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81章

    若他成年之后,身后有太子党可以。那是朝堂的助力,是他的心腹可用之人。可成年之前,身边聚集这么多权贵,不但帮不了六斤,还会害了他!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少吗?

    皇家,再怎么温情都是皇家。温情的背后,即是权力。

    “说话呀,你不是能说吗?”朱允熥索性盘腿坐着,吐着瓜子皮,“你曹国公能说会道,今天给朕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李景隆膝行两步,叩首道,“皇上,臣错了,臣长了一颗只知道巴结的心!臣有私心!”

    “臣撺掇着承恩侯一块做买卖,是想着让他念臣的好。他念臣的好,皇后那边也会念着臣的好,皇上您.........”

    哗啦,朱允熥手中的瓜子,直接泼了李景隆一脸。

    “你是朕的臣子,用的着除了朕之外的人,记你的好吗?”朱允熥骂道,“你看似聪明,蠢笨如狗。你堂堂的国公,心思就放在这些蝇营狗苟身上,这种没影的事你做的比谁都勤快!”

    “没说错,你就长了一颗会巴结的心!”朱允熥继续骂道,“花小钱日大臂,就做这些磕碜事儿!”

    “你整日这么钻营,图什么?你告诉朕你缺什么?你想要什么?朕什么没给你?”

    朱允熥一连串的喝问,让李景隆惊骇欲绝。

    “皇上,皇上,臣是怕!”

    “你怕什么?”

    “臣怕.......臣怕.......”李景隆落泪,“当年家父英年早逝,诺大的国公府就臣一人支撑着。看似风光体面,实则暗中臣也......臣是想着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想着落个好人缘......”

    大明最显赫的外戚,战功卓著的勋贵公爵,身上也流着朱家的血。但这一切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呵呵,好人缘!”朱允熥的手笑着伸进袖子里,“好人缘都结到朕身边来了!”说着,手掌摊开。

    “啊!”李景隆低声惊呼,赶紧叩头,“臣该死!”

    朱允熥手掌之中,赫然一个眼珠子大的红宝石。

    正是他李景隆进宫的时候,塞给王八耻的那颗。

    李景隆惶恐的同时,心中破口大骂,“王八耻,你个老阉狗,我日你姥姥!”

    朱允熥两根手指捏着红宝石,放在阳光之下,仔细端详,“曹国公真是好手面儿,朕身边的太监给这么贵重的东西。”说着,笑道,“你是真有钱啊!”

    第8章

    太子党(2)王八耻上次因为李景隆爷俩,差点丢了一条命。

    李景隆的东西他哪里还敢收?

    别说李景隆的,外面任何人的钱财王八耻都是一概不收。

    作为皇上身边的人,紫禁城权力最大的总管太监。王八耻深深的明白,他所有的权力都是谁给的。

    给他钱的人,给他任何好处的人,不是看他王八耻的为人给这些东西。而看的是他的身份,还有他的主子。

    ~~

    李景隆心中把王八耻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见朱允熥还在端详着那颗红宝石,颤抖着开口。

    “臣.........臣绝无结交内侍的意思!皇上您也知道,上回王总管因为臣父子二人......”

    “所以你想重礼弥补,是不是?”朱允熥像弹玻璃球似的,把红宝石直接弹出去,红宝石在金砖地板上轱辘轱辘,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消失在书柜的下面。

    随后,朱允熥看看李景隆,“捡回来!”

    李景隆赶紧趴在书柜之下,伸出手把里面的红宝石够出来,然后双手举过头顶。

    但朱允熥却没拿。

    “这些年你也是有功劳的人!”朱允熥盘腿坐着,开口说道,“你那些功劳是实打实的功劳,流血流汗不比别人的功劳差!若你不是世袭的国公,凭这些功劳,你都可以升官晋爵!”

    李景隆听着皇帝慢慢的说话,心中的惊恐减去不少。

    “你本可以好好的做国家栋梁,为何要做跳梁小丑?”

    “佞臣,可以做一辈子吗?”

    “大好男儿本可以名留青史,为何一定要这么浑浑噩噩?”

    两行泪,从李景隆眼角落下。

    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他知道,皇上这么和他说话,就是没事了。

    皇帝所说这些他何尝不想,他少年时也想学着他父亲那般,率军北上以军功论英雄。可是长大后,这蝇营狗苟的世界告诉他,当官不是那么容易的。

    英雄,都他娘的早死!

