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57章

    刚才,他刚来的时候,要行君臣叩拜大礼,被拦住了。

    现在,他缓缓的跪下,带着比叩拜君王还虔诚的神色,用力的把头磕向地面。

    当当当,三个响头。

    凉亭里站着的老爷子,满是皱纹的脸舒展开来,欣慰的笑了。

    有人说磕头是这世上最没用的礼节,也是最卑微的礼节。可是除此之外,在面对挚爱亲人的时候,除了叩头,我们再也找不到比这更虔诚的方法。

    跪的是恩,叩的是爱。

    深宫的夹道很是悠长,沐春走在几个带路的太监之后,老爷子虽告诉他不急着走,在京城多呆几天,可是这高高的宫墙还有君臣名份,却是一道道屏障。

    莫说他这个外姓的孙儿辈,就算是老爷子自己的儿孙,也不能说进宫就进宫。

    老爷子老了,这一走....

    想到此处,沐春忍不住再次回头。

    忽然,他见到有人追了上来。

    “朴公公!”沐春拱手道,“您....?”

    朴不成笑呵呵的追上来,“春哥儿且慢,太上皇有赏!”说着,微微侧身,朝身后说道,“快着点!”

    他身后,几位穿着宫装举手投足满是大家风范的女子,低着头无声行礼。

    “这是......”沐春隐隐猜到了什么。

    “太上皇说了,你没有子嗣八成就是媳妇太少!”朴不成笑道,“这几位女官,都是宫里几位太妃身边的好姑娘。各个都知书达理,做得一手好茶饭。让他们跟着你去,帮着你沐家开枝散叶!”

    沐春胸口一堵,朝着永安宫的方向下拜,“臣,叩谢太上皇隆恩!”

    “起来吧!”朴不成拉着对方起身,低声道,“太上皇还说了,他怕等不到你有儿子你的那天了,所以先把孩子的名儿给起好了!”说着,顿了顿,“叫,多生!”

    “多生?”沐春沉吟片刻,瞬间热泪盈眶。

    ~~

    时至晌午,宝船厂震耳欲聋的轰鸣变得微弱起来。

    不知道为何,明明还是春日,可船厂之中的温度却仿佛到了夏天一般炎热。

    朱允熥带着随从和工部的官员们,穿梭在各个作坊工地之间。他一身便装旁人不知他是皇帝,但因身边有工部的官员跟随,是以所到之处也只能大概的走马观花。

    日头越发的大,跟在朱允熥身后的朱高炽,额上已是大汗淋漓。

    “你是不是虚啊?”刚走出桐油作坊,朱允熥看着朱高炽低声笑道,“怎么这么多汗?”

    “跟你走了大半天了,老子能不出汗吗?虚?你才虚呢?”朱高炽心里暗骂一声,脸上笑道,“臣自小就是这样,稍微一动就浑身是汗!”

    “还是虚!”朱允熥点点头,然后目光看向远处。

    远处那边一群人排着长队,他开口问道,“那边是做什么?”

    李景隆也朝那边望望,笑道,“回皇上,大概是放饭的时间,工匠杂役们排队领饭呢!”

    “哦,去看看!”朱允熥说着,大步超前。

    人群最后的工部营造司主事,员外郎张瀚顿时变色,悄悄的落后两步,朝着不远处一个人不住的摆手。

    那边的人得了眼神,赶紧转身小跑。

    可刚跑了几步,就被人猛的从旁边拽住胳膊。

    他抬头一看,几个面无表情的侍卫冷冷的看他,“干啥去?”

    “小人.....”

    “老实呆着!”侍卫呵斥一声,“敢乱跑,腿给你打断!”

    ~~

    朱允熥正往前走,忽然脚步一顿,因为鼻子中涌进来一股说不清的味道。说腥不腥说臭不臭,让人有些作呕。

    眼光下,领饭的匠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显得有些闹哄哄的。几个负责维持秩序的小吏,躲在凉棚下面,喝着茶吃着点心,眼皮翻了一下,低声骂几句,又继续喝茶聊天。

    但下一秒,他们看见了一群人走来。宝船厂里最大的官只能在最后跟着,就猛的起身,赶紧冲向人群。

    “都排好,别挤别闹别吵!”

    这一幕,朱允熥看的真切,不由得眉头紧皱。

    宝船厂是管理是有可以称道之处,但他也明白,也是管理的好的地方,猫腻越多。

    管理嘛,呵呵!

