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谁?”郭英说着,忽然明白了。啪的一巴掌,拍在李景隆肩膀上,“你是说?”
李景隆忍着痛,手指头指下天空,“您能想明白就行!”
第158章
给你人(1)“臣李景隆,郭英,叩见.....”
“大规矩免了!”朱允熥坐在床边的罗汉床上,笑着摆手,“坐那儿跟朕说话!”
郭李二人落座,只是坐下的时候,在郭英身侧的李景隆对着朱允熥微微点头,眼神示意。
“哈,老杀才被忽悠的差不多了!”
李景隆的意思朱允熥自然心知肚明,而在南书房中李景隆和张紞的那番话,也自然出自朱允熥这个皇帝的授意。
利益从来都是双向的,不可能一家独享。
这些年为了安抚这些老勋贵,也为了顺利平安的从他们手里交接权力,朱允熥已经许诺了不少东西给他们。高丽的专卖权,云南的商路,每一样都足够他们盆满钵满。
但这次朱允熥不想就这么给他们,但是可以合作。
纵观人类历史,那些大航海家大冒险家发现新大陆的人,他们的背后都有皇家的支持。支持他们,他们可以给帝国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帝国还可以牢牢的掌控。
而且,这些淮西勋贵家族子弟,其实也正是最适合航海开拓的人选。他们的根子就在大明,根本跑不远逃不掉。
“老军侯见朕何事?”朱允熥端起茶盏抿一口笑道。
郭英起身俯首,“老臣是听说朝廷有意去缅国运送柚木,是以厚着卖面皮来皇上这求个恩典?”
“嗯?”朱允熥佯装疑惑,“这差事给了曹震的次子啊?你求什么?”
不等郭英说话,李景隆开口道,“皇上,这事郭侯和曹侯还有其他几位侯爷商议过。都觉得为国出力的事,不能只让曹侯一家露脸,都想着各家出几个男丁....!”
他话音未落,郭英就在心里怒骂,“二丫头,我入你老娘,你给老子上药?”
“要官?”果然,朱允熥方才还笑模样的脸说变就变,不悦道,“朕定下的事,你们私下里商量一番,再回来跟朕讨价还价?”
“臣不敢!”郭英赶紧起身请罪。
“呵!”朱允熥冷笑道,“老军侯,你们到底是真想为国出力,还是盯上了缅国的海路,想要谋私?”
“皇上您误会了,容臣禀奏!”郭英急道。
朱允熥不置可否的点头,轻轻吹着茶盏里的茶叶。
“这个.....朝廷从缅甸运送柚木,办的是国事但不宜张扬,弄得人尽皆知!”郭英开口道,“不然,那些书生们就会说皇上对藩国太过刻薄,说什么违背天朝仁德之名,让外人看低了我大明!”
说着,他想了想继续道,“所以臣等私下里想了另一个办法!”
他的回答让朱允熥有些意外,“什么办法?”
“船队不用朝廷的名义,而是用臣等通商的名义!”郭英开口道,“船队中领头的护卫的都是臣等家中子弟,臣等帮着朝廷把造船所需的木材运回来!”
“人老成精!”
朱允熥心中给郭英下了一个评语。
这人相比于其他淮西勋贵聪明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也难怪这些年老爷子连句重话都没给过他。
“你们出面?”朱允熥佯装什么都不知道,开口道,“船从哪来?”
“所以臣才来求皇上!”郭英马上说道,“让户部借船给臣等!”说着,笑道,“不瞒皇上,其实臣等也有私心!走海路,这一来一回的,若是光运木头就可惜了,缅国虽蛮荒小国,可也盛产香料宝石等物......”
“嗯,朝廷借船给你们,你们私下发财?”朱允熥笑着说道,“是这个意思不?”
“也不都是为了臣等!”郭英笑道,“蒙两代皇上的恩宠,臣等家里的财货几辈子都吃用不尽了,哪能那么贪心!”说着,笑道,“可是臣等这些年落下个臭毛病,就是听说哪里有好东西嘛,就非得弄咱们大明来!”
“弄大明来?”朱允熥笑道,“给谁?”
