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19章

    “人活一世,早晚一死。”郭英继续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啊!”

    这话,让李景隆忽然有些诧异,他看看郭英。

    后者也看看他,笑道,“不白活一场,才对得起自己这条命!”

    “老家伙咋忽然说话跟书生似的!”李景隆心中暗道,“还挺有理!”

    “所以说呀!”景川侯曹震忽然也旁开口,“人这辈子,就得好好活。吃喝玩乐酒色财气,往死里享受。”说着,摇摇头,“他娘的,不能白活啊!”

    郭英额上青筋乍现,“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我是说大丈夫人生在世,当做出一番成绩。你说的是男人在世,就要吃喝玩乐......”

    “老子想喝酒!”曹震忽然低头说道。

    老家伙平日嚣张得脑袋都是昂着的,今日始终垂着一点精神都没有。此时说话,更是老态横生。

    “我也想喝点!”郭英叹息半声道。

    然后,他俩的目光看向李景隆。

    李景隆无奈,“我安排!”说着,一笑道,“福星楼?那儿有三十年的绍兴黄,咱们爷仨来两只醉鹅....”

    “外边不去了!”岂料曹震却摆手道,“绍兴黄没意思,我想和烧刀子!‘说着,对郭英道,“四哥,走,家里去!”

    “嗯!”郭英点点头。

    曹震又对李景隆道,“你跟上,没你作陪喝酒没啥意思!”

    ~~

    说是家里去,却没去景川侯府。

    而是鼓楼大街后四巷,一处幽静小而雅致的三进小院儿。

    这是曹震的外宅,安置的就是他的在乡下收的小寡妇,还有那个小寡妇的儿子。

    曹震对这母子俩是真上心,不但给了宅子,还给了铺子用来收租,还舔着脸皮找到应天府给他们母子二人上了户籍。

    据说....据说还甚至找到了刑部的关系,让他那便宜儿子,进了刑部的大牢,跟着积年老吏学徒。

    别小看牢房的管头之类,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手里的权利大着呢,而且一年的出息比一个四品的京官只多不少。且一点不扎眼,低调又踏实。

    流水的官儿,铁打的吏,只要这辈子不犯浑,踏踏实实的富贵人家。

    最主要的是,他这手安排里里外外都有面子。便宜儿子得了实惠,家里的儿子们也不闹腾。

    你说他曹震傻?有时候他比谁都精!

    除了刘家母子之外,曹震还托人从人市上偷买了两户朴实的下人,伺候他们娘俩。

    听说....听说曹震还准备帮他便宜儿子,寻一门好亲事呢!

    ~~

    “仓促之间也没准备啥?”

    刘寡妇还是一如既往的爽朗干练,等三个爷们在饭厅里坐好没多久,酒菜就上来了。

    大葱炒鸡蛋,金黄焦香。蒜泥蒸白肉,肥的多瘦得少。甜酱炒小公鸡,卤猪头肉熏豆干,还有一盘过水风干菜,干萝卜冻白菜蘸酱。

    除此之外,一壶酒已烫上,微微冒着热气。

    “已经很好了!”郭英笑道,“大妹子辛苦!”

    “这有啥辛苦的,你们吃着,俺去灶上看看,再给你们添几个热菜!”刘寡妇笑着说了一句,转头出去。

    “腌的鹅蛋给切一盘子。”曹震嘱咐一声。

    回头给郭英和李景隆倒酒,笑道,“嘿嘿,乡下女子,过日子是好手。家里家外挑不出毛病,不管我多暂回来,都有口热乎饭。哎,天天晚上给我弄洗脚水烫脚,伺候得我都不想回家了!”

    “过日子得这样!”郭英笑道,“咱们那侯府看着是好,他娘的跟皇宫似的。可是家里没个家样,咱们那些儿孙们,他娘的明明祖宗八辈都是泥腿子,到他们这都摆上少爷的谱了!喝!”

    李景隆默默听着,跟他们碰杯,刚喝一口直接辣得直呲牙。

    “不错吧?”曹震笑道,“山西送来的烧酒,劲儿大!”

    “老侯爷!”李景隆擦擦嘴,“这烧酒呀,还是少喝!前朝时候,多少王公贵胄还有蒙元的皇上,都是喝多了这玩意不明不白升天的!”

