不容邓氏动弹,“咱接着生,我就不信,我老李家这块好地,种不出好庄稼来!”

    嘤,邓氏一声惊呼。

    ~~~~

    天色渐晚,宫中已是华灯满地。

    朱允熥歇在汤胖儿的宫中,此时的胖丫头肚子已经高高隆起。可似乎因为她从小习武的缘故,不似别的女子那般弱不禁风。不但丝毫不见柔软,反而挺着大肚子,活力满满。

    灯火下,脸上更荡漾着一层母性的光泽,格外红润。

    此时正在宫中,吩咐着宫人准备饮食。

    朱允熥斜靠在一张软榻上,笑道,“别忙活了,也吃不了多少!”

    “难得您来一次,总要像些样子。臣妾是武人家的女儿,饮食上难免没那么精致,可不像有的地方,清粥小菜各种搭配,都是殿下爱吃的。臣妾只能吩咐人多准备些,看哪样合殿下的口味!”汤胖儿笑道。

    “酸!真酸!”朱允熥知道对方说的什么意思,是在打趣他一连几日都住在蓉儿那边。

    “不是冷落你,是你有了身子!”朱允熥拉着对方的手,让对方挨着自己坐下,“你也知道孤,晚上没个老实时候。孤不是疏远你,是怕伤了.........”说着,一指汤胖儿的肚子,笑道,“总是小心点好!”

    顿时,汤胖儿脸上红霞飞起,轻轻捶打朱允熥两下,然后笑着靠在他胸口。

    “不是臣妾不知好歹,实在是宫里的日子,太无趣了!”

    朱允熥搂着她,“孤就喜欢你这种娇憨的性子,不扭捏做作!哎,深宫之中,日子冷清,平日苦了你了!”

    “往日你在家中,都做些什么?”

    闻言,汤胖儿抬头笑道,“骑马呀,射箭呀,跟着哥哥弟弟出去打猎,或者去军中,看健儿比武!”

    朱允熥一笑,轻柔的抚摸她脊背,“那将来呀,你肚里的孩儿,定是个大将军一般的皇子!”

    汤胖儿抬头,眼中似乎有星辰闪烁,“大将军好呀!到时候策马扬鞭,给咱们大明开疆拓土!”可随即又低下头,“但未必是个男娃呀!臣妾的肚子尖,听人说,尖的是女娃,圆的才是男孩!”

    “女娃孤更喜欢!”朱允熥笑道,“女娃是爹的小棉袄,知冷知热的多好!”

    “可女娃,总有嫁人的一天!”汤胖儿有些失落。

    “八字还没一撇,想得那么远!”朱允熥刮了下对方的鼻子,笑道,“即便第一胎是女娃,咱们再接再厉,继续生就是了!”

    俩人正你侬我侬,说着悄悄话。

    外边王八耻蹑手蹑脚的进来,站在门外,低着头不看里面,欲言又止。

    “说!”朱允熥道。

    “殿下,皇爷那边不大好!”王八耻道,“晚膳也没吃,一个人生闷气呢!”

    “又怎么了?”朱允熥皱眉道。

    “奴婢不知,是朴总管打发人来说的!”

    朱允熥心中无奈叹息,老小孩老小孩,就是如此吧。

    不舍的起身,又捏了下汤胖儿的鼻子,趴在对方耳边说了几句。

    ~~~~

    寝宫之中,灯影稀疏。

    老爷子双手插在袖子里,坐在一个圆凳上,一个人眯着眼睛,看着窗外耀眼的宫灯。

    朱允熥迈步进去,门口的宫人如蒙大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随后无声退下。

    饭桌上,几碗饭菜已经冷了,看样子是一口没动。

    “皇爷爷!孙儿来了!”朱允熥小声说道。

    背对着他的老爷子,肩膀动动,还是没说话。

    “您怎么不吃饭呀!”朱允熥笑问。

    “吃什么呀!跟谁吃呀!”老爷子依旧没回神,“咱孤零零一个老头子,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说话的人也没有,哪还有吃饭的心!”说着,语气更冷淡几分,“活这么大岁数干嘛?他娘的

    ,年轻时就自己一人,到老了还是!”

    人老了,最怕的不是病,而是寂寞。

    朱允熥靠近老爷子坐下,柔声道,“瞧您说的,不是还有孙儿陪着您吗?”

    “你?”老爷子回头,斜眼道,“你不是陪媳妇去了吗?”

    朱允熥面上一窘,开口道,“不是您的说的吗,让孙儿多去后宫,说孙儿子嗣单薄...........”

