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可老狐狸毕竟是老狐狸,他转念一想,就发现何广义的反常之处。一国的使节不可能这么无礼?这么蠢笨的人也不可能受到明国皇帝的信任,他屡次激怒自己,为的什么?
他出于什么目的?他这么做能得到什么好处?
有大智慧的ZZ人物往往都是喜怒不形于色,而且能唾面自干。
足利义满压抑心中的怒火,平和的笑道,“阁下说笑了!”说着,微微躬身,“请跟鄙人进城吧!”说到此处,又大笑起来,“东瀛小邦,城池不如天朝宏伟,但也别有风采,请!”
“这都忍得住?”
对方的做派倒是出乎何广义的意料,他本准备趁足利义满怒火爆发,他再转移话题,但造成足利义满侮辱使臣的事实。可谁知,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难受的竟是他自己。
“这老王八!”
何广义心中再骂一句,拱拱手,“将军请!”
随后足利义满何广义二人并肩策马在前,幕府的众臣和东瀛公卿在后跟随,后面是何广义一行长长的队伍,队伍中那些满载的马车,车轮碾过青石铺就的道路,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
“尊使的行囊倒是丰厚!”足利义满不动声色的回头看看,笑道。
“哪有什么行囊?”何广义大笑道,“那些马车上都是在下踏足东瀛之后,一路行来各地大名诸侯送给在下的礼物!”说完,别有用意的一笑。
“贪婪之辈!”
足利义满心中暗道,但马上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个家伙一而再的挑衅,是不是仗着明国使臣的身份,要勒索财物?”足利义满暗中沉思,“莫非,他是为了要钱?”
这个理由倒也说得过去,见面先给幕府之主将上一军,其目的根本不是见天皇,只是拿天皇恶心幕府。不给好处,就把明国皇帝的诏书礼物等送呈天皇。
足利义满越想这个理由就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他足利义满是东瀛的曹操不假,可与明国何干。明国吃撑了没事干,千里迢迢跨越大海来为天皇打抱不平。
就算他明国要打抱不平,又能奈东瀛何?大不了双方一拍两散,老死不相往来。明国朝廷又不是傻子,放着朋友不做,要做敌人。国与国之间,从来都只有利益,其他事都要给利益两个字服务。
想到此处,足利义满轻笑道,“东瀛的精华都在京都一地,其他地方贫瘠,让阁下见笑了!”
“不见笑!”何广义笑道,“礼轻情意重嘛!再说了,贵国盛产白银,在下所收的礼物大多是精美的银器,这可不算轻礼了!”说着,又笑笑,“足利将军刚才说东瀛精华都在京都,在下可要见识见识!”
“哼,果然是贪婪之辈!”
足利义满心中嘲笑,堂堂一国使节,眼中居然全是那些黄白之物。
想想也是,明人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他出使东瀛,自然不可能空手回去。尽管何广义的贪婪和傲慢,让足利义满心中愤恨。可他明白,一个贪婪傲慢愚蠢的人,远比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好打交道。
“必然不让阁下失望!”足利义满笑道。
“在下拭目以待!”何广义同样报以笑意,目光在京都城中流转。
他二人在前,旁边几个骑马的武士护卫,沿途所过之处一片寂静。路上的行人发现武士一行之后,连忙谦卑的避讳,或是藏起来,或是归队跪下,仿若木偶。
“足利将军!”何广义看着路边,低矮的木屋下,蜷缩跪着瑟瑟发抖的平民开口道,“在下听闻,贵国的武士可当街杀人而无罪,是真的吗?”
“也不尽然,武士无故杀人要被追责,情节严重要勒令切腹自尽!”足利义满笑道,“只有武士被平民侮辱,武士才杀之无罪!”
“这不扯淡吗,随便杀个人,就说他侮辱了武士,还不是死无对证?”何广义心中不屑,又对足利义满开口说道,“足利将军,在下还有一事不明?”
