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60章

    “景中,饶是别人都说你憨厚,你这是比谁都精!”杨靖笑骂道,“这可不是给我人情啊!我哪有这么大的面子,我若是欠你这个人情,到死都还不清!”说着,手指指下头上,

    “这是上面的意思!”说着,又道,“要不然,我怎么会追到你家里去!”

    侯庸一笑,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和谋划。

    能做到这个位置的,无一不是人精,稍微一寻思就把大致的计划给勾勒出来。掌管天下官员考核的吏部,想给谁的履历上做点文章,那还不简单吗?

    “我这边考核倒是好做,那些人跟勋贵走得近,必然有马脚。可你怎么弹劾呢?”侯庸问道,“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就弹劾吧!听说那些老军头们,可是很喜欢在皇上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呢!”

    “这儿!”杨靖敲敲桌子,“这不就是引子吗?”说着低声道,“皇亲国戚与民争利,私下经商有违官体,是不是罪?”

    “用这个做引子,再引出勋贵们生活奢靡,再引出他们日进斗金,再引到云南那边。只要把火引道云南,黔国公那边,张紞那边再上几折,挑几个关照勋贵们生意的倒霉蛋官员出来。这一套王八拳,揍不死那些老丘八!”

    “还是这些京官儿的心思歹毒套路缜密啊!”侯庸面上附和,心中却暗道,“只怕那些勋贵们被一顿老拳砸下来,到最后还不知道错在了哪儿?而且一开始就弹劾皇后的娘家,这帮勋贵们想自持身份,也要掂量掂量!”

    看杨靖在那滔滔不绝,侯庸继续心中想道,“以后在京师之中,说话做事更要小心谨慎。不然被人卖了,都不知道是谁卖的。就算这事,没有皇上的授意。督察院御史,吏部,云南布政司这三方就够别人喝一壶的!”

    想到此处,侯庸又看看杨靖,“这帮御史,太他娘的阴了!”

    “景中想什么呢?”杨靖又问道。

    “我在想,你真他娘的坏!”侯庸低声道,“这边白吃人家的饭,转头就给人下套子!”

    “什么白吃?”杨靖不悦道。

    “你不给钱不就是白吃!”

    “题字了还给什么钱?”

    “以后你弹劾人家了,你还好意思来吃吗?”

    “一码归一码,吃饭是吃饭,弹劾是弹劾!我弹劾他是政务,来这吃饭是私事。公私不能混为一谈,再说当初答应我是随时来,随时不花钱。他答应我的事,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若他不许我来,应是他不好意思。”

    看杨靖说得一本正经,侯庸不免有些哭笑不得。

    看了对方半晌,开口道,“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为何当初我外放你能留在京中,而且这些年风生水起!”说着,点点对方,“脸皮太厚!”

    “当官要什么脸呀!要帽子就够了!”杨靖自嘲一笑。

    这时,门又被人推开。

    几位轻纱佳人,捧着两碗猪油拌饭,两碟腌菜进来,放在桌上。

    “这个要趁热!”杨靖笑道。

    侯庸看着对方拿起饭碗,笑道,“你不是要吃长江三鲜吗?”

    “那玩意其实也不和我的肚子,还是这个实惠!”

    “不爱吃你还点?”侯庸哭笑不得。

    杨靖笑道,“反正白吃,不点白不点!”

    第152章

    他是来找事的(1)且先不说大明朝堂即将兴起的波澜,千里之外东瀛倭国,何广义一行兜兜转转,终于到了东瀛的京都。

    不是他们走得慢,而是一路上,大明钦差旌旗所过之处,东瀛各地的官员也好,诸侯大名也罢,无不尽力接待。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何广义也本就有着考察东瀛的使命。

    沿途和东瀛各个人物称兄道弟,暗中记住对方的脾性爱好,还有对方和谁较好,看谁不顺眼,家中有兵多少等等。

    通往东瀛京都这一路,何广义对倭国的情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足利幕府虽然势大,但还没到只手遮天的地步。倭国境内不满他的势力,大有人在。

    倭国的第二大势力大内义弘和他是面和心不和,是利益促成的联盟。而且倭国之内,还有今川了俊、镰仓公方其他两位大名对足利义满怀恨在心。

    “足利家是一只老虎,那东瀛的那些诸侯大明就是野狼!”

