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大半夜的,曹国公府的人拉着一群妙龄女子?”那千户看清之后,继续冷笑道,“呵呵!拉哪去?”李小歪没说话,背着手站着。
事已至此,他看出对方来者不善,但他也有底气不在乎对方。
“拉哪去跟阁下有关系吗?”李小歪也不客气的说道,“阁下管得是不是宽了点?”说着,又翻身上马,冷笑道,“有本事有胆子你跟着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说完,回头对赶车的车夫继续说道,“走,继续走!”
他本以为,城防军会继续纠缠不清。哪知在他翻身上马之后,那些城防军却并未阻拦,而是让开条路,让他们过去。
“敬酒不吃吃罚酒,明儿告诉老爷,都让他们看城门去!一群丘八!”赶车的车夫嘟囔着。
可李小歪心里,却越想越不对,脸色变得郑重起来。
~~
乾清宫中灯火通明。
朱允熥举着灯火站在地图前,皱眉看着那上面所标注的,一个比一个绕口且陌生无比的名字。
“到哪了?”朱允熥问道。
他身后的徐辉祖,自然明白皇帝问的是入缅的船队。
“最新的军报,明日就可抵达仰光!”徐辉祖请罪,用刀鞘在地图上指点,“缅国境内最大的土王都城,从港口登陆,一日即到!”
仰光港!
朱允熥的嘴角泛起意思笑意。
“此处缅国的港口,俱是天朝商船,缅人防备不多!”徐辉祖继续说道,“就算他们有所防备,吴论那边也想到了对策,就以缅人劫掠中夏商人为名,进城搜索然后占据城邦,抓捕土王逼其就范!”
说着,又道,“据缅国的探子说,那边的各个土王也一直征战不休,我大明出兵,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嗯!”朱允熥点点头,“目光看向地图的另一侧,朱高煦到哪儿了?”
“没说!”徐辉祖顿了顿,“据说是只带了三千骑兵,从云南出发!”
“你这个外甥,不是一般的不听话!”闻言,朱允熥脸上泛起几分不悦,“而且,杀人成性!”
(复查没事了,不用吃药了,可以随便饮食。哎,没事了,好好写,感谢大家哈!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我这几天都吓死了。)
第
八十七章
邪风(1)异国他乡的拂晓,看起来格外陌生。
可能是因为昨夜下了雨,清晨有着厚厚的雾。也可能是那山川不似中华之雄厚。总而言之,视线之中的景色,格外冷清。
停泊在港口之中,伪装成商船的战舰中,赵石放下手中的书,皱眉凝思。
准确的说,他手中的不是书,而是手写的关于缅国各方势力的介绍。
写这本书的人,中夏后裔姓黎。前宋时为避战乱阖族迁移到缅国,在此安家落户。经过上百年的奋斗,已成为仰光当地颇有几分名望的豪族。
黎氏能成为豪族,也恰恰是因为其中华后裔的身份。
无论是前元还是如今的大明,缅国各邦都曾上表称臣。比如这仰光所在之地,名义事上归属于缅国的另一个王朝勃固国,在前元时被中夏称之为灯笼国。
而靠近大明云南一带的缅国,则是另一个王朝叫阿瓦。
上表称臣就要有懂汉语精通汉家礼法之人,而这黎氏就是最好的人选。
是以,当大明的商人和第一批开拓者们来到此地的时候,第一个盯上的也正是黎氏。黎氏也识趣,为天朝父母之邦效命乃是理所应当。
“太乱了!”赵石又看看手中的那本书,书中缅国各邦之间的关系,土王之间的性命,还有交战了多少年,死了多少人,看得人心烦意乱。
什么孟族,什么掸族,让人更是分不清谁是谁。
就这时,外边忽然传来重重的脚步,紧接着就是吴论那沙哑的嗓音,“出来,议事!”
~~
吴论的帅房中,一群披甲的勋贵二代都杀气腾腾的坐着,望而生畏。
赵石进去之后,先对吴论行礼,而后端坐在其身后。
“那什么几把仰光城里只有两千兵?”吴论擤了下鼻子,顺手把鼻涕擦在桌子上,看的赵石直皱眉。
“呵呵!”船舱中,响起了那些勋贵二代们,不怀好意的笑声。
赵石注意到,今日忽然多了许多生面孔。
这些生面孔的人倒是没笑,而是表情严肃,每个人都像是冰冷的石头。
“这些大概就是边卫的人!”赵石心中暗道。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港口之中只停着三艘大明的战舰,战兵三千人始终没有下船。其他大军,则是停泊在外海,等待命令。
“我看,一会也他妈别折溜子了!”吴论又道,“趁着天刚亮,让弟兄们直接杀进去!”
“我看行!”曹瑞大声道,“还他娘的等啥呀!跟他绕什么官司,杀进去开抢!”
闻言,赵石微微皱眉。
忽然之间,那些一直沉默的边卫将领之中,有人开口道,“蛮子的城墙多高?有没有护城河,多少箭楼,诸位事先看过没有?”
