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老臣说了,不是时候。老臣打的仗,比你吃的饭都多!”傅友德眼神凝重,“望山跑死马,您看着战场近,可是等您带人过去的时候,马还有力气跑吗?”“别说马,就是人也拿不动刀子了吧!”
“再者说,元军十二万人,乱的只是前军。燕王那边的目的,也不可能指望着一战就让鞑子崩溃。因为谁都清楚,做不到!”
“那怎么办?”朱植激动的大喊。
傅友德指着远处的战场,“如此突袭,最大的胜利就是让元军朝咱们这边移动。元军已乱,必须撤退到这边,重新集结才能反击。我等要做的,就是以逸待劳!”
“放心吧,这仗且打呢!天一亮,咱们的反击估摸着就乏了,元军缓过神来,也必然朝着咱们这边移动。到时候,咱们和燕王那边,内外夹击!”
朱植看了傅友德许久,“老国公,等这一仗完了,你能不能到我的辽藩来坐镇!很多事,我都要和您学学!”说着,眼神热烈,“就像以前,中山王开平王他们教二哥三哥四哥打仗一样,您教教我!”
傅友德一笑,咳嗽两声,“看看老臣,有没有那个命吧!”
“我去和父皇说,我去和殿下说!”朱植笑道。
~~~
咳!咳!
黎明十分,黑褐色呛人的硝烟中,蓝玉背对着手下的士卒,蹲在一处满是血污的雪堆前,拼命的咳嗽。
每咳嗽一声,他的身子都猛烈的颤抖着。好似,要把心从嗓子眼里咳出来一般。
身后人的目光充满关切,但没人敢上前。
咳!
又是一声重重的咳嗽,蓝玉单手拄地,不让身子摔倒,他感受到掌心中咳嗽出来的,黏糊糊滚烫的液体顺着手指缝隙,往外溢出。
可他却没看,顺手把占着血的手插进雪堆里,然后抓起两捧雪,狠狠的擦拭自己的头脸。
冰冷的感觉,似乎让他舒服不少。
他站了起来,远望战场。
“大帅,鞑子退了!”顶死牛在后面喊道。
鞑子是退了,留下一地的尸体,还有破损的营寨,在后军的掩护下,缓缓撤退鞑子的大军周围,还有明军的游骑,寸步不离的跟着。
“追吗?”朱高煦大喊道。
“拿几把追!”蓝玉骂了一声,“你不累?”
厮杀的时候不觉得,此刻停住之后,只觉得浑身都是酸的,刀都拿不起来。
但朱高煦心中不甘,“就这么让他们撤了?”
“阿,那咋办,你上去把他们一个个咬死?”蓝玉冷笑道。
朱高煦忽然觉得有些委屈,“您不是说........”
“打仗要有耐心!”蓝玉回头,不客气的训斥,“咱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鞑子开始后撤,这场就是胜了!”说着,他冲远处笑笑,“你看,咱们把鞑子,赶到老傅那边去了,有他们好看的!”
“那边是颍国公?”朱高煦疑惑的看着远方,有几分明白了,“原来,咱们突袭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鞑子赶紧埋伏圈里!”
蓝玉没好气的看他一眼,“你以为呢?”
“我还以为是冲击中军,直接灭了他们呢!”
“曹!”蓝玉骂道,“你小子是不是缺心眼?”
骂着,蓝玉忽然笑了起来,“你小子知道吗,抡开国这些勋贵之中,谁最阴险?”
朱高煦摇摇头。
蓝玉又笑道,“徐达稳,常遇春勇,邓愈险,傅友德阴!你看吧,老傅那边定然给鞑子下了许多套儿。咱们扒了鞑子一层皮,老傅那边直接让他丢半条命!”
说着,蓝玉回身,看看身边疲惫的儿郎们,“咱们死了多少?”
顶死牛也看看周围,“不知道,反正活着的都在这了!”
数百人,没了一半,剩下的也是人人带伤。
“歇歇!”蓝玉叹口气,“接下来,到燕王去追了!”
第94章
反击北元新的阵地,已经不再占据地理优势。
此刻他们处于黄榆沟长城外,地势最为平坦的地方。而且因为是在明军的突袭之下,仓促后撤。失去了许多辎重,战马,他们现在军容不整,军心涣散。
中军大帐之中,兀良哈部首,北元辽王阿失扎里愤怒的咆哮。
“都是死人?竟然让蓝玉把咱们十几万的大军冲成这个样子?营地丢了,辎重丢了,战马也损失了许多,你们说怎么办?”
站在帐中的北元军将们都低着头,默不作声。
他们不敢说什么,只能在心中自己对自己自说自话。
若是在发现明军援军的那一刻,主动后撤就不会如此。若不是您这个辽王一定要和朱棣置气,非要吃掉人人家也不会如此。若不是十二万大军,都龟缩在一起,更不会如此。
您身上的黄金家族血脉虽然尊贵,可是您不会打仗!