“请讲!”足利义满笑道。
“在下踏足东瀛开始,发现贵国武士都是能文能武,且大多能说熟练的汉语,熟知汉家儒学经义。”何广义开口道,“但沿途却未见多少官学啊?”
足利义满大笑道,“东瀛之学和天朝大明不同,大明是科举,寒门子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我东瀛,只有武士才能参政领取俸禄!”
“东瀛的学堂都是免费的,由幕府和各地大名出资聘请名师,所招收的都是武士家的子弟。从小除了武道之外,还要熟通汉家经典。”
第155章
真毒(2)二人在马上边走边聊,偶尔会有笑声传出,看起来一团和气与刚见时针锋相对截然不同。
穿过京都外城,一进内城眼前豁然开朗。
京都的内城居然修于山上,眼前青山巍峨,护城河沿山围绕,山脚下宫城的大门恢弘厚重,山腰上几座刷着白灰的石楼耸立。
“不好攻啊!”
何广义打量着京都的宫城,心中暗道。
那些精美的石楼坐落于山间看着美轮美奂,可知晓军事的人却知道是何等的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弓箭手在石楼之中,可以无死角的打击来犯之敌。
来攻者本就是仰功,即便是有火炮,也无法调整角度攻击到对方。而且内城的外墙,就在护城河边,全部是由巨石堆积而成,平整光滑,城墙上更是碉楼无数。
这哪里是一座城,分明就是一座军事堡垒。
“阁下,看我东瀛城邦如何?”足利义满笑道。
“嗯,倒也有几分不同凡响之处!”何广义带着几分天朝人特有的傲慢,点评道,“不过与我大明京师相比,呵呵.......”
“如何敢与天朝京师相比!”足利义满道,“听闻天朝的京师,修建时动用了百万民夫,有生之年真想去看一看!”
这时,恢弘的内城大门被武士们缓缓打开。
更有数百武士,于沿路跪拜。
“请阁下就住于鄙人的府邸之中。”足利义满先下马,笑道,“已为阁下准备好二丸院,是一处幽静精美的单独宅院。”说着,微微躬身,“我为阁下带路!”
何广义微微一笑,跟随对方,眼神不住的四处打量,把京都内城的形制还有所见的一切都铭记于心。
走了一会,一处鲜花环绕古木参天的宅院出现在眼前。
其中殿宇精美雅致,让人心旷神怡。
“不知阁下满意否?”宅院前足利义满等人停住脚步,笑着问道。
何广义看看周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此处甚雅,足利义将军盛情,在下感激之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足利义满笑道,“阁下远道而来,先梳洗休息,待晚上鄙人举行宴会,为阁下接风洗尘!”说着,又对身后一武士吩咐道,“天朝使臣,要好好侍奉不得怠慢!”
“哈衣!”那武士恭敬的躬身行礼。
~~~
且说,足利义满先行告辞,让何广义的使团队伍自行安顿。
何广义带着几个心腹,进入正殿。几个倭人仆妇刚要上前伺候,就被人挡在外,并且示意他们远远退开。
“咱们的人,吃的喝的都要留心,不明不白的东西万万不能入口!”何广义看着面前的几个心腹说道,“足利义满这老狐狸可不好糊弄,别看他表面恭敬,心中只怕是恨极了咱们!”
“约束兄弟们,人前少说话。咱们现在是在人家的地方,倭人多熟悉汉语。别兄弟们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给人家落下把柄!”
“喏!”众心腹都知此行的目的,不敢大意。
这时,倭人的仆妇们都被赶走。
何广义脱下蟒袍,反过来扑在地上。蟒袍的白色内衬,已经变成一副地图。上面是何广义此来东瀛,探查的道路情况。
沿途城池,道路稀疏标注。人口多少,城池多高,都有详细的数字。还有沿路的村庄,哪边是山,哪里是河,甚至哪里有水井,都不曾落下。
何广义从心腹手中接过笔,认真的在地图上勾勒。
他们锦衣卫是天子亲军帝王耳目不假,可监督百官不过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项而已,只不过是被无限放大了。
锦衣卫还有刺探军情,绘制地图打探消息假扮细作等职责,这种勘测绘制,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不然当年,明军数次北伐远征,哪来的地图?哪来的向导?
