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97章

    “给他点热水!”胡观继续道,“他现在这样,说话都不利索,问起来也费劲!”

    “你管这个干什么?”李景隆忙凑着他耳朵说道。

    “皇上既然叫我来监督,那就是我职责所在!”胡观看着众人,“他从中原押解而来,现在是嫌疑不是已经定罪,若定罪了也不用咱们再审。”

    “再说,审也该有个审的样子。这个这个这个.....直接给上刑了,有些不妥。”胡观继续道,“就算要用刑,也是他狡辩或者言辞不实在用。”

    说着,他顿了顿,“我也不是滥好人,既是钦犯的话,皇上日后肯定要过问的。等皇上过问的时候,他要改口说屈打成招,我和诸位都有责任!”

    “另外还有一点不妥,他现在是押解来的犯人,可没有圣旨剥夺他的官身。他和我还有诸位一样,都是大明朝的臣子,怎么能让他对咱们跪着?他只有对万岁爷才跪!”

    这番话,颇让人意外。

    何广义没有任何表情,在他看来犯人就是要打。

    而张紞还有辛彦德,哪怕是暴昭都面露赞许,罕见对他这个和外戚驸马,示好点头。

    “驸马爷说的是!”李景隆也开口道,“人犯是杀是剐也要定罪之后。”说着,又对胡观笑道,“驸马爷宽厚之人啊!”

    ~

    人犯喝了些热水,好像精神好了不少,眼神中渐渐有了生气。

    “你是许昌知府张栩?”何广义开口问道。

    “正是下官!”张栩说着,咳嗽几声。

    “许昌官仓中七处大仓从粮商手中收的米粮麦豆,要么发霉要么掺杂的砂石,且账目支出与实际存粮严重不符,你有何话说!”暴昭也开口问道。

    张栩嘴唇动动,紧张之色溢于言表。

    “我劝你有什么说什么,进了这个地方就没有无辜之人!”何广义开口道,“现在给你机会,让你好好说,你若不好好说,等下大刑之下,你就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下官....”张栩带着几分哭腔,“是周王府的人找到下官,让下官对他们指定的粮商照拂一二。”

    “谁想到那些商人胆大包天,联合了官仓的小吏。以次充好,坏粮充做甲等第一品,然后大车东门进西门出,一辆大车称了三遍。”

    “下官当时根本不知道,也是事后巡查官仓才知.......”

    “找你的,是周王府的谁?所介绍的粮商又是谁?”何广义问道。

    “是周王的奶兄....下官不过是知府,怎敢得罪.....”

    暴昭开口道,“不如把周王奶兄提上来,他们当面对质!”

    “这个.....”何广义面色一顿,目光看向李景隆,随后低声开口,“那人用刑过重,熬不住死了!”

    “死了?”暴昭大怒,“这么重要的人犯,居然能死了?”

    第21章

    条约(1)大明京中暗流暂且不提,且说万里之外的东瀛之地。

    异国之冬,格外清冷。

    和大明北国千里冰封银装素裹之冬不同,东瀛的雪也很大,可风却远没有大明那么猛。

    朱高炽穿着圆领的银灰皮大氅,坐在山名家花园的个阁楼中,看着下面造型和中原迥异但别有风情的松园,还有远处满是白雪覆盖的雪山,圆润的脸上带着几分寂寥。

    “我来多久了?”他轻声问道。

    穿着束腰羊皮袍的郑和在他身后轻声说道,“殿下,您来了一个月又二十一天。”

    朱高炽闻言点点头,“该回去了!”

    这一个月来,他并未全部待在山名家。而是借着大明钦差皇明藩王世子的身份,游走在东瀛各个大名的领地之间。每天的行程除了赶路就是见人,然后就是饮宴。

    对于东瀛的大名诸侯来说,天朝大明的皇孙藩王世子,当然是求之不得的贵客。

    而对于朱高炽而言,他的这一举动则是别有用心。

    尽管来之前,关于此行的目的还有意义都早已清楚。可他这个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有耳朵。

    他可以照着皇帝的交代去做,但是他更要亲自身体力行,去挖掘出皇帝要他这么多的用意。

    更重要的是,尽管他不喜欢这里,可他一定要弄清楚这里复杂的诸侯关系,分析他们的利弊。

    这样一来,他才能从参与者变成掌控者。

    东瀛的诸侯有许多家,山名家只是其中之一,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弄清楚了山名家十几年前是真的阔气过,但随后的明德之乱,让他们元气大伤,被幕府打得抱头鼠窜。

