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他昨晚一夜没睡,也没和任何嫔妃同房,就那么呆呆的坐在自己的寝宫里,脑子里不断的回想着这些年的往事。同时,也在想着,忽然变得陌生起来的日后。是的,从现在起他是皇帝了。可未来的一切,似乎都脱离了他的掌控,变得无比陌生甚至深邃起来。他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还是因为身后没有了老爷子而变得惶恐。
镜子中,他的下巴上浓密的胡渣儿泛起,早年青涩的脸,现在变得刚毅粗狂。他在镜子中,自己的眼神中,也看到了,属于帝王那种威严的漠视和怀疑的目光。
但,没有欣喜。
是的,当人骤然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是需要时间把内心的惶恐转化为欣喜的。而且,此刻之余,朱允熥还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重压,压在他的肩头。
老爷子说,“这个家当交给你了!”
这个家当,是大明的万里河山,亿兆黎民百姓,是日月昌盛,是天地风华。是宇内长歌,汉风扶摇三万里,是汉家血火千百年。
“我要做个好皇帝!一定!”
朱允熥摸着自己的脸,心中暗道。
“我要这大明,再无百姓之饥!”
“我要这大明,再无党争内斗!”
“我要这大明,再无半点悲歌。”
“我要这大明,为后世传唱。”
“我们的文明,再不会被野蛮摧残。我们的文明,会传播四方。我们的文明,将永远屹立!”
“我们的后人,再不会在祖先的无上荣光和近代屈辱之中徘徊。”
“我们的后人,将以我们为荣,为傲!”
脑中想到这些,镜子中朱允熥的眼神里充满了坚毅还有力量。
~~~
“快!万岁爷起身了!”
身后,忽然传来王八耻有些慌乱的声音。
伺候了朱允熥这么些年,这还是第一次。他的慌乱,源于让的主子,如今已是帝国的主人。皇太孙和皇帝,虽是传承,但其中的含义,可谓天差地别。因为朱允熥,已经是天子了。
“万岁爷,奴婢们伺候您更衣梳洗!”
王八耻跪在朱允熥面前,深深的埋着头,五体投地一般。他身后,长长的宫人太监队伍,也是如此。
朱允熥看了看,现在伺候他的人,比往日多出来一倍还不止。
“不就是洗个脸,换个衣衫吗,哪里用得了这么多人?”朱允熥笑笑,“还和往常一样吧!”
“奴婢不敢!”王八耻叩首。
“散了散了,
还是往日的人伺候孤..........朕更衣洗漱!”朱允熥不耐烦的挥手,随后笑道,“再弄这么大排场,朕就换人了!”
“奴婢给皇上梳头!”王八耻赶紧起身,从袖子中掏出朱允熥专用的象牙木梳。
随后,殿内那些杂七杂八的宫人退下,只有朱允熥平日常用的那些人手。
“皇上,洗龙沟了!”
另一个东宫太监朴无用端着一盏热茶上前,跪着说道。
“漱口就漱口,什么洗龙沟?”朱允熥哭笑不得。
然后,用茶水漱口,吐在鎏金的痰盂之中。继续端坐着,任凭王八耻梳头。
几个宫人在后面,缓缓的把龙袍展开,一顶黑纱冠被人小心翼翼的捧着,放在龙袍的旁边。
朱允熥从镜子中,看到了身后龙袍上,那只五爪金龙凶狠的双眼,微微一笑。
“皇爷爷那边起了吗?”朱允熥问道。
“皇上,太上皇那边早就派人传话来了!”王八耻低声道。
“说了什么?”朱允熥问。
王八耻顿了顿,“太上皇他老人家说,朝会他不去了,皇上自己去。他老人家还说,以后的朝会他也都不去了,都要皇上自己去!”
“不去了?”朱允熥有些疑惑。
尽管昨日在太庙上宣布了禅位,可毕竟还很草率,许多事都要老爷子亲自出面才行,怎么今日他就不去了。
再者说,今日的朝会何其重要,老爷子.........
老爷子这是,绝对的撒手,绝对的放权了!
刹那间,朱允熥想明白了,老爷子这是在告诉自己,以后任何事都是你自己,皇爷爷不把着你,也不扶着你了。
“老爷子那边今日要做什么?”朱允熥继续笑问。
王八耻低声道,“听朴公公派来的人说,太上皇今日要整饬一下,御花园之中的一亩三分地,说以后就种种地,养养鸡!”
~~~
咣咣咣!