    “可天才刚黑,晚饭的点你就跑媳妇那去了!”老爷子怒道,“这丫是咱告诉你的?天才刚黑呀,还没到吹灯的时候呢,你就忍不得了?不吹灯就干那事,你脑子里还有旁的不?”

    朱允熥,“..............”

    没法讲理,说什么都是错!

    “小福儿.............小姑呢?”在老爷子发怒之前,朱允熥赶紧改口。

    “身子不舒服,早早的睡了!”老爷子低声道。

    “张美人呢!”张美人,就是小福儿的生母。

    “不得看孩子吗?”老爷子瞪眼。

    是有点可怜,这么大岁数的人了,白天还好些,晚上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孙儿陪您用膳!”朱允熥开口道,“您想吃些什么,孙儿吩咐人去做!”

    “咱想喝两口!”老爷子缓缓开口,“这几天晚上睡得不踏实!”

    “行!”朱允熥点头,“朴不成,拿酒来!”

    外边,朴不成答应一声,赶紧让人拿酒,吩咐御膳房重新做饭。

    酒还没来,灯火中,几人翩翩而至。

    汤胖儿带着几个宫人,端着一品热腾腾的羊肉锅子。

    郭惠妃则是亲手捧着一个大碗,里面是厚厚的面片儿。

    “臣妾参见陛下!”

    老爷子有些错愕,缓缓转身,“怎么,一股脑的都来了?”

    汤胖儿笑道,“殿下说了,不能我们这些晚辈热热乎乎的吃饭,让您老这边冷冷清清的,所以让臣妾,也到您这边用饭。皇祖父,您给个恩典吧?”

    郭惠妃也笑道,“皇上,好日子没吃臣妾下的面了吧!下午发的面,晚上软硬正好。您看,面片里还给您窝了俩鸡蛋呢!”

    “咱这啥时候冷清了?”老爷子白了朱允熥一眼,回头对孙媳妇和小姨子一笑,“别听这小子胡咧咧!”

    寝宫之中,人气骤然多了起来。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满是欢笑。疏影的灯火,也变得通明起来。

    老爷子美美的喝着酒,一口面片儿一口羊肉,脸上的皱纹舒展。

    这时,朴不成又来通报。

    “陛下,太孙妃娘娘还有吴王殿下回宫了!”

    老爷子高兴道,“快传,把咱重孙抱来,一天没见了,咱心里跟少点什么似的!”

    ~~~

    我替你们说,呸,神偷你这番茄呲水枪。

    别急,好戏马上开场。

    第21章

    洪武造(今天有个大姐给我安排和她亲戚相亲,所以来不及赶稿了,请假一天。签了几章我心里有数,这几天会回报大家,抱歉。祝大家,长假快乐)

    时间已近盛夏,午后的阳光炙热,空气中半点湿气都没有,让人浑身上下黏糊糊的。

    工部火器制造局中,戒备森严。巡查警戒的士卒,披着铁甲汗如雨下,却瞪大双眼,恪尽职守。

    皇太孙今日驾临制造局,检查新火器。

    “这就是新造出来的火铳?”

    一间硕大的空旷的演武场内,朱允熥看着工部侍郎练子宁呈上的一只火铳,开口问道。

    眼前这只火铳,已经有了近代火绳枪的样子,枪托,扳机,准星,一应俱全。只是太长了些,近乎有一人高,而且拿在手里十分沉重,口径也很大。

    “回殿下,臣选工部巧匠三十余人,按照殿下的意思,日夜不停,月旬以来,赶制出了五支,请殿下查验!”练子宁说道。

    朱允熥伸手拿起一支,笑道,“什么叫按孤的意思,这些制造之道,孤本就是外行,只是开口说说想法。要想做出好的武器,还要这些工匠们,集思广益!”

    说着,他把火铳抵在肩膀上,持枪瞄准十步之外的靶子。

    “弹丸呢!孤试一发!”

    话音落下,边上跟着的曹国公李景隆道,“殿下,这等事还是臣先来!”说着,又笑道,“这等火器使用凶险,殿下万金之躯,不宜冒险,臣可代劳!”

    “也好!”朱允熥笑着把火铳交给对方。

    纸包好的火药和弹丸,倒入枪管,然后用通条怼实。随后又在点火处,放置一些火药,调好火绳。

    “瞄准要三点一线!”

    朱允熥在一边说道,“肩膀抵住了,左手托着枪管,别晃,稳住了!”