    而且英雄好汉,一旦被冠以这个名声,这辈子再也下不来。但凡想做点顺心如意的事,都要被唾沫星子淹死。

    “臣,辜负了皇上和太上皇的苦心!”心中那么想,嘴上却要这么说。

    朱允熥继续看看他,忽然一笑,无奈道,“起来吧,朕知道这些话,你撂爪儿就忘!”

    “皇上的苦心,臣绝不敢忘!”李景隆大声道,“其实臣知道,也就是臣,皇上念着情分才愿意多说臣几句。若是换了旁人,皇上您根本不会说这么多!”

    “你知道就好!”朱允熥笑笑,又叹口气,“你呀,你李景隆就是这红宝石!”说着,把那颗红宝石又拿在手里,然后当成弹球再次弹了出去,看着它再次消失在墙角,“可是你要记着,你是宝石也好是什么其他的也罢。朕用你的时候你是宝贝,不用你的时候,你再宝贝,也见不得天日!”

    “臣明白!”李景隆说着,赶紧又到了墙角处,翻身把红宝石捡起来,双手奉上。

    朱允熥拿在手里,掂量几下,“这回去吕宋,你有功!你的爵位已经到头,赏无可赏。”

    “臣给皇上办事办事天经地义!这是臣的福分。”李景隆马上说道。

    “不过也不能不赏,云南进来的普洱茶,出宫的时候拿上两斤。”说着,朱允熥顿了顿,“吕宋总督朕不会派你去,不过日后那边直接归理藩院管理,你要多上心!”

    终于,心中的石头落地,李景隆道,“臣遵旨!”

    “朕还没说完。”朱允熥继续道,“想必你也知道了,晋王薨了。所以你儿子和晋王郡主的婚事,要耽搁一阵!”

    “还有,你也应该知道,老爷子最近身子不好,你能说会道的,要多进宫来看看他老人家,让他高兴!”

    李景隆的脸上马上满是深深的悲痛,“晋王他怎么就...........太上皇他老人家,到老了怎么受这么多苦!”说着,掉了两滴泪,“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最痛之事,怎么又落到老爷子的身上!臣听闻太上皇他老人家病危,差点肝胆俱丧站都站不稳。”

    看着他落泪,朱允熥转动手里的红宝石,“对了,你也是刚回京进宫,这些事谁和你说的?”

    “臣.........”李景隆顿时语塞。

    朱允熥却好似问过之后,不需要回答一样,依旧看着红宝石,“今日的事都记着,回去好好反省。还有往吕宋移民的事,既然你要主抓,那朝堂上你的想法就要说出来,知道吗?”

    “臣不敢怠慢!”

    “哎!这宝石成色真不错!”朱允熥把红宝石凑到眼前,“哪来的?”

    李景隆马上陪笑道,“臣在吕宋得来的,其实臣这不是一般的活色,好一点的臣都单独装在一口箱子里,随后就跟着船队进京献给皇上!”

    朱允熥继续看着红宝石,“怎么得来的?抢的?”

    “臣是大明的公爵,怎能做那种事!”李景隆笑道,“臣是用瓷器换的!”说着,笑道,“都是广州那边的瓷器,不是景德镇的青花瓷!”

    “多少套换的?”朱允熥又问。

    李景隆笑笑,低声道,“半套酒器,就能换这么一颗宝石!”

    “虽说朕没赏你什么,可这次去吕宋,你定也是弄了不少!”朱允熥一笑,随后把红宝石放在一边,然后微微叹气。

    李景隆见状忙道,“皇上有心事?”

    朱允熥拽过一张奏折,拍打两下,“陕西的奏折,开春没下雨,今年旱,秋收怕是艰难。”说着,又道,“那么多卫所官兵等着秋收的粮食养家糊口,还有盼了一年的百姓,哎!”

    “臣斗胆!”李景隆俯首道,“皇上你方才说了,臣最是无用之人。平日好用这些金玉之物讨好人心,落下了好人缘,可于国却半分益处都没有,臣听了十分惭愧!”

    “这次陕西闹灾,卫所缺粮,朝廷派人赈济鞭长莫及。臣不成器,但略有薄财,臣愿意献出来帮着那边,解了燃眉之急!”

    “朕可不是跟你打秋风!”朱允熥笑道,“你那点钱,自己留着吧!”

    说着,摆摆手,“去老爷子那问安吧,朕困了眯一会!”

    “是!”