事到如今,明军方面是蓝玉亲自前来。自己一方又逢新败,当务之急应该想的是如何缓缓后撤,撤出长城之外跳出明军的包围圈,而不是杵在这。
草原的儿郎们虽然勇武,可也需要吃喝,需要温暖的帐篷。现在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拿什么和明军打?
“说话呀!”阿扎失里继续咆哮着,马鞭在众将的头上挥舞。
“父亲!”塔宾帖木儿开口,“如今不宜再战了,明军的援军来了,若是现在不走,等明军其他援军上来,我们就被围住了。而且昨夜我们损失惨重,辎重没了七成,儿郎们坚持不了多久!”
闻言,阿扎失里眼睛都红了,冷声道,“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回去之后这个冬天怎么过?”说着,继续压低声音恨声道,“再说,十二万人就这么被人打回去,以后我还有什么脸面?”
塔宾帖木儿微微叹气,开口道,“父亲,如今当以部族为重!”说着,上前几步,“部族才是我们的根基,脸面这东西,早晚能找回来,可是人都死绝了,兀良哈部就没人了!”
“小王爷说的对,对面领军的是蓝玉,他就是一头狼,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王爷,撤回去吧,只要人在,就还有希望!”
“或许我先撤回去,如今明军调集重兵在这边,我们可以绕道从大同那边入关!”
“王爷不能在硬磕了,这些天儿郎们死了无数,许多人已经心有怨言了呀!”
军帐中的北元将领们也纷纷张口请求退兵,阿失扎里眼中的怒火慢慢暗淡下来,变成几分无奈。
“退?呵,你们想的好!”
阿失扎里缓缓站起身,“你们说的我何尝不知道,只是我们想退,对面的民滚肯吗?被咱们打残的朱棣肯吗?蓝玉肯吗?你们也说了,蓝玉就是狼,你什么时候见过狼放走自己的猎物!”
他说的没错,原来在明军的援军未来之前,他们是猎人,而明军是猎物。
现在明军的援军来了,还是蓝玉的率领下。顷刻之间,他们这些猎人,变成了明军口中的猎物。正如当初,朱棣走不得只能死守一样,如今的他们无论是走还是守,都要面临着猎手种种手段。
就这时,忽然一个亲兵从外面进来大声道,“王爷,朱棣带人追上来了!”
~~~~
轰!
天地间,明军的洪流滚滚激荡。
由于长枪手刀斧手火器兵组成的步兵方阵在前,如山一般缓缓前压。侧翼是朱棣手中最后的机动力量,由于燕赵男儿组成的铁甲骑兵。
朱棣的大旗,就竖立在步兵方阵的最前方。他本人缓缓策马,带着亲卫随步兵前行。
如今的朱棣,手中只有三万来人,却悍然对着依旧有着近乎十万兵力的北元,发起进攻。
朱棣端坐在马背上,一只手拉着缰绳,受伤的那只手握成拳头,抵在腰间。一根长长的白色布带,在他的额头缠绕。
不但是他,几乎每个燕藩士卒的身上都缠着这样一根白色的带子。
咚咚咚,前行的鼓台上。随着鼓手的节奏,绑着的白色布带,迎风摆动。
白,哀逝者所带。
三万余燕藩士卒,带着祭奠同袍的白色布带,踏上复仇之路。
渐渐的,北元的阵地近了。
马背上的朱棣,突然用受伤的手,高高举起燕王大旗,口中大喊。
“报仇!”
“报仇!报仇!报仇!”
轰隆,轰隆。
与此同时,战场的侧翼出现大队的骑兵,那是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蓝玉率领的骑兵。
他们与朱棣的大军拉开距离,而且距离拉得很长。外行人看来,若是朱棣那边遭到了攻击,他的骑兵并不能第一时间赶来支援。
可在精通战阵的内行人看来,这样的距离才是最危险的。因为一旦有北元的骑兵,冲过去攻击朱棣,势必要把侧翼和后背亮给蓝玉。
远处的山峦之间,还有无数黑点冒出头来,分辨不出他们有多少人,却能看清他们高举的,火红色的战旗。
明军的反击,以朱棣为先锋开始了。
~~~
“哼,野战吗?”北元军阵之中,辽王阿失扎里冷笑一声。
此处地势平缓,方圆十里之内一马平川,正适合骑兵冲锋。而且此时天气放晴,再也没有风雪,最适合草原男儿,使用他们的绝技,骑射。
“莫日根!”阿失扎里低吼一声,一个魁梧的汉子出现在他身后。
阿失扎里继续道,“你带人上去,缠住他们的骑兵!”
“是!”
“巴音!”阿失扎里继续吼道。
“在!”
“你带人在莫日根的侧翼,一旦蓝玉动了,缠住蓝玉!”
“是!”
“塔宾帖木儿!”阿失扎里又喊道。
“在!”
“你带人在后阵准备,一旦朱棣和我们短兵相接,你就从侧面冲出去,击溃他们!”