老爷子的大手,不住的拍打寝宫边上的一处厢房的大门。
他一身布衣,趿拉着布鞋,头发就用木簪插着,浑身上下全是百姓的穿着。
咣咣!
老爷子又重重的拍打两下,大嗓门吼道,“你个没卵子的老朴,换个衣服这么磨叽。你他娘的行不行,不行咱换人了!”
“来了来了,奴婢来了!”
里面传出惶恐的声音,吱嘎一声门被推开。朴不成一边系着身上的衣带,一边说道,“万岁爷息怒,奴婢该死!”
“咱现在不是万岁爷了!”老爷子板着脸。
“主子息怒!”
老爷子又不满的看看朴不成,嘟囔道,“咦,这些年你跟着咱,都跟出罪过来了。你看你享福享的,连衣裳都不会穿了!”
朴不成身上,不知道哪翻找出来的一身老农衣衫。他虽是个太监,可这样的衣衫,还真是第一次穿。
而且,这还是老爷子不知在哪倒腾出来的,硬是让他换上了。
“年也过了,节也过了,该干活了!”老爷子继续大声道,“在民间,这光景种地的早就在地里忙活了!”说着,抖抖身上的衣服,“开年干活,就不能穿新衣裳,必须要旧的才行,这么着老天爷才赏脸,才能给个好年景好收成!”
“奴婢愚钝,什么都不懂!”朴不成低声道。
“也对,你大小就割了进宫,没在民间呆过!”说着,老爷子把锄头扛在肩膀上,“走,跟咱上地里去!”
“哎!”朴不成忙答应一声,扛着扁担跟在老爷子身侧。
“你快点!”老爷子催促。
“奴婢遵旨!”朴不成一把岁数了,却从没用过扁担。无论他怎么使劲,这扁担就是在肩膀上乱晃。
“扁担要腰上用劲,你把腰直起来!”
“奴婢直着呢!”
“直你娘呀,你佝偻着呢!”
永安宫边上就是原本,前几年老爷子种的一亩三分地。
眼前有些荒芜,老爷子放下锤头,看着眼前的荒地,脸上的笑容格外温和。
“老伙计,咱来了!”
说着,大手指着不远处,大声道,“那边呀,下午咱俩垒个圈出来,养牲口!”
“那边呀,留几根拢种菜,剩下的咱们种粮食!”
“奴婢都听主子的!”朴不成笑道。
“哈哈!”老爷子大笑,往掌心里吐口唾沫,朝地里走,“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干活哩!”
当!当!
远处,又是两声钟响,那是朝会开始的前兆,寓意百官进宫,皇帝升点殿。
啪!
老爷子的锄头,敲碎一个土坷拉,然后大手把小坷拉捏碎,用脚踩踩。
钟声响起那边,他看都没看。
第198章
早定年号“皇上起驾!”
王八耻站在朱允熥的寝宫前,抱着浮尘大喊。
紧接着,穿龙袍带黑纱冠的朱允熥,缓缓从后面出来。
忽的一下,外边一顶明黄色的无顶软轿边,无论是宫人还是侍卫,全部俯首跪下,没人敢抬头。
他的皇太孙仪仗,已经全变成了皇帝的制式。前头是长长的金吾卫,举着各种礼器开路,后面更是长长的,随时准备伺候的宫人。
“万岁爷,您慢点!”王八耻半弯腰,小声说道。
朱允熥没动,微微转身回望自己的寝宫。
这是春和宫,早年间是太子朱标的寝宫,后来又成为他的寝宫。
今天,是他最后一次从这里出发,参与朝会。
下了朝会之后,他的办公地点还有寝宫,会变成奉天殿。
奉天承运的大殿!