    通往京都城的官路上,何广义坐在马车之中,看着窗外秀美的景色,心中暗道,“狼怕虎,可若这头老虎病了,群狼就一拥而上!”想到此处,何广义看着视线中,若隐若现的城池,心中继续道,“想个办法,让足利义满变成病老虎!”

    老虎病了,群狼群起攻之,这东瀛之国烽烟四起才是大明下手的良机。

    一开始对于东瀛,何广义心中轻视,认为不过是高丽一般的番邦之国。可沿路走来,却发现东瀛比高丽不知强了多少。

    想当年他追随皇帝征伐高丽,沿途所见皆是脏乱差,百姓衣不蔽体,城池残破道路泥泞,城内污水横流。而在东瀛一路走来,城池无论大小皆精美坚固,百姓风貌与高丽天差地别。

    东瀛的军队也和高丽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东瀛小国的武士,都是合格的职业军人。更让人忌惮的是,这些武士们不但能文而且能武。文质彬彬不说,各种经文典籍信手拈来。

    要知道,识文断字的人即便是大明军队的指挥层中都是凤毛麟角。那些武学毕业分到边军中的生员,都被各地的总兵参将当成宝贝。

    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何广义不由得想起临行前,皇帝私下嘱咐他的话。

    “东瀛也是我中华天朝的学生,衣冠文字无不出自天朝。但有两点,东瀛一直没学我们。一是宦官,二是科举!”

    “没有科举,东瀛倭国千百年来都是公卿贵族统治,百姓愚忠麻木。所有的一切都为武士集团服务,而武士集团之中,不乏文韬武略卓越之辈!”

    (当年美国轰开倭国国门,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几乎每个倭国人家里都有书,倭国的识字率很高。)

    “都堂大人!”纪纲按着腰刀小跑到马车边,“前头有人来报,倭国国王足利义满,两个儿子,还有手下大将等人,亲自出城来迎接您了!还有数十位东瀛的所谓公卿文官!”

    “嗯!”何广义浅浅的答应一声,在马车中坐直了身体,先是正了正头上的鎏金纱冠,又整整腰间玉带,将身上蟒袍的褶皱拉平,“知道了!告诉队伍,慢慢走。”

    说着,他右手捏起系在腰间的玉佩,轻轻摇晃起来。

    既然足利义满给大明的国书中,自称臣子,那么他这个天朝的天使就要摆足了架子。再说他这次来,本就是要让足利义满颜面扫地的。

    何广义晃晃玉佩,然后放手垂落,压住莽服的裙角,对马车外说道,“纪纲,你带着仪仗队的兄弟们,走在最前面!”

    “喏!”

    “范彪!”何广义又对车外吩咐。

    “卑职在!”一个有些大舌头的圆脸胖子出现在马车外。

    此人看着不显山不露水,老好人一般的人物,却是何广义的心腹,而且是可以委托生死的心腹。

    何广义勾勾手指,后者胖脸凑近了些,“告诉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别堕了咱们的威风!家伙,也都准备好!”

    “嗯呐!”范彪大舌啷叽的开口道,“你....放心吧!兄弟们杠杠地,小矬子敢得瑟,我咔咔一顿大脖溜子........”

    “住嘴!”何广义白了他一眼,恨铁不成钢道,“你入锦衣卫也有七八年了,怎么就不能说官话?”

    “我说的就是官话啊!”范彪瞪眼道,“不保.......准吗?”

    何广义微微叹气,“你记住,带好兄弟们看我眼色行事,别虎抄的,少说话,明白没?白一开口说话唔唔玄玄的,让银笑话!”说着,忽然皱眉,“你赶紧起开,把我口音都带跑偏了!”