“放心!”曹瑞斜眼道,“都探查得一清二楚,呵呵,都他娘没咱们大明一个县城的城墙高,一个跟头就能上去!”
赵石注意到,边卫的那些人,齐刷刷的皱眉。
“还是先画个图看看!”边卫中一个千户打扮的人说道,“万无一失!”
曹瑞还要在说话,却被吴论瞪了一眼。
随后有亲兵抬了个沙盘上来,放在船舱当中。
呼啦一下,边卫的那些将领们直接围了上去,指指点点。
“城虽小,却是依山而建的,上面有延伸,蛮子都善射,两千人都可以持弓的话,弟兄们硬顶着恐怕吃不消!”
“对,咱们这趟来都没有重甲,也没有攻城车!”
“天有雾火炮是够呛,抛石机现在也没地方寻!”
他们的话,让赵石如有所思。
“相比于这些勋贵二代们,这些边卫裁撤下来的将官更会打仗!兵法云,十倍围之。历来宫城都先围,然后建造和城墙齐平的炮台和土墙,往城内攻击。等火炮弓箭把城里打得抬不起头来,才轮到步兵攀墙!”
这时,就听那些边卫的将领们又道,“而且咱们没骑兵!”说着,说话之人一指那仰光城说道,“你们看,城外有路也有河,没有骑兵就没办法绕路堵住他们逃窜的路线。”
“对呀,若是被他们逃出去,其他缅国土王就知道了,到时候咱们三万人一路推,要推到什么时候?那得死多少人?”
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赵石把目光看向吴论。
这些边卫的将领们是在阐述自己的意见,但也何尝不是在说给吴论听呢?军人最是服从命令,但有个前提,就是人家服你才会听你的。不然,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或者暗中使绊子也是常事。
而这番话,未尝不是这些原本的军中老兵们,对于勋贵二代们集体的下马威。
“老子没那金刚钻,怎能揽这个瓷器活?”
吴论脸色不善的笑笑,看着边卫之中的将领们,“既然老子说打,他就能胜!”说着,看看墙上挂着的,计算时间的沙漏,“再有一个时辰,城里有人会打开西门,咱们的人直接从西门进去,然后有人带着直奔土王的王宫!”
谁?
那定然是黎氏了!
赵石顿时心中了然,第一次来缅甸就是吴论带人来的,他定是都单排好了,才敢这么托大。
“这人也是粗中有细!”赵石心中暗道。
“镇台要这么说,我等就放心了!”边卫中一个千户说道,“卑职带队为先锋!”
“好好!”吴论放声大笑,就好似刚才的下马威不是给他的一样,挤眉弄眼的说道,“进城之后,马上控制全城。都那些蛮子都成了瓮中鳖,咱们好好快活!”
赵石还没懂这话的含义,而无论是勋贵二代们还是那些军将们都美滋滋的笑起来,而且勾肩搭背好似亲兄热弟一样。
就这时,赵石的眼皮猛的一跳。
只见吴论从铁甲袖口之中,抽出一根火红色的带子,直接缠在了左臂。
而那些军将们见了此物,眼神和表情瞬间变得让人格外惊悚,还有狰狞。
“屠城?”赵石反应过来,愣在当场。
“杀!”吴论做了个手势,狠狠说道,“杀光了叫所有的兄弟们上岸,然后朝里面推。”说着,看向众人,“我,分文不取,你们看着办!但有一条,快活完了之后。必须把此地,变成吾等进可攻退可守的堡垒!”
“喏!”众人大声道。
“准备吧!”吴论摆手。
“且慢!”赵石再也忍不住了。
吴论当场皱眉
,“国舅爷有话说?”
“镇台大人,卑职以为,不能屠城!”赵石躬身。
“哦?”吴论冷笑,“你可知,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吗?”说着,喝道,“是军需!咱们三万人的吃喝拉撒还有军需都要转移到岸上,留那么多蛮子,万一咱们出去打仗的时候,他们在后方作乱,除了岔子谁来承担?”
说着,又冷哼道,“再说兄弟们在海上憋了许久,第一仗若是不让他们见点甜头,以后的仗怎么打?”
赵石感觉,被无数刀子一样的目光盯着,头皮发麻。
但还是开口道,“卑职以为,屠城是下下策,最不智之举!”
第八十八章
邪风(2)吴论的眼神就跟刀子似的。
其他人的眼神也满是凶狠。
赵石艰难的抬起头,环视一周,抑制着剧烈的心跳,“委实不妥!”
他本以为吴论会发火,但岂料吴论只是眼皮跳跳,“国舅爷,你把话说明白!”
“军中只有赵石没有国舅!”赵石说了一句,又继续说道,“若是屠城,必然要走漏风声。届时,我大军要面对就是死守不降之敌,在缅地寸步难行!”
“咱们有三万人,可缅人却有不计其数。咱们是外人,两眼一抹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咱们有多少人可以死?”
