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62章

    “旁人的话不听,就听您的。几百敢拼命又听话的精兵,关键时刻能有大用场!”

    第180章

    肇业之始(2)“后来咱就带着亲兵,驮着粮食和钱财布匹回了老家!”

    老爷子来了兴致,滔滔不绝的说道,“当时老家人眼看都要饿死了,听说咱当了义军的头头回来募兵,庄子上的后生们都疯了!”

    “那世道,一个前凸后.......一个原封不动.....不是,一个标板溜直的黄花大闺女也才值五斤小米儿。”

    “咱给的安家粮,一出手就是二十斤!有这二十斤粮,别的不说起码能保证家里爹娘老子暂时饿不死。咱还跟他们说了,跟了咱只要是打仗缴获,咱分文不取全给他们,让他们送回老家养活亲人。”

    “乱世里,最不缺的就是敢卖命的汉子!”

    “三天时间,咱在老家就募了七百多兵,徐达耿君用胡海张龙谢成他们,就是那时候开始跟着咱的。”

    朱允熥插嘴,“可是孙儿听说,您带着这些人回濠州之后,真的把这些人都交给了郭大帅!皇爷爷,这些乡党都是您的本钱啊,怎么就给了别人呢?”

    “嘿嘿,这里面的道道你不懂!”老爷子大笑,“都是咱的乡党,还有许多是咱光腚娃娃,就算都交给他郭大帅,能真听他的?”

    “咱当时带着二十四个人从郭大帅那出来奔定远,这二十四人里,都是咱看得起的好汉子。可这二十四人,可不是咱的全部家底!”

    说着,老爷子得意的一笑,“不是不能多带人,而是有些人咱故意留在郭大帅那的。你想想,咱留下的人管着咱招募的乡党,以后咱有事的时候吱一声,好使不?”

    “他们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朱允熥大笑道。

    不得不说,没有人的成功是侥幸的,老爷子当年才二十多岁,就开始暗中布局了。

    “咱从郭大帅那离开,挑了二十四个人。”老爷子笑道,“兵在精不在多,这二十四人可不是只会上阵厮杀的好汉。咱带的是能带兵,见过的血的将啊!”

    说的没错,当初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中,且不说徐达汤和郭英兄弟等人,其他人哪个不是后来军功赫赫?

    江国公吴良吴桢兄弟,乃是帐下先锋,对张士诚以寡击众,平定广西粤西。

    黑面神东丘郡侯花云,以一当十勇猛无敌,冲锋陷阵无人可挡,又忠心不二。后来被陈友谅俘虏,破口大骂宁死不屈。

    泗国公耿再成,屡破元军带兵纪律严明,最后被叛军设计谋害慷慨战死,配享太庙。

    还有华云龙,郑家兄弟,陆仲亨等悍将......

    都说唐太宗李世民帐下名将如云,可这些人随便一个拿出来,都不在盛唐名将之下。

    只可惜,他们之中有些人,最后都......

    想到此处,朱允熥不由得看向前面的马车,作为淮西二十四将的元老,再次就地重游,想必郭英也是感慨良多吧!

    “有了这二十四人,咱在定远又弄了几百杂兵,随后收了驴牌寨的三千土匪,用军法练了两个月,直接拿下滁州之地。”

    “嘿嘿,有了城池咱也是总兵官了,正好他郭大帅那边内讧,没有粮吃。咱送去了军粮,又在外边给他撑腰,才使得其他几伙子人,赵均用彭大那些狗杂碎,没敢要了他的性命!”

    “等咱在滁州站住脚,收了周围八县之地,手中的本钱可比濠州厚实得多!”

    “壮哉!壮哉!”李景隆大呼道,“太上皇乃真英雄!”

    朱允熥开口道,“皇爷爷,可是孙儿听说,您占了滁州之后,郭大帅因为内斗失败走投无路前来投奔您,您又把手里的兵权交出去了!”说着,故作思索状,“这又是为何?”

    其实这件事,蓝玉等人当年私下和朱允熥聊天的透露过。

    这件事,也是老爷子之所以在胡惟庸一案中,杀了几个幸存的淮西二十四将勋贵的原因之一。

    郭子兴走投无路来滁州,老爷子不但没有戒心,反而把兵权城池拱手奉上。这引起了手下兄弟们相当的不满,大伙豁出命打下的地盘,你朱重八凭什么给了别人?你让兄弟们怎么办?兄弟们跟着你朱重八是要博取富贵,可不是为了继续给他郭子兴当手下?