    是没人敢贪造船的钱,可这衣食住行上的手脚,也够他们搂的!

    此时他们已走到了排队的匠人们旁边,匠人们有些畏惧的看着这一群气派的官人。而恰好,有一个刚打了饭的匠人从里面出来,拿着饭缸子就蹲在地上,大口的吃了起来。

    朱允熥看的真切,他的饭缸子里就是两勺子糙米饭,白花花的萝卜和黑乎乎的腌菜。

    这一幕,跟那几个小吏凉棚之中的茶水点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你管着火器制造局,你那边也是如此?”朱允熥继续前行,面无表情的问道。

    “说出来臣又要得罪人!”李景隆笑道,“老话说想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好料,火器制造局的匠人,都有专门的小食堂。定员六人一桌,到点就吃现成的,直接有杂役给端上桌,不用这么乱哄哄的排着!”

    说着,顿了顿继续又笑道,“而且餐餐都得有荤腥,就算是绿叶子菜都得用大油炒,细粮更是敞开了吃。另外,火器制造局那边,早就定下了奖惩制度,最低的火药学徒,若是一个月不出错都能拿到近乎两块银元,额外还有十斤大米!”

    他说这些朱允熥早就知道,此刻再听一遍,再加上眼前这乱哄哄排队领饭的场景,心中又是一番滋味。

    “你那边的经费....?”朱允熥继续问道,“可是够用?”

    “足够!”李景隆笑道,“臣不懂炼铁造炮,臣就只管一件事,皇上给的恩典,下面人都要雨露均沾。”说着,斜眼看下后面,似乎还不明白即将发生什么的工部侍郎练子宁,笑道,“每个人的口粮,臣都是差心腹购买,写在了账本里,所有人每日都是定额。谁敢扣一口,臣就摘谁的乌纱帽!”

    “工匠虽身为低微,可活是他们干的,臣再糊涂也不会容忍人在这方面动手脚!再说了,舒舒服服的吃饭,舒舒服服的睡觉,人才能有劲儿!”

    朱允熥依旧面无表情,径直走到给匠人打饭的房门口。

    几口大缸依次排开,里面的东西看着毫无食欲不说还让人心头火起。

    白花花的萝卜菜瓜汤里面,飘着几快带皮的肥肉膘子。打饭的人趾高气昂,一勺子直接扣在匠人杂役们的饭缸子里,还不耐烦的催促下一个。

    而屋里边,几个好似做饭的伙夫正捧着饭碗吃的香,他们的碗里,赫然是巴掌大的色泽红润的花肉。

    周围一片狼吞虎咽之声,俨然是累极了的杂役匠人们大口吞咽着嘴里的饭,有人几口吃完了,用饭缸子蒯一碗凉水直接灌进肚子里。

    就在这饭堂边上,就是旁边几个作坊排水的臭水沟。还不到盛夏,苍蝇成群的嗡嗡。

    “你过来!”朱允熥冷着脸,朝身后冷喝。

    他身后的人骤然愣住,不知皇帝是喊谁。

    侍卫邓平悄悄的捅了一下练子宁,“侍郎大人,叫您呢!”

    “臣....”练子宁这才反应过来,从后面走到饭堂口,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皇上为何叫他,还用问吗?

    “宝船厂交给你,你就这么管的?”朱允熥指着几口装着菜的大缸,“这菜,你家里的狗都不吃吧?”

    “臣......”练子宁满头大汗,惶恐得说不出话来。

    猛的,他狠狠的目光看向身后,员外郎张瀚等人已是两股战战,站立不稳。

    “去匠人们睡觉的地方看看!”朱允熥拂袖,带着满满的怒气。

    第142章

    大明太祖号(1)乱哄哄乱糟糟,一眼看过去到处是低矮的窝棚,密密麻麻的拥挤在一起。

    挂着的破衣服,夹着尾巴乱叫的狗,躲在屋里怯生生的孩子。

    比房子还高的垃圾山,到处横流的污水,一群嗡嗡嗡嗡的绿豆蝇。

    两万多人全挤在一块狭窄的地带,朱允熥静静的看着眼前这如同难民营一样的场地,眼中蕴含着怒火。皇帝的表情众人都看在眼里,无人敢说话。

    这儿,甚至比难民营还要乱,还要差。

    “焦大!”朱允熥唤了一声。

    “小.....人在!”焦大卑微的上前。

    “你也住在这儿?”朱允熥轻声问道。

    “小人....也住这边!”焦大指着左侧一排低矮的茅草窝棚,“那边就是小人的住处!”说着,声音发颤的继续说道,“工匠杂役们按照所属工坊的不同,住在不同的的地方,方便一块上工!”