    也正是如此,山名家才会对足利幕府心怀恨意,才想要接着明的大腿,重新崛起。

    东瀛之中,想消灭足利幕府的诸侯不只山名一家。

    还有出身渊源的诸侯大内家,在去往大内家封地,于家主大内义弘的面谈之中,对方暗示朱高炽已经联合了其他大名藩主,随时可以出兵夹击京都。

    朱高炽对于大内义弘的印象颇深,不单因为对方是他东瀛见到的最有男子气概的诸侯,更主要的是他家伙的偶像居然是项羽,在他封地的数日内,整日拉着朱高炽问询当年楚汉之战的故事。

    惹得朱高炽不厌其烦,最后丢给他一本如今大明那边流行的白话故事,三国志演义,结果那家伙如获至宝,当成了兵书整日钻研。

    除了他们两家,还有什么细川,赤松,井上等各个藩主。

    这将近两个月来,他弄清楚了这些诸侯大名和足利幕府之间的矛盾所在,弄清了他们的利益纠葛和仇恨,更弄清了他们想要什么,能付出什么。

    弄清楚这些,他朱高炽所代表的大明就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其实想想,这些事都是当年大明老祖宗玩剩下的。春秋战国时,周天子成了摆设,各诸侯征伐不休,合纵连横之术早就炉火纯青。

    他不但见了这些东瀛诸侯,甚至在赤松大名的家中也见到了足利幕府的使者。

    东瀛各大名诸侯之间都有反对幕府的决心,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更有蛇鼠两端谋取利益之人。

    足利幕府对于他这位大明的皇孙使者格外尊崇,言必称臣。足利义满给他的密信之中,更是坦诚可以再次上国书,对大明俯首称臣,甚至可以缉拿曾经骚扰过大明境内的倭寇海盗,并未保证十年一朝贡,每次两百人使团不带刀剑,且日后约束麾下武士,不得再骚扰大明海疆。

    足利幕府的要求也很简单,大明不要再支持反对幕府的势力。同时若大明想贸易,他们可以开放港口。

    其实在朱高炽看来,这样的结果最好,东瀛臣服为藩,两国再不起争端。对于大明而言,册封只是一道诏书的事,管他东瀛谁当家,只要对大明恭顺就好。

    可皇命难违,大明那位阴险的皇上,就是要让屁大点的东瀛,陷入内战。让人家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永远不得安宁。

    其实,他已经能猜到京城中那位阴险皇帝的用意。

    那位皇帝是把老爷子当初对北元实行的卡脖子政策,换个花花样用在了东瀛身上。

    东瀛之地物产贫瘠,早些年为何海盗倭寇盛行,拼命也要去大明抢劫,就是因为大明不卖给他们东西了。因为东瀛长时间的内战,百废待兴,他们这边什么针头线脑,药材铁器都要依靠大明输送。

    皇帝不给东瀛自给自足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打,然后再通过贸易牢牢的控制住东瀛的经济命脉。

    用些不值钱的东西,把东瀛的银子带回大明,让海港之中全是大明的商船,使得倭人不管用什么东西,都要从大明的商人手里购买。

    东瀛不单是有银子,东瀛还有铜矿。

    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眼珠子都是红的。锦衣卫派人查探消息,根据随行工部人员的计算,那铜矿的年产量可达铜一百五十万斤,要知道大明在云南的铜矿,年产量也不过一百二十万斤。

    大明缺铜啊,而且东瀛的铜因为冶炼不彻底,其中还含银!

    所以这近乎两个月来,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随行而来的船上,那些本该交接给东瀛诸侯山名家的物资,他一丝未动,颇有些坐地起价的味道。

    他是有些腹诽京城皇帝对东瀛的政策,但对东瀛的矿产垂涎三尺。

    “殿下?殿下?”见朱高炽许久未说话,郑和在后面开口问道,“您.....?”

    “通知山名家,我要回去了!”朱高炽淡淡的说道。

    郑和微微怔了下,“是!”

    ~~

    “纳尼?”

    山名家主山名时熙勃然大惊,“殿下要走了吗?”