    眼看朱允熥躺在软榻上,李景隆背着身子缓缓退出来。

    转身之际,正看到立在外边的王八耻。

    “王总管,皇上说要眯一会儿!”李景隆笑道,“我现在去永安宫,太上皇那边!”

    “国公爷慢走!”

    这俩人都是满脸堆笑,看着亲热无比。

    看着就像好哥俩一般。

    第9章

    探风永安宫靠近花园的后罩房门微微敞开,穿堂风悠悠吹过。

    花盆中,开着白色小花的秧苗随风摆动。

    一只浑身雪白的狮子狗,歪着脑袋诧异的盯着摆动的小花,然后清澈的大眼睛回望正在躺椅上打盹的老人,随后它的耳朵动动,再看向那几朵小花的时候,眼神中带上了几分蠢蠢欲动。

    它想尝尝这几朵小花的滋味儿!

    刚伸出小爪子,身后猛地传来老爷子的声音,“敢动,炖了你吃肉!”

    “呜!”狮子狗呜咽一声,像是犯错一般爬到老爷子脚下趴好。

    老爷子睁开浑浊的双眼,向下看看,完后又闭上眼睛,手指在躺椅的扶手上拍打几下。

    嗖!

    狮子狗清澈的眼神中满是喜悦,一下跃到躺椅上,翻着肚皮摇着尾巴吐着舌头晃着脑袋,在老爷子的身旁不停的磨蹭。

    “呵呵!”老爷子的大手,在狗肚子上用力搓搓,也笑出声来。

    忽然,狮子狗猛的翻身站起,前爪搭在躺椅的扶手上,呲着牙嘴里带着几分威吓的低吼,盯着门外。

    “老爷子!”外边传来朴不成的声音。

    躺椅上的老爷子摸摸狗头,安抚下它的情绪,笑道,“咋啦?”

    外边紧接着传来的,却不是朴不成的声音,“太上皇是臣老来,二丫头啊!”

    “快进来!”老爷子微微直腰,笑道,“几时回来的?”

    老爷子话音落下,李景隆在外头跟朴不成含笑示意之后,大步进来,进来就跪,“臣李景隆叩见太上皇!”随后,摘下头上的纱冠,恭恭敬敬且声音极大的磕头,砰砰作响。

    “行了行了,你那脑袋是铁打的?”老爷子对这些晚辈总是很优渥,抬手笑道,“心意到了就行了!”

    李景隆满面笑着抬头,目光看到老爷子的时候却马上变为了惊愕,随后惊愕变成了心酸和痛苦,还有种种的心悸后怕。

    砰,一个头又磕在地上。

    他声音已是哽咽,肩膀晃动,“太上皇,臣.........臣才出去多少日子呀!您怎么....瘦成这样啦!呜呜,您怎么.......?臣.......心酸啊!”

    人老了心就软,若是前几年李景隆这样的做派,老爷子早就大脚丫子上去乱踹了。可现在见这个晚辈,自己嫡亲外甥的嫡子,对自己这般真情流露,心中既是温暖也带着几分酸楚。

    “老了,土埋到下巴壳子了!”老爷子苦笑,“快起来,地上凉!”说着,对外头喊,“那谁呀,进来给他搬个软墩子来。”说着,老爷子也看看李景隆,“你也瘦了,黑了,这躺出去辛苦你了!”

    “臣不辛苦!”李景隆上前几步,擦着眼角的泪,眼眶越发通红,口中道,“臣这次去番邦,您交代的事臣办得妥当。您别看是番邦野人之国,好东西着实不少。臣在那边时就想着您这几年身子倦,特意搜罗了不少好药材。”

    说着,他又上前几步,哽咽道,“太上皇,您老千万.......”

    “汪汪汪!”

    突然,老爷子怀中的狮子狗猛的朝李景隆叫唤起来。

    清澈的大眼睛中满是凶狠,背上的毛都竖了起来。

    “汪汪汪!”

    狗虽小,模样却吓人。

    “嘘!”老爷子皱眉呵斥一声,大手轻轻打了一下狮子狗,“没规矩,乱叫啥?”

    狮子狗不甘心的看了李景隆两眼,蹲坐在老爷子身边,依旧死死的盯着他。

    不知为何,李景隆被盯得心虚。

    干笑两声,“这小家伙,比臣家里养的猎狗都厉害!”