    说着,赶紧吃了口菜压压酒,“您这岁数,还是喝点黄酒。煮开了加点姜丝枸杞,美滋滋的补上头!”

    “那玩意后劲大!”曹震笑道,“第二天早上起来脑袋疼!”说着,夹了一筷子冻白菜,沾了点黄酱,美滋滋的送嘴里,“这玩意你没吃过吧,比肉香!尝尝!”

    那萝卜干,冻白菜用开水抄过,皱巴巴的团在一块,散发着说不清好像抹布一样臭烘烘的味道。

    李景隆拗不过对方期盼的眼神,夹起一块也蘸酱放嘴里。刚一嚼,皱着的眉头直接散开。

    这干菜看着不好看,闻着味儿不好,可吃在嘴里清甜舒爽,别有一番滋味。

    “早些年行军打仗,离不开这玩意!”郭英在旁叹息道,“尤其是出塞打鞑子的时候,三五个月见不着绿叶子菜,眼睛一到晚上就一抹黑。”

    说着,忽然一笑,“当年蓝小二咋说的来着?”

    曹震点着盘子中的干菜笑道,“他说这玩意是喂猪的!”

    “哈哈哈!”俩老头咧嘴嘴笑了起来。

    李景隆有些不明所以,这俩老头今儿对他的态度有些不对。

    好过头了,而且说话言谈之间也没往日那么霸道了。

    “有个事儿问你!”忽然,曹震眼睛发亮的看着李景隆。

    “您说!”李景隆忙道。

    “我们哥俩死了之后,能盖旗吗?”曹震正色问道。

    郭英跟着解释,“就是蓝小二那棺材上,皇上给盖的咱大明的日月旗?”

    第65章

    殊荣(2)“我今儿听皇上的意思,以后要弄啥国旗。历朝历代都没有的,代表咱们大明的国旗!”

    “说那旗就是咱们大明,以后凡是咱们大明的地方,就得有日月旗!”

    “说以后每逢初一十五,英烈祠和大明门外,行什么升旗仪式?皇上太子都要参加,公侯都要列位!”

    曹震咧嘴说道,“我也不懂这些啥意思,但就觉着,好像他娘的,这旗不简单啊!皇上还说了,蓝小二虽非大明首功之臣,却是第一个盖国旗的。他娘的,这不是殊荣吗?”

    “嗯!”郭英点头道,“还是皇上亲自给盖的,这....这不就好比皇上亲自给咱们穿装老衣裳吗?想想都体面啊!”

    “虽说跟蓝小二是哥们,交情好!”曹震继续说道,“可咱们也不比他差啥啊?配享太庙我不敢指望,可盖国旗总得有吧?”

    “你是皇上身边人,所以我们哥俩问问你!”郭英也道,“以后,是我们这些老东西都按照这个规矩下葬,还是只有他蓝小二有,旁人没有?”

    “我就知道,你俩对我好,绝对没好事!”李景隆心中腹诽。

    国旗这事他影影绰绰听皇帝说过点,说是大明的标志,以后有日月旗的地方,就是大明的疆土。还说,这国旗要高于皇帝的龙旗。

    盖着国旗下葬,是有大功于国之人。而且这种殊荣,绝对比什么太子太师,太子太保之类的殊荣要高得多。

    “这个.....”李景隆沉吟道。

    “说呀!”俩老头筷子一扔,横眉冷对。

    “凭你们二位的功绩,应当是没问题!”李景隆心里也没底,但嘴上只能说好听的,“开国的功臣么,皇上优渥老臣,二位的功绩摆在那。皇上今儿不是说了吗,仿凌烟阁的旧制,两位定然都榜上有名!”

    这么一说,俩老头顿时眉开眼笑。

    可下一秒,曹震又皱眉咧嘴,“哎,既然如此,咋没见有人给我画像呢?”

    “啥画像?”李景隆愣道。

    “啧,就就英烈祠连廊里挂着那些。”曹震大声道,“就你老丈人还有你爹那种!”

    “肖像!”李景隆明白了。

    “我也没有啊?”郭英皱眉,“你要这么说我还真纳闷了,那画像都是谁给画的,咋那么真呢?”