“给皇上您啊!”郭英一拍大腿,“您对老臣等好的没话说,臣等不知怎么报答。正好这次朝廷要出海去缅国,这事臣也知道,根本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
“臣就想着家中那些吃闲饭的顽劣小子,闲着惹祸还不如打发出去历练一番,让他们涨涨见识。户部借船,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得着好东西上缴国库,要说私心臣也是有的,孩子们能落下三瓜俩枣.....”
行了,仓促之间能说出这些话,也算难为郭英这老头了!
朱允熥心中暗笑,许多事只要双方心知肚明即可,不需要说得太明白。
但他还是装作为难,可有显得格外清楚,“嗯,走私夹带的事让你说的这么冠冕堂皇!”
在郭英的讪笑中,朱允熥继续说道,“可这毕竟好说不好听,得了钱财还要上缴户部?”
“皇上,也不是上缴!”李景隆笑道,“是孝敬!”说着,叹口气,“这几年皇上您的日子太清苦了,宫中一再削减用度,臣等看着心里实在不落忍!”
“对对对,孝敬!”郭英忙道。
“你们有这个心就好!”朱允熥叹口气,“孝敬多少?”
“六......”
李景隆抢在郭英前头,“皇上,老侯爷的意思,缅国的海路但凡有意外收货,他们跟户部三七分,他们占三户部占七.....”
“你老娘,不是六吗?怎么一转眼你给多家了一成?”郭英心里大骂。
“也不是不行!”朱允熥点点头,“咱们大明朝跟别的朝代比,就好在一点,务实!所以,谈钱嘛,也不丢人!这海路你们来用,总比别人用强。再者说,这等于是帮国库开源,也是好事!”
说着,想想道,“要多少船?”
“大概十来艘.....”
“不够!”朱允熥打断郭英的话,笑道,“老侯爷,小家子气了!”
郭英一愣。
朱允熥继续道,“十来艘还不够运木头的呢,缅国可不单有木头有矿产还盛产稻米呢!”数着,想了想大手一挥,“朕给你三十艘!”
“啊!”这下郭英和李景隆全愣住。
“缅国周边的海岛小国,你们都可以去!”朱允熥继续说道,“再从福建的靖海军调两艘战舰给你们。”说着,又笑道,“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好!”
其实朱允熥心中早有预案,经过这几年的锻炼,靖海军已具备了远航的能力。舰队将要一分为二,一路北上高丽东瀛海往北,以胶东辽东海港为中转。一路南下,吕宋缅国爪哇等地为目标。
十年内把这些地方纳入中华版图,二十年内设置郡县,三十年内全部汉化。
让整个帝国张开大口,对着周边地区行鲸吞之势。
“这.....老臣这边,凑不出这么多人啊?”郭英纳闷道。
“没人,朕给!”朱允熥一笑,“像带兵那么带就可以!”
第159章
给你人(2)潮湿阴暗的刑部大牢里,满是令人作呕的腐臭味。
一个刑部提举司的七品小官儿,用手帕捂着鼻子,坐在大牢走廊既iin头的审讯房中,两只脚搭在桌子上,满脸的厌恶。
“这边.....”外边传来阵阵嘈杂,带刀的差役把一个个形形状状,或是满脸狰狞满不在意的大汉,或是战战兢兢浑身发抖的胆小鬼从监牢里提溜出来,在大牢狭长的通道中排队。
“姓名!”那七品小官闭着眼睛,对面前一个脸色惨白走路都打摆子的囚犯问话。他旁边,几个带刀的差役虎视眈眈,还有文书在快速的记录。
“吴一帆!”那囚犯颤抖道。
“所犯何罪?”小官儿继续问道。
“骗奸民女....数人!”那囚犯的声音低不可闻。
“嗯?”小官儿一听是这个案子,顿时来了精神,放下脚拿起桌上的卷宗看看,咧嘴一笑,“哈!”随后又看看那囚犯眉清目秀的脸,“你白面书生看着斯斯文文,原来喜欢这个调调?”
囚犯惭愧的低头,旁边有差役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强。这死罪囚就喜欢用强的,说太顺从的没意思!”
“哈!”小官儿又咧嘴笑笑,“他娘的用强?娘们要是不愿意,老子连她袜子都脱不下来,这小白脸还挺有手段!”说着,翻了下卷宗,“哟,涉及数人?嘿嘿,斩立决的大罪!”
“大人饶命!”那死囚跪地叩首,“小人愿望,小人未曾....”