阿失扎里用的,是北元的老战法。
骑兵对骑兵,纠缠住敌人的机动力量。然后等敌人接近自己的营地,开始激战的时候,再用骑兵快速绕后,击溃对方。
其实经过了数百年的厮杀,汉胡双方对于彼此的战法都很了解。
号令之下,元军开始行动,彪悍的北元士卒纷纷上马。
大地,天空,山川,开始剧烈的震荡。
~~
眼中,出现元军的骑兵,朝自己的侧翼冲来。
朱棣面容波澜不惊,“丘福,张玉!”
“末将在!”
“拦住他们!”朱棣冷笑下令。
“喏!”丘福应了一声,掉转马头,召唤仅剩下的数千骑兵,“跟老子来,报仇!”
骑兵们轰然而动,朱棣的目光转向自己的另一方,蓝玉的骑兵在元军出动的那一刻,也开始朝着北元的侧翼移动。
“击鼓!”朱棣大喝一声,“向前!”
第95章
谁是李景隆?轰隆!
两军之间,骑兵最先开始猛烈的碰撞。
明军的铁甲骑兵迎着数倍于己的胡人骑兵冲锋而去,像是决堤的洪水。
而北元骑兵的阵型则是有些散乱,每个骑兵都是一手弓,另一只手抓着几支箭。
咻咻咻,冲锋的元军在马背上张弓搭箭,箭枝如雨水一样洒落下来。
冲锋的明军骑兵在敌人放箭的霎那,单手举着圆盾,尽量让身体埋在盾牌之下。骑射并不是明军所擅长的,尽管他们其中不乏骑射无双之人。
叮叮叮,箭雨落在盾牌,落在铁甲上的声音。
这样远远的抛车,对全身都穿着铁甲的明军伤害不大。眼看双方的距离渐渐近了,似乎明军的铁流下一秒就能把松散的云军骑兵冲散。
但是,下一秒。
元军骑兵的统领莫日根忽然调转马头,麾下骑兵竟然也齐刷刷的跟着他调转,似乎是要逃跑一样。
这是元军的老战术,数百年间在欧亚大陆屡试不爽的战术。
一旦敌人开始追击,他们会故意的放慢速度,让敌人以为触手可及。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的露出狰狞的爪牙。他们在转进之中,可以在马背上连续的回头放箭,让追击的敌人死伤惨重。
而且等敌人反应过来,不再追击的时候,他们又可以掉转马头,追击上去。他们利用马力,利用娴熟的骑射,一个个的把敌人射落马下。
可他们还是失算了,在他们调转马头的一刻。燕藩的骑兵竟然停住了,没有任何一个人追击,就那样看着他们远去。
还是那句话,对敌人的战术战法,他们太了解了。燕藩手下仅剩的这些骑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护卫着步兵侧翼的安全。
元军的第一波,徒劳而返。
另一边,蓝玉的骑兵却要诡异得多。
援军冲向朱棣的侧翼,蓝玉也冲元军的侧翼。在元军另一部骑兵出来纠缠的时候,蓝玉的骑兵忽然一分为二,一部呼嚎着迎上来,而另一部则是继续绕击元军的侧翼。
蓝玉不单是一头狼,他是狼王,只有狼王才知道,如何分配指使他的同伴。
从天空俯瞰,蓝玉的骑兵,就是一支猎食的狼群。
~~~
与此同时,双方的步兵也开始短兵相接。
元军的弓箭手迎着冬日骄阳,拉开沉重的弓箭,对着前进的明军开始攒射覆盖。
行进的明军,不断有人在箭雨中倒下,渐渐的他们身上绕着的白色布带,变成了血红。可他们依旧,傲然前行。
终于,明军的还击开始,弓箭,炮弩不住的朝着敌人的阵地发射。
拼命推着火炮,举着火铳的火器兵在距离对方三十步的时候,点火发射。
砰砰!轰轰!
每时每刻,双方都有人倒下,哀嚎传遍了四野。
在硝烟和漫天的弓箭中,明军的重甲步兵嚎叫着冲入对方的阵地,开始近身厮杀。狭路相逢勇者胜,平坦的旷野之中,敌我双方用的是最简单的作战方法。
拼命!
只不过,面对明军的冲击,元军有意识的后缩。他们两翼开始移动,中军凹陷进去,似乎要把人数少的明军包围起来。
“杀!”
咚咚咚,明军的战鼓依旧高亢。
朱棣缓缓纵马,看着前方将士们倒下,起来,起来,倒下,眼中一片赤红。
“千岁!”大将朱能斩断盔甲上的箭,面容狰狞的嘶吼,“您不能再往前了!”
朱棣面容波澜不惊,看看自己的战旗,大喝道,“继续往前!”
“千岁!”朱能大急,“不能再往前了,鞑子从两边包过来了!”
噌,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缓缓响起,朱棣抽出腰间的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