    他得知朱高炽要回大明的消息之后,带着手下重臣数人,连忙赶到朱高炽的住处。

    “打扰了这么久,也该回去了!”朱高炽一脸和煦的微笑,“孤在这里以茶代酒,感谢山名家主的盛情款待。”说着,他举起了茶杯。

    话说这东瀛之国,除了美女之外,没有任何吸引朱高炽的地方,无论是饮食还是美酒甚至茶叶。

    “可是.....”山名家主心急如焚。

    朱高炽走不走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大明使节带来的东西还在大明的船上,根本没交到他们的手中。

    而且,自从这位大明皇孙来到东瀛之后,一句正事都没提过,整日就是吃喝玩乐。双方接下来的合作,后续的物资运送,更是只字未提。

    “殿下,还是再多留些天吧!”山名家老重村鞠躬道,“我们,还有尚有敬意没有献到!”

    第22章

    条约(2)“要谈事就谈事,还说什么敬意没献到,真是虚伪!”

    朱高炽面上带笑,心中冷骂。

    这两个月来,对于东瀛之人他暗中观察细细琢磨。

    东瀛虽表面说衣冠文字源于中华,可和中华之人完全就不是一个种儿。他们所有的谦卑礼节,都显得有些假,且抱着极大的功利性。

    就是俗称的虚伪!

    “不敢再劳烦贵藩,打扰这么久,孤已经过意不去!”朱高炽笑道。

    “那....两国签约的事?”到底还是年轻了些,有些沉不住气,山名家的世子山名时幸急道,“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勘定!”

    “请注意你的言辞,是大明和你山名家,你山名家不代表东瀛之国!”朱高炽瞬间板着脸,纠正对方。

    “八嘎,你个死胖子!”山名时幸心中怒骂。

    “殿下,您这是何意?”山名时熙开口道,“可是我们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是您觉得山名家藩小力微,不配和大明结盟要推翻以前的议定之书?”

    这边是朱高炽对东瀛之人的另一个看法的完全体现,他们谦卑是因为所有图。一旦达不到目的,他们就会揭开谦卑的面纱,变得眼尖嘴利色厉厉荏起来。

    “藩主稍安勿躁,孤什么时候说过推翻以前的议定?”朱高炽也不再微笑,而是眼神中充满的凌厉。

    开玩笑,老子是大明皇孙怕你狗日的?

    信不信老子叫人挖坑,给你狗日的埋了?

    威胁我?

    我老朱家人怕威胁吗?

    朱家爷们出了名的吃软不吃硬,属顺毛驴的!

    “殿下恕罪,刚才我一时失言。”山名时熙又道,“可是您.....”

    “孤知道你要说什么?”朱高炽慢慢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雪山,长叹道,“似幻是真,真美啊!”

    山名时熙往外看一眼,心中骂道,“小狐狸,都什么时候了,你说话还卖关子!”

    可是他只能站起身,站在朱高炽的身后,“鄙邦小国,风景不过是略有出奇,谈不上美!反而华夏大国,才是真的美。”

    “阁下这人不错,孤很想跟你交个朋友!”朱高炽话头一转,“日后你若是以后机会来大明,孤自然尽心招待。”

    他这种谈话的风格,让对方很是不适应。

    “如此,多谢世子殿下!”山名时熙摸不透朱高炽的心思,只能顺着对方说。

    “谢什么,咱们是自己人。”朱高炽笑笑,“尽管大明朝堂之中,关于是否和你结约之事尚未定论,但孤觉得,你是位好人!”

    顿时,山名时熙大急,“殿下,怎么还未定论呢?前些次,大明已给了许多火器粮食布匹铁器等,鄙人这边也按照约定装载银矿,这还不算定论吗?”

    说着,又忙道,“难道,鄙人的诚意还不足吗?”

    “稍安勿躁!”朱高炽笑着安抚,叹口气,“大明的事你不知道,朝堂上的大臣们,对于东瀛之地不甚关心。孤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们这边如何,跟大明没有半分关系,大明能从你们这得到什么好处呢?自古以来,我天朝上国从不从藩国索取,我们自己的东西都用不过来,你那些东西......?”

    “殿下......”

    朱高炽摆摆手打断对方,“孤奉皇命出使东瀛!你看,是出使东瀛,而非你山名一家!”

    话说到这就行了,剩下的你自己领悟去。

    果然,山名时熙的脸上陷入思索,“可是殿下觉得鄙人诚意不够?”