    范彪大眼睛转两下点点头,跑回护卫队伍之中开始挨个交代。

    与此同时,策马立于京都城外,护城河边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也看到了阵型森严,缓缓前行的使节团队。

    此时的足利义满四十出头,正是男人一生中最志得意满,最精力充沛,最为成熟的年纪。他穿着东瀛倭国传统的武士服饰,腰间背带玉柄宝刀,锐利的眼神死死的盯着使节的队伍。

    缓缓而来的使节队伍之中,甲胄上的鳞片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

    “明国的军队,不同凡响!”

    足利义满马鞭遥指,对身边人开口道,“诸位看,如此炎热的天气,他们的甲胄没有一丝松懈。队伍前进时,斥候在前,弓箭步兵在两侧,整个队伍浑然天成半分破绽都没有!”

    “铁甲!”足利义满身边,幕府管职笔头勘解由小路殿眯着眼睛说道,“明国真是富庶,所有人的身上都是铁甲!”说着,顿了顿,“臣下听在明国做生意的商人说,明国的战船如今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显然,如今明国这位新皇帝,可不像洪武皇帝那般仁慈!先吞并高丽,又在大明西南布置重兵,现在他的手,又伸到了海上!主公,臣下看来,这次明国的使臣来访,怕是别有用心!”

    勘解由小路殿是足利义满的左膀右臂,他的官职在大明就相当于兵部尚书。

    “说的是!”足利义满缓缓道,“当初我对大明称臣,许多诸侯大名说我是卑躬屈膝,却不知我的苦衷。东瀛太小,大明太大,只能与之交好。若真的交恶,让大明发兵来攻,即便死上十万人,大明也能恢复元气。而我们,死不起也打不起!”

    闻言,足利义满的长子足利义持开口道,“听说明国的使节和山名家走得很近!!”

    足利义满的眼神豁然锐利起来,“其实我最畏惧的,倒不是明国的兵锋!而是他们的智慧!几千年前他们就知道远交近攻,二桃杀三士的谋略!”

    就这时,前方一个武士小跑着过来,“主公,明国使节到了,您要亲自过去吗?”

    “这是自然!”足利义满慢慢下马,环视一周笑道,“诸位随我迎接天使!”说着,又笑道,“客人上门,不能失了礼数!”

    而此时,京都恢弘的城门楼中,足利义满的妻子日野康子,带着一群盛装打扮的女子,也在看着城下行来的大明使团队伍。

    “呀!”日野康子赞叹道,“好多雄壮的男子啊!”

    “咯咯咯!”身边一群女子,都是捂嘴轻笑。

    日野康子对身后,一个轻纱遮面的女子招手笑道,“纱荣子,你刚刚失去丈夫。不如,我求将军在大明使团中,给你找一个如意郎君?”

    周围的女子们,笑声更大。

    忽然一阵风吹来,遮面的轻纱撩开,露出纱荣子魅惑的脸,他轻声道,“母亲说笑了!”

    第153章

    他是来找事的(2)东瀛京都城外,泾渭分明的两支队伍,缓缓上前。

    大明这边衣甲鲜明,当先都是人高马大穿着飞鱼服的锦衣校尉,而后是面容都包裹在铁甲之中的步兵。

    东瀛倭国这边,武士们也都穿着华丽的盔甲佩戴家传宝刀,公卿贵族们一身华服。

    看起来两边似乎气势上势均力敌,但走到面对面之时,倭人周人发现,怎么明人都这么高。人还没到身前,对方的影子已经倾斜过来,给人一种如山的压力。

    砰砰,忽然两声炮响。

    高大的锦衣卫仪仗队潮水一般分成两列,鞠躬拱手,“恭迎都堂大人!”

    “哈哈哈!”一阵爽朗大笑传来,风神俊朗的何广义从马车中缓缓出来,一甩身上的披风,对东瀛这边拱手笑道,“劳足利义满将军亲自前来,何某受之有愧!”