    功臣肖像都是皇帝许诺了配享太庙之后,由皇家画师要倾力而为。成画之后,直接挂在太庙功臣庙当中。

    “你知道谁画的不?”曹震瞪眼继续问道,“回头我找他去,多给他俩钱,让他多给我画几副。”

    “你要那么多那玩意干啥?”郭英问道。

    “不得给后人留个念想!”曹震喝酒道,“家里挂几张摆次祠堂里,老子坟头上贴一张,好认啊!”

    “你狗日的坟头贴画像,你要吓死谁?”郭英骂道。

    然后俩老头又同时没说话,齐齐看看李景隆。

    老杀才,活着争强斗胜,死了也要分出个高低来,生怕让别人比下去了!

    “您二位配享太庙功臣庙的事,晚辈确实不知道。但英烈祠定然有二位一席之地!”李景隆沉吟着说道,“至于你们的画像?二位要是着急,要不就自己找人画?晚辈倒是认识几个好画师,画的跟真人差不多!”

    说着,顿了顿,“你们也都这岁数了,万一哪天....是吧,来不及画,提前备下也是有备无患!”

    俩老头还是没说话,继续盯着李景隆。

    后者头皮发麻,好半天才动嘴,“那个....回头晚辈探探皇上的口风,二位的身后事......!”

    “喝酒喝酒!”郭英笑道,“就知道你办事靠谱!”

    “您二位都身子硬朗着呢,这后事现在就开始琢磨,是不是有些不吉利?”李景隆笑道。

    “有啥不吉利的,人谁还没一死。再说你也说了,我们哥俩说不定哪天,嘎的就抽了。”曹震笑道,“早打算没坏处!”说着,忽然坏笑道,“四哥,这都过年了,老兄弟们该多走动走动了。明儿我在家准备宝具,叫兄弟们耍几手?”

    “别说,我这手还真有些刺挠!”郭英笑道,“你就多准备钱吧,明儿我别的不干,就杀你这个庄家!”

    “你得有那个能耐!”曹震撇嘴道,“这辈子别的不说,一个打仗一个赌钱,四哥你不是对手!”

    “你要说干那事我不如你,我认。但这两样你可说反了!”郭英回嘴。

    李景隆看看俩老头,有些纳闷,“两位,蓝帅刚故去,您二位.....?”

    “咋?他死了我们就不活了!”曹震道。

    “你啥意思?我俩跟着去呗?”郭英也道。

    “不是不是...”李景隆摆手,“就是,你们几位的交情...”

    “我们的交情不在这上头,要真是跟娘们似的哭哭啼啼,蓝小二反而不高兴!”郭英夹了几个鸡头,一口咬下鸡冠子,嘴里含糊的说道,“我们这代人,生死见的多了!”

    “就是因为他死了,我们才要热闹!”曹震喝着酒,“你也说了,我们都这岁数了,死一个少一个。不趁着活着时候乐呵,死了哪乐呵去?跟阎王爷耍钱?那得多少够输?”说着,大笑起来,“你不记得了?你丈人死第二天,我们找人唱堂会?”

    “杀才!”李景隆心中骂道。

    而郭英则是正色看着他,“你小子平时那么灵巧,怎么今儿脑袋不开窍?”

    这话让李景隆一怔,不知从何说起。

    “今儿老皇爷都没去!”郭英把鸡头嚼碎了咽下去,喝口酒顺顺。

    “这....?”李景隆还是一时没明白。

    “昨儿老汉我和平保儿交接了,刚管了几天的京营交上去了!”郭英笑道。

    顿时,李景隆明白了。

    淮西勋贵集团,彻底告别朝堂从蓝玉的葬礼开始。

    太上皇没去登楼观看午门献俘,也没参与国葬,就说明了一切。

    经过这一年多来的过渡,如今皇上真正的大权在握。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家伙们彻底的开始安享晚年了。

    大明,将真正进入新君时代。

    这大概就是郭英和曹震,格外在乎死后殊荣的原因吧!因为他们的殊荣,将由皇帝做主,而非太上皇。

    ~~

    一场酒喝得有些昏沉,尤其是见了风之后,李景隆骑在马上迷迷糊糊的。

    京城里,三不五时爆竹声响,到处都弥漫着烟火气。

    “过年了,又他妈一年!”