话音落下,几位边军的将领默默点头。
“所以,卑职以为当先控制住土王。用土王和黎氏控制住仰光周边的豪族和土人,然后用土王的名义,再攻打其他缅国城邦。”
“异想天开!”曹瑞不屑道。
“卑职看过历年来缅国各邦给前元和我大明称臣纳贡的表册!”赵石大声道,“他们对天朝心怀畏惧,但也心怀侥幸!咱们可以拉拢他们,让他们以为咱们和前元一样,只不过是打完抢完就走。若是咱们动辄屠城,那才是不死不休!”
“朝廷的意思也是如此!”赵石又接着大声道,“扶持伪王,建立新朝,以统一缅国的名义开战,而后再取而代之。拉拢可用之人,我等就多了助力。若是滥杀,我等就是全缅之敌!”
说着,俯身行礼,“请镇台大人三思!”
他年纪虽小,但却明白一个道理。
战争是ZZ的延续,而对缅的战争最主要的是分化和瓦解缅人,使得他们本就分散的城邦各自成仇,而不是让他们团结起来。
杀人谁都会!但杀完之后要面临的问题,远比杀戮更难!
“况且,有黎氏这样在缅的华族,我们胁迫缅人土王易如反掌!”赵石又道,“镇台大人,屠城乃是下下策,慎行呀!”
吴论静静的看着赵石,眼角一个劲儿的跳。
船舱内,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决断。
赵石又抬头,看着他,“我们必须告诉缅人,我们是来帮他们的,而不是来杀他们的!”
“军心怎么办?”曹瑞忽然问道,“弟兄们盼着这一天,盼得抓心挠肺的,都指望着弄点外财呢!”
“土王王宫中的东西,可以拿出来犒赏三军!”赵石大声道,“我们要的是城池,不是白地!人都杀光了,对我们更没好处!”
“哈哈哈!”忽然,吴论放声大笑,“既然国舅爷都这么说了,我再下令屠城,那不是跟朝廷对着干吗?到时候京里那些遭瘟的御史言官,能放过我?”
然后又看向众人,“咱们这些武夫,还是想的少了!杀人是痛快了,可杀完之后,咱们里外不是人!”
说着,顿了顿,“好,就依你所言!”
忽然,赵石心里头猛的明白了些什么。
“被当刀使了!”赵石心中暗道,“吴论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屠城,可是为了军心他必须要表态。自己这国舅阻止了他,那全军上下只会对自己这个国舅爷不满,而不是对吴论这个主帅不满!”
这时,就见吴论轻轻拍手。
船舱外,几个黑瘦的年轻人迈步进来。
“黎氏子弟,参见诸位大人!”
“起来吧!”吴论对几位年轻人说道,“尔等既是华夏苗裔,那就是自己人,咱们都是一个老祖宗的,不用多礼!”
“谢大人!”几人的汉话很是流利。
“城内都安排好了?”吴论又问道。
“安排好了,西城门领军的是我黎家的女婿!”黎氏几人中,领头的人说道,“进城之后,控制住仰光城,易如反掌!”
“此事一成,本官不吝表功!”吴论点点头,“到时候,你们也能得天子册封,光耀门楣!”说着,又顿了顿,“或许,一地诸侯也未尝不可!”
“全靠大人栽培!黎氏上下感激不尽!”一时间,黎氏的子弟竟然有些哽咽。
“但,我丑话说在前头!”吴论属猫的,说酸脸就酸脸,“若是存了其他的心思.....你们全族的性命,呵呵!”
“小人等不敢!”
随后,就见吴论又看看那时间的沙漏,“准备!”
“喏!”
船舱中,众将轰然领命,下去整军备战。
忽然,吴论把赵石叫到一旁。
“镇台大人!”
“有件事交给你!”吴论正色看着赵石,“你行不行?”
说着,也不等赵石开口,直接拽着赵石走到沙盘前,指着仰光城。
“你看,这是咱们要的仰光城,这条道是仰光通外的交通要道。我们进城你不能进,我让黎氏人给你当向导,你带着两百火枪手,八百刀盾手,把这条道给我切了!”
赵石看着沙盘,心思跟着吴论的话打转。
控制仰光是需要时间的,而在消化仰光城的过程中,既要防止有人外出通风报信,又要防止外人前来窥探。
而赵石要做的不但是切断仰光对外的联系,更是建立一个前哨站。
“能!”赵石毫不犹豫,随即看向吴论,问道,“为何?”
“啥?”吴论没明白。
“您不是说,不让我上前线吗?为啥又给我派活了?”赵石问道。
吴论一笑,竟然破天荒揉揉赵石的脑袋,“小子,你不想学打仗吗?打仗哪有学的,都是自己打出来的?”说着,对着赵石屁股拍了一下,“记住,能钉住就钉住,钉不住就回来!”
“我需要大牲口!”赵石道,“不然走不快!”
“城里的牛马都给你!”吴论毫不吝啬,“曹瑞在你后面,给你运军需!”
说着,他昂首阔步,朝门外走去。
但临时的一刻,脚又放下,回头招手。
“您...”赵石一时不解。
“拿着!”吴论摘下腰间的匕首,拍在赵石的手中,“在关二爷牌位前开了光的,灵着呢!”
随后,又拍了下赵石的脸蛋,“小子,别丢人哈!”