    他虽不知谁是足利义满,但见对方华服公卿簇拥着一气质不凡之人,想来就是了。

    足利义满微微躬身,和风满面的笑道,“天使阁下说哪里话,能迎接您,鄙人荣幸之至!”说着,走上前又对何广义行礼,“远道而来,阁下辛苦了。”

    “这人不好糊弄!”何广义心中暗道。

    他过来之时没有称大明授予足利义满的日本国王称号,而是称将军,显然是话里有话,而且于礼不和。

    而对方不但丝毫没有恼怒,还反手将了何广义一军。

    你既然不叫我日本国王,我也不称你为上国钦差,更不用给以国礼。

    心中转过这些念头,何广义上前一步,拉着对方的手,亲热的说道,“早就听说足利将军仪表不凡,乃是东瀛第一美男子,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下倒是让足利义满有些不适应起来,他方才听何广义对自己的称呼,已知对方来者不善,心中想好了许多应对的措辞。可对方却虚晃一枪,夸赞自己的容貌。

    他却不知,何广义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虽不如李景隆那般能说会道。但却知道什么叫避重就轻,什么叫徐徐图之。

    足利义满尴尬的笑笑,抽回手,发现手掌之中沾了些对方的汗水,不动声色的在袖子里蹭蹭,开口道,“阁下,请允许鄙人介绍。这是我的嫡长子,足利义持!”

    “阁下!”足利义持才不到二十,锋芒毕露的年纪。

    “仪表人才,后生可畏!”何广义赞叹一声,上下打量,“若按照我大明的礼法,这位就是足利将军的继承人!”说着,又看看对方,笑道,“可有表字?”

    不等对方说话,他马上又懊悔歉意道,“对不住,在下疏忽了,东瀛之国没有表字一说!”

    表字对于中华成年男子来说,就是成人礼,表字将伴随男人的一生。在天朝直呼别人其名是大不敬,是非常失礼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有身份的人而言。

    所以,就算当年三国时期,马超身负血海深仇,也只是骂曹孟德杀我全家,而不是曹操杀我全家。

    足利义持倒是有着超乎年龄的成熟,笑道,“鄙国小邦,不如天朝礼节之盛,鄙人没有表字,让阁下见笑了!”

    “不急不躁不卑不吭!”何广义再叹道,“某见过的青年才俊不少,如贵公子这般却是罕见。足利将军,我大明有句话,叫生子当如孙仲谋。今日我借花献佛,生子当如义持呀!”

    话是好话,可此刻从何广义的嘴里说出来,怎么听都有些不是滋味。

    “足利公子可有去大明游学之心!”何广义又关切的说道,“圣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明和东瀛乃是父子臣邦,游学之事源远流长,有史可鉴。若公子愿意去大明游学,某将奏明大明天子,为公子建府邸聘请名师!”

    这话就是包藏祸心了,足利义持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如此多谢阁下了!”足利义满老奸巨猾,开口笑道,“只是犬子不成器,去了大明徒增笑柄!”

    “啧啧,可惜!”何广义摇头,说着摘下腰间的玉佩,笑道,“第一回见,仓促之间没有准备礼物,公子切莫嫌弃!”

    说着,递过玉佩,诚恳的看着对方。

    足利义持更加难做,目光问询他的父亲。

    “这个大明的使臣真是失礼!”

    足利义满心中已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他是受大明洪武皇帝册封的日本国王,他的嫡长子就是未来的日本国王,眼前这位使臣虽然地位尊崇,但身份上却要低他们父子许多。

    见他们父子当用臣礼,可不但不谦恭,反而处处含沙射影。大明的礼节,只有长辈见到晚辈,才会赠予见面礼。

    其实他却不知,若他发怒正中何广义的下怀,最好是当场抽刀,坐实了不敬天朝之罪。

    可足利义满毕竟是老狐狸,笑道,“既然是上国天使阁下相送,你且收下吧!”

    “阿里嘎多狗大姨妈四大!”足利义持恭敬的双手接过。

    这时,足利义满又为何广义介绍道,“这位是鄙人幕府之中的笔头,勘解由小路殿!”

    “啥几把名啊!”何广义心中叫苦,“好好的人,弄个姓弄个名不好吗?整那么一串干啥?你家要是没姓,抄大明百家姓不就完了!”