只不过他们锦衣卫的能力,早就被凶名掩盖,无人知晓而已。
“咱们是从这边来的,走了多少里?”
“沿途几条岔路,可供多少军队齐头并进?”
“京城的护城河多宽?”
“城墙多高?”
“有多少碉楼?”
“算一下他们有多少弓箭手?”
心腹们一一作答,何广义认真的标注,表情也越来越严肃。
“东瀛倭人打了这些年,城池修筑的活还真是不可小觑。这些战略高地,都被他们的城堡占着,即便是大军前来,也只能层层推进!”何广义放下笔,挠挠头,“还有他们的护城河,都是引得活水,只要城堡中有粮,不缺水喝,一时半刻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虽说他此行的目的,是挑拨东瀛幕府和地方大名的关系,训斥幕府不臣之心,想借此挑起东瀛内战。可他心中,早就把东瀛当成了假想敌,处处想着怎么战而胜之。
“真打起来,不用这么麻烦......啊!”刚成为锦衣卫不久的纪纲在旁说道。
“你说的轻巧!”何广义笑骂,“那你说,怎么打?”
“把城......围住!”纪纲小声开口,“有粮有水能咋地?外边架起投石机,死耗子死狗死马死人.....不是刚死的,就挑那些已经臭了,肉都有点烂的,呼呼用投石机往里扔!”
“嘿嘿,有多少扔多少,到时候不用咱们攻,他们自己就得病了!”
“咱大明老一辈儿,打仗的时候不都这么干吗?”
“要不干脆就用火!”纪纲继续道,“您没发现吗?东瀛这边的房子都是木头的。用猛火油往城里喷,往护城河里面倒,然后一把火烧他狗日的!”
“烧不死他也呛死他!”说着,纪纲一笑,“或者开战之前,咱们派遣细作,给东瀛这边城池中的水井里,都给他下毒,毒死他狗儿的。”
“再派遣精锐潜入,直接烧了他们的粮库,辎重库,看他们拿什么抵抗天军!”
何广义看了纪纲半晌,笑骂道,“你小子是真他妈坏呀!”
纪纲憨厚一笑,“不是卑职坏,兵法云攻心为上!”说着,笑道,“怎么省事,怎么来!”
第156章
野心和苦衷(1)满是松柏和鲜花的庭院,足利义满缓缓而行。
纯白色的布袜踩在明亮的地板上,左手扶着武士刀的玉柄,一把带着玉坠的折扇,在右手指尖摇晃。
他的脸上没有半点表情,但眼神却很是深邃。
忽然,他的目光落在厅堂的神龛之上,身形停住。
他身后长长一串幕府的心腹,也同时停住。
“明国使臣!”足利义满慢慢开口,带着几分嘲讽,“辱我太甚!”
他的口吻清淡,像是在说一件和他毫不相关且微不足道的事。可他的眼神却是那么的凌厉,盯着神龛仿佛要一刀劈开。而他的手下们,在听到这话之后,脸上瞬间布满了仇恨的神色。
使臣的倨傲和自大他们都亲眼看见,所谓主辱臣死的观念,在东瀛更为盛行。
“主公!”幕府众臣之中,一剑眉朗月的青年将领躬身道,“臣下这就带人去杀了明国使臣!”说着,他绷着脸,转身抬腿。
“亚美鹿!”幕府执事斯波义将开口道,“新佑门卫,你是要挑起两国的大战吗?”说着,盯着对方,“这个责任,你担当得起吗?”