    朱允熥淡淡的说道,“带路,去你家里看看!”

    “是...小人给皇上带路!”焦大虽是工匠,可也看出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对,说话越发的小心谨慎。

    ~~

    走入这片匠人们居住的窝棚,刺鼻的霉味,腥味,还有说不出是什么的味道都掺杂在一起,让人忍不住掩住口鼻。

    天地之间阳光普照,可焦大的家却半点阳光都见不到。

    屋里的地面就是泥地,因为潮湿,人的双脚踩上去,鞋底就满是黄泥。窝棚之中只有一张床,看不出颜色的被褥,堆积的工具等等。

    “你已是匠人中的厢长,怎么也住这?”低矮的窝棚让人有些直不起腰来,朱允熥看了几眼,又走到窝棚外。

    “回皇上的话,匠户都是如此,只是老规矩!”焦大低着头,局促的说道。

    朱允熥又看看远处,那些低矮的窝棚中,依稀有女子忙碌的身影。

    “你家人呢?”朱允熥又问。

    “小人的家人在乡下!”焦大忙道,“小人在乡下有房子,比这个气派,小人轮休的时候,可以回家住!”说着,又指了下远处,“那些拖家带口的,都是外省调过来的匠户.....”

    “你一个月几天轮休?”

    “小人.....”焦大的眼神朝后瞥了一下,有些犹豫。

    “皇上在问你话,你仔细回答!”李景隆在旁提醒道。

    “小人.....如今船厂赶工期.....”

    朱允熥已明白了,赶工期就等于没有轮休。这时代的匠户,在官员的眼里不过是免费的劳动力罢了,能往死里用就往死里用。

    “你那边也是这样?”朱允熥看向李景隆。

    后者忙俯身道,“回皇上话,臣掌管的火器制造可不敢如此。”说着,顿了顿说道,“火器制造局为了防火,匠人们住的地方离着各个作坊都远远的。再者若是人多了都挤到一起,难免引起时疫!”

    “匠人们住的地方,是臣专门让人划出来的,不敢说多好但胜在宽敞冬暖夏凉,臣引用军营里的规矩,每十户匠户共用一口水井,设有茅厕。匠户家里的马桶,都倒在指定的地方,夏天给足水,冬天给足炭,还有药房和澡堂子,整个匠户们住的地方,就跟一个小城似的,应有尽有。”

    说着,笑了笑,“臣愚钝,就晓得万岁爷是慈悲之心见不得人受苦,那些匠人们又都是给万岁爷干活的,所以尽量的让他们吃的顺口,住得舒坦。吃好了住好了赏钱月钱再跟上,他们自然会好好干活!”

    窝棚区里的气味委实难闻,朱允熥一边听一边缓缓走到外边通风的地方,不悦的目光看向练子宁。

    “你都听到了?”朱允熥开口道。

    “臣惭愧!”练子宁俯身,满脸愧色。

    “在朕心里你也是稳当人,所以造币厂还有宝船厂朕都交给了你,可你看看你办的这是什么差事?”朱允熥的声音带了几分训斥,“朝廷花费重金,每年近千万的银钱投入,朕寄予厚望,你却给朕来了一个驴粪蛋子表面光?”

    “皇上!”练子宁一撩官袍直接跪在泥地上,“臣疏忽,甘愿受罚!”说着,抬头道,“是臣平日没留心这些细微末节,臣有失察之罪!”

    “你倒是把自己摘的干净?”朱允熥冷笑。

    练子宁才干有,能力也有,也够务实。但也有着这时代文官所有的通病,那就是不把这些匠户还有杂役当人看。他们的认知当中,只有家中有地有房的农民才是人,这些出苦力做工的人就算不得人。

    更让朱允熥生气的是,练子宁还根本没意思到他自己错在哪里?

    失察?那不就是撇清干系吗?