“请皇上上轿!”侍卫邓平,跪在轿边说道。
朱允熥看看那顶软轿,居然一笑,“朕,不坐这玩意!”说着,大步超前,步步生风。
~~
大朝会,在京六品以上官员系数参加。
与平日的朝会不同,此刻奉天殿前肃立的大臣们,面怀激动之色。因为今天,是大明新君的第一次朝会。新年新气象,新君新朝堂。
文官的队列之中,所有人都肃穆的站着,鸦雀无声,只有眼神闪动。许多老臣,目光几乎不能自己。
大明的新君,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教导出来的贤德君主。他们当年盼着太子朱标坐上龙椅,却不想天不随人愿,太子英年早逝。而如今,太子之嫡子,皇太孙朱允熥登基,对他们而言,寓意非凡。
倒是武人勋贵那边,微微有些声音。
那些开国的老臣勋贵,在太上皇宣布退位的当天,就给朝廷上了赋闲的折子,不再掌管差事。此刻武人勋贵的队列中,都是大明新生代的翘楚将领们。
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开国公常家兄弟,继承颍国公爵位的傅让。傅让是三子,本没有资格继承。但他大哥是驸马都尉,二哥又过继给了伯父,所以只能他来继承。
还有信国公汤澧,安远侯王德,江阴侯吴高等数十位,英气勃发的勋贵二代。还有都督梅殷,李坚。指挥使盛庸,瞿能能骁勇将领。
此刻,这些人都笑呵呵的看着武人的队列前头,曹国公等人谦让。
“您二位在前边!”李景隆笑着对常升常森兄弟二人说道。
“不行不行,还是魏国公在前边!”常升谦让道。
“不可不可!”徐辉祖不停摇头,“若论官位,咱们差不多。但您二位是皇亲,必然在前!”
“我哥在前行,可我不过是个侯爵!”常森笑道,“在前面不合适!”
“我的好三舅呀!”李景隆笑道,“今日过后,您可未必是侯爵了!”
这不是玩笑话,他们都是皇帝的亲舅舅,新君登基,必然要大加封赏。
他们这边的话,传到文官那边,几位老夫子学士,已是冷眼。
“日后,切不可让万岁爷,再亲近这些武人跋扈之辈!”许多人,心中想道。
就此时,大殿之前,传来几声鞭响。
百官苏静,天地无声。
“传,百官进殿!”
随着鞭声,官员们排队进殿,诺大的大殿容不下这些人,还要站在外边。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子的叩拜声中,朱允熥缓缓走出,每一步似乎都是一般的步伐大小。
他走得有些慢,双手扶着腰间的玉带,目光坚毅。
其实内心还是有些慌张,往日他搀扶着老爷子时,从没有过这种感觉。
步伐缓缓向前,踩着通往龙椅的台阶,踩着繁复的金龙花纹,那把龙椅越来越近了。
“众爱卿平身!”
朱允熥控制着,不让自己的声音发颤。
龙椅很大,但是却很冰冷,而且只能端正的坐着,无依无靠。
坐下时,他偷偷的看来一眼旁边。原本每日那里会放着一张凳子,他坐的凳子,如今已经不见。
“今日,是新春大朝会,也是朕即位之后,第一次朝会!”
面对群臣,朱允熥缓缓开口,“诸位爱卿请畅所欲言!”
“陛下!”中书舍人刘三吾先开口说道,“陛下即位,当普天同庆,大明盛世当与民同乐!”
“传谕天下即可,不要弄什么祥瑞,更不要铺张。”朱允熥开口笑道,“一切如旧,一切如常!”
当了皇帝是要普天同庆的,不过他却不想让官员们,在开春之后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上头。
“陛下圣明!”刘三吾大声道,“陛下即位,国本已定。然,后宫无主,国无储君。臣请陛下,早定此事!”
“臣等附议!”
“老成谋国之言!”朱允熥点点头,微微挥手。
第一次站在皇帝身边的王八耻,紧张的咽口唾沫,打开手中早就写好的谁圣旨,“承皇祖之圣绪,获奉宗宙,战战兢兢,无有懈怠。朕闻为圣君者必立后,以承祖庙,建极万方。东宫正妃赵氏,昔承明命,虔恭中馈,温婉淑德,娴雅端庄。宜建长秋,以奉宗庙。是以追述先志,不替旧命,授皇后玺绶,册封为皇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勋贵之中,一直隐藏起来,不让人有半分注意的赵思礼这时想低调也不行。无数的目光暗中看过来,他激动得浑身发抖。
王八耻又大声继续朗读,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
“吴王文奎,朕之嫡长,人品贵重,兹恪遵台上皇之命,顺应天地人心。立为太子,敬告天子,宗庙,涉及。为大明东宫,以安国本,以示传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臣有本奏!”万岁声刚落下,文华殿大学士方孝孺出列。
“爱卿且说!”朱允熥说道。
“名不正言不顺,臣请陛下,早定年号!”
话音落下,无论文武皆跪,高呼,”请陛下定夺年号,以安天下臣民之心,以繁大明海内之统!“
第199章
年号(1)“臣等请陛下早定年号!”
文官们齐齐拜倒,口中高呼。
“还是他娘的这些遭瘟书生们脑子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