叫新佑门卫的武士肌肉狂跳,“他们侮辱了主公,明国使臣又怎样,东瀛日本不是高丽,更不是琉球那样把明国当成父母之邦的国家。主公被侮辱,就是东瀛被侮辱。我杀了他,大不了切腹谢罪!“
“八嘎!”斯波义将怒道,“你以为你谁?那可是明国的使臣!”
“够了!”足利义满开口,厅中骤然安静下来,他微笑着转身,看着愤愤不平等的手下们,缓缓跪坐下来,“中国有句话,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即便明国的使臣再猖狂,我们做主人的,也要有容忍之量!”
说着,忽然又皱眉,“而且,明国的使臣,是在故意的激怒我,激怒我们幕府!”
“纳尼?”众臣惊呼,甚为不解。
“父亲!”幕府的未来继承人,足利义持开口道,“儿子有几件事不解,第一,不管明国使臣如何愚蠢,我们幕府全体出迎,用最隆重的礼节,他为何要当中羞辱我们。第二,难道他万里之遥从名过来,就是为了侮辱我们?”
这正是幕府众人心中的疑惑所在,明国使臣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他们摸不着头脑,更是有些匪夷所思。
“其实我早就得到消息,这次明国使臣前来,既不是要册封也不是为了递交国书,而是.........”足利义满脸上满是嘲讽的笑容,环顾一眼倾听的臣子们,继续笑道,“就是要申斥我!”
“纳尼?”幕府群臣瞬间暴怒。
“明国凭什么?敢对东瀛如此无礼?”
“他明国的皇帝真的以为东瀛就怕了他?”
“大概明国的皇帝,忘记了前朝大元的前车之鉴!”
足利义满依旧满脸笑容,“稍安勿躁!这么沉不住气,岂不是让人笑话!”说着,又道,“你们可知明国为何要申斥我,申斥幕府?”
“根据在其他大名哪里的来的消息,明国的皇帝对我,让天皇认我的夫人为干娘,大为不满,说我是东瀛的董卓!”足利义满笑道,“说我是乱臣贼子,说幕府是藩镇,挟天子令诸侯!”
“八嘎雅鹿!”足利义持开口骂道,“说父亲您是董卓?挟天子令诸侯的,不是曹操吗?”
“明国的皇帝说,我不配当曹操!”足利义满苦笑,“他们,都把我当成残暴的乱臣。此次使臣前来,要用天朝上国的名义,逼迫我们还政于天皇!”
呼的一声,所有幕府的臣子都站了起来,怒火狰狞。
“如今东瀛的统一,是我们幕府的武士用鲜血换来的。天皇做了什么?没有我们幕府,他都未必是天皇!”有人大声叫嚣道。
“明国拿我们东瀛当奴隶了吗?如此颐指气使!”
“主公,赶走他们,让这些无礼的家伙,离开我们东瀛的国土!”
众人纷纷怒骂,只有幕府执事情斯波义将平静的看着足利义满,“主公,既然您已经事先知晓,为何还要大礼出迎?”
足利义满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不让他们来京都,那不是坐实了我们幕府是乱臣贼子,要和明国断绝关系吗?”
说着,他微微叹气,“自从东瀛南北统一以来,我一直寻求和明国的良好关系,甚至不惜自降身份求得明国洪武皇帝的册封,为什么?”
“经过数十年的战乱,我们东瀛无论南北都是两败俱伤,现在最要紧的是安定繁荣。对于我们而言,明国是个庞然大物,交好能带给我们的利益,总比交恶要多得多!”
“而且即便我这个幕府将军不和明国来往,我们东瀛之中,许多大名诸侯也暗中和明国眉来眼去!”
“得到明国的支持,有了正统的名份,再得到明国的贸易许可。数年之后,对国内那些不听话的大名诸侯,就可以兵不血刃的让他们臣服!”
“一个声音,一个拳头的东瀛,才有资格对大明说不。而现在的我们,一旦和明国交恶,首先要防备的不是明国,而是我们东瀛国内那些虎视眈眈藏在暗处的敌人!”