    他这个督办的侍郎高高在上,自认把一切都布置妥当了,然后放手让下面人去干。至于下面人干成什么样他也不在乎,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只要不耽误工期,只要能造出船,只要账簿上清楚没人中饱私囊,其他的他根本不在乎。

    他只关心事,不关心人的死活。匠户若不够,发公文让各省征调就是。杂役不够,征发民夫就是。

    “臣等有罪,请皇上责罚!”这时,营造司主事员外郎张瀚,还有宝船厂的几个头头,也跪在地上请罪。

    “你们罪在何处?”朱允熥看着他们冷笑开口。

    “臣等马上按照火器制造局那边的法子,重新来过。”员外郎张瀚惶恐的说道,“匠人们的口粮还有月钱也重新斟酌。”说着,咽了口唾沫,“但,宝船厂的匠户杂役是火器局的两倍还多.....”

    “口粮月钱重新斟酌?”朱允熥再次冷笑,“朕每个月给的钱,不够这些匠人们吃的好住得好吗?”

    瞬间,一群官员齐齐低头不敢发声。

    “出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根本就不知错在哪里?”朱允熥厉声道,“还重新斟酌?匠人们吃用的钱都被你们中饱私囊层层剥削了,还跟朕说重新斟酌?你们以为,你们分的不是朝廷造船的钱,就不算贪了?何广义!”

    “臣在!”

    “交给你了!”朱允熥厌恶的摆手。

    “皇.....”

    张瀚等人刚发出声音,就被锦衣卫番子捂着嘴,粗鲁的拖走。

    练子宁头上冷汗淋漓,浑身颤抖。

    其实他也有苦衷,身为工部侍郎本就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使,这宝船厂中这些底层之事,他实在是无暇顾及。

    “上梁不正下梁歪!”朱允熥对他怒目而视,“他们有此错,都是你这个督办大臣纵容的!条陈写的再好,执行起来这个样,管什么用?”

    “注定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注定是要沦为面子上的事,成为一些人敛财的财路!”

    说着,朱允熥继续大声道,“你可知,这船厂中最宝贝的是什么?是那些堪比黄金的木料,还是那些铁,那些桐油,那些铜?”

    说到此处,朱允熥转头对李景隆道,“你告诉他,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143章

    大明太祖号(2)“臣以为,最重要的是人!”

    李景隆大声说道,“天地万物除了人之外都是死物,但这些死物亦是人不可缺也!可这些死物不是上天直接赋予的,而是通过人的手造出来的,是以天地万物中人最重!”

    “古人云士农工商,工也是一业,而且是上天赐予百姓的谋生之道。匠户身份虽贱,可也是工之一类。臣说句不好听的,就算自家的大牲口都要给吃饱喝足才好干活,怕冷怕热时不时要给些好草料,何况是大活人呢?”

    “本朝自皇上登基以来,重工兴工。无论是火器还是还船,皆是与国有利扬我国威的大好事。但造这些东西的,就是这些匠人们。若没他们,就算天上掉下金山也变不成火炮,变不成战船。”

    “臣再说句不当的话,战船也好火炮也好,虽说金贵可是只要有人在就能造出来。而若是没人,没有能造这些东西匠户,一切都是空谈!”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但他妈的有时候,我们却偏偏最不把人当回事。

    人,才是最先进的生产力。

    但他妈的有时候,我们就是把人当成了牲口。

    而且这个观点还是自上而下的,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反正有的是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给你口饭你就要感恩戴德,物比人珍贵,人不如东西。

    然后还把人分了等,越是做事的越底层,什么都不干的人反而有管着做事人的权利。越是干事越是没好处,不干事的人反而吃得满嘴都是油。

    “你听到了?”朱允熥看向练子宁。

    后者满脸愧色,“臣,无地自容!”

    “罚俸三年,降三级仍在工部侍郎上行走!”朱允熥开口道,“宝船厂督办大臣的差事,你降为副手。”说着,他看看李景隆,“你行不行?”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景隆马上大声道。

    “忙得过来?”朱允熥再问道。

    “皇上有旨,臣就算这条命不要,也要把差事办的妥妥当当!”李景隆拍着胸脯子。

    “嗯,交给你,你为正,练子宁为副,你俩联手早日厘清这些宝船厂的弊端!”朱允熥开口道,“匠户也是大明子民,不是奴隶!”

    “臣遵旨!”李景隆大声道。

    随后,朱允熥带着人拂袖走远。

    李景隆落后半步,上前扶起地上的练子宁笑道,“练侍郎,以后你我同僚,许多事还要你多多指教啊!”

    “不敢不敢!”练子宁强笑说道,“下官,一切唯曹国公马首是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