    李景隆十八般武艺娴熟,但此刻举着火铳,就跟举着烧火棍似的,怎么看怎么别扭。

    “别晃!”朱允熥又道。

    他不说还好,越说李景隆越是不自在。

    此时,朱允熥后退两步。

    突然大喝一声,“放!”

    李景隆下意识的扣动扳机,夹着火绳的架子落下,刺啦一阵白烟泛起。

    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硝烟霎时弥漫成雾。李景隆魁梧的身子仓惶后退两步,一脸惊骇。

    周围硝烟升腾,在枪响的一刻几个侍卫把朱允熥挡在身后。

    朱允熥摆摆手,驱散面前的硝烟,“老李,你没事吧!”

    “臣,还好!”李景隆的声音带着颤音,俊朗的脸上满是黑烟,说话时露出满口白牙。

    工部侍郎练子宁开口道,“曹国公,您点火的药,放得太多了!”

    李景隆揉着肩膀,怒道,“你不早说!”

    朱允熥不理会那边,径直走向当作靶子的木板。此时木板上,一个巨大的缺口豁然而现。完好的地方,也因为弹丸的冲击而产生裂纹。

    “要不要,再拿副铁甲来试试?”

    跟在朱允熥身后的武臣,还有火器营指挥使江阴侯吴高等人。大伙都是老行伍,火器的威力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与老式的火铳相比,这种火铳发射更为便捷,而且更为准确,而且威力更大。当作靶子的木板,差不多一寸厚,一击碎裂,冲势仍不止。发射的弹丸,在五十步之后才势减,被一个侍卫在墙壁中抠出来。

    “不用试了!”朱允熥笑道,“这等威力,什么铁甲都扛不住!”

    说着,他又走到李景隆身边,从心有余悸的李景隆手里接过火铳,摸着枪管问道,“这枪管怎么这么厚?”

    练子宁给身后一个工匠头目一个眼神,后者跪地道,“小人等先前用普通火铳做枪管,笨重且不说,而且装药之后炸膛!”

    “所以,小人等想了个办法,用铁皮卷成铁管,做成两层,这样一来隔热也好了,也不容易炸膛。而且铁皮卷成的铁管,比铸造的火铳内壁更为光滑,枪管均匀!”

    真是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不用铸造法,改为铁皮卷成枪管,双层环套。后世,好像也是这个法子。清末时,被德国人忽悠买来了人家淘汰的步枪,造好之后却发现炸膛,于是只能在枪管外再套一层铁管。

    “你叫什么名字?”朱允熥笑问。

    “小人张文顺!”工匠头也不敢抬。

    “匠人造枪有功!当赏!”朱允熥笑着,想想,对练子宁说道,“你管着火器制造局,有功之人报上名来,孤给他们官身!”

    顿时,张温顺浑身发颤激动不已。

    “殿下,他们都是匠户!”练子宁小声提醒道。

    “那便恢复他们的民籍!”朱允熥皱眉道。

    大明代元,其中也继承了前朝蒙元许多弊政,比如匠户等。这些人无法科举,不能经商种地,代代相传都只能为工匠。

    “小人,谢殿下天恩!”张文顺已是喜极而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也是以人为本,不管多先进的技术,都要由人发明创造,由人主导。

    给匠户等人自由身份,让他们可以做官,正是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这火铳可有名字?”朱允熥继续问道。

    “神火铳!”练子宁说道。

    这名字还真有时代气息!

    此时,擦了把脸的李景隆笑道,“此火铳是按照殿下所说之法创造,乃是我大明新的神兵利器,臣斗胆,请殿下赐名!”

    朱允熥笑笑,又反复把玩着手里的火铳,开口道,“此铳,诞生于大明洪武年间,干脆就叫洪武造!”

    第22章

    大明禁卫装备决定战术,军事装备的革新伴随的也是战争形态的改变。

    现在虽然大明军中火器盛行,但也只是辅助为主。而作为军中的中坚力量,还是骑兵和重甲步兵。

    但朱允熥知道,未来的世界是火枪加大炮的天下,军中的改革宜早不宜迟。试想一下,倘若大明的武器可以提前进入火枪时代,届时大明士兵,扛着刺刀闪亮的火枪,排成一个个方阵,对敌人摧枯拉朽,无坚不摧。

    新式火枪既定下样式,就要开始大规模制造推广。朱允熥亲自下旨,由于工部侍郎练子宁,魏国公徐辉祖等人亲自监督。并且设为机密,火器制造局非圣旨,即便王公大臣亦不可入内。

    同时命江阴侯吴高等人,选精壮之卒入火器营,严格操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