“闭嘴!”小官儿厌恶的呵斥一声,看看死囚的脸,忽又笑着对旁边的差役说道,“这套好的,在监牢里没少遭罪吧?”
“您也知道,监牢里这样的最受轻视!”那差役低声笑道,“听说他在牢里,整日被人逼着打手铳。嘿嘿,还得站在墙壁一米之外,每次都必须喷到墙上,不然就要挨揍。”说着,又笑笑,“他刚来时也算丰神俊朗,现在都没个人样了!”
“给你条活路要不要?”那小官儿笑着开口。
“要,要!”死囚磕头如捣蒜。
“嗯,这算一个!”小官儿对着文书点点死囚,“记上,三日后发往吕宋!
那文书点点头,快速在纸上记录下死囚的籍贯姓名所犯何事年龄等。
然后这个死囚被拉下去,又换了一人过来。
“姓名!”
“梅边知!”这死囚人高马大,一脸横肉无所畏惧。
“这名倒是怪!”小官儿再度翘着二郎腿,“何方人士?”
“浏阳人!”
“所犯何事?”
“杀人!”梅边知咧嘴一笑,“杀了三个官差!”
“嗯?”小官儿的脚马上放下,仔细打量下那死囚,“为何杀官差?”
“也不是官差,家父跟里长起了纷争,里长带了几个乡里的帮闲去我家把我爹按在地上揍。我这当儿子的气不过,晚上拿了把柴刀,砍了他三人的狗头!”梅边知满不在乎的说道,“杀人之后自知死罪,便去了衙门自首!”
“糊涂!”那小官儿拿起卷宗看了看,斩监候!
显然,这是地方官也知事出有因,所以才网开一面。
“出了事不知道报官吗?你一时意气用事觉得痛快了,可毁了自己一辈子!”小官儿摇头道,“现在可后悔了?”
“报官?”梅边知不屑笑道,“那有何用?且不说官府接不接,就算接也是不痛不痒说几句,到头来更窝火。我一不做二不休,先出了这口鸟气再说!”说着,又冷笑道,“嘿嘿,也算是给那些里长帮闲们提个醒,以后不敢再随意欺辱百姓!不然,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年轻气盛!”那小官儿又摇摇头,“你坐那儿跟本官说话!”
梅边知拱拱手,大咧咧在凳子上坐下等待下文。
“你是斩监候,死罪虽逃过去了,可估摸着这辈子也出不去了!”那小官儿张口道,“现在本官给你条活路,你可愿去?”
“有活路不要那不是傻吗?”梅边知笑道。
“好,记下,这又是一个!”小官儿摆摆手,吩咐文书,“此人性如烈火尚武好斗,可用在军中为劲卒!”想想,又道,“其人心有良善大义,不是苟活之辈!”
说完,看看那死囚,又对差役吩咐道,“这几日给他几口细粮,被委屈了这条好汉子!”
他这句话直接可以影响这汉子日后在吕宋的前程,同样是发过去的囚犯,如那小白脸一般的也只配当个苦力之类的,而这汉子则是可以半兵半民,随意婚嫁购买房屋土地,身份不知高了多少。
“是!”文书记录在案,开口道。
“大恩不言谢,愿这位大人儿孙满堂,官运亨通!”那死囚拱手道。
小官儿笑笑,再次摆手又换上一个獐头鼠目的人犯。
“姓名!”
“张三!”
“所犯何事?”
“拐卖儿童!”
“嗯?”那小官儿翻开手里的卷宗,看了几眼脸色变得难看起来,“这是哪里的地方官,简直就是糊涂蛋。人贩子还留着作甚,大明律拐卖童子者一律凌迟处死,还送到京师来作甚?”
“大人?小人冤枉....”
“住口!”那小官儿呵斥一声,“进来的都他妈说冤枉,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
说着,厌恶摆手,“拉下去,发回原籍按大明律凌迟行刑,不得延误!”
“大人,小人冤枉呐.....”
人贩子死囚在惨叫中被拉走,旁边的差役凑到刑部小官儿身边,笑道,“大人,反正上边说要查点之后送往吕宋去的,杀了他也是杀了,还不如送过去当个苦力.....”