    “不是你诚意不够!”朱高炽又故作为难,“你要体谅孤的难处,孤要考虑的是整个大明的利益,要考虑的也是整个东瀛的安定。”

    “这些日子以来,和足利幕府不和的大名诸侯孤都与之会晤。山名家主,抛开你我私人之交而言,别人的诚意可都比你深啊!另外,想必你也有所耳闻,足利义满将军的使者也曾面见于孤,态度恭顺要对大明俯首称臣。”

    “我和你是朋友,但毕竟东瀛现在是足利将军为法理上的最高统治者,他提出开放港口,允许大明在东瀛境内采矿经商。”

    “山名家主,这些事孤都要回去面呈我大明大皇帝陛下,在经过朝堂公议呀!”

    说着,朱高炽顿了顿,为难的说道,“看在你我私交的份上,孤在给你透漏一些。足利幕府的使者说,日后每年给大明的朝贡,硫磺一万两千斤,苏木一万六千斤,红铜六千斤,倭刀三百把。”

    “礼物虽轻,可这份情谊重啊!孤若是不把这些事回去面呈皇帝,将来陛下怪罪,孤也承担不起!”

    明白了,山名时熙顿时明白了,而且他脑中直接闪现出一个成语,待价而沽。

    “再者说!”朱高炽压低声音,“你们反幕府的联盟,还未议定你山名家为盟主。你这....让孤怎么帮你?”

    “没有你大明的支持,我拿什么当盟主,我怎么取幕府而代之?”山名时熙心中怒骂不止。

    可是现在他明白,他要寻求到大明的支持,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不然的话,大明宁可当做以前几次输送的物资喂了狗,也要另寻别人。

    “殿下,请帮帮鄙人!”山名时熙鞠躬道,“任何诚意,只要您说!”

    “不可不可,孤代表的是大明,我大明乃礼仪之邦!”朱高炽摆手道。

    “殿下!”呼啦一下,山名时熙连同山名家的家臣们,全部跪伏于地。

    “哎!”朱高炽长叹,“罢了罢了,孤这人就是见不得友人如此呀!”

    说着,再次返身坐下,然后直勾勾的盯着对方。

    那意思就是说,你不是说诚意吗?拿出来吧!

    其实山名家在这段时间以来,对于朱高炽的态度,在私下里也议论了许久,有了些对策。

    “银山,可以交给大明开采,十年为期!”山名时熙说着,看看朱高炽的脸色,但对方不为所动。

    这个条件已经很丰厚了,可以说是大明稳赚不赔的买卖。

    “鄙人现在太丰厚的诚意也拿不出来,但可以肯定的告知殿下!”山名时熙继续说道,“从现在开始,大明的商船可以随意往来鄙人封地的海港,一旦鄙人成为反幕盟主,大明的商船可以在诸大名诸侯的领地,畅通无阻。”

    朱高炽还是没说话。

    “至于大明商人的关税,二十抽一....”山名时熙的脸,控制不住的抽搐起来。

    朱高炽还是没说话,反而端起茶杯。

    “东伊家,是鄙人的亲族。”山名时熙咬牙说道,“他的封地内有两座铜矿,可以用作抵押!”

    “他家的事,你能做主?”朱高炽终于开口问道。

    “他不同意,鄙人就先吞并他!”山名时熙咬牙道,“殿下,明人不说暗话,只要殿下肯结盟于鄙人。幕府给的鄙人也会给,幕府不给的鄙人也给。一旦反幕之事成矣,鄙人只会对大明更加恭顺!”

    “这事,空口无凭!”朱高炽道。

    “写在条约之中!”山名时熙道,“贵国有句话,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鄙人藩地微小,不敢和大明出尔反尔。”

    “行了,见好就收!”

    朱高炽心中暗笑,面上却故作为难,“好吧!孤就勉为其难,帮你承担了这个风险!”

    说着,凑近些,“记得,铜矿一事,务必要尽快!下一次我大明给你运送的物资,将会是来年三月,到时候我们的船要装着银子和铜回去,你懂吗?”

    “哈衣!”

    “哈哈哈,藩主快人快语,豪杰也!”朱高炽大笑,转头对郑和道,“传孤的话,给山名藩主的火器,培训官,物资等即可交接!”

    “殿下!”山名时熙忽然抓住朱高炽的手,“鄙人需要更多的火炮火铳!”

    “那都不是事!”朱高炽大笑。

    站起身,“交接之后孤就要回大明,你的诚意孤定然会告知皇帝陛下。关于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现在就议定国书。从今以后,但贵藩有所求,我大明必竭尽所能!”

    第23章

    风未停(1)正午,乾清宫暖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