    老爷子笑笑,“狗嘛,厉不厉害不在个头上,忠心的狗就算遇上豺狼虎豹,都半步不退!”

    说着,老爷子抬头,“你接着说吕宋的事!”

    “臣到了那边之后,去了谢晋忠的庄子上,凡是见过洪薯栽种过此物的人,无论是咱们汉人还是土人,一个不落全部押上船。他家中所有的洪薯,臣也一并装船。”

    说着,李景隆压低声音,“那谢晋忠以前不知道洪薯的好处,自己种了之后,还许给了别人一些。臣见周围土人的农田中,也有人栽种。所以就.......”

    “说!”老爷子抓着狮子狗的脖子说道。

    “所以臣就想了办法,让那些土人的村寨遭了强盗,一把火烧成白地。”李景隆低声道。

    “嗯!”老爷子点点头,像是听到了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天赐中华神物,遗落番邦必遭天谴,你做得好!”

    “太上皇说的是,这洪薯乃是大明之物,他们也配栽种?”说着,继续低声道,“凡是吕宋那边有的作物,臣都命人找来种子,一并带回了大明!”说着,顿了顿,“老爷子,那边虽是野人之国,可那边的土人,没饿过肚子!”

    “嗯?”老爷子的眼神豁然凌厉。

    “臣是万万不敢撒谎的,太上皇若不信,召其他人来问就知臣说的是不是真话!”李景隆低声道,“海里的鱼虾,山上的鲜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庄稼随便种种,一年三熟。那地方,臣看了都眼馋!”

    老爷子没说话,随后一直用眼睛瞅着李景隆。

    直到他的眼神,让李景隆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老爷子又是淡淡一笑,“这事和皇上说过了?”

    “臣刚见了万岁爷!”李景隆不敢隐瞒,开口道。

    “咱现在不是皇上了,有啥事你和你的万岁爷说!”老爷子重新躺下,闭上眼睛,“你小子,他妈的一肚子鬼心思,还来套咱的话?也就是咱现在心软了,不然早就打瓜子抽你!”

    李景隆讪笑两声,“老爷子您圣明!”

    跨海移民驻军屯田筑城这样的事,是瞒不了多久的。一旦传扬出去,那些老派的守旧大臣们必然竭力反对。也不能说守旧,而是那些看不到移民好处的官员们,这其中不单有朝中的清流,甚至还有可能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

    一旦他们团结起来,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

    朱允熥倒是不怕他们反对,历史上任何的改革者都是在骂名之中,奠基伟大事业的。他怕的是,这些人闹到老爷子这,让老爷子给他们当主心骨。

    尤其是像吕宋这些早在建国开始,就已经对大明上表称臣的南洋小国等,老爷子当年曾在皇明祖训中,立下不征之国的说法。

    是因为怕子孙后代学隋炀帝,哪怕大明国力再强都不许打。

    而且吕宋等地和高丽还大有不同,高丽虽说也在不征之国范围之内,但那次打高丽是老爷子自己的意思,也是高丽欠揍。再者说他本就是华夏文明的覆盖之下,分家出去的地方,大明再收回来而已。

    但若那些臣子们得知,他们的皇帝要打造舰队,把目光从陆地转移到大海之上,他们绝对不可能干休。

    “你们这帮小子呀!”老爷子闭着眼睛,笑着开口,“他娘的开始学会跟老人耍心眼子了!”说着,半睁眼,“江山代有人才出,小伙子的事,咱老头子管不了喽!”

    ~~

    第10章

    香风玉扣李景隆从宫里出来,马上带人往家走。

    曹国公李府早就得着李景隆回京的信儿,夫人邓氏带着家中大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着。

    茶都喝了几盏,可依旧没见着人。

    曹国公夫人邓氏在门房里,不住的把头探出去张望,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李景隆以前不是没离开过家,可不管走到哪都是大明的地界,这次却是带着儿子一块出海。茫茫大海,谁能不担心?

    邓氏看着空旷的胡同口,忍不住眼泪就要下来。

    丈夫不在儿子也不在,她这辈子才明白,为何家里一定要有个男人。

    再想想自己的丈夫,之所以遭受这么大的凶险也是为了这个家,她心中更是不落忍。

    “他好好的回来,不缺少不少啥。以后就算他想纳妾,也都由着他。”邓氏看着胡同口,心中酸楚,“他出门这一趟,也够凶险的!”

    正胡乱想着这些,胡同口忽然一个小厮,撒丫子狂奔而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