“发往吕宋的囚徒,最起码还得是个人!”小官儿脸色不善,“这等诱拐童子的人贩子,天生就没心肝,不是人的东西留在世上干什么?发到吕宋去?呸,便宜了他们!”说着,摆手道,“下一个!”
“姓名!”
“郭大业!”
“所犯何事?”
“私盐贩子!”
“你所犯何事?”
“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踹了把刀子拦路抢劫!”
“你所犯何事?”
“盗墓!”
“你所犯何事?”
“扛税殴打官差,烧了官署!”
就这么着,这刑部小官儿一个个的问下去,把那些罪大恶极孔武有力的犯人和一般犯事的囚犯区分开来,分成两个册子一一记录。
这些人到了吕宋之后,根据名册卷宗,由当地的驻军千户酌情区分使用。
忙了一上午,那小官儿也是腰酸腿疼,揉着手腕站起身。
旁边的差役又笑道,“好家伙,咱们大明朝这些人渣都发往吕宋去了,那当地人就要倒霉了!”
“穷乡僻壤的地儿,你弄一帮秀才过去也镇不住!”那小官儿笑笑,“况且曹国公那边交代过话,越是凶恶的越好。”
第160章
不可能(1)且不说乾清宫中如何,朱高炽这边从紫禁城出来,本想先去礼部办公事。但车驾刚出午门,就被一行人拦住。
“谁呀?”车厢里朱高炽正捧着一碗油茶面吸溜得满嘴甜香,被人拦住去路格外不高兴。
他最烦的就是吃东西的时候别人打扰他,尤其是在吃甜食的时候。在他看来甜味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滋味,需要闭着眼睛慢慢的轻轻的回味,品尝每一份余香。
“殿下!”有侍卫走到马车外,低声道,“说是啥倭人使节,非要见您?”
“怎么堵这来了?”朱高炽顿时大怒,“有事找里理藩院去,找孤作甚,孤又不是他爹?”
他脾气是好,但那要分谁跟谁。堂堂大明皇孙,未来的燕王千岁,面对这些藩国使节的时候,自然得摆出天潢贵胄的架子还有威仪。
随即,他又吸溜一口手中的热油茶面,骂道,“大早上给我找事?宫门外堵我?朝臣们看着了还以为孤私通番邦呢?”说着,又骂道,“蛮子就是蛮子,一点礼数都不懂,真是岂有此理!”
“诸位让让,我家世子现在没功夫,诸位改日再来拜会!”
午门外的长街,一排武士武的倭人跟没泡开的海米似的,弯腰拦在路上,带头的就是倭使足利义持。
“下臣等连日求见世子殿下,可都吃了闭门羹,今日出于无奈才出此下策。”足利义满说着,忽然喊道,“世子殿下,请见见下臣,下臣有话说!”
他也是被逼到没法子了,送出去的宝贝,大明朝的几位贵人是来者不拒,可是一到办事就含糊不清,而且一推三六五。光是一份东瀛内战起因纪要,就让他写了四五遍,从礼部跑到理藩院,又从理藩院跑回礼部,折腾了许久别说明国皇帝没见着,就连一个准信儿都没有。
这些年,他被耍得就像是无头的苍蝇,在京师中到处乱转。
但也不是没有收获,从同住在迎宾馆的缅国使者口中,他们已经得知大明和缅甸签订了和平协议,两国不再用兵。是以足利义持更急了,迫切的想得到大明对他们足利幕府的支持。
“不见不见!”朱高炽在车厢中冷哼道,“想见孤,走程序,一点规矩礼数都不懂!”
就这时,皇城午门的侍卫亲军也听着声音赶来。
带队的侍卫领班见状勃然大怒,“光天化日拦着我们大明亲王世子的车驾,你们想干什么?来呀,拿下!”
话音落下,一群侍卫如狼似虎的上来。
但下一秒,马上顿住。
朱高炽诧异的把大脑袋弹出车厢,只见马车对面,数位东瀛武士齐刷刷的跪坐在地,扯开胸膛露出皮肉。手中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对准了肚脐眼儿。
“这是?”朱高炽纳闷道。
“若不能见到殿下,下臣等就是有负足利将军所托。”足利义持大喊道,“与其背负着耻辱回东瀛,不如我等用生命唤醒贵国对东瀛的态度!”说着,大喊一声,“天闹黑卡,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