    是以当时,好几个人私下都闹着要走。还是徐达汤和出面安抚,说重八自有办法,让兄弟们稍安勿躁。还有李善长,暗中做这些人的工作,才渐渐平息他们的不满。

    “乱世之中光能打不行,还要有德!”老爷子正色道,“名声这德行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比刀子好使得多。”

    “不管咋说郭大帅都是咱的岳父,还是咱的恩主,更是咱的顶头上司。他落难了,咱要是落井下石别人怎么看?咱要是不管他,冷落他甚至一口吞了,以后谁不防着咱?”

    “反而咱要是雪中送炭,谁提起咱不得说一声仁义?”

    “真不愿意跟着仁义的人走?”

    说着,老爷子笑出声儿,“再说了城池是咱打下来的,兵是咱的,粮草咱的人管着,给他郭大帅这个名份,换咱的名声,这买卖不亏!”

    “这一步咱还真走对了,郭大帅见咱这么对他,心里对咱更是高看一眼。特意给刘福通那边去了信,说了咱的好话,给了咱一个官职,淮西军的副总管。”

    “有了名声,还有红巾军的名份大义,比得了几个城池还管用。大孙你且记着,做人呀,最主要是图实惠,而且眼皮子不能太浅!”

    就这时,滁州的城墙触入眼帘。

    城外人流攒动,满是进出的人群,两辆大车放缓速度。

    老爷子和朱允熥下了马车不行,郭英和曹震也赶紧过来跟在身后。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城墙下目光深沉。

    “老四!”老爷子指了下城墙,“当年你是从这边爬上去的是吧?”

    郭英笑笑,苍老的目光中也带着些感慨,“是,当年臣就是从这边爬上去的!”

    “打滁州的时候,你是先锋?”朱允熥问道。

    见周围人多,郭英改了称呼笑道,“少东家所有不知,打滁州的时候华云华云龙正面强攻打不上去了,那人死的海了去了,城墙下面密密麻麻好几层。老东家跟小的说,老四呀,凌晨时分咱带人正面强攻,做出不破城不罢休的架势来。你呢,带人从西边城墙偷偷爬上去,直接杀到城门洞子里,把大门打开。!”

    “小的还记得,那天早上起来吃了一顿狗肉喝了两碗老酒!”郭英笑道,“然后套了双层的铁甲,带着二百来人摸着黑,咬着短刀爬上去。”

    “当时你怕不怕?”朱允熥笑问。

    “当时......”郭英想想,“也怕!可不打下来,大伙没法活啊!”说着,忽然给了边上曹震一肘子,“打下滁州之后,这厮才投奔过来的!他来的时候都饿疯了,脑袋大的碗装着糙米饭,硬是吃了三大碗才撂筷儿!”

    “什么叫投奔?”曹震不满道,“我那是.....慕名而来!”

    老爷子背手无声大笑,然后伸手拉着朱允熥,“走,进城找地方吃狗肉去!”

    第181章

    随礼(1)晌午的滁州热闹而又嘈杂,侍卫们带着刘家寡妇母子,自去客栈安顿车马,老爷子和朱允熥带人在街边优哉游哉的闲逛。

    此地繁华与京师不可同日而语,但却胜在热闹二字。满街上的铺子和商贩,好似赶大集一般,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

    “皇爷爷!”朱允熥小声对老爷子说道,“那边有个酒家看着不错,咱们那边坐坐?”

    老爷子伸长脖子瞅瞅那边,微微摇头,“饭馆子有什么意思?没劲!”说着,目光落在集市中,一处围得水泄不通的地方笑道,“那不错!”

    朱允熥定睛看去,却是个卖面条的摊子。

    摊子不大,只有几张凳子和矮桌儿,可周围的食客却不少,人多了凳子不够用,有人干脆就是捧着脑袋大的碗蹲在地上,大口的吸溜着手里的面条。

    灶台边的面案上站着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大手恶狠狠的揉搓着手里的面条,然后用力抻几下,就变成细长的面条,扔进开水锅里。

    腰肢好似水桶似的老板娘,煮好的面捞出来从旁边的大号锅里捞几勺浓油赤酱的卤子,再配头糖蒜交给食客。

    “就这吧!”老爷子笑着拍板。

    朱允熥却有些犹豫,那抻面的汉子,手指甲里都是淤泥,而且闹市之中满是灰尘......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老爷子似看出他心中所想,笑道,“出了宫咱爷俩就是庄稼人,哪那么多事儿,走!”