    李景隆心中叹息,下马进门。

    刚迈步进去还没站稳,管家就迎面跑来,满头是汗,“老爷,你去哪了?”

    “爷去哪还跟你报备?”李景隆怒道。

    “不是,是宋国公府派人来报丧.....”

    “等会,谁家?”李景隆瞪大眼,“冯老爷子?”

    “薨了!”管家低声道,“他家里人说看了献俘之后,回家喝了口酒,一觉下去就没醒过来。”随即,又低声道,“宫里也来人找您呢,说让您给治丧去!”

    宋国公冯胜死了!

    因为周王那事,他最近很是不受待见,蓝玉的葬礼也没让他去,午门献俘观礼,也没让他上城门楼。

    “好好的,大过年的....”李景隆叹息,“我.....哎!”

    第66章

    敲打(1)其实男人的成年礼,不是洞房花烛夜,也不是为人父之喜,而是丧事。

    只有经历过至亲离去,才知肩头责任之重,才知人世之苦与情,才知担当能够蜕变。

    即便是毛头小子愣头青少年,也会变成稳重之男子,且宽厚有方。

    经历亲朋友好友故人之逝,方觉岁月之短,人间伦理情长。

    丧事是无声的老师,教会男人成长,变得有责任,不冷漠不急躁...

    但丧事不讨喜,因为它总是接踵而来。

    ~~

    “宋国公的丧事你来处理吧!”

    乾清宫暖阁里,朱允熥有些疲惫的揉着眼角,对李景隆说道,“开国六公当中,唯有你家和朕的母族还有些体面,可常家还在服丧,这时候也只有你了!”

    大明开国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其中李家沦为罪人,家族破灭。邓愈早死,其余诸子没有成气候的,而且长子还因为李善长受了牵连。

    现在仔细想来,无非就是徐,常,李三家了。

    这开国六公在大明朝举足轻重,都是洪武三年第一批受封公爵之人,其中常茂是因为常遇春的缘故之外,其余人等都是功勋赫赫。

    别看淮西勋贵当中,威望最高的是汤和,可在开国之初他只是中山侯。他后来许多功劳,其实都是老爷子硬塞给他,怕冷落了这位好兄弟的善意之举。

    但仔细说来,冯胜其实也是因为沾了他兄长,已故郢国公风国公的光。

    当初天下打乱,冯家兄弟结寨练兵自保,投靠了老爷子,冯国文武双全深的老爷子的器重,其人谋略甚至在李善长之上,攻打应天府(南京),最开始就是他提出的方略,而且对徐达还曾有过救命之恩。

    但他短命,老爷子尚未称帝,就去世了。

    老爷子爱屋及乌,对将冯国用许多功劳都算在了冯胜的头上。

    原本时空中,后世人评说老爷子赐死冯胜,是因为功高震主受到猜忌。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受到女婿周王朱橚的连累。

    李景隆站在朱允熥对面,低声道,“那宋老国公的后事规格....?”说着,笑道,“今儿下午,武定侯和景川侯两位老侯爷,还拉着臣问,他们的身后事是不是如蓝公一般殊荣?”

    “这事儿还比上了?”朱允熥苦笑,沉思片刻,“不管怎么说,老国公都是老爷子当初钦定的开国公爵之一,即便微有瑕疵可瑕不掩瑜,配享太庙和功臣庙是应有之义。”

    功臣庙就在玄武湖北面,为紫金山的一部分,正是老爷子未来长眠的孝陵门户之地。

    可以说入太庙者功臣,但入功臣庙的绝对是老爷子的心腹中的心腹。

    功臣庙正殿是大明开国六王,徐常邓李汤沐。

    冯胜的兄长郢国公冯国用则是东边侧殿,排行第八。

    “皇上仁厚之心,感天动地!”李景隆沉吟片刻,犹豫下问道,“那.....周王妃还有黔国公要不要来?”

    周王的正妃是冯胜亲闺女,如今的黔国公沐春则是冯胜的侄女婿。他还有另外一个闺女,是朱允熥大舅母,常茂的嫡妻。

    不过当初常茂死的蹊跷,这位女子也早早的病逝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