    心中腹诽,但还是满脸笑意,和对方见礼。

    随后,何广义又一一同出城迎接的东瀛公卿们见礼,收敛了锋芒之后,他倒也让人感觉到如沐春风。

    人转了一圈,何广义忽然故作疑惑,“咦?”

    足利义满道,“阁下可是......?”

    “某听闻东瀛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伟男子大豪杰,怎么不见他人?”何广义问道。

    “您说的是?”

    “大内义弘阁下呀!”何广义说道,“某听闻他和将军您是东营两大镇国神器,堪称国之栋梁啊!”

    闻言,足利义满瞬间暗中咬碎了牙齿。

    大内义弘是他的盟友,但不是他的手下。而且现在大内家有些尾大不掉之势,正让他有些头疼。此刻明国的使臣,公然在众人眼前,把他和大内义弘相提并论,是何居心?

    不过足利义满还是生生忍住,笑道,“阁下远道而来,先随鄙人进城,在寒舍休息,稍晚鄙人将准备宴会,为您接风!”

    何广义笑道,“这个先不急,某是大明使臣,到了东瀛京都,自然是先面见东瀛君主!”

    顿时,足利义满再也忍不住了,“阁下何意?鄙人正是国主!”

    他对大明称臣就是为了换取国王的封号,有了封号之后,他逼迫现在的天皇认他的妻子为干娘,又暗中让次子义嗣改换了姓氏,有让次子取代天皇之心。

    何广义这话,直接刺痛他内心的禁忌,戳在他暗藏的野心上。

    “您?国主?”何广义大笑道,“您的国王之号是大明太上皇封的,但真正的东瀛之主是小松天皇吧?”说着,何广义顿了顿,“虽说天皇之号僭越,有不敬大明的嫌疑,可他毕竟是真的东瀛之主,某位明臣,自当拜见!”

    第154章

    真毒(1)足利义满终于忍不住了,他虚扶何广义的手慢慢放下,目光如鹰一样盯着对方,眼神中似有杀机闪现。

    面对何广义这位明国的使者,别的事他都可以忍,甚至可以一笑而过,对方区区无礼的话语更不能伤他分毫,但唯独方才何广义所说的话,他不但忍不了而且还触动了他的逆鳞。

    这对他而言已不单是挑衅,而是宣战。

    东瀛倭国之天皇,不过是泥菩萨,而他足利义满才是东瀛真正的

    主人。何广义这位明国的使节要面见天皇,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他足利义满的地位还有统治,乃至名分。

    不单是足利义满,周围一众幕府中人都是瞬间勃然变色,足利义满之子足利义持甚至差点当场怒骂出口。而那些本来被足利义满拉来凑数的东瀛公卿们,则是瞬间眼神放光。

    东瀛天皇没有武士的效忠屁都不是,唯有这些公卿还在尽力保护着天皇的尊严。

    此时的东瀛刚刚那北朝一通,在位的是后小松天皇。(一休他爹)

    但谁都知道天皇就是个摆设,除了每当被诸侯混战时被当作名分大义拉出来扯大旗之外,其他时候都被大名诸侯集体无视,连下层武士都看不起他。

    历史书上东瀛甚至发生过,下层武士带着随从把天皇和公卿当街暴揍的骇人听闻之事。

    “若是天闹黑卡身后有明国的支持,那幕府算什么?”几乎所有的公卿,脑中都浮现出这句话。

    “阁下!”足利义满盯着何广义,淡淡的说道,“何意?”

    他的声音很轻,语调平缓,可瞬间何广义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不过何广义的目光毫不示弱,“在下乃大明使节,面见东瀛天皇国主啊!”说着,上下看看足利义满,笑道,“外臣觐见君王,乃是礼。为何足利将军,这么.........激动?”

    “巴嘎!”

    足利义满心中暗骂,他带着东瀛满朝贵族前来迎接,却被何广义一次又一次的羞辱,心中的怒火已到了爆发的边缘。若是可以,他恨不得当场拔刀,斩杀这个无礼的使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