这就是足利义满超乎常人的政智慧,一个合格的领袖所着眼的,乃是整个全局,而不是一时个人名望的得失。大丈夫能屈能伸,用一时的低头换取巨大的利益。
“可是主公,如今明国的使臣来申斥您,您所作的这一切,不是都化为泡影了吗?”斯波义将叹息一声,“明国要对我们东瀛内政指手画脚,若您一味的忍让,不但让明国以为我们软弱可欺,还给了国内其他大名诸侯,攻讦您的借口!”
足利义满叹息一声,目光望向窗外,几个园丁正在修剪庭院松柏的枝叶,阳光下的池塘中,锦鲤身上的鳞片微微散发光芒。
“可现在和明国交恶,得不偿失!”足利义满低声道。
他的野心很大,当然不单单是做幕府的将军那么简单。若只是想做东瀛的无冕之王,一个日本国王的封号就够了,幕府将军的权力也足够了。
可他想的是,天皇和幕府一系的传承永远都在自己的手中。他的嫡长子后代永远都是幕府将军,而他的次子通过改姓等手段,合法获得天皇的位置。
他们足利家族出自源氏,和天皇的血脉其实非常接近。他逼迫天皇做他妻子的义子,他名义上就成了天皇的义父。
他足利义满要东瀛的至尊还有至强,都重归于足利家族的血脉之中。这等野心,他从不曾对任何人袒露过,深埋心底,是他毕生的宏图大业。
若要如此,就要得到大明的承认,不然名不正言不顺。东瀛虽向大明朝贡受册封,但却从来不是大明的属国。两国之间横跨海峡,即便交恶,交战的可能也不大。
可名份这东西有时候什么都不是,擦屁股都不稀罕。可需要用到的时候,却是比什么都珍贵。
第157章
野心和苦衷(2)得到大明的承认,就是有了外部的支持和力量。
东瀛虽然是海岛之国,可他足利义满的目光却一直放眼无垠的大陆。
大明建国于中华之南,推翻不可一世的北元,数十万大军数次北伐,横扫千军,这是何等浩大的武功。
而且在北伐的过程中,还不断对中华西南用兵,边疆的土司藩国,皆尽臣服莫敢不从。这是何等的兵锋。
大明有百万兵马,幅员辽阔应有尽有。和大明的贸易,会让东瀛越来越强大。而且通过贸易所获得的财富,足够他足利幕府用金钱代替武士刀,消灭敌人。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如今的大明蒸蒸日上。这也是在东瀛南北统一之后,足利义满一改以前南北朝时对大明不恭敬做法的根本原因。
熟读天朝史书的他知道,天朝任何一个朝代,在开国一百年之内,都是无敌的存在。
厅中一片寂静,这是斯波义将再次开口道,“主公,您的苦心,明国未必明白!他们这次来.......”
“事在人为!”足利义满打断对方,“我观察明国使臣是贪婪之辈,对付贪婪的人办法很多。”说着,忽然笑笑,“他万里而来,到底申斥没申斥我,谁知道呢?这就要看我们能不能感动大明的使团了!”
“我再给大明皇帝上一份措辞谦卑的国书做做样子,声泪俱下。天朝上国历来都是如此,让他们的自尊得到满足,他们一会给予我们一定的尊重!”
说着,足利义满忽然冷冷一笑,“再说,也不是完全的丧失尊严一味讨好。自从我接受明国册封以来,配合大明剿灭海盗。若是我们现在,把海盗这只狼再放出去,大明的海疆会安稳吗?”
“相信,相比于我们东瀛的内政,大明的海疆才是他们更关心的吧?”
“即便我真是东瀛的董卓又如何?可是我有心和大明交好,有实力让大明高看一眼。天皇能做什么?他能帮大明什么?能给大明带来什么?”
“我想找个账,大明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