    朱允熥跟上老爷子,递给旁边李景隆一个眼神。

    后者直接窜了过去,瞅瞅摊子周围实在是没有空着的地方,又猛的窜到边上的茶水摊子,信手抽过来桌椅板凳。

    “哎,你拿我凳子干啥?”人家卖茶水的自然不答应。

    咣的一声,几枚铜钱扔在了桌子上,滴溜溜打转。

    顿时,茶水摊的老板眉开眼笑,“这位爷,您喝茶吗?”

    “桌椅借来使使,凉茶给送几壶过来!”

    李景隆说了一声,然后用袖子把油渍麻花的桌子面擦干净,笑着对走来的老爷子说道,“老爷子,您慢着点,这边是风口凉快!”

    “行,这挺好!”老爷子笑笑坐下,对面摊喊道,“掌柜的,面条按人头上!”

    “好嘞!”老板娘答应一声,脆生生的回道,“老人家要什么卤儿?有茄子肉丁,黄豆肉酱,还有青瓜鸡蛋虾皮,还有炝锅热汤烂肉......”

    “热汤烂肉面!”老爷子再次拍板。

    “大冷天的吃这个热乎!”李景隆开口笑笑,随后忽然笑不出来了。

    一张桌子,四个板凳,人家爷俩坐了俩,郭英曹震各坐了一个,他坐哪啊?

    正好,身后有一人站起身,去灶台那边加卤子。

    李景隆趁人不注意直接抽过来坐屁股底下,等那人回来捧着碗四处张望,嘴里骂道,“哪个杀千刀的把老子凳子拿走了?王八操的!”

    这等市井地方吃饭的都是粗汉,张口自然不会是什么好话。

    可李景隆就乐呵呵的好似没听到一样,那汉子转了几圈悻悻的转身。

    但下一秒,他脚底下突然出现一只腿。

    扑通一声,边走边低头吃面的汉子,直接摔了个狗吃屎。

    “哈哈哈!”周围一顿爆笑。

    李景隆收回绊人的腿,嘴里啧啧道,“这位老兄怎么不小心点儿?”

    “我的面条!”那汉子起身,看着满地的面条脸上都是惋惜。

    老爷子瞪了一眼李景隆,“那后生,你去加碗面,算老汉咱的头上!”

    “我好好的一碗面啊!”那汉子哭丧着脸起身,也不知道听没听到老爷子的话,把地上的面条扒拉到碗里,然后走到摊子的水桶边上,用里面的清水把沾满了泥沙的面条洗干净,又要了勺卤子,蹲在边上大口的吃了起来,眼睛气鼓鼓的瞪着李景隆。

    “看着没!”老爷子唬着脸,“老百姓过日子,半点粮食都不敢糟蹋!”说着,看向李景隆,“你胡闹呢!”

    “老爷子教训的是,小的有错!”李景隆赶紧起身,对那汉子道,“是我刚才不小心绊了你,给你赔不是了。”说完,从袖子中掏出一把铜钱来塞过去,“拿着,晚上回去给家里买点酒肉!”

    殊不知,那汉子却没接,反而横眉立眼的,“你狗日的有钱了不起?信不信老子一碗面扣你脑袋上?”

    旋即又看看李景隆手里的铜钱,猛的一把抓过,“搁老子以前的脾气,打出你苦胆来!”随后把一碗面条吞下肚子,扬长而去。

    “哈哈哈!”老爷子在旁大笑。

    朱允熥看李景隆满是窘迫,笑道,“你去踅摸踅摸,周围哪有卖狗肉的,老爷子想这一口了!”

    李景隆不敢怠慢,赶紧去了。

    “四哥,看着没,他身上还是有钱!”曹震嘟囔一句。

    郭英点点头,“没搜刮干净!”

    不多时,几碗热腾腾的大肉炝锅面送了上来。小地方胜在实惠量大,脑袋的碗连汤带面怕是有两三斤。

    老爷子吹吹里面的热汤,吸溜吸溜的喝口面汤,然后吧唧吧唧嘴,“他娘的,宫里的厨子该杀!”

    曹震左手蒜右手面也不嫌烫,就往嘴里送,“这碗面,可比什么都强!”

    这时李景隆也小跑着回来,手中的油纸包打开,笑道,“老爷子,现切的狗腿,您尝尝!”

    老爷子夹起一块,放在热腾腾的面条里浸着,口中笑道,“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这日子小时候想都不敢想啊!”郭英也笑道,“有面有肉,赶上过年了!”

    老爷子看看周围熙攘的人群,“好年景啊!”说着,又看看郭英和曹震,话里有话的说道,“你们都是功臣!”

    肉和面,不是如今才有的。

    是如今天下太平兴旺了,大伙能出力挣到钱了,才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而这太平和兴旺的背后,是无数的人鲜血。

    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总之他们打下了这个江山,且用心的珍惜小心的呵护和保卫,才有今日的太平。

    几人正这边吃着面,忽然一队小孩兴高采烈大呼小叫的从集市中跑过,口中高呼,“去吃喜糖喽!”

    老爷子瞅瞅,对老板娘问道,“城里,是有啥喜事儿?”

    “您几位是外地来的?”面摊老板娘笑道,“难怪不知道,俺们滁州的张老侯爷娶亲,这几日在侯府门口发糖发利事呢!”

    “谁?”曹震停筷子,“张老侯爷?”

    “是凤翔侯张龙?”老爷子也问道。

    “除了他,还有那个张老侯爷!”老板娘笑道。

    老爷子放下碗,对郭英问道,“咱记得他好像跟咱差不多的岁数。”

    “比您还大两岁!”郭英道。

    “黄土都埋脖子了,娶他娘的什么亲?”老爷子骂道。“他还行吗?”

    第182章

    随礼(2)“孙儿上次回凤阳路过滁州的时候,就住在张老侯爷家里,那老头的日子孙儿看了都羡慕!”

    吃了午饭之后,几人朝凤翔侯府那边去看热闹。

    朱允熥开口笑道,“张老侯爷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二是纳妾!”

    “老不死的比咱还舒坦!”老爷子笑骂,然后挺步看着人家侯府门前,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他这是要疯啊!纳妾弄这么大的阵势?”

    恰好此时,有两个汉子乐呵呵的从里面出来,路过时听到老爷子的话。

    “这位老人家您说错了,老侯爷不是纳妾,而是续弦!”

    “啊!”

    顿时,老爷子几人愣了。

    续弦,那可是正室夫人不是纳妾!

    莫说张龙是凤翔侯,他的夫人也是诰命之身。就算是寻常百姓家,续弦都是头等的大事。

    “嘿嘿!”曹震在边上坏笑,“老张可别弄个十八的,给他儿子当小妈!”

    “老侯爷发糖喽!”

    “老侯爷发利是喽!”

    侯府门前,两个青衣家丁,一把把铜钱一把把糖块漫天洒落,人群之中无论大人小孩抢得不亦乐乎,满嘴都是祝福的吉祥话。

    从远处看去,整个侯府张灯结彩。

    “这狗日的快活啊!”老爷子看了这架势,又感叹一声,随后笑道,“会活!”

    张龙是淮西勋贵中的另类,打老爷子坐稳江山他也身登高位之后,就辞官回乡了。麻事都不参和,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他越是这么不贪恋权位,反而越得老爷子的欢喜,不但连年有封赏,还把八公主福清公主尚给了张龙的长子张麟。

    “皇爷爷,要不要派人知会老侯爷一声?”朱允熥低声道。

    老爷子想想,“算了!”说着,咧嘴一笑,“他娶亲,老子来了还要随份子,省了!”

    殊不知,他们这一行人虽远远的站着,却被门楼里一个老汉看到。

    那老汉缺了半边手,痴痴的看着府门前边,人群之中站着的一行人,瞪大眼睛张大嘴。

    “老管家,您瞅什么呢?”边上家丁问道。

    “好像是?”老汉嘟囔一声,然后转身蹭蹭的跑,“我去找侯爷去!”

    ~~

    “今儿就在这滁州歇一晚上,明早上过定远,直接奔凤阳!”

    老爷子背着手脚步轻快,“虽说难得出来一次,可国事还是不能耽搁!”说着,转头对朱允熥笑道,“这次出来还行,没有啥破烂事儿让咱看着!”

    “朗朗乾坤,偶有那么几次事无妨,可要是每次皇爷爷您出宫都能看着不平事,那就不正常了!”朱允熥笑道。

    “你别替那些官儿说好话,凡事就怕较真!”老爷子笑道。

    就这时,邓平快步走了过来,低声道,“两位爷!”

    “怎么了?”朱允熥问道。

    邓平脸上带笑,“凤翔侯张龙追上来了!”

    ~~

    “你咋知道咱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